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看罷電報,洋洋自得。他認為閻錫山是他的老長官、老朋友,中原大戰時曾經同生死,共患難,今日西行有這個老朋友做靠山,即無後顧之憂。此時已到農曆九月中旬,孫司令命令所部放假10天,養精蓄銳,等待黃河結冰之後向西開拔。
古人說:“胡天八月即飛雪。”時令剛交十月寧夏境內的黃河上已結成堅冰,這為第九集團軍開拔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寧夏即是宋朝時西夏國,北麵臨近內蒙,南麵便是甘肅,冬天西伯利亞的冷風吹來,氣溫達零下40多度,沒有像樣的過冬服裝,在冰天雪地裏行軍打仗,是一件叫人不敢想像的事。在進軍之前孫殿英召見供應處長,命令他為每個士兵準備一件羊皮大衣。供應處長聽罷倒抽一口冷氣,忙問:“這要花多少錢?”孫殿英說:“花多少錢我都不在乎,我孫殿英不是守財奴,不能讓人說我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當兵的都是我的弟兄,我不心痛誰心痛!”實際上孫殿英也知道他庫房裏的光洋、現鈔多的是,給士兵買皮衣的用項,隻是九牛之一毛。一時間陽高、大同、察哈爾、包頭的皮衣店被搶購一空。
第三章 孫殿英假道滅虢
第一節 西進風波
一 西進風波
1933年農曆10月初,孫殿英率部悍然西進,隊伍由大同乘火車,在包頭紮下老營,然後向寧夏進攻。進入寧夏天氣驟然變冷,風沙撲麵,西風怒號,大風常常把整個帳蓬颳倒,凍得士兵啼飢號寒。孫殿英是窮苦出身,能吃苦,體貼士兵。沒有帳子的士兵被安排在自己的軍帳裏,其他軍官也照此辦理,一時使所部士氣大振,眼看帳蓬被颳走的越來越多,孫殿英也感覺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他腦子一轉,想出一個絕招:寧夏地曠人稀,三五十裏見不到村莊,但荒草遍地,高出人頭。他命人在地下刨個方坑,把割下的荒草一捆一捆地橫置坑上,在草捆上封一層幹土,進去一試果然暖和如春。孫軍就是用這種辦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夜。
進入寧夏百餘裏,仍不見馬軍動靜,擔任前敵總指揮的劉月亭代軍長對孫殿英說:“我部大軍所至,馬匪望而生畏,逃之夭夭,我軍可不戰而勝。”孫殿英想的卻不是這樣,馬鴻逵隻有一萬多兵馬,不會遍地設防,重要城鎮才是攻堅的地方。
在河拐子附近,先鋒旅旅長謝福田發現馬軍的前哨部隊,他命令加強營攻擊前進,戰鬥剛剛打響便草草收場了,因為馬軍不戰而退,況且馬鴻逵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孫軍的步兵是趕不上的。大軍晝夜行進,一直追到石嘴山才發現馬軍的大隊人馬。劉月亭命令所部立即進入陣地,準備打一場惡仗,不料馬軍略加抵抗,小有接觸,又主動退出陣地。參謀長宋敬如對孫殿英說:“孫總司令威揚四海,馬匪軍不戰而逃,我們不出一個月必能戰領寧夏。”
孫殿英說:“馬鴻逵從小跟著他爹馬福祥行軍打仗,心眼多著哩,可不要中了他的計策。”宋敬如聽了,嘴上不便爭論,在心裏說,都說孫殿英打仗刁悍,誰知也是膽小如鼠之輩。
孫軍與馬軍真正的第一次交戰,是在黃渠橋,黃渠橋顧名思義是黃河大渠的一座橋,過了橋便是黃渠橋鎮。馬軍害怕孫軍來攻,早早便堵死了渠水的源頭,使黃河渠成為一條幹渠,此渠三丈寬,一丈多深,成為馬軍的一條天然屏障。馬軍在橋頭和南岸設防,真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參謀長指揮謝福田的先鋒旅到達黃渠橋,當即將兩個團的力投入戰鬥。謝福田旅有一個迫擊炮排,進入陣地以後連連向馬軍發炮,誰料對岸卻有一個迫擊炮連對著孫軍的炮兵陣地一陣炮轟,彈雨自天而降,孫軍的迫擊炮來不及轉移陣地,多被對方的炮彈擊毀。先鋒旅的兩個團從上午9時戰到日落西山,竟未能向橋頭前進一步。入夜,北風呼嘯,飛沙走石,宋敬如調整部署,以一個團主攻橋頭,兩個團從側麵向馬軍背後迂迥。橋頭主陣地的槍聲一弱,便被馬軍看出破綻,待側背兩團靠近,馬軍虛晃一槍悄悄撤出陣地,造成謝福田旅的三個團相互攻擊,徹夜鏖戰,一直打到天明,方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打了起來,查點人數已死傷大半。宋敬如隱去真情向孫殿英發去一封假電報。
孫總司令:
黃渠橋一戰,擊潰馬匪軍一個加強團,已占領黃渠橋鎮,我旅長謝福田指揮若定,調度有方,請司令酌情升賞……
電報讓旅長過目之後,謝福田心中的怒火消去一半,他是門牙掉進肚子裏,有苦難言。兵是孫殿英的兵,參謀長是孫殿英的參謀長,死就死吧,隻要我能升官就行。
孫殿英揮軍南下,不日將抵達寧夏北部重鎮平羅。馬鴻逵在指揮部來回走著,看著失去的大片地盤,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抓起電話,要通了電報室:“喂,我是馬鴻逵,南京方麵有沒有消息?”
電話裏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啊——是馬主席,南京方麵沒有電報。”
“你記住,南京一有電報,立即送我,誤了軍機,決不寬容!另外按照上次報上的內容,再發一份。”
“是!”
南京蔣介石的寓所裏,這個總司令正在看書,一陣響亮的高跟鞋敲擊地麵聲傳來,宋美齡春風得意地走進來。
古人說:“胡天八月即飛雪。”時令剛交十月寧夏境內的黃河上已結成堅冰,這為第九集團軍開拔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寧夏即是宋朝時西夏國,北麵臨近內蒙,南麵便是甘肅,冬天西伯利亞的冷風吹來,氣溫達零下40多度,沒有像樣的過冬服裝,在冰天雪地裏行軍打仗,是一件叫人不敢想像的事。在進軍之前孫殿英召見供應處長,命令他為每個士兵準備一件羊皮大衣。供應處長聽罷倒抽一口冷氣,忙問:“這要花多少錢?”孫殿英說:“花多少錢我都不在乎,我孫殿英不是守財奴,不能讓人說我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當兵的都是我的弟兄,我不心痛誰心痛!”實際上孫殿英也知道他庫房裏的光洋、現鈔多的是,給士兵買皮衣的用項,隻是九牛之一毛。一時間陽高、大同、察哈爾、包頭的皮衣店被搶購一空。
第三章 孫殿英假道滅虢
第一節 西進風波
一 西進風波
1933年農曆10月初,孫殿英率部悍然西進,隊伍由大同乘火車,在包頭紮下老營,然後向寧夏進攻。進入寧夏天氣驟然變冷,風沙撲麵,西風怒號,大風常常把整個帳蓬颳倒,凍得士兵啼飢號寒。孫殿英是窮苦出身,能吃苦,體貼士兵。沒有帳子的士兵被安排在自己的軍帳裏,其他軍官也照此辦理,一時使所部士氣大振,眼看帳蓬被颳走的越來越多,孫殿英也感覺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他腦子一轉,想出一個絕招:寧夏地曠人稀,三五十裏見不到村莊,但荒草遍地,高出人頭。他命人在地下刨個方坑,把割下的荒草一捆一捆地橫置坑上,在草捆上封一層幹土,進去一試果然暖和如春。孫軍就是用這種辦法,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夜。
進入寧夏百餘裏,仍不見馬軍動靜,擔任前敵總指揮的劉月亭代軍長對孫殿英說:“我部大軍所至,馬匪望而生畏,逃之夭夭,我軍可不戰而勝。”孫殿英想的卻不是這樣,馬鴻逵隻有一萬多兵馬,不會遍地設防,重要城鎮才是攻堅的地方。
在河拐子附近,先鋒旅旅長謝福田發現馬軍的前哨部隊,他命令加強營攻擊前進,戰鬥剛剛打響便草草收場了,因為馬軍不戰而退,況且馬鴻逵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孫軍的步兵是趕不上的。大軍晝夜行進,一直追到石嘴山才發現馬軍的大隊人馬。劉月亭命令所部立即進入陣地,準備打一場惡仗,不料馬軍略加抵抗,小有接觸,又主動退出陣地。參謀長宋敬如對孫殿英說:“孫總司令威揚四海,馬匪軍不戰而逃,我們不出一個月必能戰領寧夏。”
孫殿英說:“馬鴻逵從小跟著他爹馬福祥行軍打仗,心眼多著哩,可不要中了他的計策。”宋敬如聽了,嘴上不便爭論,在心裏說,都說孫殿英打仗刁悍,誰知也是膽小如鼠之輩。
孫軍與馬軍真正的第一次交戰,是在黃渠橋,黃渠橋顧名思義是黃河大渠的一座橋,過了橋便是黃渠橋鎮。馬軍害怕孫軍來攻,早早便堵死了渠水的源頭,使黃河渠成為一條幹渠,此渠三丈寬,一丈多深,成為馬軍的一條天然屏障。馬軍在橋頭和南岸設防,真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參謀長指揮謝福田的先鋒旅到達黃渠橋,當即將兩個團的力投入戰鬥。謝福田旅有一個迫擊炮排,進入陣地以後連連向馬軍發炮,誰料對岸卻有一個迫擊炮連對著孫軍的炮兵陣地一陣炮轟,彈雨自天而降,孫軍的迫擊炮來不及轉移陣地,多被對方的炮彈擊毀。先鋒旅的兩個團從上午9時戰到日落西山,竟未能向橋頭前進一步。入夜,北風呼嘯,飛沙走石,宋敬如調整部署,以一個團主攻橋頭,兩個團從側麵向馬軍背後迂迥。橋頭主陣地的槍聲一弱,便被馬軍看出破綻,待側背兩團靠近,馬軍虛晃一槍悄悄撤出陣地,造成謝福田旅的三個團相互攻擊,徹夜鏖戰,一直打到天明,方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打了起來,查點人數已死傷大半。宋敬如隱去真情向孫殿英發去一封假電報。
孫總司令:
黃渠橋一戰,擊潰馬匪軍一個加強團,已占領黃渠橋鎮,我旅長謝福田指揮若定,調度有方,請司令酌情升賞……
電報讓旅長過目之後,謝福田心中的怒火消去一半,他是門牙掉進肚子裏,有苦難言。兵是孫殿英的兵,參謀長是孫殿英的參謀長,死就死吧,隻要我能升官就行。
孫殿英揮軍南下,不日將抵達寧夏北部重鎮平羅。馬鴻逵在指揮部來回走著,看著失去的大片地盤,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抓起電話,要通了電報室:“喂,我是馬鴻逵,南京方麵有沒有消息?”
電話裏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啊——是馬主席,南京方麵沒有電報。”
“你記住,南京一有電報,立即送我,誤了軍機,決不寬容!另外按照上次報上的內容,再發一份。”
“是!”
南京蔣介石的寓所裏,這個總司令正在看書,一陣響亮的高跟鞋敲擊地麵聲傳來,宋美齡春風得意地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