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影響世界的100次戰爭 作者:鄧蜀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30年2月,蒂博尼哥羅也產生了同敵人談判的幻想。
從2月16日到3月28日,他一步步走入敵人的圈套。當他在談判桌上提出建立獨立國家的要求時,立即被逮捕。5月3日,他同家人一起被流放到蘇拉威西島。轟轟烈烈的爪哇人民大起義以失敗而告終。
爪哇人民大起義在初期之所以能取得輝煌戰果,主要原因是人民群眾包括華僑的大力支持和土著附庸軍隊的消極厭戰。同時,起義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也是重要原因。
當起義烈火迅猛燃燒時,蒂博尼哥羅就清醒地認識到,他麵對的敵人是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殖民軍,它還有一批作戰經驗豐富的指揮官。起義軍人多勢眾,有滿腔的怒火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是能壓倒敵人的重要因素,但起義軍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武器主要是木棒、竹矛、刀劍等冷兵器,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和槍枝彈藥,因此無法同敵人展開大規模的正麵作戰(包括陣地戰、攻堅戰)。蒂博尼哥羅確立了遊擊戰的軍事路線,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或利用有利地形打伏擊戰,或打夜襲戰,或拖垮敵軍然後突然包抄猛擊。這種神出鬼沒的遊擊戰使荷軍疲於奔命,士氣消沉,敵軍由於疲勞過度死亡的竟比戰死的還多。
但是這種戰略戰術要求起義軍逐步向正規軍過渡,不斷建立根據地,從人民群眾中補充兵源和給養。一旦變成純粹的消耗戰,不能向新的軍事水平發展,起義軍的戰果就無法鞏固和擴大,革命力量也會因敵人的軍事和心理攻勢而不斷遭到削弱。蒂博尼哥羅恰好走上了這一由轟轟烈烈到被動失敗的道路。
爪哇人民大起義之所以由強轉弱、最終失敗,除了上述遊擊戰的戰略戰術存在根本缺陷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麵的重要原因:1.兵力對比上敵我懸殊。荷軍除調遣大批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援軍(最多時達2.1萬人)外,還在遊擊區修築了數百個堡壘,將起義軍的活動區分割、封鎖。2.起義領袖蒂博尼哥羅是一個伊斯蘭教徒,他把起義納入排斥異教徒的“聖戰”範圍內,限製了不同信仰的居民一同參加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甚至被殖民者所利用。3.蒂博尼哥羅雖然愛國反荷,但他囿於封建主階級本質的束縛,沒有在進行武裝鬥爭的同時進行政治和經濟革命,廣大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因而無法把民族解放戰爭從一個勝利推向另一個勝利,隻能成為曇花一現。4.起義缺乏強有力的統一領導,許多地區的起義是自發的,他們各自為戰,無法形成拳頭,易被分割和各個擊破。起義軍雖以遊擊戰為主,但卻沒有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一旦革命高潮過去,失去戰爭主動權,起義軍就被迫四處逃散。5.封建王公貴族紛紛投降叛變,加速了起義失敗。
雖然爪哇人民大起義失敗了,但它消滅荷軍1.5萬多人,使敵人耗資2000萬盾,燒毀了無數種植園,懲辦了許多殖民官吏,強烈地震撼了荷蘭殖民者的統治,為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樹立了榜樣。
51 英國阿富汗戰爭
英國殖民軍兵敗興都庫什山
阿富汗是南亞西北端的一個內陸國家,東南接南亞次大陸,可下印度洋;西北鄰中亞和西亞,能抵地中海。全國五分之四的麵積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橫陳境內,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為建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範圍帶,把矛頭指向了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沙俄為南下印度洋,奪取暖洋出海口,也對阿富汗垂涎三尺。南北兩大勢力不斷在阿富汗發生碰撞。英殖民者為與沙俄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製權,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從1839年至1919年連續對阿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頑強抗擊下,入侵者碰得頭破血流,遭到慘敗的可恥下場。興都庫什山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礙。
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9世紀30年代,阿富汗經曠日持久的封建割據和內戰,終於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統一了全國。這時,已控製了大半個印度的英殖民者為把阿拉入其軍事同盟,不斷對阿進行間諜活動。沙俄也加緊對阿滲透,並騙取了阿統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隨即以“俄國威脅”為幌子,加緊進行戰爭準備,決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先後到達奎達,而後越過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爾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隻好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爾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遊擊戰爭。各地遊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英軍在阿遊擊隊沉重打擊下,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爾爆發起義,各地遊擊隊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爾市民手執各種原始武器沖向預定目標。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占領了喀布爾全城。第二天起義軍向城外的英軍據點進攻,英殖民軍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戰至9日,起義軍攻占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後又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被迫同意從喀布爾撤軍。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向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隻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後,抗英武裝又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復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台。
從2月16日到3月28日,他一步步走入敵人的圈套。當他在談判桌上提出建立獨立國家的要求時,立即被逮捕。5月3日,他同家人一起被流放到蘇拉威西島。轟轟烈烈的爪哇人民大起義以失敗而告終。
爪哇人民大起義在初期之所以能取得輝煌戰果,主要原因是人民群眾包括華僑的大力支持和土著附庸軍隊的消極厭戰。同時,起義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也是重要原因。
當起義烈火迅猛燃燒時,蒂博尼哥羅就清醒地認識到,他麵對的敵人是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殖民軍,它還有一批作戰經驗豐富的指揮官。起義軍人多勢眾,有滿腔的怒火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是能壓倒敵人的重要因素,但起義軍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武器主要是木棒、竹矛、刀劍等冷兵器,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和槍枝彈藥,因此無法同敵人展開大規模的正麵作戰(包括陣地戰、攻堅戰)。蒂博尼哥羅確立了遊擊戰的軍事路線,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或利用有利地形打伏擊戰,或打夜襲戰,或拖垮敵軍然後突然包抄猛擊。這種神出鬼沒的遊擊戰使荷軍疲於奔命,士氣消沉,敵軍由於疲勞過度死亡的竟比戰死的還多。
但是這種戰略戰術要求起義軍逐步向正規軍過渡,不斷建立根據地,從人民群眾中補充兵源和給養。一旦變成純粹的消耗戰,不能向新的軍事水平發展,起義軍的戰果就無法鞏固和擴大,革命力量也會因敵人的軍事和心理攻勢而不斷遭到削弱。蒂博尼哥羅恰好走上了這一由轟轟烈烈到被動失敗的道路。
爪哇人民大起義之所以由強轉弱、最終失敗,除了上述遊擊戰的戰略戰術存在根本缺陷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麵的重要原因:1.兵力對比上敵我懸殊。荷軍除調遣大批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援軍(最多時達2.1萬人)外,還在遊擊區修築了數百個堡壘,將起義軍的活動區分割、封鎖。2.起義領袖蒂博尼哥羅是一個伊斯蘭教徒,他把起義納入排斥異教徒的“聖戰”範圍內,限製了不同信仰的居民一同參加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甚至被殖民者所利用。3.蒂博尼哥羅雖然愛國反荷,但他囿於封建主階級本質的束縛,沒有在進行武裝鬥爭的同時進行政治和經濟革命,廣大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因而無法把民族解放戰爭從一個勝利推向另一個勝利,隻能成為曇花一現。4.起義缺乏強有力的統一領導,許多地區的起義是自發的,他們各自為戰,無法形成拳頭,易被分割和各個擊破。起義軍雖以遊擊戰為主,但卻沒有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一旦革命高潮過去,失去戰爭主動權,起義軍就被迫四處逃散。5.封建王公貴族紛紛投降叛變,加速了起義失敗。
雖然爪哇人民大起義失敗了,但它消滅荷軍1.5萬多人,使敵人耗資2000萬盾,燒毀了無數種植園,懲辦了許多殖民官吏,強烈地震撼了荷蘭殖民者的統治,為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樹立了榜樣。
51 英國阿富汗戰爭
英國殖民軍兵敗興都庫什山
阿富汗是南亞西北端的一個內陸國家,東南接南亞次大陸,可下印度洋;西北鄰中亞和西亞,能抵地中海。全國五分之四的麵積為山地和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興都庫什山橫陳境內,是中亞與南亞間的重大障礙。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為南亞與中亞和西亞的交通要衝,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世紀初,英國殖民者為建立從北非到印度的勢力範圍帶,把矛頭指向了阿富汗。而野心勃勃的沙俄為南下印度洋,奪取暖洋出海口,也對阿富汗垂涎三尺。南北兩大勢力不斷在阿富汗發生碰撞。英殖民者為與沙俄爭奪對中亞地區的控製權,不惜三番五次出兵阿富汗,從1839年至1919年連續對阿發動了三次侵略戰爭,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頑強抗擊下,入侵者碰得頭破血流,遭到慘敗的可恥下場。興都庫什山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礙。
第一次英阿戰爭發生於1839年。19世紀30年代,阿富汗經曠日持久的封建割據和內戰,終於由多斯特·穆罕默德統一了全國。這時,已控製了大半個印度的英殖民者為把阿拉入其軍事同盟,不斷對阿進行間諜活動。沙俄也加緊對阿滲透,並騙取了阿統治者的信任,使阿倒向了沙俄。英隨即以“俄國威脅”為幌子,加緊進行戰爭準備,決心出兵阿富汗,推翻阿親俄政府,扶植傀儡政權。
1839年4月,英軍3萬多人經長途跋涉,先後到達奎達,而後越過霍賈克山口侵入阿富汗西南部;英軍另一路強行穿越開伯爾山口,配合英軍主力作戰。阿軍僅有1.5萬人,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裝備上都遠不及英軍。英軍很快就攻占了坎大哈和加茲尼,兵臨喀布爾城下。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求援遭拒,隻好逃到布哈拉避難,英國隨在喀布爾建立傀儡政權。為回擊英國侵略軍,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遊擊戰爭。各地遊擊隊依託有利地形,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襲擊英軍哨所,切斷敵交通補給線,收復重要城鎮。英軍在阿遊擊隊沉重打擊下,士氣低落,惶惶不可終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爾爆發起義,各地遊擊隊舉行聯合反攻,怒不可遏的喀布爾市民手執各種原始武器沖向預定目標。起義軍英勇作戰,勢不可當,當晚就占領了喀布爾全城。第二天起義軍向城外的英軍據點進攻,英殖民軍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戰至9日,起義軍攻占了喀布爾至巴拉·喜薩爾要塞間的全部據點,後又擊斃英國公使麥克諾頓,英軍被迫同意從喀布爾撤軍。英軍殘部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向賈拉拉巴德撤退沿途,多次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隻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賈拉拉巴德,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此後,抗英武裝又包圍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復了加茲尼,英傀儡政權徹底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