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中外名人傳記百部:東條英機 作者:敢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42年7月至1944年間,日軍在太平洋東條英機傳 ?91?戰場節節敗退,損失重大;緬甸境內的日軍已處絕境;各淪陷區人民反抗侵略的鬥爭風起雲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不失時機地打擊敵人,鞏固和擴大了各解放區……
日本侵略軍已是強弩之末。隨著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國法西斯的末日即將來臨。顯然,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法西斯政府的全麵失敗也為期不遠了。東條英機傳 ?92?
十二 政府危機
在戰爭的頭兩年,東條統治著日本,以外界的觀察看來,他成了不亞於希特勒或墨索裏尼的獨裁者。1942年4月,東條與他的親信武藤彰將軍以威嚇和賄賂相配合的手段保證了新國會的選舉,使新國會的成員大部分是軍方提名的人選。隨後,又把各舊政黨合併為翼贊政治會。企圖創建一個極權主義的一黨政體。在用上述辦法謀求降低國會和政界人物作用的同時,東條任命他自己在軍隊中的死心塌地的追隨者為“憲兵隊”這一蓋世太保式軍警恐怖組織的高級指揮人員,旨在保證他在政界和軍界一切方麵的個人優勢。東方會的領袖中野正岡所遭到的命運,就是東條利用這一罪惡組織的一個例子。雖然東方會的綱領帶有極權主義的味道,但它是反對東條統治的。1943年8月,東方會被憲兵隊解散,中野本人被迫在同年10月自殺。在內閣裏麵,東鄉外相是唯一有獨立見解的內閣成員,但也因大東亞省的問題而被迫辭職。
大東亞省的問題始自1942年3月。為了加強在日本和被占領區之間建立特殊關係,東條英機決心成立一個特殊機構,來主管並調整對這些地區的政策。東條英機傳 ?93?東鄉外相強烈反對這一計劃,原因在於假使擬議中的“大東亞省”成立,那將大大削弱已經非常有限的外務省的權限。東鄉起初希望,通過他拒絕同意這一計劃,同時拒絕讓出自己的職位,能迫使整個東條內閣辭職,他對東條通常處理事務的方式已越來越不滿意。但他估計錯了,因為陸海軍贊成建立新的省。湯澤和東條內閣的其他文職人員不太熱心,但也不準備支持東鄉倒閣的嚐試。當所有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時,東鄉外相深深感到自己要推翻內閣的願望是達不到的,他也不可能說服東條作出妥協,因此除了辭職以外別無他法。暫時由東條自己兼任了外務相。1942年11月,根據天皇敕令,正式成立了大東亞省。
然而,東條首相的地位並不是堅如磐石,與希特勒的獨裁統治相比,東條政府中始終潛藏著許多危機。
第一,東條英機把以前所有政黨合併成一個組織,並沒有使這些政黨的競爭完全結束,而其結果,它也並不真正等於德國的納粹黨。納粹黨清除了一切有組織的反對派,而且隻要這個黨由希特勒指揮,就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效地反對希特勒。隻有在德國國防軍的將領中才可能出現反對他的密謀,而這些將領的種種圖謀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希特勒把他的政敵或者殺掉或者關押,而東條隻是擊敗了他的政敵。
第二,盡管東條英機作了種種努力,他從來沒有東條英機傳 ?94?能夠把日本的實業家置於絕對從屬於他的地位,也未能任意驅使他們竭盡全力為日本的戰爭效勞。東條為了提高軍事生產,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由國家調整經濟,加緊剝削勞動人民,以及從占領區榨取資源。全國的經濟生活仍然完全控製在日本一些最大的壟斷組織,即“財閥”手裏,其中“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四巨頭占主導地位。實際上,財閥在暗中進行了大量阻撓和破壞活動,加之一般的缺吃少穿的工人中所滋長的不滿和厭戰情緒,使東條機在1942年以後為組織和增加軍火及其他軍需品生產所作的為時已晚的努力,歸於無效。甚至連在日本的英國戰俘也看到了這種跡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總人口為7700萬人,其中有工作能力的男子為2340萬人,婦女為1400萬人。此數中有近400萬男子在部隊服役。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充分利用勞動力以利於軍工生產,採取了許多實際上意味著由壟斷組織對勞動人民實行奴役的措施。這意味著對工人的掠奪,因為工人連最低工資也得不到。戰時日本的勞動人民除大米外沒有別的配給。而大米的配給標準是每人每天330克。半飢不飽的生活導致死亡率升高。1938年,東京居民每1000人中死亡13人,至1943年達22、6人;大阪市每千人的死亡率由13、4人東條英機傳 ?95?增至25、7人。到了戰爭後期,原先配給的淨米中已經不得不摻入高粱、玉米和大麥。長時間食不果腹,使人們衰弱無力。據工廠統計,23%的缺勤是因工人體力衰竭所致。
第三,也是最不利於東條英機擔任著首相職務的,也許是他沒有能力對武裝部隊本身進行全麵控製。他幹脆把軍隊中他所有不喜歡、不信任的非嫡係將領解職或趕到遙遠的部隊裏去。在這些人中,有新加坡的征服者山下奉文將軍,他在新加坡呆了沒有多久,就被調到中國東北的一個不太重要的部隊裏去了。但是,還有另外一些人,東條首相不能這樣傲慢地對待,其中有東南亞戰區司令官寺內元帥。因此,東條無法清除在軍隊內部的所有派係分歧。
日本侵略軍已是強弩之末。隨著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國法西斯的末日即將來臨。顯然,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法西斯政府的全麵失敗也為期不遠了。東條英機傳 ?92?
十二 政府危機
在戰爭的頭兩年,東條統治著日本,以外界的觀察看來,他成了不亞於希特勒或墨索裏尼的獨裁者。1942年4月,東條與他的親信武藤彰將軍以威嚇和賄賂相配合的手段保證了新國會的選舉,使新國會的成員大部分是軍方提名的人選。隨後,又把各舊政黨合併為翼贊政治會。企圖創建一個極權主義的一黨政體。在用上述辦法謀求降低國會和政界人物作用的同時,東條任命他自己在軍隊中的死心塌地的追隨者為“憲兵隊”這一蓋世太保式軍警恐怖組織的高級指揮人員,旨在保證他在政界和軍界一切方麵的個人優勢。東方會的領袖中野正岡所遭到的命運,就是東條利用這一罪惡組織的一個例子。雖然東方會的綱領帶有極權主義的味道,但它是反對東條統治的。1943年8月,東方會被憲兵隊解散,中野本人被迫在同年10月自殺。在內閣裏麵,東鄉外相是唯一有獨立見解的內閣成員,但也因大東亞省的問題而被迫辭職。
大東亞省的問題始自1942年3月。為了加強在日本和被占領區之間建立特殊關係,東條英機決心成立一個特殊機構,來主管並調整對這些地區的政策。東條英機傳 ?93?東鄉外相強烈反對這一計劃,原因在於假使擬議中的“大東亞省”成立,那將大大削弱已經非常有限的外務省的權限。東鄉起初希望,通過他拒絕同意這一計劃,同時拒絕讓出自己的職位,能迫使整個東條內閣辭職,他對東條通常處理事務的方式已越來越不滿意。但他估計錯了,因為陸海軍贊成建立新的省。湯澤和東條內閣的其他文職人員不太熱心,但也不準備支持東鄉倒閣的嚐試。當所有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時,東鄉外相深深感到自己要推翻內閣的願望是達不到的,他也不可能說服東條作出妥協,因此除了辭職以外別無他法。暫時由東條自己兼任了外務相。1942年11月,根據天皇敕令,正式成立了大東亞省。
然而,東條首相的地位並不是堅如磐石,與希特勒的獨裁統治相比,東條政府中始終潛藏著許多危機。
第一,東條英機把以前所有政黨合併成一個組織,並沒有使這些政黨的競爭完全結束,而其結果,它也並不真正等於德國的納粹黨。納粹黨清除了一切有組織的反對派,而且隻要這個黨由希特勒指揮,就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效地反對希特勒。隻有在德國國防軍的將領中才可能出現反對他的密謀,而這些將領的種種圖謀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希特勒把他的政敵或者殺掉或者關押,而東條隻是擊敗了他的政敵。
第二,盡管東條英機作了種種努力,他從來沒有東條英機傳 ?94?能夠把日本的實業家置於絕對從屬於他的地位,也未能任意驅使他們竭盡全力為日本的戰爭效勞。東條為了提高軍事生產,採取了一係列的措施:由國家調整經濟,加緊剝削勞動人民,以及從占領區榨取資源。全國的經濟生活仍然完全控製在日本一些最大的壟斷組織,即“財閥”手裏,其中“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四巨頭占主導地位。實際上,財閥在暗中進行了大量阻撓和破壞活動,加之一般的缺吃少穿的工人中所滋長的不滿和厭戰情緒,使東條機在1942年以後為組織和增加軍火及其他軍需品生產所作的為時已晚的努力,歸於無效。甚至連在日本的英國戰俘也看到了這種跡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總人口為7700萬人,其中有工作能力的男子為2340萬人,婦女為1400萬人。此數中有近400萬男子在部隊服役。為了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充分利用勞動力以利於軍工生產,採取了許多實際上意味著由壟斷組織對勞動人民實行奴役的措施。這意味著對工人的掠奪,因為工人連最低工資也得不到。戰時日本的勞動人民除大米外沒有別的配給。而大米的配給標準是每人每天330克。半飢不飽的生活導致死亡率升高。1938年,東京居民每1000人中死亡13人,至1943年達22、6人;大阪市每千人的死亡率由13、4人東條英機傳 ?95?增至25、7人。到了戰爭後期,原先配給的淨米中已經不得不摻入高粱、玉米和大麥。長時間食不果腹,使人們衰弱無力。據工廠統計,23%的缺勤是因工人體力衰竭所致。
第三,也是最不利於東條英機擔任著首相職務的,也許是他沒有能力對武裝部隊本身進行全麵控製。他幹脆把軍隊中他所有不喜歡、不信任的非嫡係將領解職或趕到遙遠的部隊裏去。在這些人中,有新加坡的征服者山下奉文將軍,他在新加坡呆了沒有多久,就被調到中國東北的一個不太重要的部隊裏去了。但是,還有另外一些人,東條首相不能這樣傲慢地對待,其中有東南亞戰區司令官寺內元帥。因此,東條無法清除在軍隊內部的所有派係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