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望聽後大吃一驚:我當是什麽大買賣了,說的神乎其神,原來這幹人要幹此等驚天動地的大事,這買賣果真大得很了,做成之後,利何其宏大,隻是要做成此等大事,談何容易。看來,此番長安之行,冒失的很,太過兇險了。今番來到臨涇,算是被騙上了賊船,毫無退路,由不得自己了。看來,若不答應隨著他們一起幹,立刻便會有殺身之禍。罷,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先答應了他們再說。想到這裏,開口道:“弓總管之言,乃天下之大道理,我方望,一顆忠心,滿腔熱血,巴不得匡扶真主,今天有此機遇,也不狂此生了,隻是不知弓總管準備的如何了。”
弓林道:“好,我知道你兄弟二人皆忠義之士,我已在此招集了五千人馬,再有方兄相助,大事可成矣!”
方望道:“此等計劃,定安公知否?”
弓林遙頭道:“不知。”
方望道:“此地離長安太近,兵力又太少,恐擋不住劉玄率兵一擊。”
弓林道:“方兄所言是實情,此地確實是離長安近了些,兵力也確實少了些。但如果將我主的這杆大旗一舉,必能得到天下誌士豪傑的響應,兵馬會迅速擴大的。”
方望道:“弓總管,請聽我一言,謀事之始,要不計成,先慮敗,把困難考慮的多一點,多做一些準備是大有好處的。但凡做事,就要符合道理,要做大事,就要符合大道理。道有了,條件也要具備,條件具備了,還要把握時機。今所謀之事,是符合大道理的,條件也已基本具備,時機也將要成熟,隻是不能在此地幹,我有一計,不知弓總管願聽否?”
弓林道:“願聞其詳。”
方望道:“新朝時,最大的兩支反莽力量,一曰綠林,一曰赤眉,劉玄藉助綠林之勢得以成事。現在,赤眉軍三十萬兵馬已分兵兩路殺往長安,等到赤眉軍破關後,我們可請定安公一道匯於赤眉軍。赤眉軍正無主可奉,如果借赤眉軍之勢,天下唾手可得!”
弓林道:“計,雖是好計,但我聞赤眉軍雜亂無章,其渠帥均草芥而已,恐到時反受其製,步劉伯升之後塵。”
方望道:“我等即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理當忠心報國,哪能計較個人得失呢?”
弓林道:“容我等商量後再定。”
幾天後,弓林對方望道:“我們幾個商量過了,如果我們匯合赤眉軍,那麽把舵的一定不是我們,既然我們不掌舵,將來就不知道船會駛向何方,我們可聯絡赤眉軍,對於他們隻可利用,不可讓權。”
方望無言以對。
第三十七回 第二節
更始三年正月底,弓林將定安公喬裝改扮,接到臨涇,劉嬰親自宣布,復帝位。頒發詔命:任命方望為丞相,弓林為大司馬,方陽為禦史大夫。眾首領均封將軍。
方望隻好隨波逐流,建議弓林,速發兵占領臨近郡縣。
更始帝得到劉嬰在臨涇復帝位的軍報,這一驚如巨雷悶耳。此事非同小可,劉嬰曾經是正統漢帝,我劉玄和他相比簡直就是一張假牌,一定不能讓他把事鬧大了。得趕快弄死他,不然我的帝位就真的不牢靠了。於是宣王匡、趙萌、李鬆等入朝議事,商議如何發兵剿滅劉嬰。
趙萌道:“劉嬰這傻小子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李鬆道:“陛下,劉嬰區區幾千人馬,剿滅何難?還不是大軍過後,什麽都沒有了!臣願請兩萬兵馬前去臨涇。”
王匡道:“由丞相親自前往,再好沒有了,丞相是我朝有名的常勝將軍。隻是劉嬰既然敢起事,準備的時間定然不會短了,倒也不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帶兵少了會費時費力,調給你五萬兵馬,戰將十員前去剿滅劉嬰!”
長安到臨涇不過三百裏的路程,李鬆率領五萬大軍,數日之內便已趕到。
劉嬰被廢已經多年,乍一舉事,仍有不小的號召力,數日之內便聚集了兩萬兵馬。在弓林、方望的部署下,或攻、或降,已經占領了臨涇所轄之陰盤、高平、彭陽、鶉觚、朝那、鳥氏六座縣城。
李鬆率兵猛攻猛打,不肖一月,即大獲全勝,將劉嬰、弓林、方望等人斬首示眾,隻逃了方陽一人。
可嘆方望,不甘老死鄉間,卻被殺於臨涇,雖係被迫,臨終卻也做了一番轟烈之事。
隗崔、隗義等聞聽方望已死,傷感不已。來到長安,並未得到朝廷重用,新鮮感早已過去,愧不聽方望之言,閑居長安,有甚作為。叔侄二人找隗囂商量,不如密潛回家,那裏才是我等真正的所居。隗囂不同意,道:“若要向聖上請辭而返,必不準,如果不辭而別,則是背主,弄不好,我等連城門都出不了,就會擱在這裏了。”隗崔道:“不然的話,我倆尋個理由先回去?你們再尋機會。”隗囂道:“不走不行嗎?”隗義道:“你想想,在此呆著還有意思嗎?”隗囂道:“依我看,還是等等再說。”隗囂知道他們去意已堅,強留恐怕是留不住的,如果他們一走,肯定會牽連於自己,聖上肯定會懷疑自己的忠心,若令聖上起疑心,自己還有好果子吃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告發他二人,由聖上處置他們好了。於是,親自入朝告密隗崔、隗義二人有不臣之心。更始帝聞報大怒,立即派禦林軍,將隗崔、隗義二府圍定,將二人及其妻兒斬殺於市。
弓林道:“好,我知道你兄弟二人皆忠義之士,我已在此招集了五千人馬,再有方兄相助,大事可成矣!”
方望道:“此等計劃,定安公知否?”
弓林遙頭道:“不知。”
方望道:“此地離長安太近,兵力又太少,恐擋不住劉玄率兵一擊。”
弓林道:“方兄所言是實情,此地確實是離長安近了些,兵力也確實少了些。但如果將我主的這杆大旗一舉,必能得到天下誌士豪傑的響應,兵馬會迅速擴大的。”
方望道:“弓總管,請聽我一言,謀事之始,要不計成,先慮敗,把困難考慮的多一點,多做一些準備是大有好處的。但凡做事,就要符合道理,要做大事,就要符合大道理。道有了,條件也要具備,條件具備了,還要把握時機。今所謀之事,是符合大道理的,條件也已基本具備,時機也將要成熟,隻是不能在此地幹,我有一計,不知弓總管願聽否?”
弓林道:“願聞其詳。”
方望道:“新朝時,最大的兩支反莽力量,一曰綠林,一曰赤眉,劉玄藉助綠林之勢得以成事。現在,赤眉軍三十萬兵馬已分兵兩路殺往長安,等到赤眉軍破關後,我們可請定安公一道匯於赤眉軍。赤眉軍正無主可奉,如果借赤眉軍之勢,天下唾手可得!”
弓林道:“計,雖是好計,但我聞赤眉軍雜亂無章,其渠帥均草芥而已,恐到時反受其製,步劉伯升之後塵。”
方望道:“我等即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理當忠心報國,哪能計較個人得失呢?”
弓林道:“容我等商量後再定。”
幾天後,弓林對方望道:“我們幾個商量過了,如果我們匯合赤眉軍,那麽把舵的一定不是我們,既然我們不掌舵,將來就不知道船會駛向何方,我們可聯絡赤眉軍,對於他們隻可利用,不可讓權。”
方望無言以對。
第三十七回 第二節
更始三年正月底,弓林將定安公喬裝改扮,接到臨涇,劉嬰親自宣布,復帝位。頒發詔命:任命方望為丞相,弓林為大司馬,方陽為禦史大夫。眾首領均封將軍。
方望隻好隨波逐流,建議弓林,速發兵占領臨近郡縣。
更始帝得到劉嬰在臨涇復帝位的軍報,這一驚如巨雷悶耳。此事非同小可,劉嬰曾經是正統漢帝,我劉玄和他相比簡直就是一張假牌,一定不能讓他把事鬧大了。得趕快弄死他,不然我的帝位就真的不牢靠了。於是宣王匡、趙萌、李鬆等入朝議事,商議如何發兵剿滅劉嬰。
趙萌道:“劉嬰這傻小子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李鬆道:“陛下,劉嬰區區幾千人馬,剿滅何難?還不是大軍過後,什麽都沒有了!臣願請兩萬兵馬前去臨涇。”
王匡道:“由丞相親自前往,再好沒有了,丞相是我朝有名的常勝將軍。隻是劉嬰既然敢起事,準備的時間定然不會短了,倒也不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帶兵少了會費時費力,調給你五萬兵馬,戰將十員前去剿滅劉嬰!”
長安到臨涇不過三百裏的路程,李鬆率領五萬大軍,數日之內便已趕到。
劉嬰被廢已經多年,乍一舉事,仍有不小的號召力,數日之內便聚集了兩萬兵馬。在弓林、方望的部署下,或攻、或降,已經占領了臨涇所轄之陰盤、高平、彭陽、鶉觚、朝那、鳥氏六座縣城。
李鬆率兵猛攻猛打,不肖一月,即大獲全勝,將劉嬰、弓林、方望等人斬首示眾,隻逃了方陽一人。
可嘆方望,不甘老死鄉間,卻被殺於臨涇,雖係被迫,臨終卻也做了一番轟烈之事。
隗崔、隗義等聞聽方望已死,傷感不已。來到長安,並未得到朝廷重用,新鮮感早已過去,愧不聽方望之言,閑居長安,有甚作為。叔侄二人找隗囂商量,不如密潛回家,那裏才是我等真正的所居。隗囂不同意,道:“若要向聖上請辭而返,必不準,如果不辭而別,則是背主,弄不好,我等連城門都出不了,就會擱在這裏了。”隗崔道:“不然的話,我倆尋個理由先回去?你們再尋機會。”隗囂道:“不走不行嗎?”隗義道:“你想想,在此呆著還有意思嗎?”隗囂道:“依我看,還是等等再說。”隗囂知道他們去意已堅,強留恐怕是留不住的,如果他們一走,肯定會牽連於自己,聖上肯定會懷疑自己的忠心,若令聖上起疑心,自己還有好果子吃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告發他二人,由聖上處置他們好了。於是,親自入朝告密隗崔、隗義二人有不臣之心。更始帝聞報大怒,立即派禦林軍,將隗崔、隗義二府圍定,將二人及其妻兒斬殺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