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參考資料書目(2)
那時,由於剛結束“文化大革命”,軍隊教員隊伍青黃不接,隻能採取如此“借梯上樓”的方法。這種敢於聚集天下英才、海納百川的教學方法,據我所知,並不多見。在教員隊伍的聘用和組成方式上,不禁使人聯想起早期的黃埔軍校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這些教授、專家各具特色的治學風格和南政院兼容並包的教學方法,對我們這批學子影響甚大,受益匪淺。還有南政院本校的眾多老師,都給了我終生受益的教育,恕我在此難以一一排列他們的姓名。20多年後的今天,學生在此向各位恩師表示感謝了。
還有一件事,是當時學校給每個畢業生發1000多元錢,到全國各地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畢業實習。這個錢款可是個大數目,記得那時的一斤雞蛋才7角多,一斤瓶裝茅台酒也就4元。學校指定我們這批學習中國現代史專業的畢業生,分別到國共兩黨的“聖地”廣州、重慶和井岡山、延安4地實習。係裏將名額指標分配到各班,我們這批畢業生共72人,每個方向分配18人。但究竟誰去何方?各班同學之間產生了分歧。我當時所在的第一班8人,每個方向兩人,大家議定:抓鬮。我抓的是去重慶,好友徐海波抓的是去廣州,都是去國民黨的“家鄉”。徐對我說:“我兩個月前的暑假期間剛到廣州旅行,你是從成都軍區部隊來的,以後肯定有機會去重慶,咱們兩個換一下‘鬮’好不好?”我欣然同意。就這麽一“抓”一“換”,使得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撰寫的就是黃埔軍校史,也決定了20年來我對這一研究課題的不斷探索,與黃埔史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此,在那之後的近10年間,我採訪了600多名黃埔軍校第1至第23期畢業生。1993年出版了專著《黃埔軍校在大陸最後一期》,後收到許多黃埔生提出的寶貴意見和饋贈的資料,1998年又再版此書。本來按照出版社的邀請,接著再撰寫黃埔軍校前幾期的書稿,並又多次從北京專程再訪廣州黃埔島。之間也寫了一些專題短篇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但在寫作中總感覺到缺少應有的一些資料,並渴望台海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正常化,等待能得到海峽對岸的有關史料,以不至於給即將成書的本拙著留下過多遺憾。所以,書稿始終未能出手。
2004年紀念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之前幾個月,全國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的《黃埔》雜誌彙編增刊《黃埔情緣》,共收集70餘篇文章,其中收錄了本人的文章11篇。同一個作者的文章占了全書的七分之一,由此也又引起了出版社的關注,再次提出讓本人續寫黃埔軍校史,許多黃埔老人和黃埔史研究的同行也給予鼓勵。多方的盛情難卻,隻好應承下來。
本書稿原準備寫的是《黃埔軍校史研究》。現根據出版社的要求,在注重史料性的基礎上,加重了文學成分,以增強可讀性;插圖400餘幅,以使圖文並茂,增強觀賞性;同時,為了不至於讀者閱此書後很快就扔掉,撰寫中又加重了類似工具書的資料檢索效能,除附錄外,將有關圖表穿插於本書各章節中。以便一冊在手,就能夠查閱早期黃埔軍校史的一些基本數據,比較全麵、方便、簡捷地了解黃埔軍校的沿革和概貌。
在此特別要感謝的是黃埔軍校史研究專家陳以沛先生,我曾在1986年、1998年、2002年到廣州登門拜訪;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工作人員郭紅,自1986年相識至今已20年,雖隻見過當初那一麵,但常通信息,她並自廣州郵寄黃埔資料給我;《黃埔》雜誌主編李庚起、編輯張曉群,也已是多年的老朋友,談黃埔,說軍校,給了本人撰寫此書很多幫助和啟迪。還有不少好友及同仁,他們都為此書提供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和史料,特別是其研究資料和成果。
筆者還採訪了眾多黃埔老人,在此難以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但有一些黃埔老人是筆者終生難忘的忘年之交和摯友,在本書出版之際,不能不提。特別是黃埔一期生侯爵(又生)、蘇文欽,黃埔十期生裴先章(治鎔)3位老黃埔。還有黃埔一期生廖運澤、蔣超雄、韓浚、曹利生等,黃埔三期生陳頤鼎等,黃埔四期生姚國俊等,黃埔六期武漢分校女生黃傑等,黃埔十二期生喬曾希等,黃埔二十三期生戴孝密、曾廣文、陳鎮中等。還有北京、廣州、南京、成都、重慶、昆明、貴陽、西安、濟南、武漢等地的黃埔軍校同學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在本人採訪時也提供了很多方便和資料支持。在此特向他們及家人再次表示感謝和親切的問候。在此也特別向本書引用了其資料或研究成果的黃埔老人和同仁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有的在文中或附錄中標註了被引用者的姓名和著作,有的則因為在搜集資料時即缺失原作者姓名或資料不完整而留白,在此也敬請諒解,容後再補。
主要參考資料書目(3)
本書成稿雖歷經數年,但交稿之際仍有未窮盡資料、不完整和倉促之感,其中可能還存在一些謬誤之處,竭誠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修改和補充。
陳宇2005年冬於北京三座門
那時,由於剛結束“文化大革命”,軍隊教員隊伍青黃不接,隻能採取如此“借梯上樓”的方法。這種敢於聚集天下英才、海納百川的教學方法,據我所知,並不多見。在教員隊伍的聘用和組成方式上,不禁使人聯想起早期的黃埔軍校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這些教授、專家各具特色的治學風格和南政院兼容並包的教學方法,對我們這批學子影響甚大,受益匪淺。還有南政院本校的眾多老師,都給了我終生受益的教育,恕我在此難以一一排列他們的姓名。20多年後的今天,學生在此向各位恩師表示感謝了。
還有一件事,是當時學校給每個畢業生發1000多元錢,到全國各地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畢業實習。這個錢款可是個大數目,記得那時的一斤雞蛋才7角多,一斤瓶裝茅台酒也就4元。學校指定我們這批學習中國現代史專業的畢業生,分別到國共兩黨的“聖地”廣州、重慶和井岡山、延安4地實習。係裏將名額指標分配到各班,我們這批畢業生共72人,每個方向分配18人。但究竟誰去何方?各班同學之間產生了分歧。我當時所在的第一班8人,每個方向兩人,大家議定:抓鬮。我抓的是去重慶,好友徐海波抓的是去廣州,都是去國民黨的“家鄉”。徐對我說:“我兩個月前的暑假期間剛到廣州旅行,你是從成都軍區部隊來的,以後肯定有機會去重慶,咱們兩個換一下‘鬮’好不好?”我欣然同意。就這麽一“抓”一“換”,使得我的大學畢業論文撰寫的就是黃埔軍校史,也決定了20年來我對這一研究課題的不斷探索,與黃埔史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此,在那之後的近10年間,我採訪了600多名黃埔軍校第1至第23期畢業生。1993年出版了專著《黃埔軍校在大陸最後一期》,後收到許多黃埔生提出的寶貴意見和饋贈的資料,1998年又再版此書。本來按照出版社的邀請,接著再撰寫黃埔軍校前幾期的書稿,並又多次從北京專程再訪廣州黃埔島。之間也寫了一些專題短篇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但在寫作中總感覺到缺少應有的一些資料,並渴望台海兩岸關係的進一步正常化,等待能得到海峽對岸的有關史料,以不至於給即將成書的本拙著留下過多遺憾。所以,書稿始終未能出手。
2004年紀念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之前幾個月,全國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的《黃埔》雜誌彙編增刊《黃埔情緣》,共收集70餘篇文章,其中收錄了本人的文章11篇。同一個作者的文章占了全書的七分之一,由此也又引起了出版社的關注,再次提出讓本人續寫黃埔軍校史,許多黃埔老人和黃埔史研究的同行也給予鼓勵。多方的盛情難卻,隻好應承下來。
本書稿原準備寫的是《黃埔軍校史研究》。現根據出版社的要求,在注重史料性的基礎上,加重了文學成分,以增強可讀性;插圖400餘幅,以使圖文並茂,增強觀賞性;同時,為了不至於讀者閱此書後很快就扔掉,撰寫中又加重了類似工具書的資料檢索效能,除附錄外,將有關圖表穿插於本書各章節中。以便一冊在手,就能夠查閱早期黃埔軍校史的一些基本數據,比較全麵、方便、簡捷地了解黃埔軍校的沿革和概貌。
在此特別要感謝的是黃埔軍校史研究專家陳以沛先生,我曾在1986年、1998年、2002年到廣州登門拜訪;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工作人員郭紅,自1986年相識至今已20年,雖隻見過當初那一麵,但常通信息,她並自廣州郵寄黃埔資料給我;《黃埔》雜誌主編李庚起、編輯張曉群,也已是多年的老朋友,談黃埔,說軍校,給了本人撰寫此書很多幫助和啟迪。還有不少好友及同仁,他們都為此書提供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和史料,特別是其研究資料和成果。
筆者還採訪了眾多黃埔老人,在此難以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但有一些黃埔老人是筆者終生難忘的忘年之交和摯友,在本書出版之際,不能不提。特別是黃埔一期生侯爵(又生)、蘇文欽,黃埔十期生裴先章(治鎔)3位老黃埔。還有黃埔一期生廖運澤、蔣超雄、韓浚、曹利生等,黃埔三期生陳頤鼎等,黃埔四期生姚國俊等,黃埔六期武漢分校女生黃傑等,黃埔十二期生喬曾希等,黃埔二十三期生戴孝密、曾廣文、陳鎮中等。還有北京、廣州、南京、成都、重慶、昆明、貴陽、西安、濟南、武漢等地的黃埔軍校同學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在本人採訪時也提供了很多方便和資料支持。在此特向他們及家人再次表示感謝和親切的問候。在此也特別向本書引用了其資料或研究成果的黃埔老人和同仁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有的在文中或附錄中標註了被引用者的姓名和著作,有的則因為在搜集資料時即缺失原作者姓名或資料不完整而留白,在此也敬請諒解,容後再補。
主要參考資料書目(3)
本書成稿雖歷經數年,但交稿之際仍有未窮盡資料、不完整和倉促之感,其中可能還存在一些謬誤之處,竭誠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進一步修改和補充。
陳宇2005年冬於北京三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