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元顯急令劉牢之出戰。劉牢之遂率北府兵進駐溧洲,剛到溧洲不久,就和前來攻城的桓玄前鋒軍打了一仗。劉裕先帶兵出戰,擊敗楊秋軍隊,殺死楊秋。接著北府軍的何無忌,劉毅,沖入桓軍隊中廝殺,桓玄軍當即敗退。
劉牢之本當乘勝追擊,但卻收兵回營。劉裕、何無忌、劉毅都向劉牢之請兵去追,劉牢之沒有同意。在這關鍵的時候,劉牢之放了桓玄一馬,這說明劉牢之已經有了私心。
桓玄一直退兵到姑孰才敢駐軍,因為畏懼北府兵,不敢進兵。正在進退兩難間的時候,軍中從事何穆道:“劉牢之是我的外甥,昨日他打敗了你卻不追擊,其中必有緣故。我願去他軍中,說服他來投降。”桓玄遂派何穆去見劉牢之。
何穆見了劉牢之說道:“我前日見你陣前大勝,不但不為你慶賀,卻為你擔憂。所以我冒死前來,和你說說我的肺腑之言。”劉牢之問:“我有什麽可擔心的?”何穆道:“自古亂世之中,君臣能夠和諧相處的隻有燕昭王和樂毅、劉玄德和孔明,然而那也是他們大業未成而早逝,如果一統天下之後,難保樂毅和孔明不遭殺身之禍。古語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凡是功高震主,立下不賞之功的勛臣,沒有一個能夠保全自己的。越國的文種,秦國的白起,漢國的韓信,他們所追隨的都是明君,可是下場都很慘。何況你現在的主公卻一個是兇殘的司馬元顯,一個是愚笨的司馬德宗呢?像你現在的形勢,如果戰勝,元顯會猜忌你,恐怕全家都逃不了死罪;如果戰敗了,桓玄也不會饒恕你,根本沒有全身而退的道理。不如換個主公,倒可以長保富貴。”
劉牢之對桓玄和司馬元顯兩個人都不感冒,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聽了何穆的一番話後,卻有了另一番想法:他想先借桓玄的力量除去元顯父子,然後再伺機除去桓玄,最終自己把持朝政。其實這個小九九,在他戰敗桓玄時就已經開始在盤算了。
劉牢之按照自己盤算好的想法,把自己的將軍寨移到岸上,經桓玄讓出水路。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勸說父親道:“現在國家衰弱,危在旦夕,您要讓桓玄入京的話,那桓玄就會成為當年的董卓。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和桓玄的這次較量當中啊。”
劉牢之道:“我今日取桓玄易如反掌,但平定桓玄之後,我卻不能奈何元顯。”這是劉牢之的心裏話,但他並沒有掂量掂量自己的威德和地位。劉牢之打仗很在行,但政治上的事情並不是光靠打仗打得好就能解決得了。不管如何,劉牢之已經認定桓玄入京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於是派何穆回去告訴桓玄放心進軍,他不會管這件事了。
卞範之聽了對桓玄道:“此是劉牢之欲借你的力量除掉司馬元顯。但事成之後,恐怕他會反過頭來對付你。”桓玄聽了,便有了除掉劉牢之的想法。當然,他表麵上並不露出來,第二日桓玄大軍安全通過溧洲,並向劉牢之表示了感謝,然後直到新亭。
司馬元顯聽說劉牢之叛變,桓玄已率大軍到了新亭,他急忙駐守國子學。桓軍到南桁後,司馬元顯又退守內城。桓玄軍追到後,齊聲大喊:“放下武器!”司馬元顯的軍隊都很聽話,全部扔下武器逃了。司馬元顯急忙跑回家,這時隻有張法順一個人跟隨他,其他人全部跑光。司馬道子正喝醉了睡覺,聽說兵變了,隻會坐在床上哭泣,什麽辦法也沒有。很快桓軍闖入,將三人拿下,押到新亭。桓玄命令把三個人綁在船頭,便要入京殺死皇帝自立。
卞範之阻止他說:“現在京城周圍帶兵的藩鎮將領還是比較強的,劉牢之也在統兵一方等著尋找咱們的不是。民心尚沒有厭棄晉朝,如果太快了會出危險。晉文公接納周襄王,結果使諸侯聽從他的命令;魏武帝挾持漢獻帝,天下群臣都得歸附。您不如學習他們兩個,也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很好麽?”
桓玄遂穿著朝服入朝。安帝雖是個白癡,但也驚訝地說道:“我沒有下詔,你怎麽來了?”桓玄道:“你左右都是獐頭鼠目之人,前後都是狼心狗肺之徒。既傷害朝綱,又暴虐百姓,我是來起兵為你誅殺佞臣的。不是害你的,你不要擔心!”
安帝又問:“誰是佞臣?你要如何處置?”
桓玄說司馬元顯父子、司馬尚之兄弟、張法順等人是佞臣。遂把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張法順等人都殺了。司馬道子早已經成為不能視事的酒鬼,這次征伐桓玄並沒有司馬道子什麽事。桓玄表麵上饒了他,但在把司馬道子送往安成郡的途中,還是派人把他毒死了。
在桓玄的安排下,安帝以桓玄為丞相、總掌百揆、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揚州牧,假黃鉞,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奏不名。桓玄又以桓偉為荊州刺史,桓修為徐、兗二州刺史,其兄桓謙為尚書左僕射,卞範之為丹陽尹,而以劉牢之為會稽內史。從此,桓玄獨掌朝廷。但有沾親帶故,和桓玄七扭八拐能扯上關係的都來投奔他。比如新安太守殷仲文,他是殷仲堪的堂弟,得知桓玄掌握朝綱之後,便來投奔,桓玄遂給他一個谘議參軍的官做。就連當年罵過桓玄的劉邁,竟然也憑著這個關係前來投奔。桓玄覺得好笑,對他道:“你來做什麽?你不是找死麽?”
劉牢之本當乘勝追擊,但卻收兵回營。劉裕、何無忌、劉毅都向劉牢之請兵去追,劉牢之沒有同意。在這關鍵的時候,劉牢之放了桓玄一馬,這說明劉牢之已經有了私心。
桓玄一直退兵到姑孰才敢駐軍,因為畏懼北府兵,不敢進兵。正在進退兩難間的時候,軍中從事何穆道:“劉牢之是我的外甥,昨日他打敗了你卻不追擊,其中必有緣故。我願去他軍中,說服他來投降。”桓玄遂派何穆去見劉牢之。
何穆見了劉牢之說道:“我前日見你陣前大勝,不但不為你慶賀,卻為你擔憂。所以我冒死前來,和你說說我的肺腑之言。”劉牢之問:“我有什麽可擔心的?”何穆道:“自古亂世之中,君臣能夠和諧相處的隻有燕昭王和樂毅、劉玄德和孔明,然而那也是他們大業未成而早逝,如果一統天下之後,難保樂毅和孔明不遭殺身之禍。古語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凡是功高震主,立下不賞之功的勛臣,沒有一個能夠保全自己的。越國的文種,秦國的白起,漢國的韓信,他們所追隨的都是明君,可是下場都很慘。何況你現在的主公卻一個是兇殘的司馬元顯,一個是愚笨的司馬德宗呢?像你現在的形勢,如果戰勝,元顯會猜忌你,恐怕全家都逃不了死罪;如果戰敗了,桓玄也不會饒恕你,根本沒有全身而退的道理。不如換個主公,倒可以長保富貴。”
劉牢之對桓玄和司馬元顯兩個人都不感冒,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聽了何穆的一番話後,卻有了另一番想法:他想先借桓玄的力量除去元顯父子,然後再伺機除去桓玄,最終自己把持朝政。其實這個小九九,在他戰敗桓玄時就已經開始在盤算了。
劉牢之按照自己盤算好的想法,把自己的將軍寨移到岸上,經桓玄讓出水路。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勸說父親道:“現在國家衰弱,危在旦夕,您要讓桓玄入京的話,那桓玄就會成為當年的董卓。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你和桓玄的這次較量當中啊。”
劉牢之道:“我今日取桓玄易如反掌,但平定桓玄之後,我卻不能奈何元顯。”這是劉牢之的心裏話,但他並沒有掂量掂量自己的威德和地位。劉牢之打仗很在行,但政治上的事情並不是光靠打仗打得好就能解決得了。不管如何,劉牢之已經認定桓玄入京對自己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於是派何穆回去告訴桓玄放心進軍,他不會管這件事了。
卞範之聽了對桓玄道:“此是劉牢之欲借你的力量除掉司馬元顯。但事成之後,恐怕他會反過頭來對付你。”桓玄聽了,便有了除掉劉牢之的想法。當然,他表麵上並不露出來,第二日桓玄大軍安全通過溧洲,並向劉牢之表示了感謝,然後直到新亭。
司馬元顯聽說劉牢之叛變,桓玄已率大軍到了新亭,他急忙駐守國子學。桓軍到南桁後,司馬元顯又退守內城。桓玄軍追到後,齊聲大喊:“放下武器!”司馬元顯的軍隊都很聽話,全部扔下武器逃了。司馬元顯急忙跑回家,這時隻有張法順一個人跟隨他,其他人全部跑光。司馬道子正喝醉了睡覺,聽說兵變了,隻會坐在床上哭泣,什麽辦法也沒有。很快桓軍闖入,將三人拿下,押到新亭。桓玄命令把三個人綁在船頭,便要入京殺死皇帝自立。
卞範之阻止他說:“現在京城周圍帶兵的藩鎮將領還是比較強的,劉牢之也在統兵一方等著尋找咱們的不是。民心尚沒有厭棄晉朝,如果太快了會出危險。晉文公接納周襄王,結果使諸侯聽從他的命令;魏武帝挾持漢獻帝,天下群臣都得歸附。您不如學習他們兩個,也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很好麽?”
桓玄遂穿著朝服入朝。安帝雖是個白癡,但也驚訝地說道:“我沒有下詔,你怎麽來了?”桓玄道:“你左右都是獐頭鼠目之人,前後都是狼心狗肺之徒。既傷害朝綱,又暴虐百姓,我是來起兵為你誅殺佞臣的。不是害你的,你不要擔心!”
安帝又問:“誰是佞臣?你要如何處置?”
桓玄說司馬元顯父子、司馬尚之兄弟、張法順等人是佞臣。遂把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張法順等人都殺了。司馬道子早已經成為不能視事的酒鬼,這次征伐桓玄並沒有司馬道子什麽事。桓玄表麵上饒了他,但在把司馬道子送往安成郡的途中,還是派人把他毒死了。
在桓玄的安排下,安帝以桓玄為丞相、總掌百揆、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揚州牧,假黃鉞,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奏不名。桓玄又以桓偉為荊州刺史,桓修為徐、兗二州刺史,其兄桓謙為尚書左僕射,卞範之為丹陽尹,而以劉牢之為會稽內史。從此,桓玄獨掌朝廷。但有沾親帶故,和桓玄七扭八拐能扯上關係的都來投奔他。比如新安太守殷仲文,他是殷仲堪的堂弟,得知桓玄掌握朝綱之後,便來投奔,桓玄遂給他一個谘議參軍的官做。就連當年罵過桓玄的劉邁,竟然也憑著這個關係前來投奔。桓玄覺得好笑,對他道:“你來做什麽?你不是找死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