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創立的“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的宇宙觀,揭穿了宗教神學偽造的謊言,在科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自然科學便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
培 根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國輪敦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也是貴族出身。培根小時候身體很弱,經常生病,但他卻很愛學習,喜歡閱讀比他的年齡應讀的書更為高深的書籍,13歲時便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培根隻在劍橋住了3年。當時的劍橋受“經院哲學”的統治,不重視科學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學,用繁瑣的方法來證明宗教教條的正確。培根對此非常反感,於是便離開了那裏。
1620年,培根總結了他的哲學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書。在書中他響亮地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他指出,要想控製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認為真正的哲學必須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為此,他十分重視科學實驗,認為隻有經過實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新工具》一書的出版,得到了全歐洲學者的極大讚賞,因為這種思想既是對反動的經院哲學的有力批判,也是對人們探索自然的鼓勵。
培根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有繁雜的事務分心,可他在寫作上從來沒有懈怠過,他一生寫下了不少光輝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傳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
《論說文集》最能體現培根的寫作風格:文筆優美、語言凝練、寓意深刻。這本書中的文章從各種角度論述了他對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許多獨到而津辟的見解,使許許多多人從這本書中獲得薰陶指導。如:
“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懷嫉妒”。
“沒有友誼,則世上不過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諫”。“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鳥中的蝙蝠一樣,永遠是在黃昏中飛的。疑心使君王傾向專製,丈夫傾向嫉妒,智者傾向寡斷和憂鬱。”
“狡猾就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一個狡猾人與一個聰明人之間,確有一種很大的差異,這差異不但是在誠實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順境的美德是節製;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培根一生在學問上成就很大,然而作為政客他飽嚐了仕途之艱辛。做女王掌璽大臣的父親去世後,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當政,他才逐漸得到升遷,先後擔任過法院院長、檢察長、掌璽大臣等,還被封男爵、子爵等貴族尊號。然而,後來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職。成為平民之後,培根將全部的津力投入到學問研究中,他最終成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始者。1626年4月培根離開了人世。
捷克胡司戰爭
捷克在中古時期又稱為波西米亞,10世紀時已形成國家。這裏的土地開發得較早,生活比較富裕。但是統治階級內部不和,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年)時,由於他本人遠征義大利的需要,得到了捷克王公的支持。德國皇帝以一統歐洲之主的名義,授予捷克之主弗拉提斯拉夫二世(1061-1092年)捷克國王的稱號,但王位不得世襲。於是捷克得到了正式的冊封,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此後在1156年又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準予世襲。到13世紀,捷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候之一。但是捷克實際上仍然保持很大的獨立性。
德國人在12世紀以後開始大批向捷克移民。首先移入捷克的是德國的僧侶和高級教士,這些人成為捷克的主教和修道院長;隨後而來的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很快占據了捷克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礦山。此外,德國人根據捷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關係,在捷克享有很多特權。他們在捷克可以按自己的法律行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形成特殊的集團。他們控製著城市,收取大量地租和什一稅。捷克錢財大量流入了德國人的錢袋。
14世紀初,捷克王統中斷,封建貴族爭奪王位,結果,王位於1310年落入了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之子盧森堡王子約翰之手,從此開始了盧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統治。在盧森堡王朝統治時期,捷克的經濟發展很快,捷克國王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王之一。1347年,捷克國王盧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年)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為皇帝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獎勵商業,努力發展經濟的政策。但是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人們對德國人的更大不滿。人們的反抗鬥爭首先是對著教會的。在捷克,教會是被德國人把持的,而且擁有大量地產。在反對教會壓榨的鬥爭中,湧現出了以胡司為代表的一批領袖。約翰-胡司(136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個貧苦家庭。他畢業於布拉格大學,1396年獲碩士學位,1398年開始在布拉格大學任教。此後他進入神學院學習。1402年當選為布拉格大學的校長,並擔任伯利恆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為捷克王後索菲亞的解罪神甫。
培 根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國輪敦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也是貴族出身。培根小時候身體很弱,經常生病,但他卻很愛學習,喜歡閱讀比他的年齡應讀的書更為高深的書籍,13歲時便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培根隻在劍橋住了3年。當時的劍橋受“經院哲學”的統治,不重視科學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學,用繁瑣的方法來證明宗教教條的正確。培根對此非常反感,於是便離開了那裏。
1620年,培根總結了他的哲學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書。在書中他響亮地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他指出,要想控製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認為真正的哲學必須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為此,他十分重視科學實驗,認為隻有經過實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新工具》一書的出版,得到了全歐洲學者的極大讚賞,因為這種思想既是對反動的經院哲學的有力批判,也是對人們探索自然的鼓勵。
培根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有繁雜的事務分心,可他在寫作上從來沒有懈怠過,他一生寫下了不少光輝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傳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
《論說文集》最能體現培根的寫作風格:文筆優美、語言凝練、寓意深刻。這本書中的文章從各種角度論述了他對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許多獨到而津辟的見解,使許許多多人從這本書中獲得薰陶指導。如:
“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懷嫉妒”。
“沒有友誼,則世上不過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諫”。“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鳥中的蝙蝠一樣,永遠是在黃昏中飛的。疑心使君王傾向專製,丈夫傾向嫉妒,智者傾向寡斷和憂鬱。”
“狡猾就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一個狡猾人與一個聰明人之間,確有一種很大的差異,這差異不但是在誠實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順境的美德是節製;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培根一生在學問上成就很大,然而作為政客他飽嚐了仕途之艱辛。做女王掌璽大臣的父親去世後,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當政,他才逐漸得到升遷,先後擔任過法院院長、檢察長、掌璽大臣等,還被封男爵、子爵等貴族尊號。然而,後來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職。成為平民之後,培根將全部的津力投入到學問研究中,他最終成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始者。1626年4月培根離開了人世。
捷克胡司戰爭
捷克在中古時期又稱為波西米亞,10世紀時已形成國家。這裏的土地開發得較早,生活比較富裕。但是統治階級內部不和,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年)時,由於他本人遠征義大利的需要,得到了捷克王公的支持。德國皇帝以一統歐洲之主的名義,授予捷克之主弗拉提斯拉夫二世(1061-1092年)捷克國王的稱號,但王位不得世襲。於是捷克得到了正式的冊封,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此後在1156年又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準予世襲。到13世紀,捷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大選候之一。但是捷克實際上仍然保持很大的獨立性。
德國人在12世紀以後開始大批向捷克移民。首先移入捷克的是德國的僧侶和高級教士,這些人成為捷克的主教和修道院長;隨後而來的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很快占據了捷克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礦山。此外,德國人根據捷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關係,在捷克享有很多特權。他們在捷克可以按自己的法律行事,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形成特殊的集團。他們控製著城市,收取大量地租和什一稅。捷克錢財大量流入了德國人的錢袋。
14世紀初,捷克王統中斷,封建貴族爭奪王位,結果,王位於1310年落入了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之子盧森堡王子約翰之手,從此開始了盧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統治。在盧森堡王朝統治時期,捷克的經濟發展很快,捷克國王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王之一。1347年,捷克國王盧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年)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為皇帝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獎勵商業,努力發展經濟的政策。但是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人們對德國人的更大不滿。人們的反抗鬥爭首先是對著教會的。在捷克,教會是被德國人把持的,而且擁有大量地產。在反對教會壓榨的鬥爭中,湧現出了以胡司為代表的一批領袖。約翰-胡司(136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個貧苦家庭。他畢業於布拉格大學,1396年獲碩士學位,1398年開始在布拉格大學任教。此後他進入神學院學習。1402年當選為布拉格大學的校長,並擔任伯利恆教堂的神甫。1403年成為捷克王後索菲亞的解罪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