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坦克的裝甲是很堅硬,可人民軍還是有辦法收拾這些坦克。步兵藉助戰壕、彈坑、樹林等的掩護偷偷的接近坦克,然後使用各種武器攻擊。使用的武器可謂“五花八門”,專找坦克最弱的地方一下手,如履帶、瞄準鏡、發動機等,一般都是先打坦克的履帶,讓坦克不能動,然後再想法消滅坦克內的人。以步兵對付坦克並不件輕鬆的工作,往往為對付一輛坦克需要一個排的兵力,其中約一半的人傷亡。
美國人也不笨,一發現不對勁就馬上撤退,可最後還是損失了幾輛坦克,其中有一輛因為衝到人民軍防線太深,被人民軍用2輛坦克拖走,成為一件戰利品。
依據原蘇聯紅軍總結的經驗:“對於敵人的堅固防線,應先由步兵部隊打開突破口,然後投入坦克部隊發展勝利。坦克不適合攻殲,尤其是攻擊築壘地域。”德國的古德裏安、隆美爾等人曾提出建立不包含步兵的坦克部隊,可是事實上這一想法從來沒有實現過。坦克不能離開步兵的支援,於是產生了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以讓步兵能夠跟隨坦克部隊行動。步兵依然是現代地麵戰爭不可缺少的兵種。所以這次進攻行動的失利並非偶然。
進攻失利沒有讓韓軍放棄,很快更大規模的反擊開始,隨著大量增援的到達,以及美軍主力投入戰鬥,經過一天的血戰之後,人民軍不得不退回出發陣地,戰線又回復到前一天的位置。
一天的戰鬥下來,韓國第9師完全失去戰鬥力,不得不撤下去,休整補充。不過最讓金融川不解的是,韓國空軍並沒有按計劃為他提供空中支援,空軍的幾百架飛機都上去那了?
第23章
實際上,韓國空軍是沒有能力全力支援開城方向的戰鬥,因為人民軍發動的是全線進攻,整個戰線上每一個地方都在發生戰鬥,都急需空軍的支援。而空軍必須將力量用在需要的地方,開城方向並非最危急,實際上人民軍的主要突破方向在中部,東部、西部隻不過次要方向,用於牽製韓軍兵力的。韓軍的主攻方向則在東、西兩個方向中,正好與人民軍相反。正因為這樣,韓軍在東部、西部集中了大量兵力,使人民軍未能前進一步。而在中部地區則處處危急!
在中部地區,韓國部署於一線的有5個師,為此人民軍集中了19個步兵師以及其它部隊,總兵力超過30萬人。人民軍為實施火力準備,集中了極為龐大的炮兵,總數約3500門大口徑炮與火箭炮,此外還有大量迫擊炮。
總攻一開始,火炮齊鳴,瞬間雷聲隆隆,飛沙走石,韓軍防線被淹沒在火海與煙塵中。短短的10分鍾的狂轟就消耗一個基數的炮彈,接著以彈幕推進,將大量的工事逐一摧毀。整個火力準備持續近一個小時,將整個韓軍防線翻了一個個。
除韓軍炮兵極力反擊外,韓國空軍更是將全部飛機都投入,美國飛機也加入,以阻止人民軍的突破。人民軍早有準備,在這一地區集中了大量的防空兵力,全部戰鬥機也都投入到這一地區,讓韓國飛行員無不將參與攻擊行動視作一場惡夢。韓國空軍雖擊落了大量人民軍的戰機,並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後,還是阻止不了人民軍的行動。
火力準備一停,突破就開始了。人民軍投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共5個步兵師突破口選擇在韓軍第18師與第12師的結合部。人民軍的一支約一個營的突擊部隊在炮火中,滲透到韓軍陣地前,當火力準備一停,這支部隊就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了幾個前哨陣地,並以此為支撐點,為後繼部隊提供支援。
此時韓軍前線各師與下屬部隊間的通信聯絡,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多在炮擊中中斷。更為重要的是,大部隊都已集中到一線陣地,準備進攻,結果在炮擊中損失很大,各部隊都陷入混亂,必竟韓國陸軍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軍官和士兵都缺少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韓軍派出的幾支部隊,打算將丟失的幾個前哨陣地重新搶回,結果在人民軍的頑強抵抗和後繼部隊支援下,韓軍的願望落空了。
可惜人民軍竟沒能利用這個機會,全線進攻竟在炮擊結束10多分鍾後才開始,給了韓軍調整部署的機會。原來人民軍早就將部隊部署到一線陣地,準備在火力準備後,發起衝擊。結果糟到韓國反擊炮火的攻擊,更糟的是,由於部隊太多,許多人暴露在掩體外,還是人挨人,在炮擊之下,損失更慘重。於是全線進攻不得不廷後。
不過人民軍的進攻依然是猛烈的,韓軍的前沿陣地很快落入人民軍之手,當然韓軍的抵抗是非常頑強的,使人民軍的推進速度遠遠沒有達到計劃的要求。人民軍正在一步步逼近韓軍的重要防禦設施--著名的三八線水泥牆,一條韓國人花費數年時間、耗用了數以萬噸計的水泥之後,建成的一條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的高牆。“柏林圍牆”不同的是“柏林圍牆”隻能防人的,可三八線的水泥牆是用來防止敵人軍隊的,水泥牆的高度和寬度都滿足了這一要求。對於這道“牆”,人民軍使用了一種相當簡單的方法--用炸藥爆破,隻不過炸藥的數量多了點。。許多年前,人民軍就挖掘了一條從己方陣地通到三八線水泥牆下的地道。對於人民軍修地道一事,韓國雖早就發現,可一直以為這是為讓特種部隊向韓國後方滲透修築的,還為此組建專門的反滲透部隊,並進行了大量演習。但人民軍是利用地道在三八線水泥牆下按放了數以噸計的炸藥,爆炸產生的威力是驚人的,甚至被地震儀記錄下來,還是強地震,以至於被懷疑是核武器爆炸。爆炸並沒有把整個水泥牆“送”上天,而是通過現代的爆破技術讓水泥牆幾段“陷入地下”,從而打開幾個“大口子”。原來人民軍用數年時間,將水泥牆下麵“挖空”,爆炸則將水泥牆四周的土壤炸鬆,使水泥牆自然下“落”。
美國人也不笨,一發現不對勁就馬上撤退,可最後還是損失了幾輛坦克,其中有一輛因為衝到人民軍防線太深,被人民軍用2輛坦克拖走,成為一件戰利品。
依據原蘇聯紅軍總結的經驗:“對於敵人的堅固防線,應先由步兵部隊打開突破口,然後投入坦克部隊發展勝利。坦克不適合攻殲,尤其是攻擊築壘地域。”德國的古德裏安、隆美爾等人曾提出建立不包含步兵的坦克部隊,可是事實上這一想法從來沒有實現過。坦克不能離開步兵的支援,於是產生了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以讓步兵能夠跟隨坦克部隊行動。步兵依然是現代地麵戰爭不可缺少的兵種。所以這次進攻行動的失利並非偶然。
進攻失利沒有讓韓軍放棄,很快更大規模的反擊開始,隨著大量增援的到達,以及美軍主力投入戰鬥,經過一天的血戰之後,人民軍不得不退回出發陣地,戰線又回復到前一天的位置。
一天的戰鬥下來,韓國第9師完全失去戰鬥力,不得不撤下去,休整補充。不過最讓金融川不解的是,韓國空軍並沒有按計劃為他提供空中支援,空軍的幾百架飛機都上去那了?
第23章
實際上,韓國空軍是沒有能力全力支援開城方向的戰鬥,因為人民軍發動的是全線進攻,整個戰線上每一個地方都在發生戰鬥,都急需空軍的支援。而空軍必須將力量用在需要的地方,開城方向並非最危急,實際上人民軍的主要突破方向在中部,東部、西部隻不過次要方向,用於牽製韓軍兵力的。韓軍的主攻方向則在東、西兩個方向中,正好與人民軍相反。正因為這樣,韓軍在東部、西部集中了大量兵力,使人民軍未能前進一步。而在中部地區則處處危急!
在中部地區,韓國部署於一線的有5個師,為此人民軍集中了19個步兵師以及其它部隊,總兵力超過30萬人。人民軍為實施火力準備,集中了極為龐大的炮兵,總數約3500門大口徑炮與火箭炮,此外還有大量迫擊炮。
總攻一開始,火炮齊鳴,瞬間雷聲隆隆,飛沙走石,韓軍防線被淹沒在火海與煙塵中。短短的10分鍾的狂轟就消耗一個基數的炮彈,接著以彈幕推進,將大量的工事逐一摧毀。整個火力準備持續近一個小時,將整個韓軍防線翻了一個個。
除韓軍炮兵極力反擊外,韓國空軍更是將全部飛機都投入,美國飛機也加入,以阻止人民軍的突破。人民軍早有準備,在這一地區集中了大量的防空兵力,全部戰鬥機也都投入到這一地區,讓韓國飛行員無不將參與攻擊行動視作一場惡夢。韓國空軍雖擊落了大量人民軍的戰機,並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後,還是阻止不了人民軍的行動。
火力準備一停,突破就開始了。人民軍投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共5個步兵師突破口選擇在韓軍第18師與第12師的結合部。人民軍的一支約一個營的突擊部隊在炮火中,滲透到韓軍陣地前,當火力準備一停,這支部隊就發動突然襲擊,占領了幾個前哨陣地,並以此為支撐點,為後繼部隊提供支援。
此時韓軍前線各師與下屬部隊間的通信聯絡,不管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多在炮擊中中斷。更為重要的是,大部隊都已集中到一線陣地,準備進攻,結果在炮擊中損失很大,各部隊都陷入混亂,必竟韓國陸軍已經幾十年沒有打過仗,軍官和士兵都缺少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韓軍派出的幾支部隊,打算將丟失的幾個前哨陣地重新搶回,結果在人民軍的頑強抵抗和後繼部隊支援下,韓軍的願望落空了。
可惜人民軍竟沒能利用這個機會,全線進攻竟在炮擊結束10多分鍾後才開始,給了韓軍調整部署的機會。原來人民軍早就將部隊部署到一線陣地,準備在火力準備後,發起衝擊。結果糟到韓國反擊炮火的攻擊,更糟的是,由於部隊太多,許多人暴露在掩體外,還是人挨人,在炮擊之下,損失更慘重。於是全線進攻不得不廷後。
不過人民軍的進攻依然是猛烈的,韓軍的前沿陣地很快落入人民軍之手,當然韓軍的抵抗是非常頑強的,使人民軍的推進速度遠遠沒有達到計劃的要求。人民軍正在一步步逼近韓軍的重要防禦設施--著名的三八線水泥牆,一條韓國人花費數年時間、耗用了數以萬噸計的水泥之後,建成的一條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的高牆。“柏林圍牆”不同的是“柏林圍牆”隻能防人的,可三八線的水泥牆是用來防止敵人軍隊的,水泥牆的高度和寬度都滿足了這一要求。對於這道“牆”,人民軍使用了一種相當簡單的方法--用炸藥爆破,隻不過炸藥的數量多了點。。許多年前,人民軍就挖掘了一條從己方陣地通到三八線水泥牆下的地道。對於人民軍修地道一事,韓國雖早就發現,可一直以為這是為讓特種部隊向韓國後方滲透修築的,還為此組建專門的反滲透部隊,並進行了大量演習。但人民軍是利用地道在三八線水泥牆下按放了數以噸計的炸藥,爆炸產生的威力是驚人的,甚至被地震儀記錄下來,還是強地震,以至於被懷疑是核武器爆炸。爆炸並沒有把整個水泥牆“送”上天,而是通過現代的爆破技術讓水泥牆幾段“陷入地下”,從而打開幾個“大口子”。原來人民軍用數年時間,將水泥牆下麵“挖空”,爆炸則將水泥牆四周的土壤炸鬆,使水泥牆自然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