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幾個小組的戰果也不小,一個小組將一個大型通信中心破壞了,另一個小組竟冒充韓國人襲擊了美軍的一個營地,結果引起美韓兩軍不明不白的大打一場,美軍的一個機場也受到他們的炮擊。整個行動取得的成果可謂豐收,付出的代價也小的很,全營付傷或陣亡人數不足30,而且大部都是輕傷。
戰後有人這樣評價這一戰鬥:“該營的行動非常突然,使聯合國軍的反擊計劃還沒有實施就破產了!有力的支援了朝鮮西部集群的進攻行動,而朝鮮西部集群的進攻則打亂了聯合國軍對該營的圍剿行動,讓該營得以安全撤退!”
橋樑被炸、後勤中心被摧毀,通信中心被毀、營地受攻擊、機場遇炮擊,等等一係列事情都不能讓人感好受,尤其是這些事情幾乎是同時發生,更讓他受不了的是“造事者”事後全跑,沒抓住一個,以至於科舍爾聽到這些消息之後差一點暈過去。
大橋被炸和後勤中心被摧毀之後,運往前線部隊的彈藥等物資立即減少了,可前方正急需這些東西,這真是“雪上加霜”,朝鮮西部集群的快速推進,更使形勢進一步惡化,科舍爾意識堅守現有的防線已不可能,於是他在沒有韓國人同意的情況下,下令實施大踏步的撤退,將防線後撤至平壤以北。然而韓國人則認為形勢還沒有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境地,韓國還有大批後備役部隊沒有投入戰鬥,隻要這些部隊能及時趕到,勝利還是有希望的,為此拒絕撤退,並派樸正富去勸說科舍爾,然而科舍爾根本聽不進去,依然堅持撤退計劃。最後韓國人不得不同間撤退,可是美韓兩軍高級指揮官間的爭論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此期間美軍部隊已奉命開始撤退,而韓國部隊還在堅守陣地,可是韓國人根本無法單獨堅守美軍撤退後留下的防線,結果整個防線崩潰了,於是聯合國軍開始快速的向平壤以北地區快速退去。
23日上午,南下偵察的誌願軍第3裝甲旅所屬的師偵察連順利進入平壤,同日下午,朝鮮西部集群的先頭部隊開入平壤,至此平壤解圍!誌願軍入朝後的第一階段作戰行動也隨之結束,誌願軍雖然取勝,但勝的並不輕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當中國人民誌願軍在韓戰上發動大規模攻勢的同時,解放軍也在台海戰場上採取了行動,相對平靜了多日的台海又熱鬧了起來。7月22日晨,解放軍同時對金門、馬祖發動了登陸作戰。
馬祖是由海軍陸戰隊與陸軍聯合負責的,進展還是順利,馬祖守軍未能阻止解放軍登陸,解放軍不僅很快占領了灘頭陣地,並將大批後繼部隊運上島。馬祖守軍的抵抗確實頑強,可惜指揮官指揮錯誤,從一開始就“硬碰硬”的死拚,結果在解放軍的強大火力下,損失慘重。然而解放軍占領整個馬祖依然費時3天,超出了原定計劃一倍,解放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相比之下,金門的戰鬥才是真正的血戰!
此時炮兵開始“引退”,由步兵“唱主角”了,因為最後的戰鬥還要靠步兵來解決,能不能解放金門現在就靠第31集團軍的了。
楊浦將全部兵力集中在大、小金門島上,放棄了外圍的其它島嶼,這等於自絕退路,可謂“至之死地而後生”,準備做“困獸”之鬥。
22日淩晨5點整,隨著金門集群司令員李瑞清的一聲命令之下,3個加強營率先登上金門的海灘。然而楊浦並沒有象馬祖守軍那樣試圖採取措施阻止解放軍登陸,他不僅放棄了灘頭陣地,還禁止射擊。
解放軍在沒有付出任何人員傷亡,甚至沒有開一槍就占領了灘頭陣地,後繼部隊也順利上岸,然而當解放軍開始向內陸推進之時,立即遇到頑強的抵抗,幾乎無法前進。這與二戰時期,美軍在沖繩遇到的情況差不多,這也許是楊浦對二戰歷史研究的成果之一吧!
經過短暫的交手之後,解放軍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的對手,因為事實證明他們的對手戰鬥意誌相當頑強,是不可輕視的敵人。然而解放軍也非等閑之輩,為報當年兵敗金門之恥,解放軍可沒少準備。不過“24小時內拿下金門!”的誓言已無達成之可能,為此誓言的發出者--李瑞清幾乎要大哭一場。
解放軍見向內陸推進困難,立即改更策略,放棄向縱深發展的計劃,指揮部隊沿著海岸線擴展灘頭陣地的麵積,因為楊浦不意堅守灘頭陣地,所以解放軍很快占領了大片的海灘,接著工兵開始在海灘邊上修建臨時碼頭,以便讓各種運輸船隻將運載的人員和物資卸下,運輸效率可要比用登陸艇直接運上海灘快多了。雖然不時受到金門守軍的炮擊,然而工兵毫無退縮,炮兵也以強大的火力實施掩護,臨時碼頭僅用幾個小時就建成了。接著工兵們開始實現一個“狀舉”,修築一條直接連接大陸與金門島的浮橋,一旦浮橋建成,向金門島運送人員和裝備就方便多了,不過建成這條浮橋還需要很長時間,在最初的戰鬥中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上午9點半,第31集團軍第92師師長米文蔚以一線總指揮官的身份跟隨著後繼部隊登上了大金門島的海灘,此時已有不少部隊上岸,而且許多重裝備也運上來了。米文蔚並沒有急於指揮部隊發起了進攻,他首先實地了解了一下情況,發現他此前的想法過於樂觀。連續數日的炮擊使金門早已變樣,海灘上的各種障礙物早不知到那去了,壕溝都被填平,然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金門早已成為了一個“要塞”,完全變成一個戰場,四處都是工事,許多工事隻是表麵被摧毀了,實際上依然可以使用。而且守軍在堅固工事的保護下,依然保存下來大部分人員和裝備。
戰後有人這樣評價這一戰鬥:“該營的行動非常突然,使聯合國軍的反擊計劃還沒有實施就破產了!有力的支援了朝鮮西部集群的進攻行動,而朝鮮西部集群的進攻則打亂了聯合國軍對該營的圍剿行動,讓該營得以安全撤退!”
橋樑被炸、後勤中心被摧毀,通信中心被毀、營地受攻擊、機場遇炮擊,等等一係列事情都不能讓人感好受,尤其是這些事情幾乎是同時發生,更讓他受不了的是“造事者”事後全跑,沒抓住一個,以至於科舍爾聽到這些消息之後差一點暈過去。
大橋被炸和後勤中心被摧毀之後,運往前線部隊的彈藥等物資立即減少了,可前方正急需這些東西,這真是“雪上加霜”,朝鮮西部集群的快速推進,更使形勢進一步惡化,科舍爾意識堅守現有的防線已不可能,於是他在沒有韓國人同意的情況下,下令實施大踏步的撤退,將防線後撤至平壤以北。然而韓國人則認為形勢還沒有惡化到無法收拾的境地,韓國還有大批後備役部隊沒有投入戰鬥,隻要這些部隊能及時趕到,勝利還是有希望的,為此拒絕撤退,並派樸正富去勸說科舍爾,然而科舍爾根本聽不進去,依然堅持撤退計劃。最後韓國人不得不同間撤退,可是美韓兩軍高級指揮官間的爭論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此期間美軍部隊已奉命開始撤退,而韓國部隊還在堅守陣地,可是韓國人根本無法單獨堅守美軍撤退後留下的防線,結果整個防線崩潰了,於是聯合國軍開始快速的向平壤以北地區快速退去。
23日上午,南下偵察的誌願軍第3裝甲旅所屬的師偵察連順利進入平壤,同日下午,朝鮮西部集群的先頭部隊開入平壤,至此平壤解圍!誌願軍入朝後的第一階段作戰行動也隨之結束,誌願軍雖然取勝,但勝的並不輕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當中國人民誌願軍在韓戰上發動大規模攻勢的同時,解放軍也在台海戰場上採取了行動,相對平靜了多日的台海又熱鬧了起來。7月22日晨,解放軍同時對金門、馬祖發動了登陸作戰。
馬祖是由海軍陸戰隊與陸軍聯合負責的,進展還是順利,馬祖守軍未能阻止解放軍登陸,解放軍不僅很快占領了灘頭陣地,並將大批後繼部隊運上島。馬祖守軍的抵抗確實頑強,可惜指揮官指揮錯誤,從一開始就“硬碰硬”的死拚,結果在解放軍的強大火力下,損失慘重。然而解放軍占領整個馬祖依然費時3天,超出了原定計劃一倍,解放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相比之下,金門的戰鬥才是真正的血戰!
此時炮兵開始“引退”,由步兵“唱主角”了,因為最後的戰鬥還要靠步兵來解決,能不能解放金門現在就靠第31集團軍的了。
楊浦將全部兵力集中在大、小金門島上,放棄了外圍的其它島嶼,這等於自絕退路,可謂“至之死地而後生”,準備做“困獸”之鬥。
22日淩晨5點整,隨著金門集群司令員李瑞清的一聲命令之下,3個加強營率先登上金門的海灘。然而楊浦並沒有象馬祖守軍那樣試圖採取措施阻止解放軍登陸,他不僅放棄了灘頭陣地,還禁止射擊。
解放軍在沒有付出任何人員傷亡,甚至沒有開一槍就占領了灘頭陣地,後繼部隊也順利上岸,然而當解放軍開始向內陸推進之時,立即遇到頑強的抵抗,幾乎無法前進。這與二戰時期,美軍在沖繩遇到的情況差不多,這也許是楊浦對二戰歷史研究的成果之一吧!
經過短暫的交手之後,解放軍不得不重新認識自己的對手,因為事實證明他們的對手戰鬥意誌相當頑強,是不可輕視的敵人。然而解放軍也非等閑之輩,為報當年兵敗金門之恥,解放軍可沒少準備。不過“24小時內拿下金門!”的誓言已無達成之可能,為此誓言的發出者--李瑞清幾乎要大哭一場。
解放軍見向內陸推進困難,立即改更策略,放棄向縱深發展的計劃,指揮部隊沿著海岸線擴展灘頭陣地的麵積,因為楊浦不意堅守灘頭陣地,所以解放軍很快占領了大片的海灘,接著工兵開始在海灘邊上修建臨時碼頭,以便讓各種運輸船隻將運載的人員和物資卸下,運輸效率可要比用登陸艇直接運上海灘快多了。雖然不時受到金門守軍的炮擊,然而工兵毫無退縮,炮兵也以強大的火力實施掩護,臨時碼頭僅用幾個小時就建成了。接著工兵們開始實現一個“狀舉”,修築一條直接連接大陸與金門島的浮橋,一旦浮橋建成,向金門島運送人員和裝備就方便多了,不過建成這條浮橋還需要很長時間,在最初的戰鬥中根本無法發揮作用。
上午9點半,第31集團軍第92師師長米文蔚以一線總指揮官的身份跟隨著後繼部隊登上了大金門島的海灘,此時已有不少部隊上岸,而且許多重裝備也運上來了。米文蔚並沒有急於指揮部隊發起了進攻,他首先實地了解了一下情況,發現他此前的想法過於樂觀。連續數日的炮擊使金門早已變樣,海灘上的各種障礙物早不知到那去了,壕溝都被填平,然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金門早已成為了一個“要塞”,完全變成一個戰場,四處都是工事,許多工事隻是表麵被摧毀了,實際上依然可以使用。而且守軍在堅固工事的保護下,依然保存下來大部分人員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