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朝鮮也曾經是大明的屬國,甚至還是大明的不征之國,如今翻了臉那是形勢所迫,隻是不知什麽時候,大明也要鬧翻臉了?
孫元化隱隱一嘆,到時候何處何從,如今的孫元化卻是連自己都沒有答案。
“如今除去留在濟州島用來防備的守兵,尚能出動多少人?”方生望向孫元化問道。
孫元化拿出兵衙交上來的名冊,這些事都是由孫元化代勞的,一來也是因為不涉及核心的權利,再來孫元化也絕不會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
一來二去方生就發了懶,再說這些本身就是幕僚該幹的事情,隻是方生自己太過於時時關注了而已。
“在島上留三千人,兵衙的意見是出動一萬五千人,以兵力優勢把朝鮮的這隻水師吃個幹淨。”孫元化咳嗽一聲,說出了兵衙交上來的意見。
簡直是把戰爭簡化到了極致!孫元化不知是說這幫兵衙主將是怎麽的?方法是簡單,不過也能奏到全效,隻可惜目光短淺了些。
“他們還真夠夠簡略的。”方生鬱悶的撫著腦袋,他本就沒指望劉四、趙孟幾個能出什麽主意,耿仲明又向來沉默,根本不在兵衙行使建議權,至於毛承祿、尚可喜、尚可義這麽不插手,想來也是因為怕喧譁奪主。
兵衙要整頓了,至少不能老是這樣一盆死水,不止是兵衙,方生發現自己當初建立的兩大機關根本不夠用,當初人手少,也沒那麽多事,如今用起來就沒那麽順暢,一層一層的往下鋪,除了尾大甩不掉外也會導致不少的問題,比如分贓不勻,不,是權利分配不齊。
方生打定主意解決了朝鮮君臣後就整頓濟州島,隻是現如今的大事依舊是怎麽打朝鮮,不僅僅是將一萬人的朝鮮兵卒打回去,那麽朝鮮君臣會接著再派三萬、五萬。
朝鮮不缺人口,所以也並不缺少青壯,這種類似於平頭百姓的‘兵卒’可以一下子徵召幾十萬人,隻是不給裝備而已。
因為朝鮮沒錢,或者說,朝鮮君臣沒錢!
所以這些‘兵卒’像打仗的兵丁更像是四處掃蕩的難民,如果是別的人,指不定還挺歡喜,這不就壓根送上門的青壯麽?
可關鍵是方生不待見,一來是上輩子的影響,方生實在不待見這些個後世一天到晚叫喚是一切文化發源地的棒子國家,二來朝鮮人的戰鬥力差的可憐,女真人就那麽點人口,和大明比那是螞蟻和龐然大物,但即使到了那個時候,皇太極都沒想起來讓朝鮮多派點兵卒,也就隨便拉上一些應應景。
如果說一個大明人、一個朝鮮人、一個女真人,三個人站在一塊,仔細一分就能看出來,精打細算的肯定是大明人,蠻橫不講理的那就是女真人了,至於朝鮮人,就是最後那個半死不活的。
窮啊,實在是窮,就是到了後世,那個‘強大’的‘大韓’民國的白菜都得賣到八十塊一公斤。
吃都吃不飽?不半死不活幹嘛,要不然連培育下一代的力氣都沒了!
“老夫的意思是,兵分兩路,一路走慶尚道,一路滅了朝鮮人的水師。”孫元化淡淡的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兵分兩路是兵家大忌,想當初大明出征關外,就是因為兵力分散太多,最後被那個奴尊努爾哈赤來了一個‘你多路而來,我惟一路而去’,然後把大明最後一點精銳兵力丟個精光。
可拿一萬五千人堵截朝鮮的一萬水師實在有些大題小做,孫元化已在島上帶了近半年,如今又把耿仲明給放出來,如果打敗仗,那才是沒道理的事。
所以孫元化才肯提議冒險的分兵,一路打慶尚道,即使不能真的打到漢城,但威懾總歸是足夠的。
至於指望那些連號衣都不全的朝鮮兵卒?孫元化自己都忍不住發笑,要是朝鮮真有這些個精兵良將,萬曆年間根本就不用求著大明發兵相救。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大明,如今的朝鮮早已經國滅。
一萬人的朝鮮兵卒?在孫元化看來,即使是大明次一等的南兵也比他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更別說濟州島的兵馬。
至於方生一直以來的小心翼翼,在孫元化看來若是隻是畏懼朝鮮發兵,到了如今的更是用不著,如果濟州島的兵馬再多個兩、三萬,湊足五萬兵馬,那這就是直接打到漢城那也不是難事,把朝鮮滅國了也不是難事。
整個朝鮮雖然人丁眾多,隨時隨地都能拉上個十萬八萬,可在孫元化看來一無是處,如今孫元化也養刁了眼,這叫流民!不能叫大軍!
“分兵兩路?”方生皺了皺眉頭,他自然知道孫元化的意思,倒也不是不願意,而是這個建議在方生看來還太過保守。
他需要的是將朝鮮一次打疼,雖然不指望這個棒子國家能拿得出什麽來,但方生也依舊指望他能得到什麽。
至少朝鮮半島的鐵礦原石是要全都拿到手的,不過這也需要走正規渠道,拿到這件事情上談論無濟於事。
“一路假意攻打漢城,一路擊潰朝鮮的水師。”孫元化繼續道:“雖然攻打漢城是虛的,可兵卒不能派少了,至少要七千,三千鳥銃手,剩下四千慢慢補充武器,反正隻是威懾;一路調動剩下的七千人和水師,把朝鮮的這隻勞煩的水師擊潰。”
“不夠。”方生搖了搖頭,如果是擊潰,根本起不到該有的作用,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不是大明人的專利,朝鮮這種小國甚至更甚。
孫元化隱隱一嘆,到時候何處何從,如今的孫元化卻是連自己都沒有答案。
“如今除去留在濟州島用來防備的守兵,尚能出動多少人?”方生望向孫元化問道。
孫元化拿出兵衙交上來的名冊,這些事都是由孫元化代勞的,一來也是因為不涉及核心的權利,再來孫元化也絕不會把這些消息透露出去。
一來二去方生就發了懶,再說這些本身就是幕僚該幹的事情,隻是方生自己太過於時時關注了而已。
“在島上留三千人,兵衙的意見是出動一萬五千人,以兵力優勢把朝鮮的這隻水師吃個幹淨。”孫元化咳嗽一聲,說出了兵衙交上來的意見。
簡直是把戰爭簡化到了極致!孫元化不知是說這幫兵衙主將是怎麽的?方法是簡單,不過也能奏到全效,隻可惜目光短淺了些。
“他們還真夠夠簡略的。”方生鬱悶的撫著腦袋,他本就沒指望劉四、趙孟幾個能出什麽主意,耿仲明又向來沉默,根本不在兵衙行使建議權,至於毛承祿、尚可喜、尚可義這麽不插手,想來也是因為怕喧譁奪主。
兵衙要整頓了,至少不能老是這樣一盆死水,不止是兵衙,方生發現自己當初建立的兩大機關根本不夠用,當初人手少,也沒那麽多事,如今用起來就沒那麽順暢,一層一層的往下鋪,除了尾大甩不掉外也會導致不少的問題,比如分贓不勻,不,是權利分配不齊。
方生打定主意解決了朝鮮君臣後就整頓濟州島,隻是現如今的大事依舊是怎麽打朝鮮,不僅僅是將一萬人的朝鮮兵卒打回去,那麽朝鮮君臣會接著再派三萬、五萬。
朝鮮不缺人口,所以也並不缺少青壯,這種類似於平頭百姓的‘兵卒’可以一下子徵召幾十萬人,隻是不給裝備而已。
因為朝鮮沒錢,或者說,朝鮮君臣沒錢!
所以這些‘兵卒’像打仗的兵丁更像是四處掃蕩的難民,如果是別的人,指不定還挺歡喜,這不就壓根送上門的青壯麽?
可關鍵是方生不待見,一來是上輩子的影響,方生實在不待見這些個後世一天到晚叫喚是一切文化發源地的棒子國家,二來朝鮮人的戰鬥力差的可憐,女真人就那麽點人口,和大明比那是螞蟻和龐然大物,但即使到了那個時候,皇太極都沒想起來讓朝鮮多派點兵卒,也就隨便拉上一些應應景。
如果說一個大明人、一個朝鮮人、一個女真人,三個人站在一塊,仔細一分就能看出來,精打細算的肯定是大明人,蠻橫不講理的那就是女真人了,至於朝鮮人,就是最後那個半死不活的。
窮啊,實在是窮,就是到了後世,那個‘強大’的‘大韓’民國的白菜都得賣到八十塊一公斤。
吃都吃不飽?不半死不活幹嘛,要不然連培育下一代的力氣都沒了!
“老夫的意思是,兵分兩路,一路走慶尚道,一路滅了朝鮮人的水師。”孫元化淡淡的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兵分兩路是兵家大忌,想當初大明出征關外,就是因為兵力分散太多,最後被那個奴尊努爾哈赤來了一個‘你多路而來,我惟一路而去’,然後把大明最後一點精銳兵力丟個精光。
可拿一萬五千人堵截朝鮮的一萬水師實在有些大題小做,孫元化已在島上帶了近半年,如今又把耿仲明給放出來,如果打敗仗,那才是沒道理的事。
所以孫元化才肯提議冒險的分兵,一路打慶尚道,即使不能真的打到漢城,但威懾總歸是足夠的。
至於指望那些連號衣都不全的朝鮮兵卒?孫元化自己都忍不住發笑,要是朝鮮真有這些個精兵良將,萬曆年間根本就不用求著大明發兵相救。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大明,如今的朝鮮早已經國滅。
一萬人的朝鮮兵卒?在孫元化看來,即使是大明次一等的南兵也比他強的不是一星半點,更別說濟州島的兵馬。
至於方生一直以來的小心翼翼,在孫元化看來若是隻是畏懼朝鮮發兵,到了如今的更是用不著,如果濟州島的兵馬再多個兩、三萬,湊足五萬兵馬,那這就是直接打到漢城那也不是難事,把朝鮮滅國了也不是難事。
整個朝鮮雖然人丁眾多,隨時隨地都能拉上個十萬八萬,可在孫元化看來一無是處,如今孫元化也養刁了眼,這叫流民!不能叫大軍!
“分兵兩路?”方生皺了皺眉頭,他自然知道孫元化的意思,倒也不是不願意,而是這個建議在方生看來還太過保守。
他需要的是將朝鮮一次打疼,雖然不指望這個棒子國家能拿得出什麽來,但方生也依舊指望他能得到什麽。
至少朝鮮半島的鐵礦原石是要全都拿到手的,不過這也需要走正規渠道,拿到這件事情上談論無濟於事。
“一路假意攻打漢城,一路擊潰朝鮮的水師。”孫元化繼續道:“雖然攻打漢城是虛的,可兵卒不能派少了,至少要七千,三千鳥銃手,剩下四千慢慢補充武器,反正隻是威懾;一路調動剩下的七千人和水師,把朝鮮的這隻勞煩的水師擊潰。”
“不夠。”方生搖了搖頭,如果是擊潰,根本起不到該有的作用,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不是大明人的專利,朝鮮這種小國甚至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