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道:“曾國藩哪,山東的事辦得不錯。廣西鬧匪事,朕已讓和春去了。當此匪亂之秋,像和春這樣的人,朕不忍心重責。皇上無福民遭難哪,朕沒福,讓天下百姓都跟著吃苦了!”
曾國藩忙道:“天災原非人力所為。皇上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子,天下百姓已是感激涕零了!皇上如此自責,臣等如何心安!”
道光帝沒有再說話,許久,擺了擺手。
曾國藩悄悄退出去。
回到府邸,正巧李鴻章來訪。從李鴻章的口中得知,梅曾亮已放了外任,邵懿辰也離開了京師丁艱,國子監學正劉傳瑩已告病假,皇上賞其回籍養病。
曾國藩眼見身邊的朋友愈來愈少,心中不僅一陣難受。
當夜,他留李鴻章吃了頓豆腐,便拿出黃亮親拓的文天祥的《曹州將軍廟記》,和李鴻章兩個人一個字一個字地賞玩起來。曾國藩邊看邊向李鴻章講解,興致頗高。
很晚,李鴻章才回會館歇息。
第二天早飯後,曾國藩剛要乘轎上朝,一封訃告帖子卻送了過來。曾國藩心頭一跳,忐忑著接手一看,兩眼不自覺地便流下淚來:剛剛四十歲的劉傳瑩沒了!
劉傳瑩雖隻是個國子監正八品學正,但在大清卻是一等一的怪才。他的專長是繪製地圖,能夠把一省的山川河流一都一甲的位置準確地繪出來。劉傳瑩不辭辛勞,足跡遍布千山萬水,十六行省的地圖,有十省出自他手,直至累到吐血走不得路才止。劉傳瑩是道光十九年中的舉人,轉年即入國子監任學正專攻地理測繪,直到現在,是個天下聞名的怪傑。當時,像劉傳瑩這樣精於測繪的人還十分缺少。曾國藩痛惜劉傳瑩自在情理之中。
當晚,曾國藩在府裏設靈位祭奠劉傳瑩,又連夜派了一名戈什哈,攜了親筆題寫的挽幛,去劉傳瑩家鄉弔喪。同時又給劉傳瑩的家人寫了一封信,詢問一下劉學正還有什麽心事未了。
戈什哈收拾齊整,臨出門,忽然又被曾國藩叫住,讓唐軒支了一百兩銀子送給劉傳瑩的遺屬。曾國藩知道劉傳瑩一直清貧度日,沒有什麽積蓄,劉家的喪事肯定辦得挺難。
戈什哈弔喪歸來,帶回來一大包劉傳瑩所作的手稿和劉傳瑩生前寫給曾國藩的親筆信。
曾國藩一邊嘆息,一邊讀這封信。讀著讀著,曾國藩的淚便流出來。
劉傳瑩離京時,曾國藩正在山東查賑,但劉傳瑩自知自己將一去不返。長年勘察地形繪製圖冊,把劉傳瑩累出了咳血症;熬夜寫作,又讓他休息不好。他希望曾國藩能把他的手稿
刊刻出來,也算是自己對後人的一個交代。信的結尾,希望曾國藩能為自己作個墓誌銘。
曾國藩把信放過一邊,拿過紙筆,略一沉吟,便寫將起來;百十字的墓誌銘,幾乎一揮而就。第二天一早,曾國藩又拿過墓誌銘看了看,見無甚改動,便打發戈什哈起程,將墓誌銘給劉傳瑩的家人送過去。
戈什哈走後,曾國藩開始整理劉傳瑩的遺作。
劉傳瑩因長年在各省奔波,加之進身晚死得又早,所留的文字不多,能夠刊刻行世的更少。曾國藩用了十幾個夜晚,才為他整理出五萬餘字,其中還包括一萬餘字的日記、雜抄。
曾國藩於一日午後,把劉傳瑩生前的好友逐個請到,擺上整理出的文稿,又拿出劉傳瑩的遺信。大家知道曾國藩的意思,是想湊些銀子來刊刻劉傳瑩的遺著。於是不待曾國藩發話,便每人認捐了一點,湊成一百三十兩,曾國藩又拿出七十兩湊個整數。
轉日,曾國藩利用辦差的午歇時間,拿上劉傳瑩的文稿和二百兩銀子,在京城找了家做工比較精細的刻字行,擬將劉的遺作刊刻五百部行世。
——勝達達罵我是滿人的一條狗。他太小看我了,我怎麽能做滿人的狗呢,我是要做大清國的狗啊!
是年歲尾,又是禮部對各省各地的縣學、書院考核優劣的時候。縣學是朝廷開設的,一般一縣必有一座縣學。縣學是全縣秀才學習的場所,縣學的教諭等師長,均由朝廷委派,吃的是皇糧,拿的是俸祿。書院則不同了。書院大多是各地督撫或當地鄉紳自行創辦的,山長和教諭等師長均聘自各地的名流或下野的兩榜出身的官員。這些師長不拿國家的俸祿,由書院供給;而書院則從求學者的身上收取。
對書院的考核,禮部比較放鬆,說穿了,就是走馬觀花,象徵性地看一看便算結束。禮部考核的重點則在縣學上。縣學是官學,是國家昌盛的根苗,縣學教學的優劣,直接關乎國家的命脈。
曾國藩把禮部派往各省的官員逐一列出,考核的事項也附在後麵,便呈進宮去,待皇上禦準後,才可離京。
曾國藩給自己定的省份是福建、江西兩省。這兩個省路途比較遙遠,又比較窮,以往派充的核查官均指派翰林院的檢討擔任,郎中以上的大員是絕不去的。這就造成這兩省的縣學質量整體下降、進士考取率也最低的局麵。曾國藩於是決定今年親自去。
當晚,道光皇帝召見曾國藩。
禮畢,道光帝問:“順、奉二府怎麽沒有列進來呀?”
曾國藩回答:“回皇上話,順、奉二府的縣學不歸禮部核查,由宗人府管理。”
“以往也這樣嗎?”道光帝又問。
曾國藩忙道:“天災原非人力所為。皇上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子,天下百姓已是感激涕零了!皇上如此自責,臣等如何心安!”
道光帝沒有再說話,許久,擺了擺手。
曾國藩悄悄退出去。
回到府邸,正巧李鴻章來訪。從李鴻章的口中得知,梅曾亮已放了外任,邵懿辰也離開了京師丁艱,國子監學正劉傳瑩已告病假,皇上賞其回籍養病。
曾國藩眼見身邊的朋友愈來愈少,心中不僅一陣難受。
當夜,他留李鴻章吃了頓豆腐,便拿出黃亮親拓的文天祥的《曹州將軍廟記》,和李鴻章兩個人一個字一個字地賞玩起來。曾國藩邊看邊向李鴻章講解,興致頗高。
很晚,李鴻章才回會館歇息。
第二天早飯後,曾國藩剛要乘轎上朝,一封訃告帖子卻送了過來。曾國藩心頭一跳,忐忑著接手一看,兩眼不自覺地便流下淚來:剛剛四十歲的劉傳瑩沒了!
劉傳瑩雖隻是個國子監正八品學正,但在大清卻是一等一的怪才。他的專長是繪製地圖,能夠把一省的山川河流一都一甲的位置準確地繪出來。劉傳瑩不辭辛勞,足跡遍布千山萬水,十六行省的地圖,有十省出自他手,直至累到吐血走不得路才止。劉傳瑩是道光十九年中的舉人,轉年即入國子監任學正專攻地理測繪,直到現在,是個天下聞名的怪傑。當時,像劉傳瑩這樣精於測繪的人還十分缺少。曾國藩痛惜劉傳瑩自在情理之中。
當晚,曾國藩在府裏設靈位祭奠劉傳瑩,又連夜派了一名戈什哈,攜了親筆題寫的挽幛,去劉傳瑩家鄉弔喪。同時又給劉傳瑩的家人寫了一封信,詢問一下劉學正還有什麽心事未了。
戈什哈收拾齊整,臨出門,忽然又被曾國藩叫住,讓唐軒支了一百兩銀子送給劉傳瑩的遺屬。曾國藩知道劉傳瑩一直清貧度日,沒有什麽積蓄,劉家的喪事肯定辦得挺難。
戈什哈弔喪歸來,帶回來一大包劉傳瑩所作的手稿和劉傳瑩生前寫給曾國藩的親筆信。
曾國藩一邊嘆息,一邊讀這封信。讀著讀著,曾國藩的淚便流出來。
劉傳瑩離京時,曾國藩正在山東查賑,但劉傳瑩自知自己將一去不返。長年勘察地形繪製圖冊,把劉傳瑩累出了咳血症;熬夜寫作,又讓他休息不好。他希望曾國藩能把他的手稿
刊刻出來,也算是自己對後人的一個交代。信的結尾,希望曾國藩能為自己作個墓誌銘。
曾國藩把信放過一邊,拿過紙筆,略一沉吟,便寫將起來;百十字的墓誌銘,幾乎一揮而就。第二天一早,曾國藩又拿過墓誌銘看了看,見無甚改動,便打發戈什哈起程,將墓誌銘給劉傳瑩的家人送過去。
戈什哈走後,曾國藩開始整理劉傳瑩的遺作。
劉傳瑩因長年在各省奔波,加之進身晚死得又早,所留的文字不多,能夠刊刻行世的更少。曾國藩用了十幾個夜晚,才為他整理出五萬餘字,其中還包括一萬餘字的日記、雜抄。
曾國藩於一日午後,把劉傳瑩生前的好友逐個請到,擺上整理出的文稿,又拿出劉傳瑩的遺信。大家知道曾國藩的意思,是想湊些銀子來刊刻劉傳瑩的遺著。於是不待曾國藩發話,便每人認捐了一點,湊成一百三十兩,曾國藩又拿出七十兩湊個整數。
轉日,曾國藩利用辦差的午歇時間,拿上劉傳瑩的文稿和二百兩銀子,在京城找了家做工比較精細的刻字行,擬將劉的遺作刊刻五百部行世。
——勝達達罵我是滿人的一條狗。他太小看我了,我怎麽能做滿人的狗呢,我是要做大清國的狗啊!
是年歲尾,又是禮部對各省各地的縣學、書院考核優劣的時候。縣學是朝廷開設的,一般一縣必有一座縣學。縣學是全縣秀才學習的場所,縣學的教諭等師長,均由朝廷委派,吃的是皇糧,拿的是俸祿。書院則不同了。書院大多是各地督撫或當地鄉紳自行創辦的,山長和教諭等師長均聘自各地的名流或下野的兩榜出身的官員。這些師長不拿國家的俸祿,由書院供給;而書院則從求學者的身上收取。
對書院的考核,禮部比較放鬆,說穿了,就是走馬觀花,象徵性地看一看便算結束。禮部考核的重點則在縣學上。縣學是官學,是國家昌盛的根苗,縣學教學的優劣,直接關乎國家的命脈。
曾國藩把禮部派往各省的官員逐一列出,考核的事項也附在後麵,便呈進宮去,待皇上禦準後,才可離京。
曾國藩給自己定的省份是福建、江西兩省。這兩個省路途比較遙遠,又比較窮,以往派充的核查官均指派翰林院的檢討擔任,郎中以上的大員是絕不去的。這就造成這兩省的縣學質量整體下降、進士考取率也最低的局麵。曾國藩於是決定今年親自去。
當晚,道光皇帝召見曾國藩。
禮畢,道光帝問:“順、奉二府怎麽沒有列進來呀?”
曾國藩回答:“回皇上話,順、奉二府的縣學不歸禮部核查,由宗人府管理。”
“以往也這樣嗎?”道光帝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