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慕容恪正要利用呂護。因為晉國不重視洛陽,隻在洛陽放了七八千士兵防守,慕容恪早有取洛陽之心。但他一直擔心從鄴城整軍南下會被東晉盯上,派兵去增援洛陽,反而不妙。現在正好剛滅了河內,離洛陽已經比較近了,東晉並不防備自己。此時去攻洛陽,等東晉發現也已經晚了,根本來不及增援。慕容恪於是命呂護帶五千士兵以敗兵的名義去騙開洛陽的城門。洛陽守將陳祐以為呂護是突圍逃過來的,正要開城門,長史沈勁道:“呂護可疑,不可開城。”沈勁的父親是沈充。沈充當年是王敦的心腹重將,後隨王敦叛亂,戰敗後被殺。沈勁因為父親的緣故一直無法做官。三十多歲的時候,沈勁才得到丹陽尹王胡之的保薦,被授為洛陽冠軍長史,


    陳祐說:“我怎麽看不出來呢,哪裏可疑?”


    沈勁道:“可疑有三:燕國以八萬之眾把河內圍得如鐵桶一般,慕容恪又是極有智謀的人,呂護一支弱旅怎麽能突圍出來?縱然呂護逃出了,一定是經過一番苦戰,而且他在河內被困了半年之久,士卒必然憔悴。可你看看城下士卒,一個個精神飽滿,盔甲鮮亮,身上連一個血點子都沒有,隊伍裏一個傷兵都沒有,哪兒像是半年沒吃過飽飯,從八萬大軍中殺出來的。還有,呂護既然逃出,為什麽沒有帶家屬?”


    陳祐聽了恍然大悟,問沈勁怎麽辦?


    沈勁道:“我們埋伏一千弩兵在甕城之上,然後開門,等他進入甕城,萬箭齊發,必能射死這個老賊。”


    陳祐遂令開門。呂護與副將段崇帶兵入城,將到甕城之內,卻見正門緊閉,一聲梆響,利箭如暴雨般射下來,頓時無數兵士倒地,呂護和段崇急忙後撤。這時城門打開,沈勁帶三千騎兵追殺出來。呂護五千士兵剩下不到兩千,一路向北逃去,到了黃河邊剛上了渡船離開岸邊。沈勁追到,又是亂箭齊發,呂護被流箭射死。段崇最後隻帶了三四百人逃回野王,見了慕容恪,大哭不已。


    慕容恪自責道:“是我慮事不周。”遂親率大軍進攻洛陽。陳祐見八萬燕軍來攻,知道洛陽不可守,要棄城南逃。沈勁慨然道:“我常為父親陷於不義而遺憾,早就想為國立功,以雪先人之恥。現在我得到了這個機會!捐軀沙場,馬革裹屍,便是我的誌向!”軍隊中有七八百人聽了沈勁的話也誌願留下。陳祐道聲保重,帶著剩下的幾千人離開了洛陽。


    燕軍八萬人來到洛陽,沒用多長時間就攻下了洛陽。沈勁以數百將士殺傷殺死燕兵上萬。慕容恪俘虜了沈勁,憐惜其才,欲勸降沈勁。沈勁道:“我的誌向就是死得其所!”慕容恪很是佩服,便要放他。中軍將軍慕輿虔道:“沈勁的確是有勇有謀的壯士。然而正因為他智勇雙全,將來必成燕國之大患。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隻能殺之。”


    慕容恪遂殺沈勁,然後命人厚葬。燕軍乘勢將河南其他諸城一併攻取,占領了今河南全境,與兩淮連成一片,向南和東晉以淮河為界,向西與秦國以崤山和澠池為界。燕國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東晉朝廷本來一直防著桓溫,但是燕國不斷南侵,朝中又無人可用,隻得仍然重用桓溫。桓溫到了現在已經是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假黃鉞,基本掌握了東晉六成兵馬。晉廷又讓桓溫兼領揚州牧,入參朝政。


    桓溫不願入朝受製,遂把自己的辦公地點搬到姑孰,以吳國內史庾希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龍驤將軍袁真為西中郎將、豫州刺史,以其弟桓豁為荊州刺史,桓沖為江州刺史,又以撫軍司馬王坦之為大司馬長史,征西掾郗超、謝玄為大司馬參軍,王珣為大司馬主簿。桓溫把自己的人全部安插到重要位置後,又找算卦的測算晉國的運道。謝安知道桓溫私下裏測國運後,猜到桓溫有不臣之心,便開始想脫身之計。


    桓溫正在經營擴大自己勢力的時候,正是慕容恪率軍渡黃河,襲洛陽,取河南的時候。東晉朝廷急派相王司馬昱到洌洲,和桓溫商量北伐拒敵的事。正在這關鍵時刻,朝廷傳喪報,晉帝司馬丕死了。這個皇帝不是病死的,而是迷信黃老之術,常服所謂長生不老之藥,慢性中毒而亡,死時二十五歲。


    司馬昱聞報,隻得返回建康主持國喪,商量立新君之事。而桓溫此時心已不在北伐之上,遂任由燕國盡占河南之地。


    司馬丕也沒兒子,經大臣朝議之後,擁立他的同母弟弟司馬奕為帝。時為公元365年。


    燕晉征戰暫時告一段落,涼州的事已經好久沒說了,咱們接著上次張瓘向前秦稱臣說起。前涼向前秦稱臣三年之後,張瓘欲廢掉涼王張玄靚而自立。宋混早就對張瓘專權不滿,表麵擁護張瓘,暗地派弟弟宋澄帶著二三十個親信家兵,來到南城軍營,對諸營將士道:“張瓘謀逆,願討賊者隨我來!”這些涼州將士對前涼張氏還是有感情的,於是便有很多人站出來支持。宋澄很快湊齊了七千人馬,率領這些人馬殺向張瓘府。張瓘趕緊組織自己的人來反擊,但倉皇間沒湊齊多少人。兵敗後,張瓘與其弟張琚先後自殺而亡,餘眾投降。宋混奪政後,勸張玄靚去涼王之號,降稱涼州牧,自己做輔政大臣,執掌朝綱。兩年後,宋混病死,其弟宋澄繼續獨掌朝綱。涼州右司馬張邕趁著宋混病死,宋澄沒什麽威望,又發動兵變殺死宋澄,並滅其族。這次政變後,張邕被任命為中護軍,張玄靚的叔叔張天錫被任命為中領軍,二人共同輔政。從史書上看,宋氏家族是涼州著姓,自宋配起,歷仕前涼,竭盡股肱之力,多次拯救前涼於危難之際。公元361年4月,宋混得重病,張玄靚及其祖母馬太後到宋府探望,並商談宋混百年之後,由誰來輔政。深明大義的宋混從國家的大局出發,主動提出不讓自己的兒子宋林宗繼掌國政,認為即便是宋澄掌權,也當“策勵而使之”。並且他還一再告誡宋澄及其宋氏子弟“無恃勢位以驕人”。他還告訴那些曾經的同僚們要對國家忠貞不二。可見宋混是一位忠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滿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滿西樓並收藏晉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