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湊得多其實是為了壯膽,這百十來號人裏麵,沒有幾個膽壯的,中國老百姓都怕官,二冬在這群戰戰兢兢的人中間,突然感到小民的可悲和伸張正義的責任。
其實湊數的人多還真不如找兩個真好漢,這也是往往好漢一個能鎮住鬆包一群的緣故。
對於當官的,雖然二冬見得不多,但是聽得不少,也其實大多是色厲內荏,官架子後麵其實是對百姓的無視,而你真露出勇武剛烈,他又變成一個軟骨頭,因為這種官往往是靠軟骨頭、溜須拍馬,逢迎巴結才當上官的。
離縣城十多裏,一群人很快就到了獻縣縣衙,縣衙早就知道今天石橋會來申辯,所以如臨大敵,所有衙役取消休假,都來站班,可是也隻有十來個人,感嘆古代政府的高效率,一個縣裏,一個知縣,帶領著十來個衙役,管著幾個教諭、典獄,錢糧師爺,刑名師爺就把事全辦了。
就這樣百十個戰戰兢兢的申訴人跪在堂下,十來個戰戰兢兢的官差衙役站在堂上,開始了石橋會是否合法的辯論,當然這個辯論是不對等的,隻有秀才可以不跪,其他人不想跪你就站在堂外,二冬不想跪,仗著自己壯實,擠了個靠門口的位置,旁聽辯論。
縣官雖然心裏打小鼓,但是父母官的架子還是擺的十足,先宣講一番聖諭,告訴老百姓皇上說啦:不許民間私自結社集會,不解散就按謀逆論處,株連九族,……。
史秀才也不示弱,麵對父母官知縣不卑不亢,先從石橋的重要性講起:滹沱一水喜怒無常,木橋屢修屢壞,勞民傷財,商旅斷行,禦路不通;此事事關國家安全,大人前途,百姓福祉;石橋會不是教門,不講崇拜服從,所以不會危害國家安全;這是百姓維持生計的必要紐帶,和商會,行幫一樣,都是為了謀生謀福。
所以石橋會不僅無罪,反而有功。應當大力鼓勵支持,以保障禦路暢通,維持兩岸百姓生計;於我縣是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於國家也少很多組織修橋治水的耗費;於官於私,於國於民。都是好事情。
知縣說:何以保證石橋會組織不被邪教利用?經費不被貪汙挪用?還是官家派官差掌握石橋會人員、組織、經費等一概情況,化官為私,豈不兩全?
史秀才對知縣寸步不讓:“石橋會會員之間隻有慈善捐助關係,君子之交,清清如水;不會像邪教一樣盲目跟從。而且石橋會的經費都是公開透明,帳目刻於石橋欄杆之上公示於眾,過往行人都能監督,何來貪汙挪用?
官差派來,可是官薪?我們石橋會沒有薪酬,官府是不是給石橋會的領導一份薪酬?假如官差派到石橋會,我們石橋會管理人員都是大家推選,我們對官差不滿意可不可以罷免?假如派來的官差有貪汙挪用怎麽辦?是交由知縣大人處理還是石橋會內部處理?假如大人如此熱心公益,那石橋會也不用辦了,石橋修理維護直接找大人來支取款項如何?”
縣官被史秀才難住了,別看他眼紅石橋會的茶攤山場,可是那收入又有多少,一塊石料就要幾兩銀子,一場洪水下來,那被沖走的石料就不再是石料,是他的命根子呀!
還是算了,賠本的買賣不能幹,讓他們去吧,但願明年石橋就衝倒,叫石橋會的人傾家蕩產也修不上,再沒收石橋會的資產不遲。
於是縣官奸笑著對史秀才說:“既然你們石橋會負責維護石橋,那就要盡職盡責,假如石橋有損毀需及時修好,如果不能修好,本縣可不講鄉親情麵,必要沒收石橋會資產,解散石橋會,你們說如何?
史秀才側轉身斜對著大家說: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們石橋會的事不是我一個人的事,需要大家商議,請容我回去轉告楊起鳳會長及眾位長老,大家商議之後,請楊會長代表石橋會來與您簽責任狀如何?
知縣強硬起來,惱羞成怒地說:“不行!現在就令差役傳楊起鳳上堂,我的子民還在我麵前端架子,不簽就解散石橋會。”
史秀才也針鋒相對:“大人解散石橋會容易,建立石橋會可不易,假如沒有石橋會,石橋一斷,南北交通斷絕,大人也難辭其咎吧?”
縣官看有點唬不住史秀才,一拍驚堂木:“大膽刁民,咆哮公堂,給我掌嘴!”
掌嘴是拿縣令桌案上的簽筒裏的簽板來抽犯人的嘴巴,這一聲掌嘴,氣壞了下麵的好漢竇二東,竇二東衝出來,勇救呂秀才,才贏得了山東鐵羅漢的威名。
大明孽子 六十六章鋼鐵羅漢
知縣的掌嘴之聲未落,隻聽下麵人群中一聲咆哮,嚇得公堂上的人一哆嗦,官差有的膽小的,已經把褲子尿了,為什麽?他們也知道石橋會頗得人心,在那個戰火頻仍戰亂四起的年代,沒點勢力,沒點本事,從山西到河北這麽遠,這麽大工程,就是被流氓無賴沿途勒索也早就把石橋會踏平了。
可是知縣不信這個,以為石橋會依仗的是明朝官府的支持,現在明朝沒有了,天下是大清的了,他是在這代表大清的,跟他這個代表過不去,就是跟大清過不去,他不信這幫小民有這個膽子。
竇二冬現在雖然才十四歲,但身高七尺,腰圍二尺六,已經外貌是壯碩的一個成年人,彪悍健壯,在人前一站,都以為他是十八九的小夥子。一聲怒吼,底氣足,嗓門亮;雖然沒練過獅子吼功,可是也足以震懾四方。
其實湊數的人多還真不如找兩個真好漢,這也是往往好漢一個能鎮住鬆包一群的緣故。
對於當官的,雖然二冬見得不多,但是聽得不少,也其實大多是色厲內荏,官架子後麵其實是對百姓的無視,而你真露出勇武剛烈,他又變成一個軟骨頭,因為這種官往往是靠軟骨頭、溜須拍馬,逢迎巴結才當上官的。
離縣城十多裏,一群人很快就到了獻縣縣衙,縣衙早就知道今天石橋會來申辯,所以如臨大敵,所有衙役取消休假,都來站班,可是也隻有十來個人,感嘆古代政府的高效率,一個縣裏,一個知縣,帶領著十來個衙役,管著幾個教諭、典獄,錢糧師爺,刑名師爺就把事全辦了。
就這樣百十個戰戰兢兢的申訴人跪在堂下,十來個戰戰兢兢的官差衙役站在堂上,開始了石橋會是否合法的辯論,當然這個辯論是不對等的,隻有秀才可以不跪,其他人不想跪你就站在堂外,二冬不想跪,仗著自己壯實,擠了個靠門口的位置,旁聽辯論。
縣官雖然心裏打小鼓,但是父母官的架子還是擺的十足,先宣講一番聖諭,告訴老百姓皇上說啦:不許民間私自結社集會,不解散就按謀逆論處,株連九族,……。
史秀才也不示弱,麵對父母官知縣不卑不亢,先從石橋的重要性講起:滹沱一水喜怒無常,木橋屢修屢壞,勞民傷財,商旅斷行,禦路不通;此事事關國家安全,大人前途,百姓福祉;石橋會不是教門,不講崇拜服從,所以不會危害國家安全;這是百姓維持生計的必要紐帶,和商會,行幫一樣,都是為了謀生謀福。
所以石橋會不僅無罪,反而有功。應當大力鼓勵支持,以保障禦路暢通,維持兩岸百姓生計;於我縣是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於國家也少很多組織修橋治水的耗費;於官於私,於國於民。都是好事情。
知縣說:何以保證石橋會組織不被邪教利用?經費不被貪汙挪用?還是官家派官差掌握石橋會人員、組織、經費等一概情況,化官為私,豈不兩全?
史秀才對知縣寸步不讓:“石橋會會員之間隻有慈善捐助關係,君子之交,清清如水;不會像邪教一樣盲目跟從。而且石橋會的經費都是公開透明,帳目刻於石橋欄杆之上公示於眾,過往行人都能監督,何來貪汙挪用?
官差派來,可是官薪?我們石橋會沒有薪酬,官府是不是給石橋會的領導一份薪酬?假如官差派到石橋會,我們石橋會管理人員都是大家推選,我們對官差不滿意可不可以罷免?假如派來的官差有貪汙挪用怎麽辦?是交由知縣大人處理還是石橋會內部處理?假如大人如此熱心公益,那石橋會也不用辦了,石橋修理維護直接找大人來支取款項如何?”
縣官被史秀才難住了,別看他眼紅石橋會的茶攤山場,可是那收入又有多少,一塊石料就要幾兩銀子,一場洪水下來,那被沖走的石料就不再是石料,是他的命根子呀!
還是算了,賠本的買賣不能幹,讓他們去吧,但願明年石橋就衝倒,叫石橋會的人傾家蕩產也修不上,再沒收石橋會的資產不遲。
於是縣官奸笑著對史秀才說:“既然你們石橋會負責維護石橋,那就要盡職盡責,假如石橋有損毀需及時修好,如果不能修好,本縣可不講鄉親情麵,必要沒收石橋會資產,解散石橋會,你們說如何?
史秀才側轉身斜對著大家說: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們石橋會的事不是我一個人的事,需要大家商議,請容我回去轉告楊起鳳會長及眾位長老,大家商議之後,請楊會長代表石橋會來與您簽責任狀如何?
知縣強硬起來,惱羞成怒地說:“不行!現在就令差役傳楊起鳳上堂,我的子民還在我麵前端架子,不簽就解散石橋會。”
史秀才也針鋒相對:“大人解散石橋會容易,建立石橋會可不易,假如沒有石橋會,石橋一斷,南北交通斷絕,大人也難辭其咎吧?”
縣官看有點唬不住史秀才,一拍驚堂木:“大膽刁民,咆哮公堂,給我掌嘴!”
掌嘴是拿縣令桌案上的簽筒裏的簽板來抽犯人的嘴巴,這一聲掌嘴,氣壞了下麵的好漢竇二東,竇二東衝出來,勇救呂秀才,才贏得了山東鐵羅漢的威名。
大明孽子 六十六章鋼鐵羅漢
知縣的掌嘴之聲未落,隻聽下麵人群中一聲咆哮,嚇得公堂上的人一哆嗦,官差有的膽小的,已經把褲子尿了,為什麽?他們也知道石橋會頗得人心,在那個戰火頻仍戰亂四起的年代,沒點勢力,沒點本事,從山西到河北這麽遠,這麽大工程,就是被流氓無賴沿途勒索也早就把石橋會踏平了。
可是知縣不信這個,以為石橋會依仗的是明朝官府的支持,現在明朝沒有了,天下是大清的了,他是在這代表大清的,跟他這個代表過不去,就是跟大清過不去,他不信這幫小民有這個膽子。
竇二冬現在雖然才十四歲,但身高七尺,腰圍二尺六,已經外貌是壯碩的一個成年人,彪悍健壯,在人前一站,都以為他是十八九的小夥子。一聲怒吼,底氣足,嗓門亮;雖然沒練過獅子吼功,可是也足以震懾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