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年間的土木堡之變自不用說,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那就更不用提了!
“此話當真?”崇禎大喜,大手一揮:“發加急,讓沿途各州縣催促,朕要早些看到韃子的人頭。”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氣,就算是首輔溫體仁都微微一搖頭,示意王應熊老老實實縮回去,如今是大勢已去,再怎麽拿理由搪塞都不成,傅宗龍憑著這次大功,怕是真的能再進一步不可,再說了他溫體仁雖然熱衷於黨爭,隻是這真要是五千顆韃子人頭,那也是大明中興,好事大過壞事。
這次溫體仁不肯讓人頭進城,就是怕傅宗龍得了崇禎的歡心,傅宗龍和溫體仁都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兩人卻並不親善,相比溫體仁自崇禎即位起平步青雲先以禮部尚書後入閣,如今更是內閣首輔,一朝重臣,傅宗龍這個兵部左侍郎僅僅天啟年間得過重用,崇禎三年起復後不久便被罷官,如今也僅是個兵部左侍郎,也是剛起復的,如今兵部屬員隔個半年一載就要倒了一大批,本倒也不放在溫體仁的心上。
隻是現如今丟了鳳陽,崇禎對傅宗龍反而是不責怪倒恩寵有佳,這才讓溫體仁心中警惕,讓王應熊跳出來打傅宗龍的臉,隻是王應熊打臉不成反而被打而已。
平日裏傅宗龍在並不顯山露水,雖說是個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不在京城,以左為尊卻是傅宗龍一下子掌控了整個兵部,這六部雖說禮部和吏部最為重要,隻是現如今天下紛亂,兵部一躍成為崇禎心中首位,溫體仁哪容得了一個歷朝三代的傅宗龍往上爬!到時候豈不是他溫體仁都得靠邊站?
崇禎金口一開,這事自然就沒了駁回的可能,雖說有明一朝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能不犯著當朝的忌諱,還是少反對的好,要不然他溫體仁也不可能在進了內閣為首輔了!
朝堂上溫體仁一黨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各自領命而去,隻是王應熊卻是對傅宗龍恨得牙癢癢,他一個禮部尚書竟然被區區一個兵部左侍郎駁的體無完膚,實在是在朝堂上丟盡了人!
這邊的大明朝廷上什麽牛鬼神蛇都跳出來,你方唱罷我登場,至於方成,三月中
到了北直隸,離著大明京城已是不遠,劉姓主事有心催促,實在是兵部的文書裏又是要獻功者加鞭快馬,又要小心伺候著,所以也就依舊保持著不緊不慢的速度,劉姓主事隻得實言告知上官,直言到了三月底才能到達京城,惹得京城中大小官員,無數人等翹首以待,有人歡喜有人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
朝堂上的軒然大波方成自然不會知道,越靠近京城,得到的消息也越發多了起來,先是聽聞洪承疇傾師出潼關,張獻忠在江北施虐,企圖北上打打通陝西一帶通往京城的通道,一時間北直隸一帶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北直隸可就在京城邊上,這消息傳的自然也快,沒幾日就又傳來好消息,張獻忠部止於河南,已經南進,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至於日後真正破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如今的名聲可比張獻忠差得多,雖說已經算是脫離了闖王高迎祥,上了大明的反賊名單,這也不是危害最大的一類,反而是後世名聲比起李自成來說鮮有史家提及的張獻忠勢力最大,其次就是李自成的便宜嶽父高迎祥。
張獻忠這個人方成有所耳聞,隻知道此人好殺,亦以屠城在史冊中留名,隻是後世的明史大多數是由女真韃子編寫,隻要能推卸責任的一律推卸,能夠粉飾太平的通通美化,張獻忠也就少不了被罵的狗血淋頭,蜀地三百萬冤魂通通都算在了張獻忠的頭上。
不過雖說女真人的明史太過偏頗,有句話卻沒說錯,那就是張獻忠確實嗜殺!攻進了鳳陽挖老朱家祖墳的事這事就是張獻忠幹的,二月初春已來又連續下太湖、宿鬆,所過太和、霍山、六安、毫州悉被攻取。羅田界湖廣、江北之交。張獻忠部繼攻下宿鬆後,連克徐州及虞城、商丘、汝寧、真陽、新蔡,一路屠城,殺人無數,一時間大明上下風聲鶴唳,若不是之後又得了消息張獻忠北上受阻,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方成可不比這些大明人的膽戰心驚,大明至少還有九年的壽命,雖說不多,但至少現如今相安無事,再加上洪承疇此人頗具幹才,不比袁崇煥那等浮誇的書生,大明也就還能折騰幾年。
到了月末,離著京城隻有數裏之遙,早早的就有兵部屬員上來迎接,這自然又是一番寒暄,方成一行人倒也沒受什麽責難,俗話說京官最難做,能在大明京城裏混個一官半職的十有八九是個人精,愣頭青也混不到那地步,即使如隨同而來的劉姓主事那等性子,還算是剛直了點,所以這才會被兵部裏排擠,落了個苦差事,隻是沒想打最後這苦差成了好事,平白得了一筆功勞而已。
所以這一趟兵部派出的屬員倒也一樣是個主事,畢竟如今兵部尚書是洪承疇,督兵三邊,也不可能出城迎接,傅宗龍也是一個道理,好歹是兵部左侍郎,雖說如今兵部要用得著分潤些功勞,可那也是你應該給的,而不是大明求著你給,所以這派主事迎接倒也合理,總歸也是迎出城外,禮節和麵子都給足了!
那邊劉姓主事和新來的兵部屬員互相做了交接,劉姓主事就高高興興的先行回城領功去了,至於方成一行人還要在城外再待一天,以待明日準備齊全後再行入城,再加上劉澤清派來的兩千兵卒也要遣返,京城裏也要從劉姓主事那探聽消息,所以這才還要等一天。
“此話當真?”崇禎大喜,大手一揮:“發加急,讓沿途各州縣催促,朕要早些看到韃子的人頭。”
朝堂上的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氣,就算是首輔溫體仁都微微一搖頭,示意王應熊老老實實縮回去,如今是大勢已去,再怎麽拿理由搪塞都不成,傅宗龍憑著這次大功,怕是真的能再進一步不可,再說了他溫體仁雖然熱衷於黨爭,隻是這真要是五千顆韃子人頭,那也是大明中興,好事大過壞事。
這次溫體仁不肯讓人頭進城,就是怕傅宗龍得了崇禎的歡心,傅宗龍和溫體仁都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兩人卻並不親善,相比溫體仁自崇禎即位起平步青雲先以禮部尚書後入閣,如今更是內閣首輔,一朝重臣,傅宗龍這個兵部左侍郎僅僅天啟年間得過重用,崇禎三年起復後不久便被罷官,如今也僅是個兵部左侍郎,也是剛起復的,如今兵部屬員隔個半年一載就要倒了一大批,本倒也不放在溫體仁的心上。
隻是現如今丟了鳳陽,崇禎對傅宗龍反而是不責怪倒恩寵有佳,這才讓溫體仁心中警惕,讓王應熊跳出來打傅宗龍的臉,隻是王應熊打臉不成反而被打而已。
平日裏傅宗龍在並不顯山露水,雖說是個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不在京城,以左為尊卻是傅宗龍一下子掌控了整個兵部,這六部雖說禮部和吏部最為重要,隻是現如今天下紛亂,兵部一躍成為崇禎心中首位,溫體仁哪容得了一個歷朝三代的傅宗龍往上爬!到時候豈不是他溫體仁都得靠邊站?
崇禎金口一開,這事自然就沒了駁回的可能,雖說有明一朝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能不犯著當朝的忌諱,還是少反對的好,要不然他溫體仁也不可能在進了內閣為首輔了!
朝堂上溫體仁一黨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各自領命而去,隻是王應熊卻是對傅宗龍恨得牙癢癢,他一個禮部尚書竟然被區區一個兵部左侍郎駁的體無完膚,實在是在朝堂上丟盡了人!
這邊的大明朝廷上什麽牛鬼神蛇都跳出來,你方唱罷我登場,至於方成,三月中
到了北直隸,離著大明京城已是不遠,劉姓主事有心催促,實在是兵部的文書裏又是要獻功者加鞭快馬,又要小心伺候著,所以也就依舊保持著不緊不慢的速度,劉姓主事隻得實言告知上官,直言到了三月底才能到達京城,惹得京城中大小官員,無數人等翹首以待,有人歡喜有人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
朝堂上的軒然大波方成自然不會知道,越靠近京城,得到的消息也越發多了起來,先是聽聞洪承疇傾師出潼關,張獻忠在江北施虐,企圖北上打打通陝西一帶通往京城的通道,一時間北直隸一帶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北直隸可就在京城邊上,這消息傳的自然也快,沒幾日就又傳來好消息,張獻忠部止於河南,已經南進,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至於日後真正破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如今的名聲可比張獻忠差得多,雖說已經算是脫離了闖王高迎祥,上了大明的反賊名單,這也不是危害最大的一類,反而是後世名聲比起李自成來說鮮有史家提及的張獻忠勢力最大,其次就是李自成的便宜嶽父高迎祥。
張獻忠這個人方成有所耳聞,隻知道此人好殺,亦以屠城在史冊中留名,隻是後世的明史大多數是由女真韃子編寫,隻要能推卸責任的一律推卸,能夠粉飾太平的通通美化,張獻忠也就少不了被罵的狗血淋頭,蜀地三百萬冤魂通通都算在了張獻忠的頭上。
不過雖說女真人的明史太過偏頗,有句話卻沒說錯,那就是張獻忠確實嗜殺!攻進了鳳陽挖老朱家祖墳的事這事就是張獻忠幹的,二月初春已來又連續下太湖、宿鬆,所過太和、霍山、六安、毫州悉被攻取。羅田界湖廣、江北之交。張獻忠部繼攻下宿鬆後,連克徐州及虞城、商丘、汝寧、真陽、新蔡,一路屠城,殺人無數,一時間大明上下風聲鶴唳,若不是之後又得了消息張獻忠北上受阻,這才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方成可不比這些大明人的膽戰心驚,大明至少還有九年的壽命,雖說不多,但至少現如今相安無事,再加上洪承疇此人頗具幹才,不比袁崇煥那等浮誇的書生,大明也就還能折騰幾年。
到了月末,離著京城隻有數裏之遙,早早的就有兵部屬員上來迎接,這自然又是一番寒暄,方成一行人倒也沒受什麽責難,俗話說京官最難做,能在大明京城裏混個一官半職的十有八九是個人精,愣頭青也混不到那地步,即使如隨同而來的劉姓主事那等性子,還算是剛直了點,所以這才會被兵部裏排擠,落了個苦差事,隻是沒想打最後這苦差成了好事,平白得了一筆功勞而已。
所以這一趟兵部派出的屬員倒也一樣是個主事,畢竟如今兵部尚書是洪承疇,督兵三邊,也不可能出城迎接,傅宗龍也是一個道理,好歹是兵部左侍郎,雖說如今兵部要用得著分潤些功勞,可那也是你應該給的,而不是大明求著你給,所以這派主事迎接倒也合理,總歸也是迎出城外,禮節和麵子都給足了!
那邊劉姓主事和新來的兵部屬員互相做了交接,劉姓主事就高高興興的先行回城領功去了,至於方成一行人還要在城外再待一天,以待明日準備齊全後再行入城,再加上劉澤清派來的兩千兵卒也要遣返,京城裏也要從劉姓主事那探聽消息,所以這才還要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