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大營裏出不去的方成難免有幾分不爽,仔細想來,如今的以板甲重騎壓陣,鳥銃手殺敵,重盾步卒禦敵的戰法雖然行之有效,而且也確確實實屢戰屢勝,但其中的漏洞也是顯而易見,那就是防禦上佳,但在進攻上就要大打折扣,敵方同樣是步卒還好,五百的板甲重騎拿來撕裂防線然後踐踏衝殺即可,這若是換了女真韃子那般的全員都是東方式的重甲騎兵,隻要不再強攻,那就毫無可慮,想走就走,想退就退。


    早在崇禎五年時方成就有組建輕騎兵的打算,不過那時候馬匹過少,拿來湊足五百匹板甲重騎尚且不足,畢竟不是每匹馬都可以負重的了板甲這種全身鎧的重量的,尚需精挑細選,耽羅府數戰中先後繳獲的千餘匹馬匹這才湊足了數,但剩下的組建輕騎兵就根本不夠用了,所以這事也就一直拖著。


    如今流寇大軍近五千的無甲騎兵就是個大麻煩了,這些流寇的無甲騎兵自然比不上女真韃子,不過流寇也不會學關外的女真人,用騎兵沖陣,女真人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相比起用步卒,他們已經習慣了用騎兵沖陣,並且屢試不爽,但在接連折損後,多爾袞也一樣不再幹這種蠢事,耽羅府一方同樣隻能固守復州,毫無辦法。


    但也總不會一直固守復州吧?要不然何談收復遼東之地?驅趕韃子?


    而李自成部則嚐試著用騎兵試探著進攻了一下失敗後就隨即罷手退走,李自成雖然膽子大,但這不代表他人傻,拿騎兵沖營,他可不是關外的韃子,韃子的八旗子弟那都是個個身著棉甲的,拿來沖火器差的明軍的營地自然是效果上佳,但幾次衝擊耽羅府一方準備好的軍陣皆是折損頗大,更別提李自成部的無甲騎兵的。


    這些李自成自然不會知,隻不過他也隻有五千的騎兵,如若按上官軍的說法,這五千騎兵實際上要打上很大一個折扣,手上有個趁手的兵器就不錯了,拿來衝擊明軍萬餘人固守的大營自然是不適當。


    就地尋個地方安營紮寨也頗為不妥,靠的近了,明軍隨時隨地都可以攻來,即使己方靠著騎兵的靈活性可以逃走,但這離得太近,明軍來的太快,那也難免有所折損,李自成滿打滿算也就剩下這麽點的家當,就是再折損個一成四五百人都是折損不小,自然也不肯為了高迎祥這麽賣力,所以他幹脆就領兵返回,反正這趟說好聽的是來會盟的,難聽點的是幫高迎祥擊退明庭官軍,沒到底讓他一個人出力。


    至於龜縮了一陣的方成,眼巴巴的看著對麵的李闖大旗,哪裏還會不明白剛剛轉瞬既走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後世鼎鼎有名的闖王李自成,不過他手上無兵可追那也沒辦法,五百的板甲重騎前日與高迎恩、黃龍部所戰,人不是神,五百板甲重騎都還沒緩過氣來,人數又太少,拿重騎追擊輕騎兵那根本就是個笑話。


    所以這就是再不甘心,那也隻得先老老實實的窩著,再說了,他方成又不打算幫著明庭徹底剿滅了陝地流寇反賊,即使他有心也無力,區區一萬餘兵馬,陝地的流賊怕是各支加起來,二三十萬都綽綽有餘!


    李自成走回半途就接到羅汝才的信使,在聽聞剛剛他跑去繞著一圈的明軍大營竟然裏頭還藏著五百名‘鐵浮圖’,李自成立馬就是一腦門的冷汗,‘鐵浮圖’是什麽?沒見過,但誰都聽過啊,那可是克製無甲的步卒和騎卒的利器,別說他區區五千無甲騎兵,這就是換了大明的著甲的騎兵來,那也不是對手,隻不過這終究隻是個假設而已。


    ‘鐵浮圖’這東西可不是謬論,雖然大傢夥都沒見過,但傳記小說這東西凡是義軍裏都深信不疑,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有義軍起事時的七十二天罡、三十六地煞了。(註解1。)


    義軍起事本就有不少緣由是看多了傳記小說中的天罡地煞,官逼民反,再加上明庭年年加稅,活不下去了,這才憤而起事。


    本來李自成還奇怪,按理說他前去探營,若是這支明軍真是當日殺敗了高迎恩、黃龍兩部三萬大軍,理當不會放過他區區五千兵馬,如此一想,應當是明軍的‘鐵浮圖’因人馬皆要披甲,前幾日方才廝殺過一場,怕是勞累不堪,這才沒再次殺奔出來。


    所以李自成毫不猶豫的有多遠離多遠,一口氣縮回了高迎祥和羅汝才的大營,雖然他是勇將,但這不代表是腦子僵硬之輩,與其等著明軍的‘鐵浮圖’修養之後來攻打他的營寨,那還不如和羅汝才與高迎祥混紮一營,十來萬大軍聚在一塊,自己的五千騎兵反倒是最安全的。


    方成可不知道自己的僅僅用板甲重騎就將流寇反賊等一眾嚇得不輕,甚至都幹脆的合兵一處,連內訌都不敢鬧了,實在是‘鐵浮圖’這東西太有威懾性,誰也不是嶽爺爺不是?而且鉤鐮兵這東西,大傢夥都知道,能用,但局限性太大,不著甲的被‘鐵浮圖’一衝就潰,還怎麽去砍馬腳?傳記小說也能信,但充其量隻能信一半,要是隻是聽說明軍有‘鐵浮圖’也就罷了,沒幾個人信,可高迎恩、黃龍兩部都是吃過苦頭的,而且還幾乎就全軍覆沒了,甚至黃龍都沒回得來,所以大傢夥幹幹脆脆的就信了。


    諸部合兵本該有十五萬兵馬之多,隻是羅汝才接連讓革左五營前來合營,老回回部、革裏眼部打死都不肯來,依舊獨立一營,雖說心知羅汝才那是好意,但就壓根不信高迎祥所言,隻以為高迎祥是嚇破了膽,這才誇大了明軍的戰力,反正這事在義軍本就是慣例,而且高迎祥當初拋棄義舉,他的話自然就信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利路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利路亞並收藏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