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吉非常感動地問道。
“是嗎?真不愧是聰明的獨眼龍,竟然帶了比命令多出一倍的人來。”
秀吉喜形於色,但立刻又側著頭思索。
“這不是太奇妙了嗎?治部?”
“正是如此!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嗯,他這次上京的行動非常迅速,明天就讓他到官邸來見我吧!”
秀吉邊說邊用眼角望著三成微笑道。
“我看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三成再度低下頭來。
根據常理來判斷,隻要求一千五百人卻帶了三千人前來,這無異是對主上忠誠的表現。
但是,秀吉卻認為這是政宗的另一場惡作劇。
事實上,秀吉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惡作劇的人,雖然他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必須藉此排除內心的孤獨及自卑感。
秀吉的心思,在這次的征明軍役裏表露無遺。
“平定日本之後,接著就要討伐鄰近諸國……”
除了秀吉以外,許多生在中世紀的豪傑之士也都曾經誇下這類豪語,如足利義滿、織田信長等人。至於秀吉本人,則在攻打高鬆城時發此狂言。
當然,如果沒有周詳的計劃,則不論是誰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
事實上,秀吉之所以能將此夢想付諸實行,完全是由於老來獨子鶴鬆丸不幸死亡所造成的影響。
雖然鶴鬆丸已死,但是秀吉的生命卻仍然殘留著能源,他絕對不是那種任由自己沈醉於悲傷當中、離群索居的人。
(好,我一定要盡僅剩的精力,做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
秀吉的性格剛毅、爽朗,而且在戰場上從未嚐過敗績。
仔細想想,這次政宗會在武裝方麵如此耗費心力,原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前麵說過,他已經將幹利休所建立的情報網,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當然知道高麗王不會為其效勞。
然而,當伊達政宗到達京城拜見秀吉時,後者對他的計劃仍然一無所知。
反之,在日本國內,隻需留下一名具有才幹的武將固守當地即已足夠,因此如今已經成為關白的秀次,也就順理成章地留在京城裏了。
當然,如果戰況順利,而天子也移居明朝的首都北京的話,那麽其下的臣子就可以在揚子江附近的寧波築城。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地形之便,分別出兵攻打現今之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及天竺等國了。
在此情況下,日本人就可以成為各國的大名了。
因此,秀吉才會傾全力進行此次的侵略。
“即使是太閤,其想法有時也會出錯。”
秀吉自認為意義非凡的”人生之意義”,卻成為後人批評他的原因之一。
如果老年得到的鶴鬆丸仍在人世,那麽他當然不會如此貿然地採取行動。但由於愛子已經夭折……因此他早巳不再顧及種族保全的問題。這種由絕望所產生的野心,是一種超乎常理之外的脫軌表現。
由於有了這層想法,因此當時的秀吉認為”發現人物”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一般的小老百姓看到他,也許會說:”這是中國哪一省的王啊?”,但是大名們卻會認為他是”來自安南的王吧?”……
盡管如此,秀吉對於違反帶領一千五百名士兵的命令而帶領三千人上京的政宗,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這個年輕人或許想要統治大明國的半壁江山呢!)
在當時,居下位者隻要稍有不慎,往往就會被指為有謀叛的企圖。
以秀吉望向三成的眼神為例,事實上即包含了警戒及惡作劇的意味。
秀吉惡作劇的對象,當然不隻限於政宗,甚至連許多著名的勇將及陪臣,也經常遭到他的冷嘲熱諷。
“他真是一隻狡詐的猿猴。”
當秀吉這麽說時,事實上對於世人為他冠上”猴子”一詞早已知之甚詳。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居然還為此而特意養了一隻猿猴。在秀吉的精心調教之下,這隻猿猴除了主人的命令之外,絕對不會聽從他人的指令。當秀吉把棍子遞給它時,則不論在其身旁伺候的是大名、公卿、豪傑或女性,它都會飛撲至對方身上,毫不留情地用棍子敲打對方的頭。
被打的人忌憚太閤之威儀,根本敢怒不敢言,隻能苦笑著任由潑猴肆虐,而秀吉則興高采烈地在旁觀賞這幕鬧劇。
“這真是奇怪的事……不過,如果這隻狡詐的猿猴膽敢做出對我不利的事情,我隻要聞一聞其味道就可以知道了。雖然它可能是一隻狡詐的猿猴,但也可能隻是一隻任人擺布的猿猴罷了。”
秀吉特別喜歡看政宗忍耐其傲慢的憤怒表情,並且以踐踏其才幹為樂,因此他決定再度惡作劇一番。
他決定明日午後再次試試政宗,看他到底能夠忍氣吞聲到什麽時候?
詛料政宗早已從茶道眾今井宗熏的口中,得知這場即將上演的惡作劇了……
六
政宗於十三日到達京城,並且首先去巡視會見秀吉時的城郭。
當時,伏見城的後方尚未建造完成,然而在向島有”聚樂第別墅”之稱的向島第,卻已經竣工。諸侯當中,隻有前田、德川等人蒙秀吉恩賜宅邸。
“是嗎?真不愧是聰明的獨眼龍,竟然帶了比命令多出一倍的人來。”
秀吉喜形於色,但立刻又側著頭思索。
“這不是太奇妙了嗎?治部?”
“正是如此!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麽?”
“嗯,他這次上京的行動非常迅速,明天就讓他到官邸來見我吧!”
秀吉邊說邊用眼角望著三成微笑道。
“我看這其中一定有問題!”
三成再度低下頭來。
根據常理來判斷,隻要求一千五百人卻帶了三千人前來,這無異是對主上忠誠的表現。
但是,秀吉卻認為這是政宗的另一場惡作劇。
事實上,秀吉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惡作劇的人,雖然他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必須藉此排除內心的孤獨及自卑感。
秀吉的心思,在這次的征明軍役裏表露無遺。
“平定日本之後,接著就要討伐鄰近諸國……”
除了秀吉以外,許多生在中世紀的豪傑之士也都曾經誇下這類豪語,如足利義滿、織田信長等人。至於秀吉本人,則在攻打高鬆城時發此狂言。
當然,如果沒有周詳的計劃,則不論是誰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
事實上,秀吉之所以能將此夢想付諸實行,完全是由於老來獨子鶴鬆丸不幸死亡所造成的影響。
雖然鶴鬆丸已死,但是秀吉的生命卻仍然殘留著能源,他絕對不是那種任由自己沈醉於悲傷當中、離群索居的人。
(好,我一定要盡僅剩的精力,做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
秀吉的性格剛毅、爽朗,而且在戰場上從未嚐過敗績。
仔細想想,這次政宗會在武裝方麵如此耗費心力,原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前麵說過,他已經將幹利休所建立的情報網,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當然知道高麗王不會為其效勞。
然而,當伊達政宗到達京城拜見秀吉時,後者對他的計劃仍然一無所知。
反之,在日本國內,隻需留下一名具有才幹的武將固守當地即已足夠,因此如今已經成為關白的秀次,也就順理成章地留在京城裏了。
當然,如果戰況順利,而天子也移居明朝的首都北京的話,那麽其下的臣子就可以在揚子江附近的寧波築城。如此一來,就可以利用地形之便,分別出兵攻打現今之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及天竺等國了。
在此情況下,日本人就可以成為各國的大名了。
因此,秀吉才會傾全力進行此次的侵略。
“即使是太閤,其想法有時也會出錯。”
秀吉自認為意義非凡的”人生之意義”,卻成為後人批評他的原因之一。
如果老年得到的鶴鬆丸仍在人世,那麽他當然不會如此貿然地採取行動。但由於愛子已經夭折……因此他早巳不再顧及種族保全的問題。這種由絕望所產生的野心,是一種超乎常理之外的脫軌表現。
由於有了這層想法,因此當時的秀吉認為”發現人物”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一般的小老百姓看到他,也許會說:”這是中國哪一省的王啊?”,但是大名們卻會認為他是”來自安南的王吧?”……
盡管如此,秀吉對於違反帶領一千五百名士兵的命令而帶領三千人上京的政宗,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這個年輕人或許想要統治大明國的半壁江山呢!)
在當時,居下位者隻要稍有不慎,往往就會被指為有謀叛的企圖。
以秀吉望向三成的眼神為例,事實上即包含了警戒及惡作劇的意味。
秀吉惡作劇的對象,當然不隻限於政宗,甚至連許多著名的勇將及陪臣,也經常遭到他的冷嘲熱諷。
“他真是一隻狡詐的猿猴。”
當秀吉這麽說時,事實上對於世人為他冠上”猴子”一詞早已知之甚詳。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居然還為此而特意養了一隻猿猴。在秀吉的精心調教之下,這隻猿猴除了主人的命令之外,絕對不會聽從他人的指令。當秀吉把棍子遞給它時,則不論在其身旁伺候的是大名、公卿、豪傑或女性,它都會飛撲至對方身上,毫不留情地用棍子敲打對方的頭。
被打的人忌憚太閤之威儀,根本敢怒不敢言,隻能苦笑著任由潑猴肆虐,而秀吉則興高采烈地在旁觀賞這幕鬧劇。
“這真是奇怪的事……不過,如果這隻狡詐的猿猴膽敢做出對我不利的事情,我隻要聞一聞其味道就可以知道了。雖然它可能是一隻狡詐的猿猴,但也可能隻是一隻任人擺布的猿猴罷了。”
秀吉特別喜歡看政宗忍耐其傲慢的憤怒表情,並且以踐踏其才幹為樂,因此他決定再度惡作劇一番。
他決定明日午後再次試試政宗,看他到底能夠忍氣吞聲到什麽時候?
詛料政宗早已從茶道眾今井宗熏的口中,得知這場即將上演的惡作劇了……
六
政宗於十三日到達京城,並且首先去巡視會見秀吉時的城郭。
當時,伏見城的後方尚未建造完成,然而在向島有”聚樂第別墅”之稱的向島第,卻已經竣工。諸侯當中,隻有前田、德川等人蒙秀吉恩賜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