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2 黃埔軍校大事記(1)
附錄2:
黃埔軍校大事記此附錄主要依據黃埔軍校史料檔案整理而成,並參考眾多黃埔畢業生的回憶文章加以修正補充,還主要參考了趙麗屏、陳以沛等先生的有關文章。
(1924~1927)前期主要籌備工作1921年12月23日,由張太雷充當帶路人和翻譯,孫中山在廣西桂林會見應邀到中國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會談中,馬林向孫中山提出改組國民黨,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基礎和實行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等意見。孫中山同意馬林提出的這些建議。
1922年4月27日,少共國際代表達林和張太雷、瞿秋白在廣州總統府與孫中山會談。達林向孫中山介紹了蘇俄紅軍的情況,孫中山對蘇俄紅軍的規模、組織和政治教育很感興趣。
1923年8月5日,孫中山授意蔣介石在上海約會馬林及張繼、汪精衛、林業明等籌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俄考察軍事、政治及黨務。代表團成員有:蔣介石、張太雷、沈定一和王登雲4人。8月16日,以蔣介石為團長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由上海乘“神田丸”輪啟程赴蘇俄考察。9月17日,“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到蘇俄紅軍步兵第144團參觀。蔣介石稱其優點是在全團上下親愛團結,團長與黨代表權責分明;晚上,與馬林商議提案。後來的黃埔軍校實行黨代表製度,即淵源於此。10月25日,孫中山召開改組國民黨特別會議,以求加速改組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籌建軍校之進行。
11月29日,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次會議,通過創辦軍官學校決議。12月9日,孫中山在大本營對國民黨員發表演說,重新創造革命軍的思想愈加明確,他指出:國民黨“此次改組,乃以蘇俄為模範,企圖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黨員協同軍隊來奮鬥”。12月15日,“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在俄國先後參觀紅軍陸海空軍事設施和各種軍事學校,歷時3個多月後返抵上海。12月20日,廖仲愷在上海密電蔣介石,要他從家鄉溪口來上海,同往廣州。此期間,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組織“國民軍軍官學校”,曾擬以孫中山為校長,以後方醫院和測量局為校址。1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幫助國民黨改組的《通告第十三號》,指示黨員“有國民黨組織的地方,同誌們立時全體加入”。12月28日,廖仲愷與鮑羅廷研究,選定戴季陶等為軍校教職人員,並將結果通知正在上海的蔣介石,催他早日轉赴廣州。
1924年
1月16日蔣介石由上海到廣州,開始籌備組建“國民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彩門及對聯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共產黨人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林祖涵(伯桑)等出席大會,並當選擔任中央領導工作,為國共合作、創立革命軍校奠定了組織基礎。大會通過《中國國民黨第1次代表大會宣言》,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張。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資格參加國民黨。
1月24日“國民軍軍官學校”籌辦未成,孫中山改而下令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任蔣介石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1月26日孫中山委任王伯齡、李濟深、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等為軍校籌委會委員。
1月28日孫中山選定廣州黃埔長洲島原廣東陸軍學校與廣東海軍學校舊址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黃埔軍校校名由此而來,後通稱黃埔軍校。
1月29日孫中山委任廖仲愷為大本營秘書長,繼續協助籌劃軍校開辦事宜。
1月30日國民黨“一大”閉幕。出席大會的國共兩黨成員受委託回原籍選拔革命青年來軍校報考,確保第1期錄取的學生為優秀的革命青年。
1月底蘇聯第一個軍事顧問小組應邀參加軍校籌備工作,由鮑羅廷介紹與孫中山會麵。顧問小組由4人組成,以切列潘諾夫(又譯契列帕諾夫)為顧問組長,以捷列沙諾夫、捷爾曼、波良克為顧問。孫中山要求按照蘇維埃的軍事製度來組織革命軍隊。
附錄2 黃埔軍校大事記(2)
2月6日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籌備處在廣州南堤2號(今沿江中路第239號對麵)正式成立,分設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5部,指定王伯齡、李濟深(由鄧演達代)、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為各部臨時主任,分部辦公。
2月8日校務籌備會首次召開,決定有關軍校開辦事宜。繼後開會32次,決定實施各項創校工作的進行,規定全校員生必須加入國民黨。
2月10日軍校確定分配各省區招考學生名額,擬定招生名額為324人。
2月中旬黃埔長洲島軍校舊址因年久失修,荒草遍地,軍校籌備處組織力量進行大掃除,維修校舍,準備軍校的創建。
1924年拍攝的黃埔軍校大門,校匾題為“陸軍軍官學校”。
2月21日蔣介石突然向孫中山提出辭去軍校籌委會委員長職務,離廣州去了上海。
2月23日孫中山在蔣介石辭職書上批覆“不準辭職”,同時另委任廖仲愷兼理軍校籌委會委員長職務。
2月29日孫中山電催蔣介石回粵復職,責問:“辭呈未準,何得拂然而行?”
3月3日共青團廣州地委發出第7號報告,稱將在廣州創辦軍官學校,擬派三四名同誌赴考,預備在將來參加軍人運動。
附錄2:
黃埔軍校大事記此附錄主要依據黃埔軍校史料檔案整理而成,並參考眾多黃埔畢業生的回憶文章加以修正補充,還主要參考了趙麗屏、陳以沛等先生的有關文章。
(1924~1927)前期主要籌備工作1921年12月23日,由張太雷充當帶路人和翻譯,孫中山在廣西桂林會見應邀到中國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會談中,馬林向孫中山提出改組國民黨,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基礎和實行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等意見。孫中山同意馬林提出的這些建議。
1922年4月27日,少共國際代表達林和張太雷、瞿秋白在廣州總統府與孫中山會談。達林向孫中山介紹了蘇俄紅軍的情況,孫中山對蘇俄紅軍的規模、組織和政治教育很感興趣。
1923年8月5日,孫中山授意蔣介石在上海約會馬林及張繼、汪精衛、林業明等籌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俄考察軍事、政治及黨務。代表團成員有:蔣介石、張太雷、沈定一和王登雲4人。8月16日,以蔣介石為團長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由上海乘“神田丸”輪啟程赴蘇俄考察。9月17日,“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到蘇俄紅軍步兵第144團參觀。蔣介石稱其優點是在全團上下親愛團結,團長與黨代表權責分明;晚上,與馬林商議提案。後來的黃埔軍校實行黨代表製度,即淵源於此。10月25日,孫中山召開改組國民黨特別會議,以求加速改組國民黨,實行國共合作籌建軍校之進行。
11月29日,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次會議,通過創辦軍官學校決議。12月9日,孫中山在大本營對國民黨員發表演說,重新創造革命軍的思想愈加明確,他指出:國民黨“此次改組,乃以蘇俄為模範,企圖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黨員協同軍隊來奮鬥”。12月15日,“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在俄國先後參觀紅軍陸海空軍事設施和各種軍事學校,歷時3個多月後返抵上海。12月20日,廖仲愷在上海密電蔣介石,要他從家鄉溪口來上海,同往廣州。此期間,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組織“國民軍軍官學校”,曾擬以孫中山為校長,以後方醫院和測量局為校址。1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幫助國民黨改組的《通告第十三號》,指示黨員“有國民黨組織的地方,同誌們立時全體加入”。12月28日,廖仲愷與鮑羅廷研究,選定戴季陶等為軍校教職人員,並將結果通知正在上海的蔣介石,催他早日轉赴廣州。
1924年
1月16日蔣介石由上海到廣州,開始籌備組建“國民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彩門及對聯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共產黨人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林祖涵(伯桑)等出席大會,並當選擔任中央領導工作,為國共合作、創立革命軍校奠定了組織基礎。大會通過《中國國民黨第1次代表大會宣言》,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張。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資格參加國民黨。
1月24日“國民軍軍官學校”籌辦未成,孫中山改而下令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任蔣介石為籌備委員會委員長。
1月26日孫中山委任王伯齡、李濟深、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張家瑞、宋榮昌等為軍校籌委會委員。
1月28日孫中山選定廣州黃埔長洲島原廣東陸軍學校與廣東海軍學校舊址為陸軍軍官學校校址。黃埔軍校校名由此而來,後通稱黃埔軍校。
1月29日孫中山委任廖仲愷為大本營秘書長,繼續協助籌劃軍校開辦事宜。
1月30日國民黨“一大”閉幕。出席大會的國共兩黨成員受委託回原籍選拔革命青年來軍校報考,確保第1期錄取的學生為優秀的革命青年。
1月底蘇聯第一個軍事顧問小組應邀參加軍校籌備工作,由鮑羅廷介紹與孫中山會麵。顧問小組由4人組成,以切列潘諾夫(又譯契列帕諾夫)為顧問組長,以捷列沙諾夫、捷爾曼、波良克為顧問。孫中山要求按照蘇維埃的軍事製度來組織革命軍隊。
附錄2 黃埔軍校大事記(2)
2月6日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籌備處在廣州南堤2號(今沿江中路第239號對麵)正式成立,分設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5部,指定王伯齡、李濟深(由鄧演達代)、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為各部臨時主任,分部辦公。
2月8日校務籌備會首次召開,決定有關軍校開辦事宜。繼後開會32次,決定實施各項創校工作的進行,規定全校員生必須加入國民黨。
2月10日軍校確定分配各省區招考學生名額,擬定招生名額為324人。
2月中旬黃埔長洲島軍校舊址因年久失修,荒草遍地,軍校籌備處組織力量進行大掃除,維修校舍,準備軍校的創建。
1924年拍攝的黃埔軍校大門,校匾題為“陸軍軍官學校”。
2月21日蔣介石突然向孫中山提出辭去軍校籌委會委員長職務,離廣州去了上海。
2月23日孫中山在蔣介石辭職書上批覆“不準辭職”,同時另委任廖仲愷兼理軍校籌委會委員長職務。
2月29日孫中山電催蔣介石回粵復職,責問:“辭呈未準,何得拂然而行?”
3月3日共青團廣州地委發出第7號報告,稱將在廣州創辦軍官學校,擬派三四名同誌赴考,預備在將來參加軍人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