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3師與空11師很快就會合形成包圍圈,此後台空軍雖全力實施解圍,但收效不大。陷入包圍的台軍戰機機試圖擺脫解放軍戰鬥機的糾纏,實施突圍,可在剛才的戰鬥中它們已經消防了大量的燃料和彈藥,且飛行員已經很累了。與它們糾纏在一起的解放軍戰鬥機那怎能讓它們輕易走掉?一見敵機撤退就立即在後麵緊追不放。


    撤退時本應進行交替掩護,可惜台軍指揮係統正處於混亂中,無法有效指揮撤退行動,於是突圈成了毫無組織的行動,各機爭先恐後的撤退,退卻很快發展為潰退。


    無法將追擊者擊退,那麽隻能靠速度擺脫追擊者。論飛行速度,台灣戰機明顯處於下風,尤其是idf戰鬥機,該機設計時對速度的要求不高,因此殲7可以很容易的追上idf.幻影-2000或f16要比idf快得很多,但這些飛機不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飛行速度要超過速音必須發動機開加力,那時發動機的油耗將是驚人的。可是台軍戰機已不知不覺的深入內陸,距其基地很遠,再說此前已消耗了大量的燃油,因此台灣飛行員必須注意燃料的消耗情況,一般不敢以最大速度飛行。解放軍飛機員則根本不用考慮油耗問題,燃油將盡的顯示燈亮起後再找地方降落不遲,反正依然處於已方控製區內。


    在整個追擊過程中,表現出眾是殲-7,此前一直表現不佳的殲-7終於有了發威的機會,殲7在設計時所強調的高空高速性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追擊過程中殲7往往是從高空俯衝而下,迅速達到兩倍於音速的速度,追擊中低空的敵機。


    無論是idf,還是f16在設計上強調的都不是超音速條件下的機動飛,高亞音速狀態下的機動性還可以,可一旦超過音速飛機的機動性就變得很差,幾乎成為一個非常穩定的“靶子”,因此一旦被追上就很難擺脫攻擊。不過台灣飛行員不缺乏主動精神,一旦發現被追上,常會選擇回頭一戰,解放軍飛行員常常要麵對反撲回來的敵機,因此追擊並不是很輕鬆的工作。


    薑凱濤本想大戰一場,但身負團長的職責,不得不擔任起空中指揮的重任,因此他一直沒有機會參戰。待敵機開始全麵退卻,他再也忍不住,經一再請求,上級終於同意他率隊參加追擊。


    “公園管理處呼叫火柴,公園管理處呼叫火柴,”這是指揮部正在呼叫他,他立即回答道:“我是火柴,我是火柴,”


    “火柴注意,101空域發現兩隻兔子,注意攔截!”


    “火柴明白!”


    看來運氣不錯,有兩架idf戰鬥機正等著他收拾,然而到達指定空域之後,他們沒有發現目標。


    “火柴呼叫公園管理處,火柴呼叫公園管理處,我已到達101空域,未發現兔子!”


    “我是公園管理處,兔子處於低空,注意收搜!”


    突然無線電中傳來楊誌的聲音,“敵機!”聽這聲音可以感覺出第一次參戰的他有點過於緊張,幾乎與此同時,他也發現低空中有兩個高速移動的小點——目標:敵機。這時已無需薑凱濤報告敵機方位,他已經知道敵機在那了。敵機正超低空飛機,試圖希望利用山地複雜的地形躲避追擊。於是他率隊高速俯衝而下,向目標追去。


    當接近至可開火的距離時,他突然命令減速,原來他發現這裏地形過於複雜,他們速度又太快,而且高度已經下降許多。始果速度過高,很容易超過目標,一旦丟失目標,再找回來很困難。速度過高還影響機動性,如果現在發生格鬥,很可能被對手反咬一口。


    這個決定是正確地,idf戰鬥機是一種中低空性能不錯的戰鬥機,殲-7想在低空擊落它非常困難,好在及時減速使殲-7一直處於idf後麵的位置,一直處於有利的攻擊位置,不過一直沒有機會開火,可供開火的機會僅為瞬間,飛行員根本反應不過來。殲-7的設計過於強調高空高速,中低空性能不佳,因此這時的反應顯得很笨拙,操縱相當困難,這種情況下idf確有機會反擊,可惜駕駛idf的飛行員無心戀戰,而且更高一點的高度上還有數架殲-7關照著低空的“夥伴”。


    這場追逐戰很快發生了改變,他們已經離開山區,到了海上,地形再也無法幫助台灣飛行員。薑凱濤終於找到一個開火的機會,一枚霹靂-9c飛出將一架idf當場打得淩空開花,如果不是薑凱濤躲避及時,很可能被彈片擊中,待他將飛機穩住,搜尋另一架敵機下落時,他發現敵機已經消失,“另一架敵機誰擊落?”


    “沒有人擊落它,是它自已下海了。”過了一會才聽到楊誌的回答,原來敵機為躲避攻擊竟竄入海中,非常意外的結果。


    雖然空中包圍圈已成,如果是在陸戰中,那麽就不會有一個敵人也別想漏網,可惜這個包圍圍上在空中,大量台軍戰機衝出包圍圈返回台灣。


    戰鬥並沒有因台灣空軍的全麵退卻而結束,解放軍的大規模反擊才剛剛開始了!


    解放軍的對地攻擊機機群緊隨著戰鬥機機群之後,殺氣騰騰的向目標撲來。不等空軍的攻擊機群越過海峽中線,二炮飛彈部隊的飛彈就首先“光臨”。


    第一批落下的彈道飛彈有12枚,其型號為“東風”-21改,該飛彈由“東風”-21改裝而成,其特點是威力大和高精度。重達一噸半的戰鬥部足以確保彈著點周圍300米內的軟目標的摧毀,最新式末端製導係統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其精度,唯一的不足是,飛彈的最大射程下降至500公裏,然而這已經足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中的台海之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琦並收藏夢中的台海之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