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慕容皝已經於東晉永和四年(348)九月病死,比他的冤家石虎早去世七個月,享年五十二歲。世子慕容俊繼燕王位。


    慕容俊因慕容皝在世時極寵愛慕容霸,甚至慕容霸一度威脅到慕容俊世子的地位,所以對慕容霸很不滿。他繼燕王位後,便給慕容霸改了個名字,叫慕容缺,因為“缺”字太不吉利,遂去“缺”改其名為“垂”。慕容霸倒是沒什麽不滿,於是就改叫了慕容垂。


    慕容垂見中原大亂,勸慕容俊趁機進兵中原,以圖四海。慕容俊說:“中原雖然大亂,但把守進入中原要道的趙國征東大將軍鄧恆占據樂安城。鄧恆兵強糧足,很難攻破。如果繞道從盧龍走,那裏山路險狹,如果被伏兵掩殺,必敗無疑。南下隻有這兩條路可走,你說怎麽辦?”


    慕容垂道:“鄧恆雖然是個勇將,但現在中原的局勢很不穩。鄧恆也沒有死守的心思,隻要我們猛攻,鄧恆很有可能棄城。請給我一支軍隊,我願意為您攻取樂安城。”


    慕容俊還是猶豫,既想入中原爭霸,又害怕被人家打一頓趕回來,於是召群臣共議。慕容皝手下重臣封弈、從事中郎黃泓、折衝將軍慕輿根等人都主戰,稱中原必將是燕國的中原。


    慕容俊這才下定決心,讓世子慕容曄留守龍城,以內史劉斌為大司農,與典書令皇甫真留管理後方事務。慕容恪為輔國將軍,慕容評為輔弼將軍,陽鶩為輔義將軍,逃選精兵二十餘萬,自帶一部軍隊,帶大將慕容恪、慕容評、鮮於亮、慕輿根從大道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命慕容垂率兵二萬,由東邊出徒河(今遼寧省錦縣西北);慕輿幹由西邊出居庸關,慕輿泥跟在其後,三路攻趙。


    慕容垂出了徒河與趙將鄧恆先打了一仗,鄧恆守樂安城不出。慕容垂知道樂安城高牆固,並不好攻。於是派都尉孫泳帶一萬軍去攻令支,抄鄧恆的後路。鄧恆本來就有歸心,又見自己的後路被抄,怕被包圍不能南歸,於是把糧草點著,帶兵南歸,跑到薊城和幽州刺史王午合兵一處。


    慕容垂等鄧恆出城,急忙帶兵入城滅火,糧草隻燒去十之二三,其餘都被慕容垂得著了。因為鄧恆把所有守關兵都撤走,結果中、西二路燕軍平安無事地過了險關。三軍會師後猛攻薊城。因無險可守,燕軍兵力強盛,鄧恆、王午守了十幾日,終於沒能守住,城破逃走,大將王佗被殺,鄧恆、王午退保魯口(今河北饒陽)。燕王慕容俊遂又來攻魯口,在魯口城外紮下大營。


    慕容俊剛紮下營來,不防鄧恆派部將鹿勃早帶一萬精兵晚上偷襲,慕容俊急忙起來應敵。慕輿根所率部隊反應極為迅速,很快集合起來殺向鹿勃早。鹿勃早開始還能抵擋,但是燕兵紛紛清醒過來,都朝鹿勃早這邊殺來,越打越多。鹿勃早本是偷營,結果卻成了突圍。最後,鹿勃早一個人逃出重圍,一萬精兵或俘或殺,全軍覆沒。燕軍第二天猛攻魯口,但魯口的城池要比薊城堅固許多。慕容俊攻了一個月不能攻破,隻好帶兵先退還薊城。


    身死國滅


    由於中原戰亂頻仍,到處都是屠殺,百姓四處奔逃,尋找沒有戰亂的地方。蒲洪的部隊駐紮在今天河南省黃河北部的部分地區,大約相當於今天的鶴壁市和安陽市。這個地方是離戰亂最近,卻最安全的地方。於是百姓紛紛投奔,蒲洪趁機徵召軍隊,很快擁有三十萬士兵。蒲洪覺得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勢力與其他軍閥抗衡了,便自稱三秦王,宣布獨立。在稱王之前,蒲洪算了一卦,卦象說要改姓為“苻”,才能做王做得長久。於是蒲洪便改做了苻洪,蒲姓這一宗族的全族也都改稱苻姓。


    這時候趙國的王朗和麻秋在洛陽發生火拚,兩個人本來是戰友,但冉閔頒布“殺胡令”後,王朗為胡,麻秋為漢。麻秋支持冉閔,把王朗的軍隊痛打了一頓,殺了八千羯胡士兵。王朗帶著殘部逃到襄國,投奔了石祗。麻秋則去投奔冉閔。但兵過枋頭的時候遭到苻洪的伏擊,麻秋不敵,隻得投降。苻洪欣賞麻秋的軍事才幹,任命他為軍師,並且時常對麻秋提到他一統天下的大誌。麻秋本來心在冉魏,並不是真心降秦,表麵上奉承苻洪,暗地裏卻利用一次請苻洪吃飯的機會,下毒毒死了苻洪。


    苻洪死後,他的第三個兒子苻健秘不舉哀,親率五千精兵去襲麻秋。麻秋已經準備好起義,就等苻洪的死訊了,左等右等都沒有苻洪是死是活的消息,突然苻健殺到,直入中軍,麻秋不防,束手被擒。苻健在苻洪靈前殺麻秋為父祭靈,為父發喪。因為符洪臨死前留下遺言說,謀取中原的英雄太多,秦國要平定中原不太可能,應當向西入關到陝西發展根據地。所以喪事之後,大家都請求向西入關。苻健卻道:“從今不得再言入關之事,有再言者斬!”人們都很驚訝,不知道苻健打的是什麽主意。苻健又把三秦王的王號去掉,隻自稱將軍,並在枋頭修起宮室,招集老百姓種田發展生產,大有在豫北長住下去的意思。


    雍州刺史杜洪早就知道苻洪有入關之心,派重兵把守潼關及黃河各處渡口和險要。苻健繼位後,杜洪仍是十分緊張,但聽說苻健在豫北有紮根之勢,也覺得有些奇怪,便派使者去試探苻健說:“你們的老家本來就在陝甘,我願意把三秦之地讓給你。”苻健說,我不去,那裏太窮了。又領著使者到處逛了一圈說,你看我這裏多富饒,吃得好穿得好,我幹嗎要去關中受苦。雖然我們苻家的老家在關西,可是離開那裏很久了,我已經習慣這裏的生活了。這樣吧,咱們結個互不侵犯條約,和平共處,豈不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朝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滿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滿西樓並收藏晉朝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