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雲所說並非毫無道理,可惜他忘記了中國人的軍事思想更注重謀略或者說“狡詐”,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俞登故意的,他要讓對手相信解放軍主力不會很快投入戰鬥,誘使對方加快推進速度。為此他命令參戰部離開軍營後,留守人員要故意在軍營內大量活動,並將裝備放到從軍營內最容易被注意的地方,製造大部分部隊還在軍營內的假象。同時利用各種方法,掩蓋其入朝的真正兵力數量。他的這一目的的確達到了,美韓聯軍或者說聯合國軍已確信誌願軍主力入朝尚需時間,於是加快推進速度,準備在誌願軍主力入朝之前,完成對北韓的占領或者重創立足未穩的誌願軍。這個計劃的確不錯,隻是這正合俞登的心意,實際上,18日日落之後,中國人民誌願軍大部隊已開始越過中朝邊境,而且入朝部隊的數量與推進速度遠遠超出對手的估計。美韓聯軍低估了中國東北地區的交通網情況,隨著瀋陽至丹東、瀋陽至北京、盤錦到大石橋等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多項公路改擴建工程的完工,東北地區已擁有非常發達的公路網,加上鐵路運輸網,東北地區的交通狀態遠遠超過了對手的想像。第39、40集團軍則將人員減少到5萬人,不僅可適應朝鮮半島的情況,而且機動能力提高不少。為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除部隊原配備的運輸工具外,還臨時加增了大量運輸工具。
第三節
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顯得“無事可為”,雖然自力更18日開始,他們已進入臨戰狀態,開始沿中朝邊境地區戰鬥巡航,19日中午,中國正式宣布出兵後,他們擴大了戰鬥巡航的範圍。然而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不得主動出擊!”因此誌願軍空軍多次放棄與韓美戰機空戰的機會。韓美空軍也同樣避免與誌願軍空軍交戰,雙方都盡可能迴避對方。
“超級大國的空軍不是吹出來的,不過中國空軍也不是白給的!”這是誌願軍空軍司令員李克堅對雙方實力的評價,他沒有急於將部隊投入戰鬥,他的想法是:“我必須將有限的力量用在最需要的時刻,而現在還不是時候。”論數量,誌願軍空軍不比對手少,但質量差許多,不是說誌願軍裝備的戰機性能差,實際上,蘇-27與殲-10等戰機不比對方的戰機差,問題是新式戰機的數量太少。殲-10的批生產剛開始沒多久,進口與仿製的蘇-27數量有限,殲轟-7生產量也不多。雖然中國各大飛機製造企業加班加點生產新飛機,俄羅斯的飛機製造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為中國生產戰機,但新式戰機數量上的不足問題短時間根本無法解決。
李克堅不想過早的消耗手中有限的兵力,美國人也不想過早的與誌願軍空軍交手,原來美國人也不想過多的消耗空中力量。
美國空軍清楚的認識到,他們將遇到一個真正的對手。自二戰結束以來,美軍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然而這次遇到的誌願軍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它所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為應付這個強大的敵人,美國人小心的運用著手中的空中力量。韓國空軍因在早期的戰鬥中損失較大,空中基本依靠美國人支撐。雖說美國空軍裝備好,數量多,但問題也不少。由於新研製的f-22、f-35尚處於試飛試用階段,一線作戰部隊依舊是f-15、f-16、f-18等飛機。這些飛機的性能不錯,數量多,隻是老化問題嚴重,其中不少飛機已到退役的年限。經過幾天緊張的戰鬥之後,這些“老飛機”出勤率已明顯下降,備品備件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決定此次韓戰勝負的關鍵是地麵上的戰鬥,勝負要由雙方的陸軍來決定,空軍的任務是全力支援陸軍。此時中國軍隊剛剛入朝,雙方的地麵部隊還沒有相遇,決戰還沒有開始。這個時候空軍的出勤率下降,將導致空軍實際參戰兵力的減少,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雙方的空中力量都在盡可能避免消耗,積蓄力量以備決戰之需!
朝鮮半島之上,中美兩軍分別打將“誌願軍”與“聯合國軍”的旗號,雙方已處於交戰狀態,不過這並不影響中美海軍航空兵在東海上空進行“真刀真槍”的比試,雙方的戰鬥機依然繼續著不使用實彈的空戰。因為中美兩國都不想進行一場全麵戰爭,僅希望在朝鮮半島進行一場局部戰爭,因此東海地區屬於非戰區,中美雙方都不想在這一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情,每次對抗都是點到為止,然而不應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19日下午,海航4師10團大隊長謝凝,這個自稱海航4師10團最優秀的飛行員,再次坐入自己的座機,準備再次與美國人玩一玩。與以前使用的殲七戰鬥機相比,殲-10才是他最需要的戰鬥機。以這樣的飛機去執行一個簡單的任務,對於他這個老飛行員來說是“大材小用”。好在,對手也是優秀的飛行員,絕不會讓他失望,雙方的戰鬥機一見麵,一定要好好較量一下,這種模擬的空戰除了不使用武器之外,與真正的空戰沒有區別。這樣的戰鬥,會讓每一個參與者體會到許多新東西,尤其是謝凝這樣的人,更能從中體驗出殲-10的實力。
隨著塔台的一發信號彈,謝凝與他的僚機升空。一架巨大的空中預警機正不斷將剛剛獲得的資料傳送過給的戰機,因此他的機載計算機中的資料正快速更新,讓飛行員無需開啟自己的雷達就能看得見遠在雷達有效探測範圍之外的東西。
第三節
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顯得“無事可為”,雖然自力更18日開始,他們已進入臨戰狀態,開始沿中朝邊境地區戰鬥巡航,19日中午,中國正式宣布出兵後,他們擴大了戰鬥巡航的範圍。然而他們接到的命令是:“不得主動出擊!”因此誌願軍空軍多次放棄與韓美戰機空戰的機會。韓美空軍也同樣避免與誌願軍空軍交戰,雙方都盡可能迴避對方。
“超級大國的空軍不是吹出來的,不過中國空軍也不是白給的!”這是誌願軍空軍司令員李克堅對雙方實力的評價,他沒有急於將部隊投入戰鬥,他的想法是:“我必須將有限的力量用在最需要的時刻,而現在還不是時候。”論數量,誌願軍空軍不比對手少,但質量差許多,不是說誌願軍裝備的戰機性能差,實際上,蘇-27與殲-10等戰機不比對方的戰機差,問題是新式戰機的數量太少。殲-10的批生產剛開始沒多久,進口與仿製的蘇-27數量有限,殲轟-7生產量也不多。雖然中國各大飛機製造企業加班加點生產新飛機,俄羅斯的飛機製造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為中國生產戰機,但新式戰機數量上的不足問題短時間根本無法解決。
李克堅不想過早的消耗手中有限的兵力,美國人也不想過早的與誌願軍空軍交手,原來美國人也不想過多的消耗空中力量。
美國空軍清楚的認識到,他們將遇到一個真正的對手。自二戰結束以來,美軍多次出兵海外,可遇到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弱,尤其是在空中力量方麵,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然而這次遇到的誌願軍空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超過它所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為應付這個強大的敵人,美國人小心的運用著手中的空中力量。韓國空軍因在早期的戰鬥中損失較大,空中基本依靠美國人支撐。雖說美國空軍裝備好,數量多,但問題也不少。由於新研製的f-22、f-35尚處於試飛試用階段,一線作戰部隊依舊是f-15、f-16、f-18等飛機。這些飛機的性能不錯,數量多,隻是老化問題嚴重,其中不少飛機已到退役的年限。經過幾天緊張的戰鬥之後,這些“老飛機”出勤率已明顯下降,備品備件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決定此次韓戰勝負的關鍵是地麵上的戰鬥,勝負要由雙方的陸軍來決定,空軍的任務是全力支援陸軍。此時中國軍隊剛剛入朝,雙方的地麵部隊還沒有相遇,決戰還沒有開始。這個時候空軍的出勤率下降,將導致空軍實際參戰兵力的減少,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雙方的空中力量都在盡可能避免消耗,積蓄力量以備決戰之需!
朝鮮半島之上,中美兩軍分別打將“誌願軍”與“聯合國軍”的旗號,雙方已處於交戰狀態,不過這並不影響中美海軍航空兵在東海上空進行“真刀真槍”的比試,雙方的戰鬥機依然繼續著不使用實彈的空戰。因為中美兩國都不想進行一場全麵戰爭,僅希望在朝鮮半島進行一場局部戰爭,因此東海地區屬於非戰區,中美雙方都不想在這一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情,每次對抗都是點到為止,然而不應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19日下午,海航4師10團大隊長謝凝,這個自稱海航4師10團最優秀的飛行員,再次坐入自己的座機,準備再次與美國人玩一玩。與以前使用的殲七戰鬥機相比,殲-10才是他最需要的戰鬥機。以這樣的飛機去執行一個簡單的任務,對於他這個老飛行員來說是“大材小用”。好在,對手也是優秀的飛行員,絕不會讓他失望,雙方的戰鬥機一見麵,一定要好好較量一下,這種模擬的空戰除了不使用武器之外,與真正的空戰沒有區別。這樣的戰鬥,會讓每一個參與者體會到許多新東西,尤其是謝凝這樣的人,更能從中體驗出殲-10的實力。
隨著塔台的一發信號彈,謝凝與他的僚機升空。一架巨大的空中預警機正不斷將剛剛獲得的資料傳送過給的戰機,因此他的機載計算機中的資料正快速更新,讓飛行員無需開啟自己的雷達就能看得見遠在雷達有效探測範圍之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