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就有找墨的、找紙的、找筆的,又擁出個寫得字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句句落到紙上,倒也成就一篇告示,這張告示緊靠著官方的告示也貼到轅門之上。守門的兵勇哭笑不得,看那告示,寫得倒也明明白白,讀起來還挺順口。


    告示雲:廣州的老百姓,不怕洋大愣。怕了洋大愣,不是廣州老百姓。不許洋人再入城,不準洋人開店門。已在城裏開了鋪子的洋大愣,我們馬上也要去跟他們比試誰的功夫硬。官府如若敢阻擋,先殺劉小狗,再煮老耆英。


    這張告示的下方,也用筆畫了一個印的模樣,寫著百姓二字。


    兵勇們沒念完告示,府衙門口圍著的百姓已吵嚷著奔設在廣州的洋行鬧事去了。


    見百姓離開,兵勇們就急忙揭了這畫了印的告示,也飛跑著找耆欽差報信去。


    此時的赫古利,早已被耆欽差著親兵護送到達維斯的船上,把個達維斯嚇得臉色頓變。


    赫夷喘息了老半天,這才開始邊比畫邊述說城裏的情景,還沒說完,已有頭破腿瘸的經商洋人廝架著從城裏奔岸邊擁來,後麵跟著黑壓壓的百姓,正拖著走得慢的幾個洋人沒頭沒腦地打。洋人們嗚哩哇啦地求饒,百姓們聽不懂,還以為在恐嚇,打得愈發歡。達維斯忙讓打開艙門,又讓隨船的大兵們趴伏在船舷上,把火槍都架起來,以防不測。洋人們廝奔到船上,不僅有英吉利人,還有俄羅斯人。


    達維斯忙令開船,大船嗚嗚地開向香港。


    一岸的人伸長脖頸夾爹帶媽的把洋人罵了個狗血淋頭,好不痛快。


    耆英知道英吉利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就連夜打發人去走穆彰阿的門子,又給道光帝上了一折,言稱:“林則徐惹下的大亂子,非能員不能擺平。奴才一心要為皇上分憂,怎奈旋暈症突然發作,支撐著亦不能理事,真真急煞奴才也!”道光帝一見耆英的摺子,心猛地一沉,額頭霎時冒出汗來。他連夜召見穆彰阿,讓老忠臣趕緊舉薦能員去廣州換迴旋暈症發作的耆忠臣。穆彰阿一下子就想到了不很聽話的曾國藩。


    道光帝於是連夜下旨,詔曾國藩與官文作速回京,不得有半刻延誤。


    曾國藩進京的當日,便被召進宮裏。道光帝簡單問了問湖南的情況,便讓曾國藩跪安。曾國藩滿腹狐疑地回到府邸。


    飯後,同僚、屬下、門生、故吏,足足三十二人,都坐了轎子來看望他。以往寂靜的曾府門首,到處停的都是轎子。曾國藩夜半才歇。


    第二天,曾國藩一進太常寺便接到聖旨。


    旨曰:“太常寺卿兼署左副都禦史曾國藩,持重老成,克儉謀國。著即日起,升署廣東巡撫兼署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著該員作速離京赴任,不得延誤。欽此。”


    曾國藩接旨在手,許久才說出一句:“臣領旨謝恩!”


    回到府邸,他熬了半夜燈油,給道光帝起草了一份摺子。


    他清楚,皇上此時無論放誰到廣東主政,到廣東的第一件事,都是麵對英夷入廣州經商的提議,這是最敏感的問題。


    他反覆思考,這樣寫道:英夷一貫恃強淩弱,英夷所議入廣州行商一事,斷不可行。設若官府答應,百姓亦難答應。與其激變,不如拒之。英夷盡管船堅炮利,因遠離本土,最懼打持久戰。該夷真敢公然開戰,定然敗多勝少,於我有利。


    這幾乎是林則徐主戰的翻版。


    第二天早朝,他將摺子遞上去。


    退朝後,他沒有到辦事房,而是徑直回了府邸。京師曾府金銀財寶貴重物品沒有,罈罈罐罐破書爛紙卻挺多。府裏頭下人少,他要提前知會下人早些打點行裝。


    像二十幾個醃菜罈子,不用東西包好,肯定到不了廣州就要全部碎掉。南家三哥每次給他送醃菜,都要把空罈子帶回。如果聽說罈子都打碎了,祖父不攆到廣州罵死他才怪。


    第三天,也就是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初二,曾國藩正在太常寺辦事房與人做交接,忽然又接到由曹公公親自宣讀的聖旨:旨曰:“曾國藩即日起升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兼署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毋庸署理廣東巡撫。廣東巡撫一職已簡葉名琛署理。曾國藩所遺太常寺卿一職,由穆同署理。欽此。”


    第64節 道光帝是主撫不主戰


    轉日,曾國藩具折到勤政殿謝恩,道光帝扶病召見了他。


    走出勤政殿,曾國藩很清楚,對英夷,道光帝是主撫不主戰的了。


    回到府邸,見來賀喜的官員已是擠了一大廳堂,連院子也站滿了人。盡管除了同鄉、同事,就是下屬,還是把個周升忙得到處亂竄。


    到手的巡撫雖然被他一份主戰的摺子弄丟,曾國藩這一天的心情還是特別地高興。


    穆彰阿原本想借洋人的手除掉曾國藩,偏偏又幫了曾國藩一個大忙;沒有穆彰阿舉薦這碼子事,曾國藩斷難進入二品行列。


    曾國藩是道光十八年正月會試的進士,排名在三十八名,屬中上等;四月初一日在正大光明殿複試,得三甲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五月初一日朝考,得一等第三名;五月初二日禮部引見,即授翰林院庶吉士。


    算起來,他整整在京師九年。九年的時間,他便由最初的庶吉士,一躍而進入紅頂子的正二品大員。不僅他的會試同年詫異,滿朝文武也都驚訝,要知道,這一年他剛剛三十七歲。正途出身,三十七歲而官至二品的漢員,大清開國以來僅他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國藩的升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汪衍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汪衍振並收藏曾國藩的升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