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倫得知前方吃了敗仗,急忙又問孫秀計策,孫秀稱:“現在洛陽城中尚有數萬精兵,背城一戰,未知勝負!”但此時卻已經人心浮動,有人建議幹脆帶著太上皇南逃,重整旗鼓,再行決戰;還有人說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幹脆收拾細軟,潛逃民間,保住一條命要緊。
正在亂鬧鬧商議間,忽然侍衛來報,說左衛將軍王輿已反,率領營兵七百餘人從南掖門入宮。孫秀剛要派人遣兵鎮壓,哪知道急報接連而來,京城內數處都有人舉兵來襲。孫秀所謂的城內數萬精兵,倒有一大半先反了起來。司馬倫和孫秀抵擋不住,皆被擒獲。勝敗尚未完全決出,京城便四處起兵,可見司馬倫和孫秀並不得人心。
王輿逼司馬倫退位,然後迎司馬衷回到宮中,百官一齊跪下,三呼萬歲。那位和司馬衷打架的司馬威也在百官之內。雖說司馬衷有些弱智,但認人卻是很準的,當時便指著下麵的司馬威喊道:“就是這小子,當初和朕在殿上打架,奪走了朕的玉璽,差一點還弄斷了朕的手指,不可不殺!”
殿中侍衛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似的把司馬威拉出殿外。司馬威早沒了當時奪玉璽的威風,隻喊饒命。王輿哪裏聽他辯解,一聲令下,亂棍打死。又廢司馬倫為庶人,囚居於金墉城。文武百官中凡是和司馬倫、孫秀沾點邊的,全部罷官。一時間,狗尾巴又堆滿了倉庫。然後又派人到金墉城,賜司馬倫飲金屑酒。
當年司馬倫用金屑酒毒死賈南風,現在又輪到自己了,這報應來得真快。不過司馬倫卻沒有賈南風的豪氣,手捧酒壺大哭,遲遲不肯飲藥。監刑官等得煩了,命幾個人上去摁住司馬倫,捏著鼻子將金屑酒灌入其喉。不一會兒,司馬倫便蹬腿瞪眼,七竅流血而死。他的四個兒子也全部被斬首。從司馬倫篡位當皇帝到喝毒酒身亡,不過一百來天。
第三章 八王之亂
三王戰齊王
京城政變的第二天,成都王趕到了洛陽。又過了兩天,一仗未打的河間王司馬顒也匆匆趕到。這時與司馬冏隔河對質的張泓得知司馬倫和孫秀都死掉了,立刻帶著手下孫輔和司馬雅向齊王司馬冏投降。司馬冏也來到京城。其後又有常山王司馬乂和新野公司馬歆的部隊入京。五王的軍隊在京城勝利大會師。
司馬衷封齊王司馬冏為大司馬,加九錫,河間王司馬顒為太尉,加三錫;復司馬乂為長沙王,封驃騎將軍,統領左軍;司馬歆晉爵為新野王,都督荊州諸軍事,加授鎮南大將軍。而成都王司馬穎不僅被封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加九錫,而且可以入朝不趨,帶劍上殿,與齊王共同留朝輔政。
成都王司馬穎本打算留下來過一回執掌朝權的癮,盧誌卻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何況您這一回立的是首功,所受封賞也最大。您要是留下來,恐怕要和齊王司馬冏發生矛盾。是福是禍,不可預知。不如殿下幹脆把大權讓給齊王,總算可以得到好名聲,總比不知禍福要強得多。”
司馬穎覺得很有道理,便以母親有病需要照顧為理由,奏請歸藩。司馬穎走後,齊王司馬冏大權獨攬,誌得意滿,竟也學起了司馬炎,帶頭搞奢侈。因為要擴大自己府第的規模,又一時找不到材料,便把京城裏公家的辦公房和老百姓的私房拆掉上百處,用來籌集工料,弄得京城怨聲載道。
到了永寧二年(302)三月,皇太孫司馬尚夭折。到這個時候,司馬衷所有的兒子、孫子算是死絕了,再沒有子孫可以繼他的皇位。於是經過一致的推選,他的親弟弟司馬穎為皇太弟。
司馬穎被推為皇太帝是有原因的。司馬穎不貪權勢,讓權給齊王司馬冏,這便給自己留下了好名聲。他回到藩地之後,按照盧誌的主意辭去大都督,推掉九錫殊禮,又上表把所有的功臣都舉薦了一番,用自己的俸祿打造棺木,裝殮祭祀戰死的將士,撫恤他們的家屬,並開倉賑濟饑民。這一係列的舉動,使已經對司馬家族失望的百官總算有了一點兒希望。於是,提選司馬穎作為晉朝皇位的未來繼承人就不奇怪了。
但司馬冏豈肯讓司馬穎撿這個大便宜,仗著自己把持朝政的權力,另立晉武帝之孫、清河王司馬遐之子、年僅八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自封為太子太師。
這時河間王司馬顒看到了自己執掌朝政的機會。因為京中的長沙王司馬乂早就和司馬冏有矛盾,隻是懼於司馬冏的實力而沒敢和他公開翻臉。此時司馬穎幾乎到手的皇太弟被司馬冏故意搞沒了。司馬冏裏裏外外都有了強大的敵人,隻要自己振臂一呼,此二人必然響應。三王實力遠在司馬冏之上,司馬冏必敗無疑。
司馬顒的確是看清了形勢,他起兵之後又派人邀成都王相幫。成都王司馬穎因為搞了半天民心工程,卻因為齊王作梗沒能立為皇太弟,對齊王司馬冏恨之入骨,當即響應,起兵向洛陽攻去。
諸王之中最有實力者,不過齊王、河間王和成都王三處。現在河間王和成都王聯軍抗齊,齊王司馬冏當然很是擔心,立刻聚齊百官商議。在殿上齊王司馬冏連連嘆氣道:“要說司馬倫和孫秀篡奪帝位,擾亂社稷,天下伐之,我還能理解。但我是第一個起兵除惡,擁帝復位的。我有什麽過錯?為什麽要討伐我?我想不通!”
正在亂鬧鬧商議間,忽然侍衛來報,說左衛將軍王輿已反,率領營兵七百餘人從南掖門入宮。孫秀剛要派人遣兵鎮壓,哪知道急報接連而來,京城內數處都有人舉兵來襲。孫秀所謂的城內數萬精兵,倒有一大半先反了起來。司馬倫和孫秀抵擋不住,皆被擒獲。勝敗尚未完全決出,京城便四處起兵,可見司馬倫和孫秀並不得人心。
王輿逼司馬倫退位,然後迎司馬衷回到宮中,百官一齊跪下,三呼萬歲。那位和司馬衷打架的司馬威也在百官之內。雖說司馬衷有些弱智,但認人卻是很準的,當時便指著下麵的司馬威喊道:“就是這小子,當初和朕在殿上打架,奪走了朕的玉璽,差一點還弄斷了朕的手指,不可不殺!”
殿中侍衛立刻上前,像拖死狗似的把司馬威拉出殿外。司馬威早沒了當時奪玉璽的威風,隻喊饒命。王輿哪裏聽他辯解,一聲令下,亂棍打死。又廢司馬倫為庶人,囚居於金墉城。文武百官中凡是和司馬倫、孫秀沾點邊的,全部罷官。一時間,狗尾巴又堆滿了倉庫。然後又派人到金墉城,賜司馬倫飲金屑酒。
當年司馬倫用金屑酒毒死賈南風,現在又輪到自己了,這報應來得真快。不過司馬倫卻沒有賈南風的豪氣,手捧酒壺大哭,遲遲不肯飲藥。監刑官等得煩了,命幾個人上去摁住司馬倫,捏著鼻子將金屑酒灌入其喉。不一會兒,司馬倫便蹬腿瞪眼,七竅流血而死。他的四個兒子也全部被斬首。從司馬倫篡位當皇帝到喝毒酒身亡,不過一百來天。
第三章 八王之亂
三王戰齊王
京城政變的第二天,成都王趕到了洛陽。又過了兩天,一仗未打的河間王司馬顒也匆匆趕到。這時與司馬冏隔河對質的張泓得知司馬倫和孫秀都死掉了,立刻帶著手下孫輔和司馬雅向齊王司馬冏投降。司馬冏也來到京城。其後又有常山王司馬乂和新野公司馬歆的部隊入京。五王的軍隊在京城勝利大會師。
司馬衷封齊王司馬冏為大司馬,加九錫,河間王司馬顒為太尉,加三錫;復司馬乂為長沙王,封驃騎將軍,統領左軍;司馬歆晉爵為新野王,都督荊州諸軍事,加授鎮南大將軍。而成都王司馬穎不僅被封為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加九錫,而且可以入朝不趨,帶劍上殿,與齊王共同留朝輔政。
成都王司馬穎本打算留下來過一回執掌朝權的癮,盧誌卻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天上不能有兩個太陽。何況您這一回立的是首功,所受封賞也最大。您要是留下來,恐怕要和齊王司馬冏發生矛盾。是福是禍,不可預知。不如殿下幹脆把大權讓給齊王,總算可以得到好名聲,總比不知禍福要強得多。”
司馬穎覺得很有道理,便以母親有病需要照顧為理由,奏請歸藩。司馬穎走後,齊王司馬冏大權獨攬,誌得意滿,竟也學起了司馬炎,帶頭搞奢侈。因為要擴大自己府第的規模,又一時找不到材料,便把京城裏公家的辦公房和老百姓的私房拆掉上百處,用來籌集工料,弄得京城怨聲載道。
到了永寧二年(302)三月,皇太孫司馬尚夭折。到這個時候,司馬衷所有的兒子、孫子算是死絕了,再沒有子孫可以繼他的皇位。於是經過一致的推選,他的親弟弟司馬穎為皇太弟。
司馬穎被推為皇太帝是有原因的。司馬穎不貪權勢,讓權給齊王司馬冏,這便給自己留下了好名聲。他回到藩地之後,按照盧誌的主意辭去大都督,推掉九錫殊禮,又上表把所有的功臣都舉薦了一番,用自己的俸祿打造棺木,裝殮祭祀戰死的將士,撫恤他們的家屬,並開倉賑濟饑民。這一係列的舉動,使已經對司馬家族失望的百官總算有了一點兒希望。於是,提選司馬穎作為晉朝皇位的未來繼承人就不奇怪了。
但司馬冏豈肯讓司馬穎撿這個大便宜,仗著自己把持朝政的權力,另立晉武帝之孫、清河王司馬遐之子、年僅八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自封為太子太師。
這時河間王司馬顒看到了自己執掌朝政的機會。因為京中的長沙王司馬乂早就和司馬冏有矛盾,隻是懼於司馬冏的實力而沒敢和他公開翻臉。此時司馬穎幾乎到手的皇太弟被司馬冏故意搞沒了。司馬冏裏裏外外都有了強大的敵人,隻要自己振臂一呼,此二人必然響應。三王實力遠在司馬冏之上,司馬冏必敗無疑。
司馬顒的確是看清了形勢,他起兵之後又派人邀成都王相幫。成都王司馬穎因為搞了半天民心工程,卻因為齊王作梗沒能立為皇太弟,對齊王司馬冏恨之入骨,當即響應,起兵向洛陽攻去。
諸王之中最有實力者,不過齊王、河間王和成都王三處。現在河間王和成都王聯軍抗齊,齊王司馬冏當然很是擔心,立刻聚齊百官商議。在殿上齊王司馬冏連連嘆氣道:“要說司馬倫和孫秀篡奪帝位,擾亂社稷,天下伐之,我還能理解。但我是第一個起兵除惡,擁帝復位的。我有什麽過錯?為什麽要討伐我?我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