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人民鬥爭的信心。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繫的。這次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係;徹底改組軍隊,增加英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鬥爭史上的裏程碑。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鬥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鬥爭。印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洲國家的反英鬥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爆發後,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德裏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國的中心,使德裏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以後在各地開展的遊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裏集結;德裏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當時德裏並不是英軍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裏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製敵人,使戰局完全改觀,由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裏、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終成定局。


    58 法越戰爭


    法國東方擴張的第一步


    法越戰爭是法國為對越南進行殖民奴役,於1858年至1883年對越南連續發動的3次侵略戰爭,最終征服了越南,獲取了對越南的“保護權”。這是法殖民者為在印度支那建立強大據點,阻止英國進一步向遠東擴張的去路,企圖獨占遠東(主要是中國)的利益,而對印度支那發動的首次戰爭,從而揭開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鬥爭的歷史。


    19世紀50年代是法蘭西帝國的極盛時期,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第二帝國為了開闢新的市場,對外瘋狂地實行掠奪擴張政策,一麵出兵突尼西亞,一麵又把黑手伸向了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的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亞洲南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國控製了越南,就可以印度支那為跳板,入侵中國南部,於是法國利用越南阮朝封建統治集團在戰勝西山之後,倒行逆施,竭力維護封建生產關係,扼殺剛剛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使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複雜的有利時機,於1847年藉口本國傳教士被越南人殺害,在土倫(峴港)擊沉了順化朝廷的5艘船隻。1856年,法國艦隊又再次炮轟土倫港,伺機挑起侵越戰爭。


    第一次法越戰爭(1858—1862年)。1858年6月27日,法國海軍上將戈·德熱努伊率領法國遠征軍和西班牙聯軍3000多人和14艘戰船,炮轟並占領了越南不設防的土倫港,拉開了法越戰爭的序幕。法國遠征軍占領土倫後,沒有馬上北進攻占越南首都順化,而是於1859年2月18日沿海南下攻占了越南南部重鎮西貢。法軍認為,越南南部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海上交通發達,占領這一地區,就可控製越南南方經濟命脈,為爾後控製整個越南奠定基礎。法軍占領西貢後,除留下1000人駐守外,大部兵力返回土倫。1860年3月,法軍奉命退出土倫。同年夏,法國因參加侵華戰爭,其遠征軍主力被調往中國戰場,在越南南部僅留下一支不足1000人的守備部隊,據守西貢和堤岸兩地間的築壘地域。而這時擁有2.5萬人的越軍卻沒有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對法軍發起攻勢。


    侵華戰爭結束後,法國和西班牙新的遠征軍已有8000多人、70多艘戰船、80多艘運輸船、500門火炮。於1861年1月開進西貢,在其守軍配合下重新發動進攻,至1862年夏,先後占領了嘉定、定祥、邊和、永隆等四省及越南南方一些城市。


    越南正規軍無力抗擊殖民軍入侵,但在被占領的地區廣泛開展了遊擊戰,襲擊遠征軍的行軍縱隊和據點,擊沉在湄公河上活動的法國戰艦,使侵略軍不斷遭到打擊。加之侵略軍在侵占越南南方的過程中,因氣候不適和患病而大量減員,為增強作戰力量,殖民者遂採取“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策略,每占一地就強迫當地納丁組成偽軍,參加作戰或防守占領區。在法軍不斷擴大侵略的時候,越南北方發生了農民武裝起義,越南統治者害怕這場起義發展成為社會革命,力圖盡快與法國締結和約。而此時法國正準備進行墨西哥遠征,也無心在印度支那繼續擴大侵略範圍。在這種情況下,法越開始和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鄧蜀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鄧蜀生並收藏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