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您介意為了江山社稷多少損一點麽?
清穿:讀我心後,康熙九龍齊心了 作者:芷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
胤祄愣住,抬眼就看到自家康熙爸爸有些擔憂的老眼。
所以……
哈哈哈哈哈哈。
胤祄樂到直不起腰來:“所以,汗阿瑪您以為兒子這永除後患的意思是要徹底噶掉他們麽?哈哈哈哈,沒有沒有,不會不會。兒子還是個孩子呢,怎可能為那般血腥殘忍之事?”
饒是康熙被窘到老臉通紅,聽到這話也是忍不住嗬嗬。
孩子?
去年隨扈前你也許是,天真嬌憨。縱有點小心思,也明明白白寫在臉上。
隨扈得了蛤蟆瘟,輔星覺醒後,你整個都憂國憂民起來了,所思所想都是為了大清發展,哪還能以普通孩子視之?
若那些個倚老賣老的誤了攤丁入畝,康熙是毫不懷疑小家夥有那個狠心的。
這才在他說出永除後患的時候,下意識想歪。
但真相又不可說。
康熙也隻好承認自己想多,誤會了寶貝兒子意思。再細問他具體想法,看看有沒有可操作性。
雖然但是,萬一呢?
康熙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提了一嘴,然後三觀差點被震碎。
誤會解開,胤祄就很大度地原諒了自家汗阿瑪。
至於具體方法麽?
嘿嘿。
胤祄托腮,很有幾分認真地道:“在和盤托出之前,兒子要先確定一個問題。作為大清江山的掌舵人,您介意為了江山社稷故多少損一點麽?能的話,到什麽程度?微損、中損、重損還是變態損?”
噗~
就在邊上批閱奏折的太子一個沒忍住笑出聲來:“哈哈,對不住,是二哥沒忍住,二哥錯了。十八弟你繼續,繼續,別因為二哥再影響了你的思緒。”
唔。
想了想,太子還是加了句:“汗阿瑪一生為大清鞠躬盡瘁,所思所想都是治宏祖宗基業。自然不憚為江山社稷略有付出,但史書昭昭,忒容易影響他老人家名聲。咱們當兒子的,始終都得為阿瑪多思慮幾分,你說是吧十八弟?”
所以就損,也別太變態了。
明牌之後,老爺子是不過分追求仁名了,不是徹底不要名聲了啊。
嗯嗯嗯。
胤祄小雞啄米式點頭:“太子二哥放心吧,弟弟隻說法子有點損,又沒說可著汗阿瑪損,就是三哥少不了跟著遭些罪。”
為何?
胤祄笑:“因為本郡王想善用輿論的力量啊!”
“首先就得在大清報上刊登頭版頭條,把四哥怎麽上書,汗阿瑪如何深思。又以怎樣體恤民力的心情最終拍板,擬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攤丁入畝的稅法改革。但為穩妥故,遂決定現在京畿周邊試點運行的。”
“一是京城周邊、天子腳下,有什麽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整改。二就是皇上為天下先,舍得從皇子皇孫、皇親國戚下手,真正做到稅法麵前人人平等了。絕對公平公正,以田畝為準,多有多交,少有少交,沒有不交。且……”
胤祄小臉嚴肅地敲了敲桌子:“一點,最重要的一點!汗阿瑪不但得以皇上身份保證,這個稅交完了,官府就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百姓二次收稅,更不可無故使喚百姓幹活兒。至於各地衙門那些個雜活兒?”
“兒子建議成立個專門的部門,專管這些,一應花費國庫支付。或者允許衙門有一定額度的專門款項,專門用來雇工做這些的。”
這個事兒夠大夠突然,康熙難免有些遲疑。
但胤祄據理力爭,半點不帶退步的。
嘴上說,心裏也叭叭:[張居正的一條鞭跟四哥的攤丁入畝為何人亡政息,或者名存實亡?還不就是朝廷把所有的銀子都攏走了,當地的活兒沒人幹了麽?]
[各級官員再怎麽芝麻綠豆,那也是朝廷命官,總不能自己去幹那些個雜活兒吧?更不能自己貼錢幹吧?]
[為解決問題,好家夥,二次收稅的,讓百姓打白工的。花樣百出,百姓苦不堪言,好好的惠民政策到頭來還加重百姓負擔了。明朝就是因此流民愈多,民變四起。漢家皇帝都遏製不了洶湧的民意,更何況你們這外來戶呢?]
外來戶的康熙與太子:……
每當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小家夥就好像脫離了愛新覺羅家似的,完美代入受害百姓視角。
真·愛民如子。
唔。
沒辦法,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清人,他們的想法還是略保守的。再加上有薩滿巫師用命背書,他們想不到,也不會往借屍還魂之類上麵想。
隻以為他突然間得知的一切都是輔星覺醒的天賦神通。
胤祄可不知道他們還能有如此誤會,他的思維跳躍著。說起明朝流民,就想起史上赫赫有名的荊襄百萬流民大起義。再從那兒想到了清朝,想起現在移湖廣填四川,到乾隆晚年四川人滿為患,漸漸成為白蓮教發展的溫床。
乾隆剛退位,還沒蹬腿呢,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
[天理教起義,甚至直接殺到了紫禁城。打到了隆宗門前,在隆宗門上留下了不堪壓迫的紀念。道光就是那時候護駕有功被封智親王,為他順利成為皇太子加上個重要砝碼,也給大清又添了個身處變局之中卻無力改變劣勢。隻能摳搜搜自以為節儉,實際上被內務府那些個碩鼠當傻子騙的倒黴帝王……]
嘶~
康熙跟太子眉心都挑了挑,什麽教起義打到了哪兒?
這,這還有天理麽?!
因為這不孝且無能的後世子孫,康熙都無心計較臭小子罵得有多髒了。
隻想知道為何會爆發起義,這源頭在哪裏,他到底要怎麽才能防患於未然。
可緊接著,他就又聽到小家夥叭叭:[話說這四川問題雖然在乾隆末年爆發,但鍋還真不完全屬於他。起因是愛新覺羅家的老祖宗,當年入關的時候咳咳咳……]
[四川地廣人稀,偌大一省隻剩萬餘下戶,不足十萬口。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爸爸下旨鼓勵入川。凡大清境內百姓願意入川墾荒者,不管原來是有主還是無主。隻要沒人耕種或繳納賦稅,就都歸新墾荒人所有。好家夥,這大餡餅一出,周邊百姓歡呼雀躍往四川。]
[拿著竹簽木片四處插占,貧農秒變大地主的好事兒誰不想要?]
胤祄愣住,抬眼就看到自家康熙爸爸有些擔憂的老眼。
所以……
哈哈哈哈哈哈。
胤祄樂到直不起腰來:“所以,汗阿瑪您以為兒子這永除後患的意思是要徹底噶掉他們麽?哈哈哈哈,沒有沒有,不會不會。兒子還是個孩子呢,怎可能為那般血腥殘忍之事?”
饒是康熙被窘到老臉通紅,聽到這話也是忍不住嗬嗬。
孩子?
去年隨扈前你也許是,天真嬌憨。縱有點小心思,也明明白白寫在臉上。
隨扈得了蛤蟆瘟,輔星覺醒後,你整個都憂國憂民起來了,所思所想都是為了大清發展,哪還能以普通孩子視之?
若那些個倚老賣老的誤了攤丁入畝,康熙是毫不懷疑小家夥有那個狠心的。
這才在他說出永除後患的時候,下意識想歪。
但真相又不可說。
康熙也隻好承認自己想多,誤會了寶貝兒子意思。再細問他具體想法,看看有沒有可操作性。
雖然但是,萬一呢?
康熙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提了一嘴,然後三觀差點被震碎。
誤會解開,胤祄就很大度地原諒了自家汗阿瑪。
至於具體方法麽?
嘿嘿。
胤祄托腮,很有幾分認真地道:“在和盤托出之前,兒子要先確定一個問題。作為大清江山的掌舵人,您介意為了江山社稷故多少損一點麽?能的話,到什麽程度?微損、中損、重損還是變態損?”
噗~
就在邊上批閱奏折的太子一個沒忍住笑出聲來:“哈哈,對不住,是二哥沒忍住,二哥錯了。十八弟你繼續,繼續,別因為二哥再影響了你的思緒。”
唔。
想了想,太子還是加了句:“汗阿瑪一生為大清鞠躬盡瘁,所思所想都是治宏祖宗基業。自然不憚為江山社稷略有付出,但史書昭昭,忒容易影響他老人家名聲。咱們當兒子的,始終都得為阿瑪多思慮幾分,你說是吧十八弟?”
所以就損,也別太變態了。
明牌之後,老爺子是不過分追求仁名了,不是徹底不要名聲了啊。
嗯嗯嗯。
胤祄小雞啄米式點頭:“太子二哥放心吧,弟弟隻說法子有點損,又沒說可著汗阿瑪損,就是三哥少不了跟著遭些罪。”
為何?
胤祄笑:“因為本郡王想善用輿論的力量啊!”
“首先就得在大清報上刊登頭版頭條,把四哥怎麽上書,汗阿瑪如何深思。又以怎樣體恤民力的心情最終拍板,擬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攤丁入畝的稅法改革。但為穩妥故,遂決定現在京畿周邊試點運行的。”
“一是京城周邊、天子腳下,有什麽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及時整改。二就是皇上為天下先,舍得從皇子皇孫、皇親國戚下手,真正做到稅法麵前人人平等了。絕對公平公正,以田畝為準,多有多交,少有少交,沒有不交。且……”
胤祄小臉嚴肅地敲了敲桌子:“一點,最重要的一點!汗阿瑪不但得以皇上身份保證,這個稅交完了,官府就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百姓二次收稅,更不可無故使喚百姓幹活兒。至於各地衙門那些個雜活兒?”
“兒子建議成立個專門的部門,專管這些,一應花費國庫支付。或者允許衙門有一定額度的專門款項,專門用來雇工做這些的。”
這個事兒夠大夠突然,康熙難免有些遲疑。
但胤祄據理力爭,半點不帶退步的。
嘴上說,心裏也叭叭:[張居正的一條鞭跟四哥的攤丁入畝為何人亡政息,或者名存實亡?還不就是朝廷把所有的銀子都攏走了,當地的活兒沒人幹了麽?]
[各級官員再怎麽芝麻綠豆,那也是朝廷命官,總不能自己去幹那些個雜活兒吧?更不能自己貼錢幹吧?]
[為解決問題,好家夥,二次收稅的,讓百姓打白工的。花樣百出,百姓苦不堪言,好好的惠民政策到頭來還加重百姓負擔了。明朝就是因此流民愈多,民變四起。漢家皇帝都遏製不了洶湧的民意,更何況你們這外來戶呢?]
外來戶的康熙與太子:……
每當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小家夥就好像脫離了愛新覺羅家似的,完美代入受害百姓視角。
真·愛民如子。
唔。
沒辦法,作為土生土長的大清人,他們的想法還是略保守的。再加上有薩滿巫師用命背書,他們想不到,也不會往借屍還魂之類上麵想。
隻以為他突然間得知的一切都是輔星覺醒的天賦神通。
胤祄可不知道他們還能有如此誤會,他的思維跳躍著。說起明朝流民,就想起史上赫赫有名的荊襄百萬流民大起義。再從那兒想到了清朝,想起現在移湖廣填四川,到乾隆晚年四川人滿為患,漸漸成為白蓮教發展的溫床。
乾隆剛退位,還沒蹬腿呢,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
[天理教起義,甚至直接殺到了紫禁城。打到了隆宗門前,在隆宗門上留下了不堪壓迫的紀念。道光就是那時候護駕有功被封智親王,為他順利成為皇太子加上個重要砝碼,也給大清又添了個身處變局之中卻無力改變劣勢。隻能摳搜搜自以為節儉,實際上被內務府那些個碩鼠當傻子騙的倒黴帝王……]
嘶~
康熙跟太子眉心都挑了挑,什麽教起義打到了哪兒?
這,這還有天理麽?!
因為這不孝且無能的後世子孫,康熙都無心計較臭小子罵得有多髒了。
隻想知道為何會爆發起義,這源頭在哪裏,他到底要怎麽才能防患於未然。
可緊接著,他就又聽到小家夥叭叭:[話說這四川問題雖然在乾隆末年爆發,但鍋還真不完全屬於他。起因是愛新覺羅家的老祖宗,當年入關的時候咳咳咳……]
[四川地廣人稀,偌大一省隻剩萬餘下戶,不足十萬口。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爸爸下旨鼓勵入川。凡大清境內百姓願意入川墾荒者,不管原來是有主還是無主。隻要沒人耕種或繳納賦稅,就都歸新墾荒人所有。好家夥,這大餡餅一出,周邊百姓歡呼雀躍往四川。]
[拿著竹簽木片四處插占,貧農秒變大地主的好事兒誰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