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被氣得七竅生煙
重生88,從大山挖參開始! 作者:東北網文一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誌魁見黑子這麽對付劉長柱,心裏的氣也消了不少。
畢竟自己年紀大了,不能跟年輕人一般見識,年輕人處理事有年輕人的辦法。
孫誌魁輕輕歎了口氣,說:“黑子,這邊就交給你了,我去那邊看看。”
黑子點點頭說:“孫廠長你放心去吧,劉長柱這邊有啥事,我跟他掰扯。”
劉長柱看著他倆這樣,嘴唇氣得直哆嗦,心裏的火又旺了幾分。
“黑子,你瞅瞅你們幾個在這兒裝啥呢?”
“還掰扯,你知道掰扯啥意思不?”
“別以為穿得人模狗樣就能幹人事兒了。”
黑子不緊不慢地說,臉上還帶著點壞笑:“劉長柱,我瞅你這人呐,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劉長柱氣得直跺腳,地麵都被他跺得直顫悠。
剛要破口大罵,黑子一把按住他的肩膀,手上稍微用了點力。
“劉長柱,別怪我沒提醒你,剛才我是給你留麵子。”
“畢竟你也是從村裏出去的,咱都是農民出身。我給你留臉,是念著咱是老鄉。”
“你要是覺得自己了不起,那就幹點正經事出來。”
“但你要是敢在這市場上瞎折騰。我告訴你,我對你客氣,可不是你有福氣。”
說完,黑子收起笑容,眼睛一瞪,狠狠地瞅了劉長柱一眼,轉身就走。
劉長柱被氣得七竅生煙。
可就像黑子說的,市場裏好多安保人員穿著一樣的衣服,一臉嚴肅地到處巡邏,明顯是在維護市場秩序。
他心裏有點發慌,眼睛滴溜溜地轉,心裏合計著,自己就一個人在這兒鬧,肯定得吃虧。
想了一會兒,劉長柱轉身就走,腳步急急忙忙的,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哆哆嗦嗦地掏出大哥大打電話。
劉長柱說道:“喂,老板,我到東北這人參市場了,這市場不咋地呀。”
“我可看明白了,這地方的人可凶了,根本不把咱這些客戶當回事兒啊。”
“你還是叫那幾個兄弟別過來了,過來也是白跑一趟。”
“真的假的?我聽說那邊的人參交易市場是躍達集團整的,而且他們的工作人員素質可高了。”
“隻要到他們那兒交易,因為有躍達集團這個大靠山,會給第一批來交易的人不少優惠,還有些當地特產當禮品呢。”
“哎呀,老板,你這是聽誰說的呀?你聽說得再好聽,也沒有我親眼看見的實在。”
“剛才我在這市場轉了一圈,本想瞅瞅有沒有適合咱公司買的東西,可這市場的管理人員態度老差了,”
“而且這市場剛建成,也沒啥好東西可賣,一眼就瞅到頭了,根本不像他們宣傳的那麽大。”
“要是照你這麽說,那他們這不是忽悠消費者嗎?”
“這樣的話,我更得去看看了。你等著,我現在人已經到市裏了,一會兒就先去那兒瞅瞅。”
劉長柱打電話的這個,是南方一個姓鄭的大老板。
這幾個月,劉長柱就跟著鄭老板在南方闖。因為他有點文化,就在鄭老板那兒幫忙記賬、跑外麵的事啥的。
這次聽說躍達集團張經理對山泉村人參市場的介紹,就想來這兒找找機會,買點南方沒有的東西。
再加上這市場剛開,他們要是來,就算第一批顧客,能得不少好處,還能免費參觀山泉村的泉水產業。
鄭老板聽說山泉村風景老好了,泉水產業還是躍達集團重點弄的項目。
要是能來這兒挖出個新項目,說不定還能跟躍達集團老總見個麵。
讓自己的買賣上個台階,要是能成合作夥伴,那就更牛了。
他們從南方來東北的時候,知道劉長柱以前在這兒住,就讓他先來看看市場咋樣。
沒想到,鄭老板剛到市裏,本來打算第二天才去山泉村市場,就接到劉長柱的電話。
電話掛了後,鄭老板一臉懵,眉頭皺得緊緊的。
以前劉長柱總說東北人實在、憨厚,沒啥心眼,可這電話裏說的,讓他覺得東北人好像不講理似的。
所以,他決定馬上就去看看咋回事。
第二天,鄭老板如期抵達了山泉村。
劉長柱一早就候在村口。
此刻的山泉村,因改建之故,村民們皆搬遷至二道嶺一帶的安置房居住,村口也隨之移至二道嶺西邊。
鄭老板剛一進村口,便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
村口兩側,兩棵粗壯的紅鬆宛如忠誠的衛士,天然地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村門。
往村內深入十幾米,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極具特色的樹木。
每一棵都粗壯得需數人合抱,那滄桑的樹幹仿佛在無聲訴說著歲月的悠長。
鄭老板來自南方,如此粗壯的樹木對他而言堪稱罕見。
一下車,他便迫不及待地快步走向那些大樹。
劉長柱見鄭老板這般模樣,心中頗感無奈。
苦笑著跑到鄭老板麵前說道:“老板,您可算來了。”
“我跟您講,這村子裏的人參市場,和躍達集團宣傳的簡直天差地別。”
“看著破破爛爛的,那兒的人待人態度還極差。”
劉長柱在鄭老板身旁不停地嘟囔著山泉村的種種不是。
然而此時的鄭老板滿心都是村口的美景,壓根沒心思聽他在說些什麽。
鄭老板伸出胳膊環抱著一棵大樹,仰頭凝視著茂密的樹葉。
不禁感歎道:“哎呀,我長這麽大,還是頭一回見到這麽粗的樹。”
“這地方先不說別的,單是這風景,就夠我賞玩好些日子了。”
“以前聽聞東北貧窮落後,各個村子都困苦不堪,可山泉村卻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劉長柱見狀,心裏不禁打起了鼓。
趕忙說道:“哎呀,鄭老板,您可不能隻看表麵啊。”
“誰不想把光鮮的一麵展示出來呢?他們這純粹是做做樣子罷了。”
“等您到裏麵去瞧瞧,就知道這村子有多糟糕了。”
劉長柱在鄭老板耳邊不停地吹風,試圖擾亂他欣賞風景的興致。
鄭老板被他說得有些心煩,走到路邊,朝村內望去。
問道:“真像你說的那樣嗎?我怎麽感覺好像是你誤會這地方了。”
劉長柱連忙回應:“您快去看看吧。我誤會與否不重要,關鍵是您要是能相中這地方,那才是頭等大事。”
劉長柱這般說辭,實則是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方才那一幕讓他意識到,鄭老板雖為富甲一方。
在南方商業界呼風喚雨的大老板,卻似對農村景色毫無抵抗力,瞬間就被迷住了。
倘若鄭老板對這地方心生好感,而自己卻一味貶低,那豈不是自斷退路?
鄭老板思索片刻後說道:“那還等什麽,咱們這就進村去看看。”
其實,劉長柱昨日抵達山泉村後。
滿心都撲在人參市場上,一心隻想替鄭老板探查市場情形,壓根無暇顧及二道嶺的居民區。
十幾分鍾後,當劉長柱帶著鄭老板來到二道嶺居民區時,他自己都驚得瞪大了眼睛。
隻見一排排整齊的磚瓦結構新房鱗次櫛比,每戶皆配有寬敞的大院子,且都是二層小樓,外觀比城裏的房子還要精致美觀。
更令人稱奇的是,每戶院子門口都矗立著一兩棵粗壯的大樹,使得整個村落透著一股富貴典雅之氣。
此刻,內心震驚不已的不僅是劉長柱,鄭老板亦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鄭老板漫步在村子的道路上。
由衷地說道:“小劉啊,你是不是對‘破破爛爛’這個詞有什麽誤解?”
“雖說我是初次來到此地,但我也曾走訪過諸多農村。”
“其他農村可全然沒有山泉村這般景致。”
“哦,對了,我聽聞讓山泉村煥然一新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真沒想到你們村子竟有如此才華橫溢之人。”
“小劉,你可知那人住在哪裏?我想去拜訪一下。”
劉長柱怎會不知鄭老板口中之人是李澤,隻是他對李澤恨之入骨。
在他心中,若不是李澤,自己或許仍在青浦縣消防部門悠然自得地捧著鐵飯碗。
正是因為李澤,他才丟了工作,被迫前往南方漂泊數月。
雖說他極不情願讓鄭老板見到李澤,可他也明白這事根本瞞不住。
就算他有意阻攔,鄭老板在村裏隨便打聽一下就能找到李澤。
但那份對李澤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於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說道:“鄭老板,您有所不知,那個把山泉村搞漂亮的人,和您聽說的完全不一樣。”
鄭老板好奇地追問道:“有何不同?”
劉長柱繪聲繪色地說道:“那小子叫李澤。隻是腦瓜機靈點罷了,實則沒什麽真本事。”
“山泉村如今的模樣,和他沒多大關係,主要是他老丈人厲害。”
“您或許不清楚,他老丈人曾是村醫。”
“憑借精湛醫術得到上麵認可,申請到一筆資金,在此成立了醫療機構。”
“您也知道,醫藥行業利潤豐厚。”
“李澤的老丈人於茂學有錢,李澤又巧言令色哄得他女兒歡心。”
“於茂學便被李澤迷得暈頭轉向,拿出不少錢讓他折騰。”
畢竟自己年紀大了,不能跟年輕人一般見識,年輕人處理事有年輕人的辦法。
孫誌魁輕輕歎了口氣,說:“黑子,這邊就交給你了,我去那邊看看。”
黑子點點頭說:“孫廠長你放心去吧,劉長柱這邊有啥事,我跟他掰扯。”
劉長柱看著他倆這樣,嘴唇氣得直哆嗦,心裏的火又旺了幾分。
“黑子,你瞅瞅你們幾個在這兒裝啥呢?”
“還掰扯,你知道掰扯啥意思不?”
“別以為穿得人模狗樣就能幹人事兒了。”
黑子不緊不慢地說,臉上還帶著點壞笑:“劉長柱,我瞅你這人呐,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劉長柱氣得直跺腳,地麵都被他跺得直顫悠。
剛要破口大罵,黑子一把按住他的肩膀,手上稍微用了點力。
“劉長柱,別怪我沒提醒你,剛才我是給你留麵子。”
“畢竟你也是從村裏出去的,咱都是農民出身。我給你留臉,是念著咱是老鄉。”
“你要是覺得自己了不起,那就幹點正經事出來。”
“但你要是敢在這市場上瞎折騰。我告訴你,我對你客氣,可不是你有福氣。”
說完,黑子收起笑容,眼睛一瞪,狠狠地瞅了劉長柱一眼,轉身就走。
劉長柱被氣得七竅生煙。
可就像黑子說的,市場裏好多安保人員穿著一樣的衣服,一臉嚴肅地到處巡邏,明顯是在維護市場秩序。
他心裏有點發慌,眼睛滴溜溜地轉,心裏合計著,自己就一個人在這兒鬧,肯定得吃虧。
想了一會兒,劉長柱轉身就走,腳步急急忙忙的,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哆哆嗦嗦地掏出大哥大打電話。
劉長柱說道:“喂,老板,我到東北這人參市場了,這市場不咋地呀。”
“我可看明白了,這地方的人可凶了,根本不把咱這些客戶當回事兒啊。”
“你還是叫那幾個兄弟別過來了,過來也是白跑一趟。”
“真的假的?我聽說那邊的人參交易市場是躍達集團整的,而且他們的工作人員素質可高了。”
“隻要到他們那兒交易,因為有躍達集團這個大靠山,會給第一批來交易的人不少優惠,還有些當地特產當禮品呢。”
“哎呀,老板,你這是聽誰說的呀?你聽說得再好聽,也沒有我親眼看見的實在。”
“剛才我在這市場轉了一圈,本想瞅瞅有沒有適合咱公司買的東西,可這市場的管理人員態度老差了,”
“而且這市場剛建成,也沒啥好東西可賣,一眼就瞅到頭了,根本不像他們宣傳的那麽大。”
“要是照你這麽說,那他們這不是忽悠消費者嗎?”
“這樣的話,我更得去看看了。你等著,我現在人已經到市裏了,一會兒就先去那兒瞅瞅。”
劉長柱打電話的這個,是南方一個姓鄭的大老板。
這幾個月,劉長柱就跟著鄭老板在南方闖。因為他有點文化,就在鄭老板那兒幫忙記賬、跑外麵的事啥的。
這次聽說躍達集團張經理對山泉村人參市場的介紹,就想來這兒找找機會,買點南方沒有的東西。
再加上這市場剛開,他們要是來,就算第一批顧客,能得不少好處,還能免費參觀山泉村的泉水產業。
鄭老板聽說山泉村風景老好了,泉水產業還是躍達集團重點弄的項目。
要是能來這兒挖出個新項目,說不定還能跟躍達集團老總見個麵。
讓自己的買賣上個台階,要是能成合作夥伴,那就更牛了。
他們從南方來東北的時候,知道劉長柱以前在這兒住,就讓他先來看看市場咋樣。
沒想到,鄭老板剛到市裏,本來打算第二天才去山泉村市場,就接到劉長柱的電話。
電話掛了後,鄭老板一臉懵,眉頭皺得緊緊的。
以前劉長柱總說東北人實在、憨厚,沒啥心眼,可這電話裏說的,讓他覺得東北人好像不講理似的。
所以,他決定馬上就去看看咋回事。
第二天,鄭老板如期抵達了山泉村。
劉長柱一早就候在村口。
此刻的山泉村,因改建之故,村民們皆搬遷至二道嶺一帶的安置房居住,村口也隨之移至二道嶺西邊。
鄭老板剛一進村口,便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
村口兩側,兩棵粗壯的紅鬆宛如忠誠的衛士,天然地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村門。
往村內深入十幾米,映入眼簾的是一些極具特色的樹木。
每一棵都粗壯得需數人合抱,那滄桑的樹幹仿佛在無聲訴說著歲月的悠長。
鄭老板來自南方,如此粗壯的樹木對他而言堪稱罕見。
一下車,他便迫不及待地快步走向那些大樹。
劉長柱見鄭老板這般模樣,心中頗感無奈。
苦笑著跑到鄭老板麵前說道:“老板,您可算來了。”
“我跟您講,這村子裏的人參市場,和躍達集團宣傳的簡直天差地別。”
“看著破破爛爛的,那兒的人待人態度還極差。”
劉長柱在鄭老板身旁不停地嘟囔著山泉村的種種不是。
然而此時的鄭老板滿心都是村口的美景,壓根沒心思聽他在說些什麽。
鄭老板伸出胳膊環抱著一棵大樹,仰頭凝視著茂密的樹葉。
不禁感歎道:“哎呀,我長這麽大,還是頭一回見到這麽粗的樹。”
“這地方先不說別的,單是這風景,就夠我賞玩好些日子了。”
“以前聽聞東北貧窮落後,各個村子都困苦不堪,可山泉村卻著實讓我大開眼界。”
劉長柱見狀,心裏不禁打起了鼓。
趕忙說道:“哎呀,鄭老板,您可不能隻看表麵啊。”
“誰不想把光鮮的一麵展示出來呢?他們這純粹是做做樣子罷了。”
“等您到裏麵去瞧瞧,就知道這村子有多糟糕了。”
劉長柱在鄭老板耳邊不停地吹風,試圖擾亂他欣賞風景的興致。
鄭老板被他說得有些心煩,走到路邊,朝村內望去。
問道:“真像你說的那樣嗎?我怎麽感覺好像是你誤會這地方了。”
劉長柱連忙回應:“您快去看看吧。我誤會與否不重要,關鍵是您要是能相中這地方,那才是頭等大事。”
劉長柱這般說辭,實則是給自己留了條後路。
方才那一幕讓他意識到,鄭老板雖為富甲一方。
在南方商業界呼風喚雨的大老板,卻似對農村景色毫無抵抗力,瞬間就被迷住了。
倘若鄭老板對這地方心生好感,而自己卻一味貶低,那豈不是自斷退路?
鄭老板思索片刻後說道:“那還等什麽,咱們這就進村去看看。”
其實,劉長柱昨日抵達山泉村後。
滿心都撲在人參市場上,一心隻想替鄭老板探查市場情形,壓根無暇顧及二道嶺的居民區。
十幾分鍾後,當劉長柱帶著鄭老板來到二道嶺居民區時,他自己都驚得瞪大了眼睛。
隻見一排排整齊的磚瓦結構新房鱗次櫛比,每戶皆配有寬敞的大院子,且都是二層小樓,外觀比城裏的房子還要精致美觀。
更令人稱奇的是,每戶院子門口都矗立著一兩棵粗壯的大樹,使得整個村落透著一股富貴典雅之氣。
此刻,內心震驚不已的不僅是劉長柱,鄭老板亦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鄭老板漫步在村子的道路上。
由衷地說道:“小劉啊,你是不是對‘破破爛爛’這個詞有什麽誤解?”
“雖說我是初次來到此地,但我也曾走訪過諸多農村。”
“其他農村可全然沒有山泉村這般景致。”
“哦,對了,我聽聞讓山泉村煥然一新的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真沒想到你們村子竟有如此才華橫溢之人。”
“小劉,你可知那人住在哪裏?我想去拜訪一下。”
劉長柱怎會不知鄭老板口中之人是李澤,隻是他對李澤恨之入骨。
在他心中,若不是李澤,自己或許仍在青浦縣消防部門悠然自得地捧著鐵飯碗。
正是因為李澤,他才丟了工作,被迫前往南方漂泊數月。
雖說他極不情願讓鄭老板見到李澤,可他也明白這事根本瞞不住。
就算他有意阻攔,鄭老板在村裏隨便打聽一下就能找到李澤。
但那份對李澤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於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說道:“鄭老板,您有所不知,那個把山泉村搞漂亮的人,和您聽說的完全不一樣。”
鄭老板好奇地追問道:“有何不同?”
劉長柱繪聲繪色地說道:“那小子叫李澤。隻是腦瓜機靈點罷了,實則沒什麽真本事。”
“山泉村如今的模樣,和他沒多大關係,主要是他老丈人厲害。”
“您或許不清楚,他老丈人曾是村醫。”
“憑借精湛醫術得到上麵認可,申請到一筆資金,在此成立了醫療機構。”
“您也知道,醫藥行業利潤豐厚。”
“李澤的老丈人於茂學有錢,李澤又巧言令色哄得他女兒歡心。”
“於茂學便被李澤迷得暈頭轉向,拿出不少錢讓他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