介石作為“民族領袖”的威望的關鍵所在。而來自華盛頓的一個又一個信號表明,
美國贊同中國對外蒙“現狀”的解釋。這種表麵的信號促使蔣介行致力於以此投石
問路,探詢蘇聯的用意。
杜魯門在為波茨坦會議準備的文件中,也確實包括提出一項美蘇協定,嚴格限
製蘇聯在滿州的活動,並重申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但是,他並沒有提出這項
建議,因為他的軍事顧問們擔心,要求達到這一美蘇協定,很可能會使蘇聯推遲對
日作戰。史達林在5月份與霍普金斯的會談中曾說過,蘇聯紅軍在遠東的作戰日期,
取決於中國是否接受雅爾達協定,因此,杜魯門赴波茨坦時,認為蘇聯早日參戰,
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蘇談判的成功,在波茨坦會議期間,史達林和莫洛托夫重申
了這一聯繫。
幾天之後,杜魯門拒絕了蔣介石請求美國調停中蘇關係的要求,針對7月20日蔣
介石的來電,7月23日,杜魯門作了冷淡的答覆:
“我請你們遵守雅爾達協定,但並沒有讓你們作出任何超越協定的讓步。如果
你們與史達林元帥之間對如何解釋雅爾達協存有分歧,我建議你們派宋子文重回莫
斯科進行談判,以達成全麵諒解。”
蔣介石曾指望杜魯門在波茨坦會議上提議討論中蘇會談中的懸案,並特別希望
在外蒙問題上得到支持,但杜魯門的答覆根本沒有提這些事,而且用的是拒絕的口
吻。蔣介石把賭注押在美國對外蒙問題的支持上,輸了。
在波茨坦會議上未能贏得美國介入,這導致了宋子文的辭職。杜魯門回電的第
二天,宋子文告訴王士傑,他打算辭去外長職務,希望王接任並繼續赴莫斯科進行
談判。宋子文麵臨的是簽署轉讓外蒙主權的協定,他擔心這會給他的政治前途蒙上
陰影,因此,最好的選擇是馬上辭職。
他巧妙地把那燙手的栗子,留給了王士傑,讓後者去扮演現代李鴻章的角色。
第三節 外家騎兵進東北
1.蘇聯對日宣戰,“皇軍之花”倉促應戰
8月6日晨,氣候悶熱,天氣晴朗。
在日本廣島上空。兩架美軍3—29戰鬥機在盤旋。
8時正,隻見一架飛機投下降落傘,隨即發出令人目眩的強烈白色閃光。
俄傾,廣島市中央部之上空,發生了大爆炸,整個城市突然捲起煙塵雲霧,天
空也被暗黑的煙幕所掩,數百根火柱又隨即沖天而起。
廣島市一片廢墟。
美國的一顆原子彈使世界震驚。使蘇聯震驚。它摧毀的是日本廣島,但有一半
似乎是落在史達林的心上。
8月8日晚。日本戰爭指導首長正在期待預定的蘇日會談的結果。
史達林和莫洛托夫較日本政府預料的為遲,於8月5日始返抵莫斯科。
佐藤大使立即申請會談,莫洛托夫即指定8月8日夜正式會談。
與日本大本營的樂觀估計相反,蘇聯的答覆,竟然就是宣戰。
這樣一來,不僅過去幾個月的拚命的外交努力,終成泡影,而且卻以鐵槌代替
了答覆。
蘇聯政府聲明:自翌日(即8月9日)淩晨零時起,蘇聯處於對日戰爭狀態。
聲明指出:
“在希特勒德國失敗與投降後,日本依然是堅持戰爭的唯一強國。”
“美、英、中三大國今年7月26日關於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
拒絕……”
“蘇聯對日宣戰的依據是:吸取歷史教訓,保障社會主義祖國遠東邊界的安全;
切實履行蘇聯在雅爾達會議所承擔的盟國義務;恢復蘇聯在早先被日本非法奪占的
領土方麵的傳統權利。
蘇聯的聲明被視為對在日本壓迫下呻吟的亞洲各國人民的喜訊而傳遍全世界。
“蒙古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和政府隨即鄭重宣布:蒙古將參加同盟國一方對日
本遜行的神聖戰爭。蒙古完全同意蘇聯政府的聲明。
宣言指出:“從過去到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始終阻撓著蒙古人民共和國作為一
個主權國家獨立存在。”
中共軍隊領導人也致電史達林:
“我們代表中國人民熱烈歡迎蘇聯政府對日宣戰。中國解放區的十億平民將全
力以赴協同紅軍以及其他盟國軍隊作戰,以擊敗不共載天的日本侵略者。”
中華國民委員會蔣介石在8月9日給史達林的電報中寫道:“蘇聯宣布從今日起
對日作戰,我全國人民深感欣慰。
謹代表中國政府、人民和軍隊向您,以及蘇聯政府、英雄的人民和軍隊表示真
摯的、熱烈的敬意。”
蘇聯遠東軍共350萬,分三個方麵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率領下,已經結集在
從蒙古的幹旱草原到太平洋海岸這一廣大的戰場上,等待著衝擊的信號。
上百萬的紅軍凝視著漆黑的夜空,不時觀看錶針……
此刻,東北平原上空,雷電交加、大雨如注,幹涸的山地河川和溪穀轉瞬間變
美國贊同中國對外蒙“現狀”的解釋。這種表麵的信號促使蔣介行致力於以此投石
問路,探詢蘇聯的用意。
杜魯門在為波茨坦會議準備的文件中,也確實包括提出一項美蘇協定,嚴格限
製蘇聯在滿州的活動,並重申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但是,他並沒有提出這項
建議,因為他的軍事顧問們擔心,要求達到這一美蘇協定,很可能會使蘇聯推遲對
日作戰。史達林在5月份與霍普金斯的會談中曾說過,蘇聯紅軍在遠東的作戰日期,
取決於中國是否接受雅爾達協定,因此,杜魯門赴波茨坦時,認為蘇聯早日參戰,
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蘇談判的成功,在波茨坦會議期間,史達林和莫洛托夫重申
了這一聯繫。
幾天之後,杜魯門拒絕了蔣介石請求美國調停中蘇關係的要求,針對7月20日蔣
介石的來電,7月23日,杜魯門作了冷淡的答覆:
“我請你們遵守雅爾達協定,但並沒有讓你們作出任何超越協定的讓步。如果
你們與史達林元帥之間對如何解釋雅爾達協存有分歧,我建議你們派宋子文重回莫
斯科進行談判,以達成全麵諒解。”
蔣介石曾指望杜魯門在波茨坦會議上提議討論中蘇會談中的懸案,並特別希望
在外蒙問題上得到支持,但杜魯門的答覆根本沒有提這些事,而且用的是拒絕的口
吻。蔣介石把賭注押在美國對外蒙問題的支持上,輸了。
在波茨坦會議上未能贏得美國介入,這導致了宋子文的辭職。杜魯門回電的第
二天,宋子文告訴王士傑,他打算辭去外長職務,希望王接任並繼續赴莫斯科進行
談判。宋子文麵臨的是簽署轉讓外蒙主權的協定,他擔心這會給他的政治前途蒙上
陰影,因此,最好的選擇是馬上辭職。
他巧妙地把那燙手的栗子,留給了王士傑,讓後者去扮演現代李鴻章的角色。
第三節 外家騎兵進東北
1.蘇聯對日宣戰,“皇軍之花”倉促應戰
8月6日晨,氣候悶熱,天氣晴朗。
在日本廣島上空。兩架美軍3—29戰鬥機在盤旋。
8時正,隻見一架飛機投下降落傘,隨即發出令人目眩的強烈白色閃光。
俄傾,廣島市中央部之上空,發生了大爆炸,整個城市突然捲起煙塵雲霧,天
空也被暗黑的煙幕所掩,數百根火柱又隨即沖天而起。
廣島市一片廢墟。
美國的一顆原子彈使世界震驚。使蘇聯震驚。它摧毀的是日本廣島,但有一半
似乎是落在史達林的心上。
8月8日晚。日本戰爭指導首長正在期待預定的蘇日會談的結果。
史達林和莫洛托夫較日本政府預料的為遲,於8月5日始返抵莫斯科。
佐藤大使立即申請會談,莫洛托夫即指定8月8日夜正式會談。
與日本大本營的樂觀估計相反,蘇聯的答覆,竟然就是宣戰。
這樣一來,不僅過去幾個月的拚命的外交努力,終成泡影,而且卻以鐵槌代替
了答覆。
蘇聯政府聲明:自翌日(即8月9日)淩晨零時起,蘇聯處於對日戰爭狀態。
聲明指出:
“在希特勒德國失敗與投降後,日本依然是堅持戰爭的唯一強國。”
“美、英、中三大國今年7月26日關於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的要求已被日本
拒絕……”
“蘇聯對日宣戰的依據是:吸取歷史教訓,保障社會主義祖國遠東邊界的安全;
切實履行蘇聯在雅爾達會議所承擔的盟國義務;恢復蘇聯在早先被日本非法奪占的
領土方麵的傳統權利。
蘇聯的聲明被視為對在日本壓迫下呻吟的亞洲各國人民的喜訊而傳遍全世界。
“蒙古人民共和國小呼拉爾和政府隨即鄭重宣布:蒙古將參加同盟國一方對日
本遜行的神聖戰爭。蒙古完全同意蘇聯政府的聲明。
宣言指出:“從過去到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始終阻撓著蒙古人民共和國作為一
個主權國家獨立存在。”
中共軍隊領導人也致電史達林:
“我們代表中國人民熱烈歡迎蘇聯政府對日宣戰。中國解放區的十億平民將全
力以赴協同紅軍以及其他盟國軍隊作戰,以擊敗不共載天的日本侵略者。”
中華國民委員會蔣介石在8月9日給史達林的電報中寫道:“蘇聯宣布從今日起
對日作戰,我全國人民深感欣慰。
謹代表中國政府、人民和軍隊向您,以及蘇聯政府、英雄的人民和軍隊表示真
摯的、熱烈的敬意。”
蘇聯遠東軍共350萬,分三個方麵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的率領下,已經結集在
從蒙古的幹旱草原到太平洋海岸這一廣大的戰場上,等待著衝擊的信號。
上百萬的紅軍凝視著漆黑的夜空,不時觀看錶針……
此刻,東北平原上空,雷電交加、大雨如注,幹涸的山地河川和溪穀轉瞬間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