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回到府邸,正巧黃子壽來訪。
談起賈仁,黃子壽哈哈大笑道:“我的內閣學士大人哪,您老隻知道賈仁犯了大罪當重罰,可你知道賈仁是誰保舉上來的嗎?——穆中堂的第九如夫人和第十如夫人可都是賈大人送的喲!聽說,皇上現在病得連摺子都不能看,凡事都是穆中堂決定。在這個時候,穆中堂的人,也就是您老仗著有些聖恩稀裏糊塗地敢參哪。
要換別人,降兩級的恐怕就不是賈仁了,應該是參他的人哪!”
曾國藩的心裏忽然對自己的座師生出了些許的憎惡之情。
第二天上朝,他又遞了個摺子給皇上,力參賈仁,他不相信皇上真病到連摺子都不能看的程度。
他在摺子中大聲疾呼:“賈仁這種道學中的敗類如不重重治罪,何談整肅綱紀!”
當夜,道光帝在禦花園後書房——現在是道光帝養龍體的所在——召見了他。
禮畢,道光帝徐徐道:“曾國藩哪,朕現在見你是想跟你談談賈仁的事。賈仁鬧得這檔子事,的確有礙他的清名。——朕讓穆彰阿詳查了一下。——咳,賈仁隻要知道錯了,他也確實知道錯了。——咳!”
曾國藩低頭道:“皇上聖明!——但臣以為,賈仁是斷斷不能不重辦的。”
道光帝隨口而問:“知錯就改,何必非要重辦呢?”
曾國藩道:“臣的理由有三:一、理學是我大清的根本,是我大清士子的信念所在。賈仁身為理學大師,滿口講的是道德倫理,而他所做之事傳揚出去,誰還信仰理學呢?二、很多官員都以賈仁為楷模,以後,官員們該怎樣做呢?三、言傳身教,是我大清官員的根基。賈仁所為,分明是和皇上叫板,請皇上詳查。”
道光帝想了想,許久揮了揮手:“你下去吧。”
賈仁終被革職,限期離京歸籍,永不敘用。大理寺卿一職由倭仁升署。
穆彰阿與曾國藩的私交至此畫上句號。
第66節 江西催糧
是歲,山東、河南兩省逢上三十年不遇的大旱,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匪盜蜂擁而起。梁山、二龍山,都有大股強人出沒,民間的各種會道門也成萬紫千紅之勢,發展迅猛。
兩省巡撫一次又一次向京城告急,要兵也要銀子。
病中的道光皇帝,真正領受到了焦頭爛額的滋味。
國庫是再無銀子可撥了,兵們也都東挪西調的成了疲師。
但兩省的告急文書仍雪片似的飛向京城,全然不理會當今聖上的苦衷。
梁山的強人最先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巡撫衙門調兵征剿,卻越剿越多,終於發展成一二萬人的大團夥,勢成燎原。
河南等地的會道門也不久喊出“反清復明”的口號。二龍山的強人雖隻有二三百人,卻憑空把一個姓黑的漢子硬改作朱姓,說是什麽朱明皇室的後裔,被標榜成真龍天子,勢必與梁山比高低。一時間,到處傳說。
明眼人不費力便已看出,這是兩省大吏放任自流所引發的惡果。
道光帝一日三次召見王、大臣們商討對策,爭論的焦點在剿與撫上。
以穆彰阿為首的實權派也就是時人稱之為“穆黨”的,是堅決主張撫的,並舉出撫的三點好處:一、安民;二、不糜費;三、不動搖朝廷的根本。
以文慶、曾國藩為首的一班文士——也就是時人稱為理學大師、“清流黨”的,則堅決主張剿,也舉出剿的若幹理由:一曰剿才安民;二曰有剿才能達撫;三曰不剿無以穩定國體。
道光帝被吵得拿不定主意,決定徵詢各省巡撫的意見,卻也是剿撫不一,各執一端,理由都很充分。
就這樣鬧來鬧去,鬧騰了三個月,還拿不出一點措施;而山東、河南兩省的邪教、會道門的氣勢卻已經鬧得大起來了。二龍山更是建起了一座金鑾寶殿,掛出了一麵旗幟,明晃晃的是一個“明”字。這回,二龍山的這夥強人不僅是要做強盜之首,更要與大清爭雌雄了。
一觸及到大清的江山社稷,道光帝這才慌張起來。
他連夜徵調直隸提督江南帶兵赴山東剿匪,任命軍機大臣柏為欽差大臣,速赴河南調省內綠營專事剿匪。同時,又詔授文慶、曾國藩為朝廷欽差,赴兩省專幹救災事宜,賑銀及救災糧食十萬火急由江西墊撥。
文慶、曾國藩一接到聖諭,不敢耽擱,稍事準備,即帶上親兵踏上賑災的路。救人如救火,為做到穩妥,曾國藩又讓李保先行一步去江西催糧。
為防範沿途匪盜襲擾欽差,道光帝傳諭沿途各地衙門,派重兵護差,在哪個省出了問題,便拿該省的巡撫是問。
這時的山東巡撫是和春,河南巡撫是翁踐。
和春曾是河南的巡撫,因聽信英桂的誣告妄參赴蜀主持鄉試的曾國藩被開缺回京候補。後來走了穆彰阿的路子,經穆彰阿保舉,在京候補了半年,便放了山東巡撫。偏偏和春命運不濟,他一到山東,先是大旱,接著又鬧會匪,一直鬧出朱明小王朝來。把個和春悔斷了腸子悔黑了肝,悔不該一頭栽進山東這個馬蜂窩裏。
這時,他正在打算如何打發人進京打點,想換個省份,偏偏欽差就下來了,於是先收了挪動的心,通知各地衙門安排迎接欽差事宜,忙得不亦樂乎。心裏卻在暗暗打算,打發走欽差,即刻挪窩!
談起賈仁,黃子壽哈哈大笑道:“我的內閣學士大人哪,您老隻知道賈仁犯了大罪當重罰,可你知道賈仁是誰保舉上來的嗎?——穆中堂的第九如夫人和第十如夫人可都是賈大人送的喲!聽說,皇上現在病得連摺子都不能看,凡事都是穆中堂決定。在這個時候,穆中堂的人,也就是您老仗著有些聖恩稀裏糊塗地敢參哪。
要換別人,降兩級的恐怕就不是賈仁了,應該是參他的人哪!”
曾國藩的心裏忽然對自己的座師生出了些許的憎惡之情。
第二天上朝,他又遞了個摺子給皇上,力參賈仁,他不相信皇上真病到連摺子都不能看的程度。
他在摺子中大聲疾呼:“賈仁這種道學中的敗類如不重重治罪,何談整肅綱紀!”
當夜,道光帝在禦花園後書房——現在是道光帝養龍體的所在——召見了他。
禮畢,道光帝徐徐道:“曾國藩哪,朕現在見你是想跟你談談賈仁的事。賈仁鬧得這檔子事,的確有礙他的清名。——朕讓穆彰阿詳查了一下。——咳,賈仁隻要知道錯了,他也確實知道錯了。——咳!”
曾國藩低頭道:“皇上聖明!——但臣以為,賈仁是斷斷不能不重辦的。”
道光帝隨口而問:“知錯就改,何必非要重辦呢?”
曾國藩道:“臣的理由有三:一、理學是我大清的根本,是我大清士子的信念所在。賈仁身為理學大師,滿口講的是道德倫理,而他所做之事傳揚出去,誰還信仰理學呢?二、很多官員都以賈仁為楷模,以後,官員們該怎樣做呢?三、言傳身教,是我大清官員的根基。賈仁所為,分明是和皇上叫板,請皇上詳查。”
道光帝想了想,許久揮了揮手:“你下去吧。”
賈仁終被革職,限期離京歸籍,永不敘用。大理寺卿一職由倭仁升署。
穆彰阿與曾國藩的私交至此畫上句號。
第66節 江西催糧
是歲,山東、河南兩省逢上三十年不遇的大旱,十室九空,餓殍遍野,匪盜蜂擁而起。梁山、二龍山,都有大股強人出沒,民間的各種會道門也成萬紫千紅之勢,發展迅猛。
兩省巡撫一次又一次向京城告急,要兵也要銀子。
病中的道光皇帝,真正領受到了焦頭爛額的滋味。
國庫是再無銀子可撥了,兵們也都東挪西調的成了疲師。
但兩省的告急文書仍雪片似的飛向京城,全然不理會當今聖上的苦衷。
梁山的強人最先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巡撫衙門調兵征剿,卻越剿越多,終於發展成一二萬人的大團夥,勢成燎原。
河南等地的會道門也不久喊出“反清復明”的口號。二龍山的強人雖隻有二三百人,卻憑空把一個姓黑的漢子硬改作朱姓,說是什麽朱明皇室的後裔,被標榜成真龍天子,勢必與梁山比高低。一時間,到處傳說。
明眼人不費力便已看出,這是兩省大吏放任自流所引發的惡果。
道光帝一日三次召見王、大臣們商討對策,爭論的焦點在剿與撫上。
以穆彰阿為首的實權派也就是時人稱之為“穆黨”的,是堅決主張撫的,並舉出撫的三點好處:一、安民;二、不糜費;三、不動搖朝廷的根本。
以文慶、曾國藩為首的一班文士——也就是時人稱為理學大師、“清流黨”的,則堅決主張剿,也舉出剿的若幹理由:一曰剿才安民;二曰有剿才能達撫;三曰不剿無以穩定國體。
道光帝被吵得拿不定主意,決定徵詢各省巡撫的意見,卻也是剿撫不一,各執一端,理由都很充分。
就這樣鬧來鬧去,鬧騰了三個月,還拿不出一點措施;而山東、河南兩省的邪教、會道門的氣勢卻已經鬧得大起來了。二龍山更是建起了一座金鑾寶殿,掛出了一麵旗幟,明晃晃的是一個“明”字。這回,二龍山的這夥強人不僅是要做強盜之首,更要與大清爭雌雄了。
一觸及到大清的江山社稷,道光帝這才慌張起來。
他連夜徵調直隸提督江南帶兵赴山東剿匪,任命軍機大臣柏為欽差大臣,速赴河南調省內綠營專事剿匪。同時,又詔授文慶、曾國藩為朝廷欽差,赴兩省專幹救災事宜,賑銀及救災糧食十萬火急由江西墊撥。
文慶、曾國藩一接到聖諭,不敢耽擱,稍事準備,即帶上親兵踏上賑災的路。救人如救火,為做到穩妥,曾國藩又讓李保先行一步去江西催糧。
為防範沿途匪盜襲擾欽差,道光帝傳諭沿途各地衙門,派重兵護差,在哪個省出了問題,便拿該省的巡撫是問。
這時的山東巡撫是和春,河南巡撫是翁踐。
和春曾是河南的巡撫,因聽信英桂的誣告妄參赴蜀主持鄉試的曾國藩被開缺回京候補。後來走了穆彰阿的路子,經穆彰阿保舉,在京候補了半年,便放了山東巡撫。偏偏和春命運不濟,他一到山東,先是大旱,接著又鬧會匪,一直鬧出朱明小王朝來。把個和春悔斷了腸子悔黑了肝,悔不該一頭栽進山東這個馬蜂窩裏。
這時,他正在打算如何打發人進京打點,想換個省份,偏偏欽差就下來了,於是先收了挪動的心,通知各地衙門安排迎接欽差事宜,忙得不亦樂乎。心裏卻在暗暗打算,打發走欽差,即刻挪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