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接到信後,立即意識到巴枯寧的險惡用心,於是他代表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給巴枯寧寫了一封回信,告訴他,第一國際本身就是一個國際組織了,其內部不能再有一個國際組織。拒絕了巴枯寧的無理要求。
巴枯寧口頭表示同意,並“解散”了“社會主義民主同盟”,但他卻指使心腹以個人身份,加入第一國際,妄圖伺機搗亂。
機會終於來了,1869年,第一國際在巴塞爾召開代表大會,巴枯寧分子便偽造了許多證件,冒充代表,試圖取得多數選票,擠走馬克思及總委員會主要成員。馬克思發現後,立刻予以斥責,並揭穿了他們的陰謀。這樣,巴枯寧主義者的搗亂也以失敗而告終。
第一國際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更加有力地團結各國工人,支持各國無產階級的鬥爭,在世界各國的工人運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鐵血宰相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魯士一家大貴族地主家庭。他在父親的莊園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後來入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他強暴蠻橫、兇悍粗野,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
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俾斯麥在自己的領地上組織起軍隊,準備武力鎮壓革命。1851年-1858年,他擔任普魯士邦駐德意誌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統治者的內心想法,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
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麽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原來,許多世紀以前,德國就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名聞歐洲。1815年,各封建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建立了“德意誌邦聯”,它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但這個邦聯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小國仍然具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獨立的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稅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實際上,所謂組成邦聯,隻不過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各小國互相主動聯合,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分裂不利於經濟發展。為了全體德意誌小國的共同利益,他們寧願聯合起來。
願望是好的,可以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怎樣統一?由誰來統一?這個問題顯然非常難辦。光靠這種鬆鬆垮垮、無任何約束力的“邦聯”是不行的。這樣,到了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意誌的統一問題就提到了各小國的議事日程。各個封建小國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形勢顯然對當時具有較強的兩個大國有利,那就是奧地利和普魯士。
奧地利想以自己為中心來統一德國,並希望把普魯士與別的小國一樣,包括在內。而普魯士則不同,他們計劃要統一的國家中,排除了奧地利。
就這樣,雙方展開了鬥爭。
50年代初,雙方勢均力敵。1850年春,奧地利主動發起攻勢。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恢復全德議會,並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但是,普魯士予以斷然拒絕。結果,雙方談判告終。
50年代末,普魯士開始反攻。它首先與許多德意誌小國發展了經濟聯繫。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德議會交出領導權。1960年春,普魯士開始軍事改革,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
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之職時,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處於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俾斯麥深知,議會裏的資產階級議員隻會吵吵嚷嚷,他們懦弱無能,根本沒有實力對抗政府,所以,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他幹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揚言:“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麵,一定獲勝!”一副挑戰者的姿態。同時,他還知道,一旦自己的“鐵血政策”得到最後勝利,取得了全德的統一,那麽,這些嘰嘰喳喳的資產階級議員就會立刻拜倒在他的麵前。
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1863年末,丹麥合併了屬德意誌緯聯的施勒斯維希小公國。次年初,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作戰。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奧地利馬上同意了普魯士的要求,普奧聯合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隨即開始戰爭。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敵人,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國何爾斯泰因。“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後,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但打敗奧地利並不象打敗丹麥那樣容易。於是俾斯麥先聯合義大利,義大利因威尼斯地區一直受奧地利欺淩,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後,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崙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
巴枯寧口頭表示同意,並“解散”了“社會主義民主同盟”,但他卻指使心腹以個人身份,加入第一國際,妄圖伺機搗亂。
機會終於來了,1869年,第一國際在巴塞爾召開代表大會,巴枯寧分子便偽造了許多證件,冒充代表,試圖取得多數選票,擠走馬克思及總委員會主要成員。馬克思發現後,立刻予以斥責,並揭穿了他們的陰謀。這樣,巴枯寧主義者的搗亂也以失敗而告終。
第一國際在鬥爭中不斷發展壯大,更加有力地團結各國工人,支持各國無產階級的鬥爭,在世界各國的工人運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鐵血宰相俾斯麥
奧托-馮-俾斯麥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魯士一家大貴族地主家庭。他在父親的莊園裏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後來入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他強暴蠻橫、兇悍粗野,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大學畢業後,他回到家鄉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
1848年,德國爆發革命,俾斯麥在自己的領地上組織起軍隊,準備武力鎮壓革命。1851年-1858年,他擔任普魯士邦駐德意誌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大使,1861年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他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俾斯麥是一個主張使用武力的頑固分子,而且很了解俄、法統治者的內心想法,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後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
俾斯麥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邦議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這就是“鐵血宰相”的由來。那麽他這番演說用意何在呢?
原來,許多世紀以前,德國就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中,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名聞歐洲。1815年,各封建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會議,建立了“德意誌邦聯”,它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但這個邦聯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小國仍然具有完全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獨立的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稅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實際上,所謂組成邦聯,隻不過徒具形式而已。
但是,各小國互相主動聯合,說明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分裂不利於經濟發展。為了全體德意誌小國的共同利益,他們寧願聯合起來。
願望是好的,可以說,德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怎樣統一?由誰來統一?這個問題顯然非常難辦。光靠這種鬆鬆垮垮、無任何約束力的“邦聯”是不行的。這樣,到了19世紀五六十年代,德意誌的統一問題就提到了各小國的議事日程。各個封建小國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形勢顯然對當時具有較強的兩個大國有利,那就是奧地利和普魯士。
奧地利想以自己為中心來統一德國,並希望把普魯士與別的小國一樣,包括在內。而普魯士則不同,他們計劃要統一的國家中,排除了奧地利。
就這樣,雙方展開了鬥爭。
50年代初,雙方勢均力敵。1850年春,奧地利主動發起攻勢。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恢復全德議會,並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但是,普魯士予以斷然拒絕。結果,雙方談判告終。
50年代末,普魯士開始反攻。它首先與許多德意誌小國發展了經濟聯繫。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德議會交出領導權。1960年春,普魯士開始軍事改革,大大加強了軍事力量。
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之職時,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處於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俾斯麥深知,議會裏的資產階級議員隻會吵吵嚷嚷,他們懦弱無能,根本沒有實力對抗政府,所以,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他幹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揚言:“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麵,一定獲勝!”一副挑戰者的姿態。同時,他還知道,一旦自己的“鐵血政策”得到最後勝利,取得了全德的統一,那麽,這些嘰嘰喳喳的資產階級議員就會立刻拜倒在他的麵前。
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1863年末,丹麥合併了屬德意誌緯聯的施勒斯維希小公國。次年初,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作戰。俾斯麥之所以要聯奧抗丹,原因是既解除了後顧之憂,又能共同對外。奧地利馬上同意了普魯士的要求,普奧聯合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隨即開始戰爭。丹麥以4萬士兵對6萬敵人,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施勒斯維希。奧地利也得到了另一小公國何爾斯泰因。“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打敗丹麥後,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但打敗奧地利並不象打敗丹麥那樣容易。於是俾斯麥先聯合義大利,義大利因威尼斯地區一直受奧地利欺淩,所以馬上答應了普魯士的請求,雙方結成反奧聯盟。然後,俾斯麥三次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崙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穩住了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