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方生對這兩人真實的態度,光是後世方生最喜歡的就是抱著本《紀效新書》啃上一啃這就夠說明問題了。
更別說方生搬出了平民百姓,想孫和鬥雖然崇尚西學,說到底也是儒學子弟,不管是陽明學還是朝廷正統的朱程理學,他孫和鬥也得承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打蛇打七寸,這番針對孫和鬥的辯駁從根本上推翻了孫和鬥的理論,總不能讓孫和鬥擺明了承認大明是君大於那些子升鬥小民吧,這莫不是直接打了歷代先輩大儒的嘴臉,所以孫和鬥憋紅了臉,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
“莽夫之見!”孫和鬥憋了半天,扔下這句話就想轉身就走,隻是心中甚是不甘,遲疑著沒有挪動腳步。
方生也沒因為孫和鬥的怒斥而發火,反而一反剛剛的激動,甚至有閑心拿起茶杯小泯了一口。
悠哉、悠哉般模樣,就彷如剛剛一席話壓根不是出自他的口中,而是胖人在大放厥詞般。
第二十三章 條件
孫和鬥被方生一席話徹底擊倒了,要說他不是沒話可以辯駁,若是引證史論,區區一個方生再怎麽通曉古今,熟讀史書也不可能是孫和鬥的對手。
畢竟一個是在古代活了幾十年的人物,而方生到這個時代的時間屈指可數,可偏偏本該由孫和鬥穩操勝券的辯駁最後卻顯然是以他的失敗收場。
即使孫和鬥很想無辜的說:不帶這樣的。
他孫和鬥好歹還是博覽群書,不管是八股還是西學都精通個七七八八,此來濟州島的目的也就那麽幾個,如今一個不成也在孫和鬥的意料之中,至於剩下的那個,孫和鬥不說方生也知道。
隻是孫和鬥和家兄三人謀劃多日這才來拜見方生,進門前尚且是信心滿滿,如今隻是三言兩語,自然要沮喪了,隻得直接說出第二個目的。
“孫大人我仰慕已久,如今既然知道被關進大牢,我會親自前去救助一二。”方生淡淡的道,不過這句話聽在孫和鬥耳中無疑勝似天籟之音。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孫和鬥聽到的唯一好消息,那就是方生現在說出的這句了。
孫和鬥心中自然激動的很,此時也不顧方才的失禮,眼淚橫流的跪了下來。
“若是能救得老父,我等兄弟三人感激流涕爾。”
這空空的一句話算是就指望上方生了,再說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雖然忠在前,孝在後,可畢竟從魏晉開始便是家天下,家大於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若是方生真能救了孫元化,恐怕孫家三兄弟就是想跑,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家老父。
可這孫和鬥還是不打算真說什麽,他們孫家在江東也是世家大族,若是真的屈身從賊,恐怕即使老父救了出來,爬也會因羞愧自殺,隻是此時孫和鬥是顧不了那多麽了,指望上方生那也應該算病急亂投醫。
若是能救出,與老父商議也不遲。
孫和鬥遲遲不肯表態,方生哪能不明白他心裏打得主意,他敲了敲桌子,笑嗬嗬的道:“孫老弟嚴重了,若能救了孫大人跪謝怕也不遲。”
方生去拉孫和鬥,孫和鬥也趁勢站了起來,隻是這話的意思倒是很明白。
孫和鬥哪會聽不明白,對方顯然是不會逼他表態的,隻是在沒救到孫大人之前,他又豈能不乖乖聽話,若是真的救到了,他孫和鬥感激流涕尚且來不及,到時候怕更是任人揉捏了,他孫和鬥又豈會不明白這個到底。
隻是到了此時,唉,到了此時,如若不家破人亡就是好事,哪還顧得了那麽多了。
孫和鬥心中哀嘆一聲,卻也不得不答應了方生的條件。
“那就謝過方將軍了。”
孫和鬥拱拱手,來的痛快,卻是失落的走的,也不知走的時候心中想的什麽,總之,手下人的心思方生雖然想管,可他精力有限,也管不了那麽多。
孫和鬥除了走了之外,帶來的正麵好處就是孫家三兄弟呆著的慶尚港可以讓方生真正的高枕無憂,雖然從劉四傳來的私信裏,孫家三兄弟總不是那般安分,甚至打起了拉攏劉四的主意,隻是方生把劉四放在慶尚港本身就是為監視孫和鬥,這番拉攏也就成了泡影。
“趙孟,幫我送封信到登州。”
方生安排的親衛副頭領趙孟走進大帳,這個親衛副頭領是趙孟自封的,劉四是正的,那他趙孟自然是副的。
要說趙孟也是跟隨方生的老人,從方生在萊蕪時候就跟著三十四個人之一,同樣出身遼東的破落戶,被女真韃子像趕羊似的趕進了關內,然後就跟著方生鬧事,雖然不如劉四,李焦那般交心,卻也算得上方生不多的心腹。
“方大哥,送到李哥那麽?”趙孟算得上伶俐,所以一猜既透,眼神裏也比起劉四多了分機靈。
“就你聰明,嗬嗬。”方生微微笑了笑,把信封直接拿給趙孟,登州隻有一個李焦被安排在那,不送給他送給誰,所以趙孟的這句話本身就是空話一句,但他機靈,隻要和方生搭上話就是好事。
“又是那個臭書生給寫的?”趙孟撇撇嘴,滿臉的不屑。
要說這個書生是誰,這個人倒也成了方生一眾人裏都知道的人物,怪隻怪此人被方生囚禁在這裏,但又不限製自由,於是就少不得到處走動,一張嘴巴到處遊說,連趙孟都得心煩,隻因脫下官府後喜歡穿著儒服,趙孟喊得順口,在方生麵前也叫出了來。
更別說方生搬出了平民百姓,想孫和鬥雖然崇尚西學,說到底也是儒學子弟,不管是陽明學還是朝廷正統的朱程理學,他孫和鬥也得承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打蛇打七寸,這番針對孫和鬥的辯駁從根本上推翻了孫和鬥的理論,總不能讓孫和鬥擺明了承認大明是君大於那些子升鬥小民吧,這莫不是直接打了歷代先輩大儒的嘴臉,所以孫和鬥憋紅了臉,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
“莽夫之見!”孫和鬥憋了半天,扔下這句話就想轉身就走,隻是心中甚是不甘,遲疑著沒有挪動腳步。
方生也沒因為孫和鬥的怒斥而發火,反而一反剛剛的激動,甚至有閑心拿起茶杯小泯了一口。
悠哉、悠哉般模樣,就彷如剛剛一席話壓根不是出自他的口中,而是胖人在大放厥詞般。
第二十三章 條件
孫和鬥被方生一席話徹底擊倒了,要說他不是沒話可以辯駁,若是引證史論,區區一個方生再怎麽通曉古今,熟讀史書也不可能是孫和鬥的對手。
畢竟一個是在古代活了幾十年的人物,而方生到這個時代的時間屈指可數,可偏偏本該由孫和鬥穩操勝券的辯駁最後卻顯然是以他的失敗收場。
即使孫和鬥很想無辜的說:不帶這樣的。
他孫和鬥好歹還是博覽群書,不管是八股還是西學都精通個七七八八,此來濟州島的目的也就那麽幾個,如今一個不成也在孫和鬥的意料之中,至於剩下的那個,孫和鬥不說方生也知道。
隻是孫和鬥和家兄三人謀劃多日這才來拜見方生,進門前尚且是信心滿滿,如今隻是三言兩語,自然要沮喪了,隻得直接說出第二個目的。
“孫大人我仰慕已久,如今既然知道被關進大牢,我會親自前去救助一二。”方生淡淡的道,不過這句話聽在孫和鬥耳中無疑勝似天籟之音。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孫和鬥聽到的唯一好消息,那就是方生現在說出的這句了。
孫和鬥心中自然激動的很,此時也不顧方才的失禮,眼淚橫流的跪了下來。
“若是能救得老父,我等兄弟三人感激流涕爾。”
這空空的一句話算是就指望上方生了,再說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雖然忠在前,孝在後,可畢竟從魏晉開始便是家天下,家大於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若是方生真能救了孫元化,恐怕孫家三兄弟就是想跑,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家老父。
可這孫和鬥還是不打算真說什麽,他們孫家在江東也是世家大族,若是真的屈身從賊,恐怕即使老父救了出來,爬也會因羞愧自殺,隻是此時孫和鬥是顧不了那多麽了,指望上方生那也應該算病急亂投醫。
若是能救出,與老父商議也不遲。
孫和鬥遲遲不肯表態,方生哪能不明白他心裏打得主意,他敲了敲桌子,笑嗬嗬的道:“孫老弟嚴重了,若能救了孫大人跪謝怕也不遲。”
方生去拉孫和鬥,孫和鬥也趁勢站了起來,隻是這話的意思倒是很明白。
孫和鬥哪會聽不明白,對方顯然是不會逼他表態的,隻是在沒救到孫大人之前,他又豈能不乖乖聽話,若是真的救到了,他孫和鬥感激流涕尚且來不及,到時候怕更是任人揉捏了,他孫和鬥又豈會不明白這個到底。
隻是到了此時,唉,到了此時,如若不家破人亡就是好事,哪還顧得了那麽多了。
孫和鬥心中哀嘆一聲,卻也不得不答應了方生的條件。
“那就謝過方將軍了。”
孫和鬥拱拱手,來的痛快,卻是失落的走的,也不知走的時候心中想的什麽,總之,手下人的心思方生雖然想管,可他精力有限,也管不了那麽多。
孫和鬥除了走了之外,帶來的正麵好處就是孫家三兄弟呆著的慶尚港可以讓方生真正的高枕無憂,雖然從劉四傳來的私信裏,孫家三兄弟總不是那般安分,甚至打起了拉攏劉四的主意,隻是方生把劉四放在慶尚港本身就是為監視孫和鬥,這番拉攏也就成了泡影。
“趙孟,幫我送封信到登州。”
方生安排的親衛副頭領趙孟走進大帳,這個親衛副頭領是趙孟自封的,劉四是正的,那他趙孟自然是副的。
要說趙孟也是跟隨方生的老人,從方生在萊蕪時候就跟著三十四個人之一,同樣出身遼東的破落戶,被女真韃子像趕羊似的趕進了關內,然後就跟著方生鬧事,雖然不如劉四,李焦那般交心,卻也算得上方生不多的心腹。
“方大哥,送到李哥那麽?”趙孟算得上伶俐,所以一猜既透,眼神裏也比起劉四多了分機靈。
“就你聰明,嗬嗬。”方生微微笑了笑,把信封直接拿給趙孟,登州隻有一個李焦被安排在那,不送給他送給誰,所以趙孟的這句話本身就是空話一句,但他機靈,隻要和方生搭上話就是好事。
“又是那個臭書生給寫的?”趙孟撇撇嘴,滿臉的不屑。
要說這個書生是誰,這個人倒也成了方生一眾人裏都知道的人物,怪隻怪此人被方生囚禁在這裏,但又不限製自由,於是就少不得到處走動,一張嘴巴到處遊說,連趙孟都得心煩,隻因脫下官府後喜歡穿著儒服,趙孟喊得順口,在方生麵前也叫出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