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帝的~~~狐~~狸~~~精~~應應~~inginginging~~”吳廣在野外喊了一宿,過足了配音的癮,直到開始有真的狐狸跑來圍攻他,這才青著眼圈,渾身是蚊子包地回來了。
士卒們次日清早紛紛傳說:“陳屯長要被上帝挑出來當王了!”一邊說,一邊用眼睛指著屯長辦公室的方向。
瀟水曰:從黃帝時代起,三千年來統治中國的都是血統高貴的大家族:夏王大禹的老爹鯀原本是高級幹部,鯀家族是華夏的貴胄。商湯是商諸侯之長,祖先一直是商族領袖,甚至最早是堯舜時代的高級幹部。周文王、周武王也是方國領袖,祖先是赫赫知名的後稷等人。秦皇帝的祖先,也是夏商時代的貴族或諸侯領袖——總之都是蠻有地位的貴族,大家族子弟。而陳勝以為憑著自己一個匹夫的實力也可以稱王稱霸,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叛逆,非常有創意的。
普通民眾,沒有知名的祖先而能稱王稱霸,還沒有先例。你必須有個好祖先才行,當時的人都崇拜祖先,因此對陳勝不能苟同。後來的大賢人張耳、陳餘,都是建議陳勝立六國貴族的後人為王,而不要自立為王,因為陳勝沒有好祖先。這不是張耳、陳餘有偏見,而是他倆分析了人們的偏見而發出的建議。範曾(?)也是如此,他在向項羽分析陳述陳勝失敗的原因時也說:陳勝不應該自立為王,而應該立六國貴族之後,這樣才會有人響應。因為,陳勝是個匹夫,不配當王,人們不服,人民不習慣。當時人隻迷信祖先,迷信有著高貴祖先的六國貴族之後,他們可以為王。匹夫不可為王!
王的兒子永遠是王,賊的兒子永遠是賊,匹夫的兒子永遠是匹夫,貴族的兒子永遠是貴族。
沒有傲人的祖宗,休想當王!
陳勝很討厭這種相傳久遠的祖先崇拜觀念,他後來喊的“王候將相,寧有種忽”,就是反對貴族的祖先崇拜的。他說,我沒有高貴的貴族祖宗,但我想以一個匹夫而稱王,難道王是有“種”的嗎?他的要求,是盤古開天以來的第一例。但是,人民不服啊,你沒有高貴的祖宗,就是不行!
(這沒有什麽好奇怪的,朱元璋以一個農民、和尚的低賤背景而當了皇帝,至今人們仍有些看不起、不服氣他呢!是吧。嗬嗬。)
於是陳勝想,雖然我沒有可以傲人的祖宗,但是我可以藉助天命啊。他的“魚腹藏書”、“狐狸夜語”,也就是編造了一個天意,用天命彌補他祖先的不足,讓天和上帝發言幫他拉選票。
陳勝以自己的天命理論,終於彌補了祖先的不足,甚至想擊破天子的祖先崇拜理論,取得了造反的理論依據。
而那個捕魚的水灣後來被稱為“魚腹丹書灣”,在安徽宿州地區,是個人造景點。而“篝火狐鳴祠”則在附近,歡迎有空大家去宿州參觀這些假景點兒。
順便說一句,陳勝要求以匹夫而稱王,也不是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次。墨子也是講“尚賢”的,隻要你有本事,一樣可以平民而躍居要津。為此,他不惜編造了堯舜禹的“禪讓”故事。
自打陳勝、劉邦這些匹夫相繼稱王以後,中國的歷史,從此也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貴族大家族統治的時代——我所謂青銅時代(夏商周秦),從此也就徹底結束了。
青銅時代的蝸角戰爭 戍卒叫、函穀舉
5
--------------------------------------------------------------------------------
現在我們說說今天要死的兩位苦主:將尉。我們知道,打仗的時候,各郡縣都要出兵,由縣尉帶兵。縣尉在秦朝是僅次於縣令的第二把手,專管軍事,俸祿為二百石至四百石左右,高於屯長二百石。
四百石是個什麽概念呢?所謂四百石,其實是年薪。每石等於多少斤呢,每石等於120斤,相當於一個大學生體重,正好夠廉頗先生那種飯量的人吃十頓(廉頗一頓吃一鬥,即十分之一石)。
所以,四百石的年穀,夠廉頗吃五年。鑑於帶隊的這縣尉肯定比廉頗飯量小,所以應該能吃上十年。但是若他家有十口人的話,則又隻夠吃一年的了。
這一年全家人總是拚命塞小米吃,肚子和嘴巴恐怕也不會太爽,還想吃肉怎麽辦啊?秦皇帝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俸祿中的一半是折合成錢幣來發給他,使得他可以買肉吃,富餘的錢還可以去泡腳、鬆骨什麽的。但是他一泡腳鬆骨,老婆孩子的米肉就得減量。總之,四百石的米俸,剛好夠養活一家人,
如果他不出去泡腳的話。
而郡守(相當於省長)的俸祿通常是兩千石,看來也並不富裕,但泡腳或稍可以了。而位列三公——如李斯這樣的級別,則是一萬石,這是最頂尖的級別了,可以泡很多腳。
是凡縣尉(四百石)出去帶兵了,就改叫將尉。這次帶隊的將尉有兩個,分別叫做將尉a和將尉b。但我估計這哥倆平時並不呆在大澤鄉軍屯,否則陳勝吳廣在那裏鬧鬼,士卒們都知道,他不會耳目比士卒還鈍。如果他倆平時不在軍屯的話,那麽在軍屯的柵欄裏,陳勝吳廣就最大。而陳勝吳廣素愛人,士卒都是他倆的fans。
這天中午,將尉從縣裏趕來了,找陳勝、吳廣他們喝酒,準備飽餐一頓之後,擇日拔營啟程北上。
士卒們次日清早紛紛傳說:“陳屯長要被上帝挑出來當王了!”一邊說,一邊用眼睛指著屯長辦公室的方向。
瀟水曰:從黃帝時代起,三千年來統治中國的都是血統高貴的大家族:夏王大禹的老爹鯀原本是高級幹部,鯀家族是華夏的貴胄。商湯是商諸侯之長,祖先一直是商族領袖,甚至最早是堯舜時代的高級幹部。周文王、周武王也是方國領袖,祖先是赫赫知名的後稷等人。秦皇帝的祖先,也是夏商時代的貴族或諸侯領袖——總之都是蠻有地位的貴族,大家族子弟。而陳勝以為憑著自己一個匹夫的實力也可以稱王稱霸,這種思想在當時是非常叛逆,非常有創意的。
普通民眾,沒有知名的祖先而能稱王稱霸,還沒有先例。你必須有個好祖先才行,當時的人都崇拜祖先,因此對陳勝不能苟同。後來的大賢人張耳、陳餘,都是建議陳勝立六國貴族的後人為王,而不要自立為王,因為陳勝沒有好祖先。這不是張耳、陳餘有偏見,而是他倆分析了人們的偏見而發出的建議。範曾(?)也是如此,他在向項羽分析陳述陳勝失敗的原因時也說:陳勝不應該自立為王,而應該立六國貴族之後,這樣才會有人響應。因為,陳勝是個匹夫,不配當王,人們不服,人民不習慣。當時人隻迷信祖先,迷信有著高貴祖先的六國貴族之後,他們可以為王。匹夫不可為王!
王的兒子永遠是王,賊的兒子永遠是賊,匹夫的兒子永遠是匹夫,貴族的兒子永遠是貴族。
沒有傲人的祖宗,休想當王!
陳勝很討厭這種相傳久遠的祖先崇拜觀念,他後來喊的“王候將相,寧有種忽”,就是反對貴族的祖先崇拜的。他說,我沒有高貴的貴族祖宗,但我想以一個匹夫而稱王,難道王是有“種”的嗎?他的要求,是盤古開天以來的第一例。但是,人民不服啊,你沒有高貴的祖宗,就是不行!
(這沒有什麽好奇怪的,朱元璋以一個農民、和尚的低賤背景而當了皇帝,至今人們仍有些看不起、不服氣他呢!是吧。嗬嗬。)
於是陳勝想,雖然我沒有可以傲人的祖宗,但是我可以藉助天命啊。他的“魚腹藏書”、“狐狸夜語”,也就是編造了一個天意,用天命彌補他祖先的不足,讓天和上帝發言幫他拉選票。
陳勝以自己的天命理論,終於彌補了祖先的不足,甚至想擊破天子的祖先崇拜理論,取得了造反的理論依據。
而那個捕魚的水灣後來被稱為“魚腹丹書灣”,在安徽宿州地區,是個人造景點。而“篝火狐鳴祠”則在附近,歡迎有空大家去宿州參觀這些假景點兒。
順便說一句,陳勝要求以匹夫而稱王,也不是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次。墨子也是講“尚賢”的,隻要你有本事,一樣可以平民而躍居要津。為此,他不惜編造了堯舜禹的“禪讓”故事。
自打陳勝、劉邦這些匹夫相繼稱王以後,中國的歷史,從此也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貴族大家族統治的時代——我所謂青銅時代(夏商周秦),從此也就徹底結束了。
青銅時代的蝸角戰爭 戍卒叫、函穀舉
5
--------------------------------------------------------------------------------
現在我們說說今天要死的兩位苦主:將尉。我們知道,打仗的時候,各郡縣都要出兵,由縣尉帶兵。縣尉在秦朝是僅次於縣令的第二把手,專管軍事,俸祿為二百石至四百石左右,高於屯長二百石。
四百石是個什麽概念呢?所謂四百石,其實是年薪。每石等於多少斤呢,每石等於120斤,相當於一個大學生體重,正好夠廉頗先生那種飯量的人吃十頓(廉頗一頓吃一鬥,即十分之一石)。
所以,四百石的年穀,夠廉頗吃五年。鑑於帶隊的這縣尉肯定比廉頗飯量小,所以應該能吃上十年。但是若他家有十口人的話,則又隻夠吃一年的了。
這一年全家人總是拚命塞小米吃,肚子和嘴巴恐怕也不會太爽,還想吃肉怎麽辦啊?秦皇帝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俸祿中的一半是折合成錢幣來發給他,使得他可以買肉吃,富餘的錢還可以去泡腳、鬆骨什麽的。但是他一泡腳鬆骨,老婆孩子的米肉就得減量。總之,四百石的米俸,剛好夠養活一家人,
如果他不出去泡腳的話。
而郡守(相當於省長)的俸祿通常是兩千石,看來也並不富裕,但泡腳或稍可以了。而位列三公——如李斯這樣的級別,則是一萬石,這是最頂尖的級別了,可以泡很多腳。
是凡縣尉(四百石)出去帶兵了,就改叫將尉。這次帶隊的將尉有兩個,分別叫做將尉a和將尉b。但我估計這哥倆平時並不呆在大澤鄉軍屯,否則陳勝吳廣在那裏鬧鬼,士卒們都知道,他不會耳目比士卒還鈍。如果他倆平時不在軍屯的話,那麽在軍屯的柵欄裏,陳勝吳廣就最大。而陳勝吳廣素愛人,士卒都是他倆的fans。
這天中午,將尉從縣裏趕來了,找陳勝、吳廣他們喝酒,準備飽餐一頓之後,擇日拔營啟程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