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組合槍,單騎占湖陽。


    槍刺百勝將,威名四海揚。


    遺恨誌未酬,巨星皓天鑲。


    雨,在不停的下著。打在低凹處,擊濺出無數的水泡。兩匹健馬迎著雨水,踏著泥濘,向東奔跑著。馬上兩人頭裹青巾,身穿蓑衣,伏身在馬背上。前麵之人仍不時的揮舞著馬鞭,口中喊著:“快!快!”後麵之人騎術一般,艱難地追趕著。此時此刻,感到越來越難駕馭,力不從心了。朝前麵喊著:“朱將軍,慢一些。等一等我!”前麵的人聽到喊聲後,果然將速度慢了下來。後麵的人趕上後說道:“朱將軍,我的馬跑不快,光打滑,幾次都快要摔倒了。”前麵的人沒有答話,但速度卻也不快了。


    這兩人都是從宛城大司徒府上出來,受樊宏之命前往父城去見劉秀。


    跑在前麵之人正是朱祐,後麵之人叫車杆兒,乃是僕人劉忠的兒子,今年二十歲整。一路上,二人淚水摻和著雨水,悲悲戚戚。


    父城縣衙之中,劉秀聞報,朱祐將軍和劉車杆兒求見,心中一震,這倆人一同冒雨前來,別是家中出什麽事了?說道:“快快請進!”二人進了大堂後,伏在劉秀麵前大哭不止。劉秀趕快相扶:“仲先,車杆兒,快起,快起。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快起來講。”朱祐雙腿仍跪在地上,直起身來說:“文叔,昨天下午,大司徒和劉稷雙雙被劉玄殺害了!”劉秀聞此噩耗,不啻晴天霹靂,腳下一個趔趄,立足不穩,險些摔倒。馮異,藏宮二人奪步趕到,雙雙扶住。朱祐也慌忙起身。劉秀一聲痛嚎從腔中噴出,淚水奪眶而下。關誠從室外趕進來,幾人攙扶著進入內室。劉秀躺在床上,好半晌,才緩過勁來,起身坐在床沿,哽咽道:“我最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大哥是他們的眼中釘呀,這顆釘子不拔去,他們寢食難安,可劉稷兄怎麽也會同時被害呢?”朱祐道:“是舅舅從劉賜處打聽到的,他們要謀大司徒,又擔心劉稷回宛拚命,故將劉稷預先騙回,……”劉秀道:“唉!我們兄弟三人,二哥歿於小長安之戰,大哥死在這幫奸人之手,子豐兄是從小在我家長大,也同親兄弟一般。眼前展現著他們的音容笑貌,卻已隔世。現在想來,大哥之死,實屬必然。大哥貌似剛強、果敢,實乃心善手軟,推劉玄登帝之初,弟兄們就勸他動手,先下手為強,他死不願意,錯過了最佳時機。克宛城、破王邑後,也應抓緊動手,這並不是一點徵兆都沒有的,連寶劍都遞給了劉玄。即便木訥,舅舅和孝孫兄也提醒了,這就不是覺悟不覺悟、警惕不警惕的事了。這樣做人就太木了、太失敗了。任誰也拯救不了他,命該如此,在劫難逃啊!”


    第二十一回 劉秀回宛城謝罪 苗萌遣豪傑護主 第一節


    卻說劉秀知道自己也麵臨著生死關頭,必須謀定而後行,對車杆兒道:“車杆兒,你到門外守著。”又對眾人道:“隻是這樣一來,大哥這棵大樹一倒,我們的日子就難過了,弄不好也有性命之慮呢!”


    朱祐道:“是阿,文叔,下一步他們確實是要謀你的。”


    藏宮道:“將軍,宛城中處處充滿危險,將在外,則身安,需在此謀定好一個萬全之策再說。”


    馮異道:“不錯,劉將軍,現時,宛城是萬萬不能再回去的。方今天下,各自為王,並無定主,劉玄雖然聲勢浩大,旨令到處,皆開城而降,其實那都是虛的。王莽未滅,眾豪強未平,卻先毀棟樑,殺戮功臣。政治、軍事上的短見可見一斑。復漢稱帝已半年有餘,政令不出,是不懂管理天下之章法的,這樣的政權如何可能持久?好在你手中還有一萬多軍隊,就憑這些家當,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當初劉將軍兄弟在舂陵起事時,還沒有現在的人馬多,聲勢也沒有現在響,如果劉將軍有所打算,就會有巨大的號召力,許多英雄豪傑也會來投,此一時彼一時了。”


    劉秀道:“無論如何都不能那樣做,我已想好了,立刻回宛城謝罪。”


    四人同口異聲:“不可!”馮異道:“劉將軍,你這是拿自己的生命進行賭博,是拿生命開玩笑,他們心狠手辣,萬萬不可回去。”


    朱祐道:“文叔,他們現在做夢都想除掉你,不然就睡不安穩覺,哪能自投羅網。此時他們也許正無名目陷害於你,你若回宛,便是擅離職守,隻此一條,就可定你死罪。”


    劉秀道:“你們都別站了,都坐下。”幾個人拿凳椅圍坐在床邊。劉秀道:“咱們現在都別急躁,一急躁,就會亂了方寸。現在我們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麵臨著艱難的選擇,不可錯走一步,走錯了,那可是萬丈深淵,不能回頭。所以,關鍵時刻,一定要沉著、冷靜,你們想想,就憑我們現在擁有的一萬人馬,能幹成什麽事嗎?隻要一翻臉,我們就立刻要麵對二十萬大軍,父城是呆不住的,我們將無立足之地。脫離了更始政權,就背離了人心所向,就不再有號召力了,我們就會陷入絕境,就會身敗名裂,無法生存。所以,我打算走一步險棋,回宛謝罪。你們再想想,他們既然要害我大哥,為什麽一併計算了劉稷兄,卻偏偏放過了我。劉稷兄隻是單槍匹馬,我可是掌管著一萬大軍,這就恰恰說明,他們並沒有把我放在眼裏。好阿,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將計就計。你料定我不反,我還就偏不反。隻是,我也不能留在父城。你們想,我手握兵權在父城,他們也是無論如何不能放心的,我必須回宛城。可我也不能將人馬帶回去,以免他們誤會。所以,我此次隻能是隻身前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復漢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季讚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季讚歌並收藏復漢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