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直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孫中山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組成最高領導機構——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6個部辦公。11月以後,增設教育長和軍法處、參謀處。教職員中不少是國共兩黨的重要幹部和社會知名人士。共產黨人周恩來曾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聶榮臻、惲代英、蕭楚女、高語罕等都在黃埔軍校工作過。軍校先後聘請蘇聯專家切列潘諾夫、瓦西裏·布留赫爾(在中國化名加倫)等為軍事顧問。這年冬天,軍校成立教導第1、第2團。
軍校仿效蘇聯紅軍的經驗,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這是在中國軍隊中最早建立的新型政治工作製度。除軍校設黨代表外,在各教導團和後來的黨軍中,從連至師均設黨代表。其職責是監察行政、參加部隊管理、指導黨務和主持政治訓練,並保障軍事訓練及一切戰鬥任務的完成。軍事指揮官的命令,必須有黨代表副署方能有效。政治部是校長和黨代表進行政治教育的佐理機關,專司一切政治工作。各學生隊設政治指導員,對政治部負完全責任。各級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政治指導員,大多由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軍校先後製定了《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指導員條例》、《宣傳隊組織條例》等較為完整的政治工作製度。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2)
軍校教育,規定學製為3年,因當時用人迫切,實際為半年至兩年半不等。 軍事教育:分學科(步兵操典、射擊教範、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築城學、軍製學等)和術科(製式教練、戰鬥教練、實彈射擊、野外演習等)兩大類。第1期學生均施以步兵訓練,第2期學生開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和憲兵5科。第3期學生起實行入伍生製度,新生經
過3個月的入伍教育,考試及格者升為正式學生。第4期學生以後增設政治、騎兵、交通和無線電等科。後期又增設英、德、法、日等外語教授班。 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學生可
孫中山視察黃埔軍校時,向師生發表演說。
閱讀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書籍。《政治教育大綱草案》規定,政治課包括三民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各國革命史、軍隊政治工作、政治學、經濟學等18門。教學方式,以講授政治課為主;同時,定期舉辦政治講演會、政治討論會、政治問答等。國共兩黨及社會著名人士譚延闓、張靜江、毛澤東、劉少奇、魯迅等曾到校講演。軍校為加強對師生和群眾的宣傳教育,大量出版期刊、專刊、文集、叢書等,向校內外發行。此外,還製定了《革命軍刑事條例》、《革命軍懲罰條例》、《革命軍連坐法》等軍法,以嚴格軍事紀律。
1924年10月,軍校師生參加鎮壓由英帝國主義支持的廣州商團叛亂。1925年2月,軍校師生和教導團共3000餘人組成的校軍,是第一次東征廣東地方軍閥陳炯明的主力,同友軍一起擊敗陳軍。4月,校軍改編為國民黨黨軍第1旅,後又擴編為黨軍第1師。6月,奉命回師廣州,參加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23日,軍校派入伍生和黨軍參加廣州各界人民的反帝大遊行,在沙基遭英、法、葡帝國主義武裝鎮壓,軍校官兵和學生犧牲23人。10月,以黨軍第1師為基礎擴編而成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參加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在友軍配合下徹底消滅了陳軍,為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26年7月之後,軍校許多畢業生參加北伐戰爭,在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軍校隨著革命形勢的大發展而擴大。以教導團為基礎成立國民黨黨軍第1旅,是此後國民革命軍大發展的基幹力量。從1925年起,黃埔軍校先後在廣州、潮州、南寧、武漢、長沙設立分校。1926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國民革命軍各軍所屬軍事學校與黃埔軍校合併,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直隸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任校長,汪精衛任黨代表。增設副校長,由李濟深擔任。設教授部、訓練部、政治部、經理部、入伍生部、管理處、軍械處、軍醫處、編譯處、兵器研究處和高級班。
這一時期,黃埔軍校曾數次更改校名。除創辦之初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外,引人注目的是在其中加入“黨立”兩字,全稱“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這是1925年2月第一次東征時開始使用的校名,最早見於軍校發布的文告《告東江人民書》,刊登在軍校出版的《青年軍人》第2期。那時,校總理孫中山病在北京,在校名上冠以“中國國民黨黨立”的字樣,實為校長蔣介石所決定,其目的是為貶低共產黨人在軍校中的地位製造根據。從這個校名的改變可看出,蔣介石在軍校排共、反共初露端倪。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後來在撰寫軍校校史時,為掩蓋國共兩黨合作創辦軍校的真相,把“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稱為是黃埔軍校最早的校名,這是不尊重歷史的。
1924年拍攝的黃埔軍校大門,校匾題為“陸軍軍官學校”。從軍校創辦時期對內對外的文告、聲明等文獻資料看,所署校名並未統一。多採用“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1925年6月,軍校為廣州沙基慘案發表《本校全體官生士兵通電》,以“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署名;1926年2月為援助省港罷工發表《慰問罷工工友》公開信,又仍以“陸軍軍官學校”署名。在此期間,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或“廣州陸軍軍官學校”作校名,也始見於廣州《民國日報》、《上海民國日報》的文章或消息報導中,但這些稱呼純屬為了標明校址所在地,以區別於當年滇、粵、桂、湘各軍所辦的軍官學校,並非正式校名。
軍校仿效蘇聯紅軍的經驗,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這是在中國軍隊中最早建立的新型政治工作製度。除軍校設黨代表外,在各教導團和後來的黨軍中,從連至師均設黨代表。其職責是監察行政、參加部隊管理、指導黨務和主持政治訓練,並保障軍事訓練及一切戰鬥任務的完成。軍事指揮官的命令,必須有黨代表副署方能有效。政治部是校長和黨代表進行政治教育的佐理機關,專司一切政治工作。各學生隊設政治指導員,對政治部負完全責任。各級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政治指導員,大多由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軍校先後製定了《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指導員條例》、《宣傳隊組織條例》等較為完整的政治工作製度。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2)
軍校教育,規定學製為3年,因當時用人迫切,實際為半年至兩年半不等。 軍事教育:分學科(步兵操典、射擊教範、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築城學、軍製學等)和術科(製式教練、戰鬥教練、實彈射擊、野外演習等)兩大類。第1期學生均施以步兵訓練,第2期學生開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和憲兵5科。第3期學生起實行入伍生製度,新生經
過3個月的入伍教育,考試及格者升為正式學生。第4期學生以後增設政治、騎兵、交通和無線電等科。後期又增設英、德、法、日等外語教授班。 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學生可
孫中山視察黃埔軍校時,向師生發表演說。
閱讀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書籍。《政治教育大綱草案》規定,政治課包括三民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各國革命史、軍隊政治工作、政治學、經濟學等18門。教學方式,以講授政治課為主;同時,定期舉辦政治講演會、政治討論會、政治問答等。國共兩黨及社會著名人士譚延闓、張靜江、毛澤東、劉少奇、魯迅等曾到校講演。軍校為加強對師生和群眾的宣傳教育,大量出版期刊、專刊、文集、叢書等,向校內外發行。此外,還製定了《革命軍刑事條例》、《革命軍懲罰條例》、《革命軍連坐法》等軍法,以嚴格軍事紀律。
1924年10月,軍校師生參加鎮壓由英帝國主義支持的廣州商團叛亂。1925年2月,軍校師生和教導團共3000餘人組成的校軍,是第一次東征廣東地方軍閥陳炯明的主力,同友軍一起擊敗陳軍。4月,校軍改編為國民黨黨軍第1旅,後又擴編為黨軍第1師。6月,奉命回師廣州,參加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23日,軍校派入伍生和黨軍參加廣州各界人民的反帝大遊行,在沙基遭英、法、葡帝國主義武裝鎮壓,軍校官兵和學生犧牲23人。10月,以黨軍第1師為基礎擴編而成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參加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在友軍配合下徹底消滅了陳軍,為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26年7月之後,軍校許多畢業生參加北伐戰爭,在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軍校隨著革命形勢的大發展而擴大。以教導團為基礎成立國民黨黨軍第1旅,是此後國民革命軍大發展的基幹力量。從1925年起,黃埔軍校先後在廣州、潮州、南寧、武漢、長沙設立分校。1926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國民革命軍各軍所屬軍事學校與黃埔軍校合併,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直隸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任校長,汪精衛任黨代表。增設副校長,由李濟深擔任。設教授部、訓練部、政治部、經理部、入伍生部、管理處、軍械處、軍醫處、編譯處、兵器研究處和高級班。
這一時期,黃埔軍校曾數次更改校名。除創辦之初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外,引人注目的是在其中加入“黨立”兩字,全稱“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這是1925年2月第一次東征時開始使用的校名,最早見於軍校發布的文告《告東江人民書》,刊登在軍校出版的《青年軍人》第2期。那時,校總理孫中山病在北京,在校名上冠以“中國國民黨黨立”的字樣,實為校長蔣介石所決定,其目的是為貶低共產黨人在軍校中的地位製造根據。從這個校名的改變可看出,蔣介石在軍校排共、反共初露端倪。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後來在撰寫軍校校史時,為掩蓋國共兩黨合作創辦軍校的真相,把“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稱為是黃埔軍校最早的校名,這是不尊重歷史的。
1924年拍攝的黃埔軍校大門,校匾題為“陸軍軍官學校”。從軍校創辦時期對內對外的文告、聲明等文獻資料看,所署校名並未統一。多採用“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1925年6月,軍校為廣州沙基慘案發表《本校全體官生士兵通電》,以“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署名;1926年2月為援助省港罷工發表《慰問罷工工友》公開信,又仍以“陸軍軍官學校”署名。在此期間,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或“廣州陸軍軍官學校”作校名,也始見於廣州《民國日報》、《上海民國日報》的文章或消息報導中,但這些稱呼純屬為了標明校址所在地,以區別於當年滇、粵、桂、湘各軍所辦的軍官學校,並非正式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