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帝深以為然,十一月乙未,幸洛陽。”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或者不僅僅是這樣。


    坐落在黃河中遊中原腹心地帶的洛陽早就有王城之謂,西周時的首都是鎬京(長安),東都就是洛陽,到東周時洛陽更成為王朝都城。就像強行大規模移民其實並不是楊廣的獨創一樣,實行兩京製,也都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東漢是長安、洛陽兩京製,李唐王朝除了京師長安,在東都洛陽也有一套“東京宮”,大名鼎鼎的武則天不就是在洛陽坐朝、君臨天下的嗎?明朝後來也是北京、南京兩京製,滿清則是北京、盛京兩京製,那為什麽楊廣營建東都就成了昏暴之舉呢?好就好到如賢如聖,壞就壞到全身流膿,或者全好,或者全壞,就是到了今天、到了現在,這種絕對化的思維模式依然還有影響和市場,實在不能不說是祖宗留給我們的“負遺產”之一。


    盡管本意也許真的隻是要將楊廣之“煬”強調到無以復加,以使後人有所警戒,但司馬光畢竟不能也無法一手遮天。楊廣營建東都的詔令《隋書》全文有錄,所以楊廣營建東都的必然性與合理性,依然能在後世許多學者那裏得到印證和闡釋,也使得我們明白,即位之初的新皇亮相的第一個大動作裏,究竟有著怎樣不乏深遠的含義。


    營建東都,首先是出於政治與軍事的需要。由於京師在長安,作為國家軍隊的府兵大多集中在京畿關中一帶,遇有內亂,“關河懸遠,兵不赴急”,由長安調兵,往返費時,不利於迅速作出反應。剛剛平定的楊諒之叛對剛剛即位的新皇的刺激實在是太深了,直到三年後的大業三年(607)楊廣北巡河北時,依然對此念念不忘:“自蕃夷內附,未遑親撫,山東經亂,須加存恤。”地大物博的山東之地實在是關乎整個帝國的安危,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主觀上想的也是王朝永固,但實際效果卻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奈何?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一心要當個好皇上的楊廣才在營建東都的詔令中這樣說道:


    幹道變化,陰陽所以消息;沿創不同,生靈所以順敘。若使天意不變,施化何以成四時;人事不易,為政何以厘萬姓。《易》不雲乎:“通其變,使民不倦。”“變則通,通則久。”“有德則可久,有功則可大。”朕又聞之,安安而能遷,民用丕變。是故姬邑兩周,如武王之意,殷人五徙,成湯後之業。若不因人順天,功業見乎變,愛人治國者可不謂歟!


    大業天子在這裏引經據典,表露的也是為皇施政者的拳拳之心,總不能因為他最後功敗垂成死於非命,我們就閉起眼睛連這一點也不肯承認吧?因為是出於公心,嚮往的是天下長治久安,他又進一步具體闡釋了自己要重建飽經戰火摧殘的洛陽的款款心曲:


    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惟見洛陽。”自古皇王,何嚐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製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茲懷、洛,日復一日,越暨於今。念茲在茲,興言感哽!


    公告天下的皇上詔令能與百姓交心到如此程度,所憑藉的,哪裏隻是一支生花妙筆?洛陽自古就是形勝之地,哪裏隻是到了大隋才讓人如此割捨不下?既然我大隋如今九州一統、府庫充盈,難道還不該付諸行動嗎?既然談到經濟原因,那就索性再就經濟問題多說兩句:


    夫宮室之製本以便生,上棟下宇,足避風露,高台廣廈,豈曰適形。故《傳》雲:“儉,德之供;侈,惡之大。”宣尼有雲:“與其不遜也,寧儉。”豈謂瑤台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民為國本,本固邦寧,百姓足,孰與不足!今所營構,務從節儉,無令雕牆峻宇復起於當今,欲使卑官菲食將貽於後世。有司明為條格,稱朕意焉。


    大業天子在這裏表明的,是對未來東都的設計和營造的原則要求。他要求有關人員要本著“民為國本,本固邦寧”的先王之教,要聽從宣尼公孔子注意節儉的要求,“務從節儉”,如此才能“稱朕意焉”。


    東都洛陽的正式營建開始於改元後的大業元年(605)三月,並組成了一個由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等宰相重臣參加的工作班子,這幾乎就是當初為隋文帝楊堅修建了仁壽宮的原班人馬。這些人也真算是摸透了為皇為帝者的心態,早在修建仁壽宮時就搞得富麗堂皇極盡奢華,以致隋文帝麵色不快,但很快又在獨孤皇後的勸說下,欣然笑納並對有關人等大加賞賜。這次他們也是這樣,尤其是作為新都建設總設計師的將作大匠宇文愷,更是不相信自己馬屁能拍到馬腿上,結果就是:“揣帝心在宏侈,於是東京製度窮極壯麗,帝大悅之。”


    大業二年(606)正月,東都洛陽的營建工程正式竣工,前後歷時十個月,在中世紀創造了一項幾乎是匪夷所思的大躍進奇蹟。


    由於宇文愷此前就有修建隋都大興城的經驗,又有仁壽宮建成後大獲皇上獎賞的實踐,東都洛陽的確是一座精心設計、規模宏大的城市。據後來的考古發現,新都洛陽雖然比京師大興小三分之一,但依然是明代西安城的七倍。而且,新都洛陽的城市布局大體與長安大興城相仿,也是由郭城、皇城和宮城三部分組成,同時更突出了皇城和宮城的至尊地位,顯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體現了大隋王朝包容天下的氣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亡唐興七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蔡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蔡磊並收藏隋亡唐興七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