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下發後,剛剛入校的第1期學生、共產黨員宣俠父提出了抗議。這位日本帝國大學畢業的校長老鄉,雖然被指定為黨小組長,但他十分正規地給特別黨部寫了一份報告,毫不客氣地把矛頭直指蔣校長。他認為校長此舉,是企圖以軍權代替黨權,違背了孫中山先生“以黨治軍”的原則,把黨的基層組織變相地化作手中的工具,成為強權下監督同誌的特務機構。他要求特別黨部應組織基層分部的選舉,並監督進行。蔣介石看了報告後,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即趕走宣俠父。但考慮此事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大局,於是他以老鄉和校長的雙重身份,召見了宣俠父。


    談話很快陷入了僵局。蔣介石命令宣俠父寫出悔過書,否則將開除出校。宣俠父不僅不寫,3天後還憤然離開了軍校。臨走時,給同學留言:“大璞未完總是玉,精鋼寧折不為鉤。”也因為此舉,黃埔軍校同學錄上看不到共產黨員宣俠父的名字。宣俠父離校後去了上海,曾任中共臨時中央局特科負責人,1938年7月在西安遭國民黨特務暗害。


    宣俠父勇而退學的行為,那時黃埔的許多人多未能意識到,他所維護的東西正是孫中山當做命脈的“聯共”。這是黃埔島上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第一次交手,共產黨人卻就這樣稀裏糊塗地輸了。不僅如此,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從一開始就被蔣介石弄得偏離了正確方向,也註定了日後的悲劇。


    其實,對大多數剛入校的黃埔一期學生來說,他們並不像已有1年多共產黨黨齡的宣俠父那樣有較高的政治敏感和嗅覺,許多年輕人在這時還根本沒有黨派的概念,像一張白紙,就看向上麵塗抹什麽顏色了。黃埔軍校作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最重要成果,同時又是培養未來軍政幹部的搖籃,誰爭取到更多的學生就意味著爭取到了未來,因此從一開始雙方就在發展黨員和支持者上展開了激烈競爭。每個黃埔學生都不可避免地捲入這種政治選擇的漩渦之中,那些新來的學生沒多久就會碰到這種選擇和政治動員,許多人會同時收到兩黨動員發展入黨的表格。對這兩個黨究竟是怎麽回事,大多數學生在那時肯定說不清各自的宗旨,更說不上兩黨的區別。如第1期學生杜聿明同時手接兩張不同的表格,他略微想了一下,把目光聚焦到了“共產”這兩個字上,多年後他在回憶文章中說,他想了半天,沒明白“共產”的意思,後來他對“共產”的理解,認為可能是把他老家裏的財產歸大家所有。把家中財產給別人,他可捨不得。就因為對這兩個名稱的膚淺理解,杜聿明決定還是先加入國民黨,看看情況再說。另外,他又從直覺上判斷,國民黨是孫中山的黨,不會有錯,於是就填了國民黨發給的那張表。不過,杜聿明可能沒想到,在同他加入國民黨組織差不多的時間裏,他在家鄉讀書的未婚妻曹秀清選擇的卻是共產黨,正在陝西榆林中學校園內舉起右手,向著斧頭鐮刀的圖案和列寧像宣誓。


    第九章 軍校黨爭(2)


    黃埔第1期學生徐向前回憶說:“第一次上課是填表,集體加入國民黨。大家毫無思想準備,想不到參加國民黨的手續這麽簡單,一堂課下來,都成了清一色的國民黨黨員了。後來一些同誌都把這件事當笑話說。”(徐向前著《歷史的回顧》,第27~28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黃埔軍校的國民黨組織擁有蔣介石支持之便和主義宣傳之便,國民黨是孫中山的黨,黃埔的校歌裏就是校總理孫中山的主義,他們發展黨員嫌這樣一個個去找人入黨太麻煩,就幹脆在課堂上把入黨登記表當成作業發了下去,規定每個人都要填好。教官說的道理很簡單:你不是想當革命軍人嗎,那你就得先是革命黨人。於是大家都填了表,集體加入國民黨,包括共產黨員。當然,學生中也有不少人在那時對政治和主義之爭不甚感興趣,雖然被發展為黨員,但卻並無鮮明而強烈的政治意向。由於中共中央早有決議: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毛澤東、譚平山早就入了,都在國民黨中執委當部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共產黨在早期黃埔軍校中就有了很強的滲透力。又由於軍校內有著強大的國民黨左翼環境影響,共產黨與國民黨在黃埔軍校爭取學生能平分秋色。在黃埔一期學生中,原來有共產黨員身份的人又填表加入了國民黨,而單獨新填表加入共產黨的人也有不少。周恩來到校工作後,中共黨員人數又有了新的發展。


    由於蔣介石從黃埔軍校建立開始,就一步步對共產黨緊逼,後發展成為清黨活動,使得共產黨的發展被迫轉入地下,而雙方的矛盾卻開始公開化,接連不斷地出現了黨爭的事端。


    “兩會”的鬥爭與解散


    黃埔軍校建立後,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的迅猛發展,其影響迅速擴大,統一戰線內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鬥爭日益明顯複雜,反映在軍校內部革命勢力與反動勢力的鬥爭也隨之尖銳起來。軍校內部的鬥爭,集中反映在“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兩大組織之間的鬥爭問題上。


    “青年軍人聯合會”的前身,是1924年八九月間成立的以團結青年軍人、挽救時局為宗旨的“中國青年軍人代表會”,會址設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這是針對廣州商團反動勢力日益強大的形勢,由黃埔一期“狀元”、共產黨員蔣先雲提出來的。1925年1月23日,“中國青年軍人代表會”改組成“青年軍人聯合會”(簡稱“青軍會”),2月1日召開成立大會,宣告“青軍會”正式成立。“青軍會”的宗旨,是以團結廣大革命軍人,堅決執行孫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積極鞏固革命統一戰線,配合軍校的中心任務,開展各種革命活動。“青軍會”是在周恩來指導下的,由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為核心,組成的革命群眾組織。黃埔軍校有8名學生當選為“青軍會”幹部,其中李之龍、蔣先雲、王一飛等6人是共產黨員。當時“青軍會”最主要的負責人,是常務委員蔣先雲。他們把所有駐紮在廣州的、傾向於革命的青年軍人聯合起來,以聯合的革命軍人,來對付聯合的反革命商團。在打擊陳炯明的鬥爭中,“青軍會”得到廣大青年軍人的熱烈支持和擁護,參加者甚眾,迅速發展壯大,成立1年多時間,會員發展了2萬餘人,還把教職員中的左派和共產黨員金佛莊、郭俊、茅延楨、魯易等人發展成了會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黃埔軍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宇並收藏中國黃埔軍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