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用到的設備十分複雜,原理卻非常簡單。一台特製的發射器在盛滿稠密有機質溶液的水池中持續不斷地旋轉,發出超高功率的短波超聲波脈衝。脈衝波穿過地表,如雷達波束一般“掃描”地下,產生回聲。再經由一個設計獨特的延時電路——我就不在這裏講述它的工作原理了——我們便可以選擇任意深度的回聲構成圖像,這圖像展示的是經過探查之後的地層,並將在陰極射線管屏幕上顯現出來。
我第一次拜訪漢考克教授時,他的儀器還相當簡陋,但已經可以顯示地下幾百英尺的岩石分布情況了,我們還能清楚地看到穿過他實驗室地下的巴克羅地鐵線的一部分。教授的成功秘訣主要取決於超聲波噴發的劇烈強度,從一開始,他的儀器就能產生高達幾百千瓦的峰值能量,這些能量幾乎全被發射到地下。在發射器附近逗留並不安全,我注意到,儀器周圍的土壤變得相當溫暖。我還驚訝地發現,周圍地區常有大量鳥群聚集,隨後得知它們都是被泥土中數以萬計的死蟲子吸引來的。
到了1960年,克萊頓博士去世,這時該設備的工作功率可達百萬瓦,可以獲得地下一英裏深處的清晰地層圖像。克萊頓博士將探測結果與已知的地理學數據相對照,確定無疑地證實了這些信息的價值。
克萊頓博士死於車禍是個重大的悲劇。一直以來,他都對教授施加正麵的影響,而教授本人對這項工作的實際應用一向漠不關心。不久以後,我注意到教授的著眼點有了顯著的轉移,幾個月後,他對我說,他有了新的遠大目標。那時我一直勸說他發表實驗結果(他已經花掉了50,000英鎊,公共帳目委員會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但他求我再多給他一些時間。我想,我最好用他的原話解釋他當時的態度,我還清楚地記得他說這些話時的獨特語氣。
“你就不好奇嗎?”他說,“想沒想過地球內部的樣子?我們隻用煤礦和水井在地球表麵撓過癢癢,可地層深處依然跟月球背麵一樣神秘莫測。
“我們知道,地球的密度不合規律——比地殼中岩石和土壤含量的密度高多了。地核也許是由固態金屬構成的,但直到如今,沒人能告訴我們真相。哪怕是地下十英裏,壓強也有每平方英寸三十噸以上,溫度高達幾百度。地球最中心更是難以想像——恐怕壓強會達到每平方英寸上千萬噸。再過三兩年,我們或許能登上月球,抵達群星,卻對腳下四千英裏深的煉獄火海一無所知,這不是很可笑嗎?
“現在我能得到地下兩英裏的可辨識回聲,但我希望在未來幾個月裏把發射器的功率提升到十兆瓦。有了這麽大的能量,相信探測深度將增加到十英裏,而這還沒有結束。”
我被他震撼了,但同時,我又有點兒懷疑。
“聽著不錯。”我說,“可你探得越深,看到的就越少。壓力會填平所有空隙,再深入幾英裏,就隻剩下密度越來越大的同種物質了。”
“有這可能。”教授表示同意,“但從傳回來的圖像中,我們能發現很多東西。不管怎麽說,等我們探到那裏,自然就能看見了。”
那是四個月以前的事了,直到昨天,我才見到研究結果。教授當時明顯很興奮,他邀我前去,我答應了,可他沒告訴我究竟發現了什麽——假設他真的有所發現。他向我展示了改良後的設備,還把新的接收器從有機液池裏提起來。拾音器的靈敏度已經大大提高,僅這一項就將接收範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這還不算增強的發射功率。看著那鋼鐵構架的機器緩慢地轉動起來,讓人感覺很怪異,要知道,它正在探索一片距離不遠,人類卻永遠未能涉足的領域。
我們走進擺放著顯示設備的小屋,教授異乎尋常地安靜。他接通發射器,盡管那東西遠在一百碼開外,我依然感到一陣令人不適的酥麻。陰極攝像管屏幕亮了起來,緩緩轉動的時間坐標出現在屏幕上,之前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然而現在,由於發射功率和儀器靈敏度的提高,圖像也變得更加清晰。我調節探測深度,仔細觀察著地下世界,隻見一條清晰的黑暗巷道橫穿過發出暗淡光線的屏幕。我正在看著,突然間,巷道裏仿佛充滿了迷霧,我知道,那是一列地鐵剛剛經過。
我繼續向下深入。盡管這幅圖像我已經見過好多次,但這麽一大團明亮發光的物質迎麵撲來,依然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知道,它們都是地下的岩石——很有可能是五萬年前冰河時代留下的殘骸。克萊頓博士曾經做過一套表格作為參照,所以我們一路向下時可以辨認出不同的地層。我發現自己剛剛經過沖積層,接下來是厚厚的黏土層,這裏儲存著供應城市的地下水。不一會兒,黏土層也被拋到身後,我穿過了距地表一英裏深的地下岩床。
圖像依然清晰明亮,隻是沒什麽可看的,因為地層結構基本毫無變化。壓強已經升至一千個大氣壓,不久之後,任何空隙將不復存在,就連岩石自身都將化為流體。我繼續一英裏接一英裏地下降,這時隻有一團白霧在屏幕中浮動。有時聲波遇到緻密金屬的集群或礦脈,回聲返回,會將“白霧”吹開一陣子。隨著深度增加,這種現象越來越少——或者是它們的體積漸漸變小,已經探測不到了。
我第一次拜訪漢考克教授時,他的儀器還相當簡陋,但已經可以顯示地下幾百英尺的岩石分布情況了,我們還能清楚地看到穿過他實驗室地下的巴克羅地鐵線的一部分。教授的成功秘訣主要取決於超聲波噴發的劇烈強度,從一開始,他的儀器就能產生高達幾百千瓦的峰值能量,這些能量幾乎全被發射到地下。在發射器附近逗留並不安全,我注意到,儀器周圍的土壤變得相當溫暖。我還驚訝地發現,周圍地區常有大量鳥群聚集,隨後得知它們都是被泥土中數以萬計的死蟲子吸引來的。
到了1960年,克萊頓博士去世,這時該設備的工作功率可達百萬瓦,可以獲得地下一英裏深處的清晰地層圖像。克萊頓博士將探測結果與已知的地理學數據相對照,確定無疑地證實了這些信息的價值。
克萊頓博士死於車禍是個重大的悲劇。一直以來,他都對教授施加正麵的影響,而教授本人對這項工作的實際應用一向漠不關心。不久以後,我注意到教授的著眼點有了顯著的轉移,幾個月後,他對我說,他有了新的遠大目標。那時我一直勸說他發表實驗結果(他已經花掉了50,000英鎊,公共帳目委員會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但他求我再多給他一些時間。我想,我最好用他的原話解釋他當時的態度,我還清楚地記得他說這些話時的獨特語氣。
“你就不好奇嗎?”他說,“想沒想過地球內部的樣子?我們隻用煤礦和水井在地球表麵撓過癢癢,可地層深處依然跟月球背麵一樣神秘莫測。
“我們知道,地球的密度不合規律——比地殼中岩石和土壤含量的密度高多了。地核也許是由固態金屬構成的,但直到如今,沒人能告訴我們真相。哪怕是地下十英裏,壓強也有每平方英寸三十噸以上,溫度高達幾百度。地球最中心更是難以想像——恐怕壓強會達到每平方英寸上千萬噸。再過三兩年,我們或許能登上月球,抵達群星,卻對腳下四千英裏深的煉獄火海一無所知,這不是很可笑嗎?
“現在我能得到地下兩英裏的可辨識回聲,但我希望在未來幾個月裏把發射器的功率提升到十兆瓦。有了這麽大的能量,相信探測深度將增加到十英裏,而這還沒有結束。”
我被他震撼了,但同時,我又有點兒懷疑。
“聽著不錯。”我說,“可你探得越深,看到的就越少。壓力會填平所有空隙,再深入幾英裏,就隻剩下密度越來越大的同種物質了。”
“有這可能。”教授表示同意,“但從傳回來的圖像中,我們能發現很多東西。不管怎麽說,等我們探到那裏,自然就能看見了。”
那是四個月以前的事了,直到昨天,我才見到研究結果。教授當時明顯很興奮,他邀我前去,我答應了,可他沒告訴我究竟發現了什麽——假設他真的有所發現。他向我展示了改良後的設備,還把新的接收器從有機液池裏提起來。拾音器的靈敏度已經大大提高,僅這一項就將接收範圍擴大到原來的兩倍,這還不算增強的發射功率。看著那鋼鐵構架的機器緩慢地轉動起來,讓人感覺很怪異,要知道,它正在探索一片距離不遠,人類卻永遠未能涉足的領域。
我們走進擺放著顯示設備的小屋,教授異乎尋常地安靜。他接通發射器,盡管那東西遠在一百碼開外,我依然感到一陣令人不適的酥麻。陰極攝像管屏幕亮了起來,緩緩轉動的時間坐標出現在屏幕上,之前我已經見過很多次了,然而現在,由於發射功率和儀器靈敏度的提高,圖像也變得更加清晰。我調節探測深度,仔細觀察著地下世界,隻見一條清晰的黑暗巷道橫穿過發出暗淡光線的屏幕。我正在看著,突然間,巷道裏仿佛充滿了迷霧,我知道,那是一列地鐵剛剛經過。
我繼續向下深入。盡管這幅圖像我已經見過好多次,但這麽一大團明亮發光的物質迎麵撲來,依然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知道,它們都是地下的岩石——很有可能是五萬年前冰河時代留下的殘骸。克萊頓博士曾經做過一套表格作為參照,所以我們一路向下時可以辨認出不同的地層。我發現自己剛剛經過沖積層,接下來是厚厚的黏土層,這裏儲存著供應城市的地下水。不一會兒,黏土層也被拋到身後,我穿過了距地表一英裏深的地下岩床。
圖像依然清晰明亮,隻是沒什麽可看的,因為地層結構基本毫無變化。壓強已經升至一千個大氣壓,不久之後,任何空隙將不復存在,就連岩石自身都將化為流體。我繼續一英裏接一英裏地下降,這時隻有一團白霧在屏幕中浮動。有時聲波遇到緻密金屬的集群或礦脈,回聲返回,會將“白霧”吹開一陣子。隨著深度增加,這種現象越來越少——或者是它們的體積漸漸變小,已經探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