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沙納道:“依咱家的意思,琦善已被革職,大可不必再三法司會審。——大清的江山畢竟是咱們祖宗一刀一槍拚出來的!就算殺錯了幾個回回,又能怎麽樣呢?”
文慶接口道:“花總憲哪,照你說的意思,咱大清的律例訂與不訂都一樣了?”
花沙納道:“文大人,您別這麽說,咱家也不是那個意思。咱家是說,像琦善爵相這樣德高望重的人,革職也就到懲罰的極限了。”
文慶冷冷地道:“花總憲,內務府昨兒個接了張狀子,好像是告你縱家奴行兇。”
一聽這話,花沙納一下子蹦起來:“那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跟咱家過不去!”
文慶道:“遞狀子的人我倒記住了,是恭親王的二管家。”
花沙納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再也不說一句話。
文慶抬起頭道:“咱老祖宗流血流汗打出的江山是讓誰給弄成這樣的?——就是讓那些不爭氣的在旗的人!——依著老夫,琦善個狗雜種,非重判不可!”
肅順道:“下官倒挺贊同文大人的意見。咱這大清國都是讓咱自己的人給辦壞了!鄭祖琛如果不在廣西,廣西如何能成了這個樣子!——陝甘總督換成別人,薩拉幹嘛要造反?!”
祁藻這時捋著鬍鬚道:“好了好了,曾右堂是主審官,還是主審官說句話吧。——曾大人,老夫沒有猜錯的話,你已經打好了摺子的腹稿了。對不對呀?”
曾國藩一笑道:“皇上雖然讓下官做了主審,可主意還得幾位中堂大人拿。——下官以為,定琦善一個秋後問斬並不為過,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花沙納再次蹦起來,他指著曾國藩的鼻子道:“曾滌生,你如何屢屢對咱在旗的人下手這般重?——你別以為會謅兩句臭歪詩就不得了了!你要知道,這大清可是咱在旗人的老祖宗一刀一槍拚出來的!”
看花沙納越說越離譜,祁藻臉一沉,道:“花總憲,你放低聲些吧。——你是不懂規矩嗎?——我們不把琦善的罪定得重一些,你讓皇上怎麽辦?把琦善無罪釋放嗎?”
花沙納道:“咱家是怕——皇上萬一準了呢?爵相可不是死得虧!”
文慶道:“就按曾右堂的意思上摺子吧,咱們幾位都具銜,如何?”
花沙納道:“咱家不具名,咱家認為給爵相判得太重了些。”
祁藻道:“自願吧,讓曾右堂領銜。”
曾國藩道:“這可不敢當,祁中堂和文中堂必須領銜。”
肅順道:“曾大人,你出手快,你現在就寫吧,午後就呈上去。”
第103節 徵求穆彰阿的意見
依老例,刑部為犯罪大臣們擬定的罪罰,皇上都要給予一定程度的寬減,以示皇恩浩蕩,此次也不例外。
第二日早朝,諭旨下達:罰琦善爵俸一年,流放黑龍江寧古塔從軍。屢屢誤國又屢屢得寵的琦善也算罪有應得。
但部分滿官與曾國藩之間的怨恨卻是愈發深了。
曾國藩回到禮部,尚未坐定,諭旨又下:“著禮部侍郎曾國藩從即日起速赴山西賑災局查捐;內閣學士肅順速赴湖廣賑災局查捐;著監察禦史曲子亮速赴直隸賑災局查捐。欽此。”
這是怎麽回事呢?
鹹豐帝為了救濟山東、河南兩省的災民,在國庫拿不出銀子的情況下,不得不在山西、湖廣、直隸成立了賑災局,由當地巡撫衙門委專員辦理。
創辦民間的賑災局,是肅順的主意,但並非肅順首創,康、雍時期也這樣做過,是有例可循的。
朝廷拿不出銀子,而幾省的災民又要吃飯,這不是辦法的辦法倒成了辦法。
為此,鹹豐帝徵求穆彰阿的意見。
穆彰阿認為,募捐乃義舉,既為義舉就不該幹涉過重,由各地巡撫衙門自行酌情辦理即可。
鹹豐帝徵詢杜受田的意見,杜受田認為雖為義舉,但畢竟有官府的憑證或谘文,屬公開行為,巡撫自行管理的同時,朝廷也應該加以監管,以防捐銀流失,傷了捐錢的人,肥了黑心的人。
還有一點最讓鹹豐帝不放心,就是承辦捐局的人紛紛由巡撫上奏表功,請求賞官,捐錢的人也提出給個頂子戴。鹹豐帝擔心捐輸一開亂了官製,這才下諭讓曾國藩等三人赴各地核捐。
曾國藩到戶部領了核捐憑證,第二天就帶了劉橫、李保及十名戈什哈,穿了便裝,雇了頂轎子,出京城直奔山西巡撫衙門而來。
曾國藩一行人剛走到大同,卻接到廷寄:前雲貴總督、欽差大臣林則徐於入廣西途中在廣東境內的潮州府病卒,靈柩已歸籍,聖諭按大學士禮安葬,諡號文忠。
已詔令李星源為欽差大臣,鄒鳴鶴實授廣西巡撫,廣州副都統烏蘭太馳往廣西幫辦軍務。
望著廷寄,曾國藩落下淚來。
大清國又少了個頂樑柱啊!
山西當時的巡撫是曾望顏,也是個兩榜出身的人。在道光帝二十年,曾因奏請封關禁海而遭林則徐的駁斥,是個道光帝年間不太得誌,卻又屢屢得祁藻的保舉,反倒深受鹹豐帝賞識的人。
山西共設了兩個賑災局,一處在大同府,一處在太原府。
文慶接口道:“花總憲哪,照你說的意思,咱大清的律例訂與不訂都一樣了?”
花沙納道:“文大人,您別這麽說,咱家也不是那個意思。咱家是說,像琦善爵相這樣德高望重的人,革職也就到懲罰的極限了。”
文慶冷冷地道:“花總憲,內務府昨兒個接了張狀子,好像是告你縱家奴行兇。”
一聽這話,花沙納一下子蹦起來:“那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跟咱家過不去!”
文慶道:“遞狀子的人我倒記住了,是恭親王的二管家。”
花沙納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再也不說一句話。
文慶抬起頭道:“咱老祖宗流血流汗打出的江山是讓誰給弄成這樣的?——就是讓那些不爭氣的在旗的人!——依著老夫,琦善個狗雜種,非重判不可!”
肅順道:“下官倒挺贊同文大人的意見。咱這大清國都是讓咱自己的人給辦壞了!鄭祖琛如果不在廣西,廣西如何能成了這個樣子!——陝甘總督換成別人,薩拉幹嘛要造反?!”
祁藻這時捋著鬍鬚道:“好了好了,曾右堂是主審官,還是主審官說句話吧。——曾大人,老夫沒有猜錯的話,你已經打好了摺子的腹稿了。對不對呀?”
曾國藩一笑道:“皇上雖然讓下官做了主審,可主意還得幾位中堂大人拿。——下官以為,定琦善一個秋後問斬並不為過,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花沙納再次蹦起來,他指著曾國藩的鼻子道:“曾滌生,你如何屢屢對咱在旗的人下手這般重?——你別以為會謅兩句臭歪詩就不得了了!你要知道,這大清可是咱在旗人的老祖宗一刀一槍拚出來的!”
看花沙納越說越離譜,祁藻臉一沉,道:“花總憲,你放低聲些吧。——你是不懂規矩嗎?——我們不把琦善的罪定得重一些,你讓皇上怎麽辦?把琦善無罪釋放嗎?”
花沙納道:“咱家是怕——皇上萬一準了呢?爵相可不是死得虧!”
文慶道:“就按曾右堂的意思上摺子吧,咱們幾位都具銜,如何?”
花沙納道:“咱家不具名,咱家認為給爵相判得太重了些。”
祁藻道:“自願吧,讓曾右堂領銜。”
曾國藩道:“這可不敢當,祁中堂和文中堂必須領銜。”
肅順道:“曾大人,你出手快,你現在就寫吧,午後就呈上去。”
第103節 徵求穆彰阿的意見
依老例,刑部為犯罪大臣們擬定的罪罰,皇上都要給予一定程度的寬減,以示皇恩浩蕩,此次也不例外。
第二日早朝,諭旨下達:罰琦善爵俸一年,流放黑龍江寧古塔從軍。屢屢誤國又屢屢得寵的琦善也算罪有應得。
但部分滿官與曾國藩之間的怨恨卻是愈發深了。
曾國藩回到禮部,尚未坐定,諭旨又下:“著禮部侍郎曾國藩從即日起速赴山西賑災局查捐;內閣學士肅順速赴湖廣賑災局查捐;著監察禦史曲子亮速赴直隸賑災局查捐。欽此。”
這是怎麽回事呢?
鹹豐帝為了救濟山東、河南兩省的災民,在國庫拿不出銀子的情況下,不得不在山西、湖廣、直隸成立了賑災局,由當地巡撫衙門委專員辦理。
創辦民間的賑災局,是肅順的主意,但並非肅順首創,康、雍時期也這樣做過,是有例可循的。
朝廷拿不出銀子,而幾省的災民又要吃飯,這不是辦法的辦法倒成了辦法。
為此,鹹豐帝徵求穆彰阿的意見。
穆彰阿認為,募捐乃義舉,既為義舉就不該幹涉過重,由各地巡撫衙門自行酌情辦理即可。
鹹豐帝徵詢杜受田的意見,杜受田認為雖為義舉,但畢竟有官府的憑證或谘文,屬公開行為,巡撫自行管理的同時,朝廷也應該加以監管,以防捐銀流失,傷了捐錢的人,肥了黑心的人。
還有一點最讓鹹豐帝不放心,就是承辦捐局的人紛紛由巡撫上奏表功,請求賞官,捐錢的人也提出給個頂子戴。鹹豐帝擔心捐輸一開亂了官製,這才下諭讓曾國藩等三人赴各地核捐。
曾國藩到戶部領了核捐憑證,第二天就帶了劉橫、李保及十名戈什哈,穿了便裝,雇了頂轎子,出京城直奔山西巡撫衙門而來。
曾國藩一行人剛走到大同,卻接到廷寄:前雲貴總督、欽差大臣林則徐於入廣西途中在廣東境內的潮州府病卒,靈柩已歸籍,聖諭按大學士禮安葬,諡號文忠。
已詔令李星源為欽差大臣,鄒鳴鶴實授廣西巡撫,廣州副都統烏蘭太馳往廣西幫辦軍務。
望著廷寄,曾國藩落下淚來。
大清國又少了個頂樑柱啊!
山西當時的巡撫是曾望顏,也是個兩榜出身的人。在道光帝二十年,曾因奏請封關禁海而遭林則徐的駁斥,是個道光帝年間不太得誌,卻又屢屢得祁藻的保舉,反倒深受鹹豐帝賞識的人。
山西共設了兩個賑災局,一處在大同府,一處在太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