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水利技術的熟練應用,這裏從很古的時候就有了精耕細作的農業。除了一些富庶城市的誘惑之外,這裏對於從蒙古高原敗退下來的遊牧民族沒有什麽吸引力。在這些“蕞爾小國”麵前,西來的民族無疑是龐然大物。在他們處於低穀時,這裏是他們謀求復興的優良的後勤補給地,等他們重新強大後,這裏狹小的空間就不夠他們騰挪輾轉了。
在中亞當時的經濟條件下,根本無法構建統一的國內市場,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聯繫僅僅是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的政治隸屬和賦稅榨取,而各個基層政權之間則缺乏橫向的聯繫。況且中亞的任何一塊大綠洲也都沒有能力供養一支足以長期威懾附庸國俯首聽命的軍隊。因此,不論是匈奴、突厥、阿拉伯人,還是蒙古人都不得不向這嚴酷的地理和歷史條件臣服。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離開,另尋生存空間。
回到蒙古高原不太現實,因為總有後來者占據他們的“故土”。在西域零散的農耕文化薰陶下,他們的騎射技藝在不知不覺中被削弱了不少,回去隻會自討沒趣。向南是青藏高原的雪山絕域,羌藏騎士的武功更是不得了,於是隻好再向西拓展。
幸運的是,造物主在中亞的群山之間留了幾條羊腸小道,穿過阿拉套山、穆紮特山口,呈現在騎士腳下的是廣袤無邊的吉爾吉斯草原和俄羅斯草原,向西一直延伸到中部歐洲。盡管這裏的綠草和呼倫貝爾草原相比實在矮了點,可如此廣闊的生存空間對於人口並不很多的遊牧民族而言,綽綽有餘。興奮的草原騎士重新找到自己的樂土,他們長嘯著沖向草原的懷抱。懷著重建幸福家園的夢想,他們一路殺去,無人能夠阻擋,也由此在歷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衝擊波。
中亞高原的地理、氣候特點,構成了它的優勢。沿著這條橫貫東西的綠色草原地帶,向西可以打擊歐洲,向東可以直指東北亞,向北可以越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向南可以進攻伊朗、印度,向東南則對黃河、長江流域構成巨大威脅。這裏無疑是世界歷史發展的核心動力區。崛起在這裏的遊牧民族往往速興速亡,在崛起之後就向南或向西掀起黑色風暴,颳起一次次的颶風。遊牧民族的突襲給其經過的地區帶來了持續不斷的災難和恐懼。但也正是這種強迫性動力,不斷地把人類推向更高的境界。
英國學者邁金德為此請求沉迷於“歐洲中心論”的人們“暫時地把歐洲和歐洲的歷史看作隸屬於亞洲和亞洲的歷史,因為在非常現實的意義上說,歐洲文明是反對亞洲人入侵的長期鬥爭的結果”。美國學者麥高文說得更直接:“傾覆羅馬帝國的動力,便來自中亞細亞……侵入高盧和義大利的亞洲蠻族,雖攜恐怖混亂俱來,但也未曾長期定居,他們所造成的政治變局,厲時甚短。而直接傾覆羅馬帝國舊製的,卻是由於日耳曼諸族的入居帝國版圖之內……(但這些日耳曼人)不過是一班喪膽的逃難者。這些哥特部落並非不畏懼羅馬的大軍,可是他們更畏懼突然出現於他們麵前的來自中亞的狂暴的乘馬戰士。因為這種恐懼,才驅使他們衝破羅馬的防線,而普遍侵入羅馬各省。”這裏所說的亞洲蠻族,就是本書要呈現給大家的離開故土的華夏兒女----西遷的匈奴族。
二、速度與開放:遊牧民族的先天優勢
人類文明就像露天花園裏的花草,既需要和煦的陽光和充足的水源,也需要狂風暴雨的摧逼和考驗。來自蒙古高原的黑色狂飆正是農業文明不可缺少的養分。匈奴人----馬背上的王者,天生的騎射專家,在用他們無與倫比的速度向南衝擊的同時,也在用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接收著來自農業文明的營養。草原和耕地的互動,催使人類文明的車輪不斷向前。
●馬背上的民族:閃電戰的專利持有人
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馬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工具。為了追逐奔馳於無際草原上的黃羊、野鹿,為了驅趕逐水草生存的牛羊,為了驅逐或躲避外來部落的侵擾,草原的孩子們從小就要學會在馬背上生活,三四歲的小孩子就能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如地上下馬,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就是在馬背上脫離母腹,來到這個世界的。長年的騎馬生活,使他們和馬的結合異常和諧。當匈奴人第一次出現在歐洲騎士麵前時,那些身著沉重鎧甲自以為是的重裝騎兵們目瞪口呆,他們無法理解匈奴人竟然能那樣與馬緊緊地連在一起,比希臘神話中的“人身馬”還要神奇。
匈奴人的馬是什麽樣子現在已經無法知道。不過從當時人們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馬和後來成吉思汗率領下的蒙古鐵騎騎乘的蒙古馬很接近。我們不妨拿蒙古馬來參照一下。蒙古馬頭很寬,眼睛突出,腿腕很細,比歐洲馬普遍矮一些。由於是在空曠的牧區牧放,漫長的嚴冬裏沒有避寒之地,沒有千草或穀物作為補充飼科,蒙古馬的體格不很高大,鬃毛很長,尾巴蓬鬆,顯得非常單薄瘦弱;但卻非常能吃苦,耐力、適應性很強。一匹蒙古馬可以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一天連續奔跑100英裏以上,而且特別擅長在山地上飛馳。換了歐洲馬,早就累死了。不過第二天就不能再騎這麽遠了,得將它放牧幾天才行。不過這對匈奴人來說不是什麽問題,因為他們戰時習慣帶上好幾匹戰馬,能按需要連續不斷地換著騎。高素質的戰馬保證了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控製推進速度。
在中亞當時的經濟條件下,根本無法構建統一的國內市場,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聯繫僅僅是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上的政治隸屬和賦稅榨取,而各個基層政權之間則缺乏橫向的聯繫。況且中亞的任何一塊大綠洲也都沒有能力供養一支足以長期威懾附庸國俯首聽命的軍隊。因此,不論是匈奴、突厥、阿拉伯人,還是蒙古人都不得不向這嚴酷的地理和歷史條件臣服。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離開,另尋生存空間。
回到蒙古高原不太現實,因為總有後來者占據他們的“故土”。在西域零散的農耕文化薰陶下,他們的騎射技藝在不知不覺中被削弱了不少,回去隻會自討沒趣。向南是青藏高原的雪山絕域,羌藏騎士的武功更是不得了,於是隻好再向西拓展。
幸運的是,造物主在中亞的群山之間留了幾條羊腸小道,穿過阿拉套山、穆紮特山口,呈現在騎士腳下的是廣袤無邊的吉爾吉斯草原和俄羅斯草原,向西一直延伸到中部歐洲。盡管這裏的綠草和呼倫貝爾草原相比實在矮了點,可如此廣闊的生存空間對於人口並不很多的遊牧民族而言,綽綽有餘。興奮的草原騎士重新找到自己的樂土,他們長嘯著沖向草原的懷抱。懷著重建幸福家園的夢想,他們一路殺去,無人能夠阻擋,也由此在歷史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衝擊波。
中亞高原的地理、氣候特點,構成了它的優勢。沿著這條橫貫東西的綠色草原地帶,向西可以打擊歐洲,向東可以直指東北亞,向北可以越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向南可以進攻伊朗、印度,向東南則對黃河、長江流域構成巨大威脅。這裏無疑是世界歷史發展的核心動力區。崛起在這裏的遊牧民族往往速興速亡,在崛起之後就向南或向西掀起黑色風暴,颳起一次次的颶風。遊牧民族的突襲給其經過的地區帶來了持續不斷的災難和恐懼。但也正是這種強迫性動力,不斷地把人類推向更高的境界。
英國學者邁金德為此請求沉迷於“歐洲中心論”的人們“暫時地把歐洲和歐洲的歷史看作隸屬於亞洲和亞洲的歷史,因為在非常現實的意義上說,歐洲文明是反對亞洲人入侵的長期鬥爭的結果”。美國學者麥高文說得更直接:“傾覆羅馬帝國的動力,便來自中亞細亞……侵入高盧和義大利的亞洲蠻族,雖攜恐怖混亂俱來,但也未曾長期定居,他們所造成的政治變局,厲時甚短。而直接傾覆羅馬帝國舊製的,卻是由於日耳曼諸族的入居帝國版圖之內……(但這些日耳曼人)不過是一班喪膽的逃難者。這些哥特部落並非不畏懼羅馬的大軍,可是他們更畏懼突然出現於他們麵前的來自中亞的狂暴的乘馬戰士。因為這種恐懼,才驅使他們衝破羅馬的防線,而普遍侵入羅馬各省。”這裏所說的亞洲蠻族,就是本書要呈現給大家的離開故土的華夏兒女----西遷的匈奴族。
二、速度與開放:遊牧民族的先天優勢
人類文明就像露天花園裏的花草,既需要和煦的陽光和充足的水源,也需要狂風暴雨的摧逼和考驗。來自蒙古高原的黑色狂飆正是農業文明不可缺少的養分。匈奴人----馬背上的王者,天生的騎射專家,在用他們無與倫比的速度向南衝擊的同時,也在用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接收著來自農業文明的營養。草原和耕地的互動,催使人類文明的車輪不斷向前。
●馬背上的民族:閃電戰的專利持有人
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馬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工具。為了追逐奔馳於無際草原上的黃羊、野鹿,為了驅趕逐水草生存的牛羊,為了驅逐或躲避外來部落的侵擾,草原的孩子們從小就要學會在馬背上生活,三四歲的小孩子就能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自如地上下馬,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就是在馬背上脫離母腹,來到這個世界的。長年的騎馬生活,使他們和馬的結合異常和諧。當匈奴人第一次出現在歐洲騎士麵前時,那些身著沉重鎧甲自以為是的重裝騎兵們目瞪口呆,他們無法理解匈奴人竟然能那樣與馬緊緊地連在一起,比希臘神話中的“人身馬”還要神奇。
匈奴人的馬是什麽樣子現在已經無法知道。不過從當時人們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馬和後來成吉思汗率領下的蒙古鐵騎騎乘的蒙古馬很接近。我們不妨拿蒙古馬來參照一下。蒙古馬頭很寬,眼睛突出,腿腕很細,比歐洲馬普遍矮一些。由於是在空曠的牧區牧放,漫長的嚴冬裏沒有避寒之地,沒有千草或穀物作為補充飼科,蒙古馬的體格不很高大,鬃毛很長,尾巴蓬鬆,顯得非常單薄瘦弱;但卻非常能吃苦,耐力、適應性很強。一匹蒙古馬可以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一天連續奔跑100英裏以上,而且特別擅長在山地上飛馳。換了歐洲馬,早就累死了。不過第二天就不能再騎這麽遠了,得將它放牧幾天才行。不過這對匈奴人來說不是什麽問題,因為他們戰時習慣帶上好幾匹戰馬,能按需要連續不斷地換著騎。高素質的戰馬保證了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控製推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