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純勒兵而出,提著三顆血淋淋的首級,真定眾兵一看,一陣騷亂,耿純大喝一聲:“爾等聽了,劉楊身為皇戚,肩負重責,不思報效國家,卻勾結匪類,圖謀造反。現已伏誅,聖上有旨,嚴懲禍首,從者免罪。我今回朝廷復命,聖上自會妥善安排,爾等各司其職,保境安民。如若不然,天兵一到,玉石俱焚,都給我退下!”


    一千衛兵在首領的指揮下,有序而退。


    耿純返回洛陽復命,途中陳副、鄧隆接著,二人道:“恭喜耿將軍不損一兵一卒,手刃劉楊,立此大功。”耿純抱拳還禮。陳副來到耿純身側,悄聲道:“耿將軍出手辦了劉楊,可他弟兄三人都是當今皇後的舅舅,不知耿將軍有何打算?”耿純聽後,一雙眼睛直盯著陳副,陳副道:“有道是,在朝則身危,在外則身安。”


    耿純道:“謝將軍善言。”


    耿純回朝復命,建武帝早已得知消息,褒獎耿純道:“朕知將軍定可勝任,劉楊其人,心瓤、性弱卻冒剛,此種人最易惹禍,卻難成事。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擺正位置,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雖說是咎由自取,卻也是一種必然。”鑑於劉楊、劉讓乃謀反之初,尚未釀成大禍,此事又解決的幹淨利索,未造成大的惡劣影響。念劉楊乃高祖子孫,身為國戚,討王朗有功,不可株連宗族,封其子劉德為真定王。


    耿純道:“陛下,臣本吏家子孫,追隨陛下,幸得大漢復興,陛下多有恩賜,今身為將軍、爵為通侯,臣欲效仿寇恂、銚期願試治一郡。”


    建武帝聞言大笑:“耿愛卿即治武,復欲修文麽?正合朕意。現東郡太守空缺,朕正考慮人選,隻是東郡盜寇猖獗,境內未平,卿前去,再好不過了。”


    建武帝遣特使至雲陽,改封鄧禹為梁侯,食四縣之邑,並帶去上諭:“孝孫恭慎善良,自幼親善,現在他舉旗不定,觀望之,當是輕薄兒所誤,可令來歙再謀之,當定。”另帶去口諭:“大司徒應減老弱之兵,以升軍力。”


    鄧禹道:“到底是聖君,高瞻遠矚,千裏之外,卻見的如此明白,說的如此透徹。”


    於是,再派來歙至劉嘉軍中,劉嘉不再遲疑,決心歸漢。國相李寶拗不過,隻好隨漢中王一同歸漢。


    鄧禹大喜,盡其所能設宴款待,犒勞三軍。


    李寶雖然歸漢,卻並非出自本意,行事之時,妄自尊大,平時口中不幹不淨,常罵罵咧咧,官兵們甚是憤懣,鄧禹厲斥之,不料李寶竟當麵大罵鄧禹,直罵的狗血噴頭,劉嘉斥之不聽。鄧禹大怒,令衛兵將李寶當場格殺,劉嘉苦攔不住,也隻好低頭不語。


    李玉獲悉兄長被鄧禹所殺,率本部叛出漢營,鄧禹派赤眉將軍耿訴前去攻打李玉,不料耿訴卻被李玉一刀斬落馬下。


    一時之間,關中地區,戰亂紛紛,兵連禍結,加之自守者漸多,原歸附漢朝者多有離散。王歆據下郿;芳丹據新豐;蔣震占霸陵;張邯臨長安;公孫守據長陵;楊周據穀口;呂鮪據陳倉;角閎據汧城;駱延據盩厔;任良據鄠縣;汝章據槐裏;霍郎據澠池;王長據陝城;濁惠據湖地;陽沈據華陰,等等不一而足。各稱將軍,擁兵多者萬餘,少者數千,稱霸一方,且相互之間攻伐征戰,關中之地亂成了一鍋粥。


    情報紛紛傳至洛陽,建武帝甚為焦慮。看來,僅憑鄧禹則關中難平,仲華畢竟還是多了些書生氣,且手下戰將還是弱了些。有意再派一支大軍前往關中,可派誰去合適呢?思考數日,決定將這副重擔壓在孟津將軍馮異肩上。於是招馮異進宮道:“馮愛卿,據長安快報,目前大司徒出現了極大的困難。朕考慮再三,決定派你前去相助,知道為什麽選愛卿嗎?”馮異道:“臣愚鈍,請陛下明示。”建武帝道:“不是別的將軍們不能打仗,他們仗打的都不錯,可就是缺少了些恤民之心。三輔吏民遭王莽、更始之亂,重以赤眉、延岑之酷,生靈塗炭,無所依訴。今遣卿征戰,並不要略地屠城,旨在平定地方,安撫百姓,贏得民心。卿熟讀《春秋》,譽為‘大樹將軍’,平日能禦吏士,固特委卿以重任,無為郡縣所害。另派復漢將軍鄧曄、輔漢將軍於匡做卿的副將,他們對長安的情況熟悉。卿可即整兵馬,盡早起程,朕當親閱三軍,以激鬥誌。”馮異叩頭而退。


    鐵源得知消息,進宮求見建武帝。叩首後道:“陛下,是否把臣忘到腦後了?”建武帝笑道:“鐵將軍,怎麽,又耐不住寂寞了?”鐵源道:“臣聽說陛下派馮將軍西征,誰知臣一打聽,沒臣什麽事。陛下,這些年來,臣和馮將軍相處的挺美氣,這次,臣願重遊長安。”建武帝道:“鐵愛卿,著什麽急,這次沒有派你西征,是朕考慮要委派你一項重要任務。”鐵源道:“噢?臣請陛下明示。”建武帝道:“現國家處於多事之秋,朕考慮選幾個地方巡察巡察,以收百姓之心。可是太子尚幼,朝中缺少輔助監國之重臣。朕考慮派傅俊和卿去荊州走一趟,請李通和寧平公主回洛陽。南方未靖,這一路上多有艱難,出不得絲毫差錯,有你前往,很合適,朕也放心。隻是有一點,這來回的路上,你一切均須聽從傅將軍的安排,如若不然,此議則罷,朕再另委派他人。”鐵源忙道:“別,別,別,臣願走這一趟,臣是曉事之人,一切都聽從傅俊的。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辱聖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復漢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季讚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季讚歌並收藏復漢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