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於1948年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參與圍殲黃維兵團。是役,杜聿明、黃維等另一陣營的黃埔門生,在戰俘營中見到了成為勝利者的老同學。
1949年1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4野戰軍。林彪率大軍南下,向中南挺進。11月,林彪與黃埔的又一個教官白崇禧決戰於廣西,結果殲滅白崇禧部主力17萬餘人,解放廣西全境,白崇禧垂頭喪氣地逃往海南。林彪率部長驅直下,橫掃國民黨千軍萬馬。蔣介石的愛將們,林彪的師兄師長們都被他掀落馬下。
1959年9月,林彪任國防部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特赦令,釋放第一批在押的國民黨戰犯,這裏麵就有林彪的師兄杜聿明。10天後,當年的黃埔教官、現在的新中國領導人周恩來、陳毅等接見了這些特赦人員,其中杜聿明、宋希濂、周振武、王耀武、鄭庭芨、楊伯濤、黃維等是黃埔生。杜聿明對周恩來說:“學生對不起老師,沒有跟老師幹革命,走到了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負老師的教導,對不起老師!”周恩來回答說:“不能怪你們學生,要怪老師沒有教好。”
身為國防部副部長的陳賡將軍,也特約杜聿明、黃維等人到四川飯店
左起:黃埔同學宋希濂、侯鏡如、肖作霖、彭傑如、杜聿明、朱鼎卿、韓浚、黃維在1978年6月於武漢合影。
吃飯。昔日黃埔同窗暢談、痛飲達3小時之久。杜聿明等黃埔生開始了他們後半生的歷史抉擇。
黃埔軍校中的國共兩黨軍人,從1924年7月蔣介石開除共產黨員宣俠父開始,一直打到1949年蔣介石退據台灣島,除了抗戰期間黃埔生曾共同對敵,其餘時間多是相互對罵、對打,惡語相向,兵戈相見,拚殺了近20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本該天下一家,接著卻又一次被一道窄窄的海峽隔離,兩岸雙方在敵視對罵中又相峙了幾十年。直到蔣介石、毛澤東在20世紀70年代相繼去世,特別是當世紀之交國民黨在台灣成為在野黨,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後,國共兩黨從祖國的統一大局出發,之間的對罵聲才逐漸減弱下來。曾經一同高擎“愛國、革命”之旗的人們,再一次以黃埔精神的名義、以祖國統一的名義走到一起。
第九章 軍校黨爭(12)
風雲變幻,演化著人間滄桑;大浪淘沙,書寫出人生軌跡。一校同學情誼的反覆破裂與縫補,折射出在大動盪時代國家被割裂、同胞被拆散所經歷的巨大傷痛。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奮鬥。”創立黃埔軍校的初衷,便是建立革命的軍隊,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實現中國的統一。隻有當中華民族實現完全統一和偉大復興的那一天,孫中山先生創立黃埔軍校的初衷,黃埔同學們走進校門的理想,才算得以真正實現。
中國黃埔軍校 第四部分
第十章 軍神將星(1)
第十章 軍神將星
翻開黃埔軍校同學錄,尤其是前麵幾期,時不時就會冒出個名字,讓人打個激靈。不少胸懷大誌的21世紀年輕朋友,翻著翻著黃埔同學錄,會猛然擊案,或拍疼自己的大腿,恨自己沒早投胎一百年。毫不誇張地說,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著名將帥的搖籃,從這座校門裏走出了無數決定現代中國走向的人。
黃埔軍校這所赫赫有名的軍事院校,誕生於風雷激盪的大革命歷史時期,匯集了國共兩黨一代精英,培養了大批安邦治國的軍事政治人才,創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卓越功勳。尤其是前幾期的黃埔師生,經過北伐戰爭、十年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湧現出一大批高級將領,成為國共兩黨軍隊的骨幹力量和風雲人物,成為中國戰爭史冊上影響最大的群體,是這些軍神將星書寫著中國現代戰爭史。
《廣州市誌·軍事誌》記載:“黃埔軍校作為中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官的軍事學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軍中獲少將以上軍銜的有近40人,其中上將以上有徐向前、林彪、陳賡、許光達、羅瑞卿、周士第、陳明仁、楊至成、宋時輪、張宗遜、陳伯鈞、郭天民等;國民黨軍方麵,任兵團司令以上職務的有60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關麟徵、黃傑、桂永清、鄭洞國、邱清泉、王耀武、胡璉、廖耀湘等。”
出身於黃埔的解放軍將領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金風送爽的收穫季節,人民共和國為久經沙場、功勳卓著的將軍們,舉行隆重的授銜典禮。人們早已熟悉共和國將帥的名字,卻並不熟悉在這些熠熠生輝的將帥之星中,竟然有那麽多人出自同一所軍事學校,這就是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由國共兩黨共同創辦,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軍校中有著堂堂陣容。出身於黃埔的中國共產黨人,後來有的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外交家,更多的成為將帥之星。在共和國10大元帥裏,就有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等5人曾是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在10位大將裏,就有陳賡、羅瑞卿、許光達3位畢業於黃埔軍校;而曾經在黃埔軍校學習過的上將有8人、中將有9人、少將有11人。這也就是說,僅在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的開國將帥中,就有36人直接受過黃埔精神的薰陶。他們是:
1949年1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4野戰軍。林彪率大軍南下,向中南挺進。11月,林彪與黃埔的又一個教官白崇禧決戰於廣西,結果殲滅白崇禧部主力17萬餘人,解放廣西全境,白崇禧垂頭喪氣地逃往海南。林彪率部長驅直下,橫掃國民黨千軍萬馬。蔣介石的愛將們,林彪的師兄師長們都被他掀落馬下。
1959年9月,林彪任國防部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特赦令,釋放第一批在押的國民黨戰犯,這裏麵就有林彪的師兄杜聿明。10天後,當年的黃埔教官、現在的新中國領導人周恩來、陳毅等接見了這些特赦人員,其中杜聿明、宋希濂、周振武、王耀武、鄭庭芨、楊伯濤、黃維等是黃埔生。杜聿明對周恩來說:“學生對不起老師,沒有跟老師幹革命,走到了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負老師的教導,對不起老師!”周恩來回答說:“不能怪你們學生,要怪老師沒有教好。”
身為國防部副部長的陳賡將軍,也特約杜聿明、黃維等人到四川飯店
左起:黃埔同學宋希濂、侯鏡如、肖作霖、彭傑如、杜聿明、朱鼎卿、韓浚、黃維在1978年6月於武漢合影。
吃飯。昔日黃埔同窗暢談、痛飲達3小時之久。杜聿明等黃埔生開始了他們後半生的歷史抉擇。
黃埔軍校中的國共兩黨軍人,從1924年7月蔣介石開除共產黨員宣俠父開始,一直打到1949年蔣介石退據台灣島,除了抗戰期間黃埔生曾共同對敵,其餘時間多是相互對罵、對打,惡語相向,兵戈相見,拚殺了近20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本該天下一家,接著卻又一次被一道窄窄的海峽隔離,兩岸雙方在敵視對罵中又相峙了幾十年。直到蔣介石、毛澤東在20世紀70年代相繼去世,特別是當世紀之交國民黨在台灣成為在野黨,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後,國共兩黨從祖國的統一大局出發,之間的對罵聲才逐漸減弱下來。曾經一同高擎“愛國、革命”之旗的人們,再一次以黃埔精神的名義、以祖國統一的名義走到一起。
第九章 軍校黨爭(12)
風雲變幻,演化著人間滄桑;大浪淘沙,書寫出人生軌跡。一校同學情誼的反覆破裂與縫補,折射出在大動盪時代國家被割裂、同胞被拆散所經歷的巨大傷痛。孫中山先生曾說過:“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統一而努力奮鬥。”創立黃埔軍校的初衷,便是建立革命的軍隊,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實現中國的統一。隻有當中華民族實現完全統一和偉大復興的那一天,孫中山先生創立黃埔軍校的初衷,黃埔同學們走進校門的理想,才算得以真正實現。
中國黃埔軍校 第四部分
第十章 軍神將星(1)
第十章 軍神將星
翻開黃埔軍校同學錄,尤其是前麵幾期,時不時就會冒出個名字,讓人打個激靈。不少胸懷大誌的21世紀年輕朋友,翻著翻著黃埔同學錄,會猛然擊案,或拍疼自己的大腿,恨自己沒早投胎一百年。毫不誇張地說,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著名將帥的搖籃,從這座校門裏走出了無數決定現代中國走向的人。
黃埔軍校這所赫赫有名的軍事院校,誕生於風雷激盪的大革命歷史時期,匯集了國共兩黨一代精英,培養了大批安邦治國的軍事政治人才,創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卓越功勳。尤其是前幾期的黃埔師生,經過北伐戰爭、十年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湧現出一大批高級將領,成為國共兩黨軍隊的骨幹力量和風雲人物,成為中國戰爭史冊上影響最大的群體,是這些軍神將星書寫著中國現代戰爭史。
《廣州市誌·軍事誌》記載:“黃埔軍校作為中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官的軍事學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人民解放軍中獲少將以上軍銜的有近40人,其中上將以上有徐向前、林彪、陳賡、許光達、羅瑞卿、周士第、陳明仁、楊至成、宋時輪、張宗遜、陳伯鈞、郭天民等;國民黨軍方麵,任兵團司令以上職務的有60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關麟徵、黃傑、桂永清、鄭洞國、邱清泉、王耀武、胡璉、廖耀湘等。”
出身於黃埔的解放軍將領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金風送爽的收穫季節,人民共和國為久經沙場、功勳卓著的將軍們,舉行隆重的授銜典禮。人們早已熟悉共和國將帥的名字,卻並不熟悉在這些熠熠生輝的將帥之星中,竟然有那麽多人出自同一所軍事學校,這就是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由國共兩黨共同創辦,這也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軍校中有著堂堂陣容。出身於黃埔的中國共產黨人,後來有的成為中國共產黨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外交家,更多的成為將帥之星。在共和國10大元帥裏,就有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等5人曾是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在10位大將裏,就有陳賡、羅瑞卿、許光達3位畢業於黃埔軍校;而曾經在黃埔軍校學習過的上將有8人、中將有9人、少將有11人。這也就是說,僅在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的開國將帥中,就有36人直接受過黃埔精神的薰陶。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