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七棵鬆戰役使聯邦指揮官更為謹小慎微,而它對邦聯領導人的影響卻截然相反。約翰斯頓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就負了傷。接替他的是羅伯特·e·李。因為李早期在維吉尼亞西部表現並不突出。他的任職幾乎未能使南部感到振奮。麥克萊倫評論他的新對手時說:“肩負重責,謹小慎微,意誌薄弱……,一旦繁重任務急迫,就缺少精神上的堅定性……,可能會表現出怯懦,優柔寡斷。”可是一名熟識李的南軍軍官說,盡管他舉止文雅,有貴族儀態,但卻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他的名字可以叫‘大膽’。他將有更多的冒險機會,而且要比這個國家其他任何將領來得更快。”


    李把他的軍隊命名為北維吉尼亞軍。他即刻著手籌劃對麥克萊倫的優勢兵力發動一場進攻。6月12日,他派遣j·e·b·斯圖爾特將軍執行騎兵偵察任務,以便發現麥克萊倫的準確位置。斯圖爾特作為一個無畏的、精神抖擻的傳奇式人物,具有一個騎士的典型形象。他是一個優秀的騎兵統帥。他不僅搞到了李所需要的情報,而且還憑高明的騎術在麥克萊倫大軍的周圍活動。在為時3天的冒險中,以1,200人包圍了10萬敵軍,抓了一些俘虜,破壞了聯邦軍的補給品,智勝追蹤的敵騎,回師時僅損失一名士兵。斯圖爾特對李說,麥克萊倫的右翼“沒有掩護”(沒有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脈的防護),容易受到包圍。


    七天戰役


    麥克萊倫已經把他的大部分軍隊調往奇克哈默尼河南麵,留在北岸的僅有菲茨·約翰·波特的一支30,000人的增援部隊。李決定向這支部隊發起攻擊。為了達此目的,他打算將傑克遜的部隊從河穀調來,以18,000人襲擊波特的翼側,而半島部隊的45,000人則橫渡奇克哈默尼河進攻正麵。這一行動的風險是,當他加強自己的左翼以進攻麥克萊倫的右翼時,奇克哈默尼河南側的70,000名聯邦軍可能衝垮他們正麵對峙的25,000邦聯軍。然而李了解麥克萊倫,所以認為值得去冒這個風險。為了使北軍產生錯覺,李首先派出一個師給在西部90英裏處的傑克遜。聯邦情報員及時密報了這一調動。但與此同時,傑克遜卻極秘密地利用鐵路、公路,把軍隊運送到裏奇蒙正北,他從那裏將能和李發動協同攻勢。


    這段時間麥克萊倫在幹些什麽呢?兩周來他幾乎每天向林肯保證,天氣一旦好轉,而“必要的準備工作”完成後,他就開始進軍,但同時,他要求政府能否給他增派更多的兵員。他抱怨說供應匱乏和援軍不足,但並沒有什麽根據。雖然他未能得到麥克道爾的整軍的增援,可是其中一個較大的師已抵達他那裏,而且從4月份起,他原來的部隊已經得到總數達35,000人的增援,6月20日,他擁有的戰鬥部隊將近10萬人。即使在傑克遜抵達之後,邦聯軍兵力仍不足90,000人,但麥克萊倫的蹩腳的情報處竟把此數字誇大為20萬——這便成為他按兵不動的理由。然而麥克萊倫於6月25日搞了一次武力偵察——顯然這便是他久已應諾的進攻的開端。


    但在第二天,李部渡過了奇克哈默尼河發動了攻擊。從那時起,南軍便掌握了主動權。雖然進攻開始時不甚得手——出人意外的是,失利主要歸咎於傑克遜。李的部署是要求傑克遜的三個師襲擊波特的右翼和後方,這將是李軍各師進擊梅卡尼克斯維爾村附近聯邦軍前線的信號。可是素享盛名的傑克遜步騎兵在6月26日並未抵達戰場。位於中央的由a·p·希爾指揮的邦聯軍先遣師等不及了,遂於下午3時發動進攻,將聯邦軍警戒哨逐出梅卡尼克斯維爾,但隨即遭到駐守在村東沼澤地一條小河彼岸的藍衣軍的掃射,傷亡頗重。傑克遜在不到3英裏處聽到了射擊聲,但未去支援希爾。人們對傑克遜在這一次以及後來以“七天戰役”聞名的日子裏所表現的奇怪行動議論紛紜。據說聯邦軍焚毀橋樑,砍倒樹木以阻塞本來就難通行的道路,使他遲遲不能向梅卡尼克斯維爾村進軍;據說李的命令含糊不清,邦聯軍參謀部工作失當;傑克遜部隊經歷河穀戰役和後來向裏奇蒙的行軍,已感睏乏;在熬過幾個近乎不眠的夜晚之後,傑克遜本人已是精疲力竭,缺乏生氣。不論理由如何,傑克遜並未像他在河穀那樣對半島發動同樣的進攻。


    6月26至27日夜間,波特將他全軍撤到蓋恩斯磨坊正東的博茨韋恩沼澤地後側的堅固防線。李跟蹤而至,並於6月27日下午以57,000之眾對波特的已經加強的34,000人的部隊發起全麵攻擊。傑克遜再一次緩慢地進入邦聯軍左翼陣地,李的中間各師接二連三地受到猛攻而後退,直到薄暮時分,全線最後出擊,才突破了北軍防線。波特在夜間渡過奇克哈默尼河退卻了。


    當這場戰鬥繼續向北推移時,大河南麵的部隊在幹些什麽呢?約翰·馬格魯德的演戲才華再一次起著作用。李命令他搞些演習和遊行,以這些花招使麥克萊倫認為他準備進攻。馬格魯德重演了約克敦故伎。他的炮兵隆隆轟鳴;步兵步伐整齊地前進和後退;軍官們站在能聽到聯邦軍前線動靜的森林裏,佯作向團隊高聲發令,有些連隊對北軍陣地發動短促突擊。詐騙術真起了作用。麥克萊倫果然給華盛頓拍發電報說,他在奇克哈默尼河兩岸受到“占壓倒優勢兵力的攻擊”,雖然事實上他在該河南側擁有的兵員優勢是2.5比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詹姆斯·M·麥克弗森並收藏火的考驗:美國內戰及重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