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大隊的後備部隊,民事部隊也有 1 個旅及若幹獨立營、連的後備部隊。
1991 年 10 月 1 日,後備役特種作戰、民事和心理戰分隊劃歸陸軍特種 作戰司令部統轄。後備役特種作戰部隊表現非凡、精通專業,深得戰區總司
令的器重。後備役民事和心理戰部隊的工作也很出色。在很多情況下,他們 具備的技巧和能力甚至連現役部隊也難以相比。
他們既有專業教育工作者、大學教授、中學教師,也有律師、法官、管 理人員、消防官員,還有石油和民用工程師等,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直接 帶進了軍隊的工作中。
在對巴拿馬行動中,他們的特長得以廣泛施展。“沙漠風暴”行動之後, 在重建科威特、援助伊拉克和科威特難民以及庫德人的行動中,他們都發 揮了極大的作用。
將後備役特種部隊劃歸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統轄,增強了該機構更好地 確定和使用後備役部隊的能力。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作為陸軍的後備役特種 部隊唯一的行政和訓練管理者,有利於確保統一的訓練和戰備標準並使之固
定化,這樣就能快速地動員起後備役的人力物力。
此外,由於不需同陸軍的其他司令部進行協調就可自行動用後備役分 隊,後備役特種作戰分隊部署準備時間就會縮短。
國民警衛隊的特種部隊歸各州指揮,除非聯邦政府下令將其國有化,杏 則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統轄不了這些部隊。不過,他們的訓練監督和分 隊評估由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負責。
2.後來居上的空軍特種部隊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較晚,但它後來居上,成為美軍特種部隊 中一支空中突襲力量。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於 1990 年 5 月 22 日,
駐赫爾伯特,直屬空軍參謀部,其作戰部隊由原第 23 航空隊的特種作戰部隊 組成。其使命是:進行敵後偵察,為決策者提供準確可靠的情報;向敵後運
送陸、海軍特種部隊,並提供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迅速奪取製空權,選擇 並準備登陸場和機降地區;設立傷員收容點,收容和治療傷病員;負責對執
行敵後任務部隊的後勤補給和人員後送;搜救在敵後失事的機組人員。此外, 也承擔一定的化學和心理戰任務。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下轄 3 個特種作戰聯隊。第 1 特種作戰聯隊駐佛羅 裏達州赫爾伯特基地,包括 6 個特種作戰航空兵中隊,即第 8、9、15、16、 20、55 中隊。主要裝備
mc—130、ac—130h、mh—60g 和 hc—130、mh—53、
hh—53、uh—1 等待種作戰飛機和直升機,主要對美中央總部、大西洋總部 和南方總部負責,並在必要時向部署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特種作戰聯隊提 供支援。1988 年 3 月 1 日,駐埃格林第 39
航空救援與回收聯隊改為第 39 特 種作戰聯隊,次年 5 月移駐德國萊因一美因空軍基地(2 個中隊駐英國伍德 布裏奇皇家空軍基地)。第 39 聯隊及所轄 3 個中隊現全部駐英國阿爾康伯裏,
第 353 特種作戰聯隊,1989 年 4 月組建於菲律賓克拉克,轄 3 個特種作戰中
隊和 2 個支隊,負責太平洋戰區的特種作戰。克拉克空軍基地關閉後,移駐 沖繩嘉手納基地。
此外,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還轄有 3 個直屬單位,即特種作戰任務試驗
和鑑定中心、第 1720 特種戰術大隊和美空軍特種作戰學校;兩個後備役大隊
——第 193 特種作戰大隊和第 919 特種作戰大隊。空軍現役特種部隊現有
6300人,後備役 1800 人。 盡管美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時間不長,但美空軍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的歷史卻由來已久。早在 1944 年,美軍就組建了第一空中突擊大隊,擔負支 援奧德·溫蓋特率領的英國地麵部隊對日軍作戰的任務,5 個月時間內,第 一空中突擊大隊向深人日軍防線 330
公裏進行作戰的英軍空運了大量的武器 裝備、彈藥和物資,有力地牽製了日軍,迫使日軍不得不從侵印部隊中調回 5 個師,打破了日軍的侵印計劃。
圖 16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戰鬥序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大量裁減,第一空中突擊大隊也被撤銷。
韓戰期間,美空軍重新組建空中突擊隊,戰後隨即撤銷。
1961 年,美空軍再次組建空中突擊隊,為入侵越南、寮國的美軍地麵部 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機動保障。1970 年,空軍出動 mc—130、hc—130、 hh—3 和 hh—53
型機,運載地麵突擊隊襲擊越南山西戰俘營。盡管這次行動 沒能救回戰俘,但它仍顯示了特遣隊深入對方縱深作戰的能力。
1973 年,美軍撤出越南後,空軍空中突擊隊再一次撤編,但保留了部分 中隊、飛機及人員,劃歸戰術空軍司令部領導。
1980 年 4 月,由於直升機機械故障和指揮控製係統失靈等原因,美軍營 救伊朗人質行動失敗。這次教訓使美軍感到需要加強特種部隊的建設,改進 其武器裝備和指揮控製係統。
1983 年,空軍特種部隊的 mc-i30 充當了美軍襲擊格瑞那達的急先鋒, 其空降引導組先期抵達,控製空域,為隨後到達的部隊建立機降場;ac—130 則為地麵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1991 年 10 月 1 日,後備役特種作戰、民事和心理戰分隊劃歸陸軍特種 作戰司令部統轄。後備役特種作戰部隊表現非凡、精通專業,深得戰區總司
令的器重。後備役民事和心理戰部隊的工作也很出色。在很多情況下,他們 具備的技巧和能力甚至連現役部隊也難以相比。
他們既有專業教育工作者、大學教授、中學教師,也有律師、法官、管 理人員、消防官員,還有石油和民用工程師等,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直接 帶進了軍隊的工作中。
在對巴拿馬行動中,他們的特長得以廣泛施展。“沙漠風暴”行動之後, 在重建科威特、援助伊拉克和科威特難民以及庫德人的行動中,他們都發 揮了極大的作用。
將後備役特種部隊劃歸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統轄,增強了該機構更好地 確定和使用後備役部隊的能力。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作為陸軍的後備役特種 部隊唯一的行政和訓練管理者,有利於確保統一的訓練和戰備標準並使之固
定化,這樣就能快速地動員起後備役的人力物力。
此外,由於不需同陸軍的其他司令部進行協調就可自行動用後備役分 隊,後備役特種作戰分隊部署準備時間就會縮短。
國民警衛隊的特種部隊歸各州指揮,除非聯邦政府下令將其國有化,杏 則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統轄不了這些部隊。不過,他們的訓練監督和分 隊評估由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負責。
2.後來居上的空軍特種部隊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較晚,但它後來居上,成為美軍特種部隊 中一支空中突襲力量。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於 1990 年 5 月 22 日,
駐赫爾伯特,直屬空軍參謀部,其作戰部隊由原第 23 航空隊的特種作戰部隊 組成。其使命是:進行敵後偵察,為決策者提供準確可靠的情報;向敵後運
送陸、海軍特種部隊,並提供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迅速奪取製空權,選擇 並準備登陸場和機降地區;設立傷員收容點,收容和治療傷病員;負責對執
行敵後任務部隊的後勤補給和人員後送;搜救在敵後失事的機組人員。此外, 也承擔一定的化學和心理戰任務。
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下轄 3 個特種作戰聯隊。第 1 特種作戰聯隊駐佛羅 裏達州赫爾伯特基地,包括 6 個特種作戰航空兵中隊,即第 8、9、15、16、 20、55 中隊。主要裝備
mc—130、ac—130h、mh—60g 和 hc—130、mh—53、
hh—53、uh—1 等待種作戰飛機和直升機,主要對美中央總部、大西洋總部 和南方總部負責,並在必要時向部署在歐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特種作戰聯隊提 供支援。1988 年 3 月 1 日,駐埃格林第 39
航空救援與回收聯隊改為第 39 特 種作戰聯隊,次年 5 月移駐德國萊因一美因空軍基地(2 個中隊駐英國伍德 布裏奇皇家空軍基地)。第 39 聯隊及所轄 3 個中隊現全部駐英國阿爾康伯裏,
第 353 特種作戰聯隊,1989 年 4 月組建於菲律賓克拉克,轄 3 個特種作戰中
隊和 2 個支隊,負責太平洋戰區的特種作戰。克拉克空軍基地關閉後,移駐 沖繩嘉手納基地。
此外,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還轄有 3 個直屬單位,即特種作戰任務試驗
和鑑定中心、第 1720 特種戰術大隊和美空軍特種作戰學校;兩個後備役大隊
——第 193 特種作戰大隊和第 919 特種作戰大隊。空軍現役特種部隊現有
6300人,後備役 1800 人。 盡管美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時間不長,但美空軍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的歷史卻由來已久。早在 1944 年,美軍就組建了第一空中突擊大隊,擔負支 援奧德·溫蓋特率領的英國地麵部隊對日軍作戰的任務,5 個月時間內,第 一空中突擊大隊向深人日軍防線 330
公裏進行作戰的英軍空運了大量的武器 裝備、彈藥和物資,有力地牽製了日軍,迫使日軍不得不從侵印部隊中調回 5 個師,打破了日軍的侵印計劃。
圖 16 美國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戰鬥序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大量裁減,第一空中突擊大隊也被撤銷。
韓戰期間,美空軍重新組建空中突擊隊,戰後隨即撤銷。
1961 年,美空軍再次組建空中突擊隊,為入侵越南、寮國的美軍地麵部 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和空中機動保障。1970 年,空軍出動 mc—130、hc—130、 hh—3 和 hh—53
型機,運載地麵突擊隊襲擊越南山西戰俘營。盡管這次行動 沒能救回戰俘,但它仍顯示了特遣隊深入對方縱深作戰的能力。
1973 年,美軍撤出越南後,空軍空中突擊隊再一次撤編,但保留了部分 中隊、飛機及人員,劃歸戰術空軍司令部領導。
1980 年 4 月,由於直升機機械故障和指揮控製係統失靈等原因,美軍營 救伊朗人質行動失敗。這次教訓使美軍感到需要加強特種部隊的建設,改進 其武器裝備和指揮控製係統。
1983 年,空軍特種部隊的 mc-i30 充當了美軍襲擊格瑞那達的急先鋒, 其空降引導組先期抵達,控製空域,為隨後到達的部隊建立機降場;ac—130 則為地麵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