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個時候,查理才發現他的右翼也可能存在強大的敵人,可惜他無法偵察到全部情況,於是急忙命坦克營增援。雖然1號橋附近的戰鬥繼續著,但他命令裝步2營留下2個連阻擊,其它部隊實施有限的後撤。同時下令炮兵對1號橋實施射擊,準備炸橋以阻止解放軍前進,準備將力量集中到右翼。同時,讓該營派出一支小分隊去破壞另一處橋樑。


    麵對他的支援請求,司令部的答覆更讓人失望;由於彈藥不足,遠程炮兵不會對一般目標實施射擊;可以派飛機支援他,但至少要等一個小時飛機才能到達戰場。


    由於發現在王家村方向發現了美軍主力,諸葛子龍決定將主攻方向移向東麵,令坦克2營已展開戰鬥隊形,坦克1營也沿國道前去增援,坦克3營則繼續與敵人糾纏;旅部的警衛營也向前移動,不過他沒有想好,那將警衛營投入那個方向上,因為他對全局尚沒有一個全麵的了解。


    戰鬥依然繼續著,美軍裝步2營主力已進行王家村布防,解放軍坦克2營對村子展開了進攻。這回解放軍運氣不好,坦克2營主力試圖以急行軍方式繞過王家村,從美軍側後發起攻擊的行動被美軍發現,結果從村中衝出的美軍坦克連逮個正著,部隊損失慘重。負責在正麵牽製的部隊則受地形的影響,沒有給美軍造成大的損失。當然美軍的日子也不好過,剛剛擊退正麵的攻擊,解放軍坦克1營的部隊就從西麵殺來,其偵察排配合反坦克飛彈排藉助於樹林的掩護衝到村邊,消滅了美軍裝步2營營部,當時該營部正停在村中小學操場旁。


    這個時候,諸葛子龍得到一個好消息,炮兵營已準備好射擊了,“開炮!”他大聲命令著,“讓他們品嚐一下中國炮彈的味道!”


    雙方的炮兵幾乎開火。美軍炮兵成功摧毀了1號大橋,並炮擊與攻擊1號橋附近的解放軍坦克部隊。相比之下,解放軍炮兵的成果更大一些,消滅了美軍的後勤車隊。雙方的炮位偵察雷達已發現了對方的炮兵陣地位置,於是雙方炮兵紛紛調轉炮火,欲壓製對方炮兵。不過先開火的是解放軍,因為解放軍留有一個炮連一直沒有開火,該炮連專門準備對付美軍炮兵。雙方炮兵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射,經過十幾分鍾苦戰,解放軍取勝,但代價一點不比對手少多少。


    此時雙方位於王家村的部隊已陷入僵局,誰也沒有力量擊敗對方,改變這一局麵隻有等待增援部隊的到達,解放軍坦克1營主力與美軍坦克營都在奔向戰場。雙支增援部隊在村外隔著河相遇,開闊的地形為雙方進行遠程前火提供了條件,美軍憑藉精良的火控係統首先開炮了,而解放軍則以炮射飛彈還擊。


    精良的火控係統確實讓炮彈準確的擊中目標,可惜99c型坦克的裝備也太厚了,令經過遠距離奔跑的穿甲彈無力為力。相反,炮射飛彈輕鬆的將m1a2坦克的裝甲撕開。此前已將2個坦克連配置給其它部隊的美軍坦克營難以承受如此打擊,如果不是旅直屬裝甲騎兵連及時支援,該營就崩潰了!


    這個時候諸葛子龍終於想明白了,“命令旅警衛營沿1號公路南下,支援坦克3營作戰!”


    與此同時,查理下令炸毀村內及村外的全部橋樑,讓河流阻擋住解放軍進攻的步伐,至少是短時間的阻擋,以便他有時間重新整頓部隊。他認為隻有有十幾分鍾時間,已陷入混亂的部隊就可以編成戰鬥隊形。不過他唯一失算的地方是沒有想過擋在解放軍麵的這條被稱“府河”的河流並不能成為障礙,他不應該相信情報部門提供的有關這條河的資料--水深近3米,實際上這條河的下遊,也就是1號橋附近的水深僅1米多一點,裝甲車輛不經準備即可涉水過河,原本解放軍也不了解這一情況,是已升任坦克3營營長的劉曉光提出來的,他就是本地人,十分熟悉這裏的情況。


    直到解放軍坦克開始涉水過河時,查理才認識到他的情報有誤,然而此時再作出反應有點晚了。此時查理已無心再戰,配屬給他的偵察直升機終於趕來,並發來了偵察結果,使他第一次全麵掌握了戰場形勢--與他對陣的解放軍兵力比他多,僅一線的部隊即達3個坦克營和1個機步營,兵力占據優勢,因此他決定撤退,他的任務不是消滅對手,而是拖延對手的行動,僅就此而言,他的目標已經實現,他也不想再增加傷亡了,於是他下放收攏部隊後撤。


    見美軍已撤退,諸葛子龍也下令部隊停止前進,聽任美軍安然撤退,這不是因為他不想追擊,而是認為時機不對。經過一場激戰,他的部隊傷亡不小,不適合於追擊;美軍主力則尚存,不好對付。


    對於此戰,大多數人的評論為平局,不過交戰的雙方並不認可,都聲稱自已是勝利者,以至成為軍事歷史學者們爭論的焦點。


    第十九章


    第一節


    圍攻基隆的解放軍總指揮是台北集群司令員葉知秋。這天早上,他又來到了前沿指揮部。拿起望遠鏡觀察基隆戰場的形式。如今,基隆港再也不是平時那個繁忙而美麗的大型海港了。取而代之的是的滿目的狼煙和遍地的斷壁殘垣。


    葉知秋今年50多歲。是戰後出生的中國新一代戰將。雖然他沒有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甚至是韓戰。但出身軍人世家的他,骨子裏早就烙上了軍人的印記。而他的人生軌跡,無不是沿著“將軍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的。50年的軍人情結,40年的軍事愛好,30年的軍旅生涯,5年的軍校深造,1年的越戰錘鍊,再加上和平時期的枕戈待旦,鑄就了今天的葉知秋。這次的台灣戰役,他終於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士兵的自豪,一名將軍的驕傲。同時,經過戰火的薰陶和鮮血的洗禮,葉知秋的指揮藝術,其所帶領部隊的戰役戰術水平,已經到達了一個頂峰,是在和平時期的演習無論如何也培養不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中的台海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琦並收藏夢中的台海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