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它的個頭也在變大,還噴發出一團團煙塵與蒸汽,哪怕是其中最小的一團也能罩住一百個地球。越過火星軌道時,它的彗尾已長達四千萬英裏,仿佛一麵廣闊的信號旗在宇宙風中獵獵飛揚。當時,天文學家意識到,恐怕這將是太空中上演得最壯觀的一幕,就連1986年重返太陽係的哈雷彗星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同樣就在當時,國際天體物理學年會的組織者們決定,如果科學考察船挑戰者號能夠及時建成,就派它前去近距離考察這顆彗星,這將是一千年來絕無僅有的機會。


    連續幾周,在黎明前的夜幕中,彗星展開身形,橫跨星空,活像一條規模較小但更加清晰璀璨的銀河。它離太陽更近了,自從猛獁象的腳步震動大地以來,它還從未接近過如此炙熱的恆星,洶湧的火焰使得彗星表麵愈發活躍。一團團明亮發光的氣霧自彗核中噴薄而出,形成巨大的風幕,如探照燈一般緩緩掃過星空。這時的彗尾已長達一億英裏,將整個夜空一分為二。彗尾上的條紋圖案不斷變幻,流光溢彩,且總是指向太陽的反方向,仿佛太陽係中心正持續不斷地向外圍吹出強風,就是要將它從這團星係裏推出去。


    當挑戰者號分派出一個席位給喬治?皮克特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自從威廉?勞倫斯親眼目睹長崎原子彈爆炸以來,還沒有哪個記者能夠獲此殊榮。當然了,他有理科學位證書,未婚,身體健康,體重不超過一百二十磅,做過闌尾手術,這些無疑都加大了他的籌碼。但要知道,擁有同樣資格的人還有很多,隻不過到了現在,這些人的嫉妒也該轉變為竊喜了。


    由於挑戰者號載重有限,絕不可能平白無故稍帶上一個新聞記者,皮克特不得不削減空餘時間,參與到飛船的日常事務中來。也就是說,他實際上相當於船長的助理,每天要記錄飛行日誌,登記供給品數量,書寫帳目。幸運的是,他常常想,在外太空完全失重的環境下,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隻要睡滿三個小時就足夠了。


    為了同時做好兩項工作,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當他不用窩在壁櫥大小的辦公室裏寫寫算算,或是在儲物倉中清點成千上萬的工具和用品時,他便會帶上錄像機四處溜達。他會抓緊一切機會採訪每一個人,有時同時採訪好幾位,有時則是一對一。操作挑戰者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一共有二十人,但不是每一次採訪記錄都值得傳送回地球,他們當中有些人說話太過專業,有些人不善言談,還有一些則完全不願配合。但他至少沒有對他們表現出明顯的好惡——起碼他自己是這麽想的——沒有厚此薄彼,有失偏頗。可現在,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他想知道馬頓斯博士會如何看待目前的形勢,這位天文學家是最難相處的人物之一,但他提供的信息總是很有幫助。皮克特突然生出一股衝動,他翻出早先採訪馬頓斯時的錄像帶,把它插進錄像機。他知道自己是要通過回顧過去的方式逃避現實,但他心裏也清楚,隻有這樣,他才能說服自己相信這次旅程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第一次採訪馬頓斯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他手中拿著毫無重量感的麥克風,身體隨著通氣孔中湧出的氣流微微地晃動,幾乎被對方催眠而有些精神恍惚。但沒有人會因此怪罪他——馬頓斯博士的聲音平緩柔和,天生就有令人放鬆的功效。


    當時,他們在彗星身後兩千萬英裏之遙,但距離正在迅速縮短。他在天文觀測室裏堵住馬頓斯,向他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你好,馬頓斯博士。”他開口問道,“請問蘭德爾彗星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成分很複雜。”天文學家回答道,“隨著我們遠離太陽,它的組成還將發生變化。但彗尾主要包括氨氣、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氣、氰氣……”


    “氰氣?那不是一種劇毒氣體嗎?如果地球一不小心闖進彗尾,會發生危害嗎?”


    “不會的。盡管彗尾看起來很壯觀,可它實際上相當於真空狀態。就算是地球那麽大的體積,其中包含的氣體含量也不過火柴盒那麽一丁點兒。”


    “就是這麽稀薄的氣體,造就了如此偉大的奇觀?”


    “沒錯,同樣是這麽稀薄的氣體,還引發了炫目的電離現象。彗尾之所以會發光,是被太陽用帶電粒子轟擊的結果,這就像是宇宙中的霓虹燈。我敢說總有一天,地球上的gg商會如夢初醒,找到在整個太陽係中投放標語的方法。”


    “這個想法太讓人沮喪了——但我想有些人卻會聲稱這是實用科學的勝利。讓我們暫且放過彗尾好了,請問我們還有多長時間才能抵達彗星的中心——我猜你會稱之為‘彗核’?”


    “嚴格意義上的‘抵達’需要很長時間,大概還要兩周,我們才能進入彗核。飛船先要飛入彗尾,一點點地接近,接觸彗發之後還要繼續深入一段距離,再經過兩千萬英裏方能抵達彗核,我們事先已經計算過了。但你要知道,首先,彗核實際上很小——直徑不會超過五十英裏;其次,它並非實體一塊,可能是由幾千個小碎塊組成的,就像一團密集的雲霧。”


    “那我們能夠深入彗核嗎?”


    “抵達之後才能知道。為了保證安全,也許我們隻能在幾千英裏以外,通過望遠鏡進行觀察。但從我個人角度說,如果不能深入研究,我會很失望的。你說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的九十億個名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瑟·克拉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瑟·克拉克並收藏神的九十億個名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