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麵治理湖南混亂局麵
湖南地處華中,位於長江中下遊的洞庭湖畔,北接湖北,南鄰兩廣,東靠江西,西臨川黔,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號稱三湘大地,魚米之鄉。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麵,在全國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又是毛澤東主席的家鄉。因此,穩定湖南,對於全國來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從周總理宣布中央《決定》,以四十七軍為首來解決湖南問題後,我就反覆思考如何開展工作。麵對一片混亂的湖南局勢我理出了一條“穩定中心區,狠抓重點區,以點帶麵,發展全省”的工作思路。所謂穩定中心區就是穩定省會長沙。穩定了長沙,各地區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所以,首先把長沙的問題解決好這是戰略要點。所謂以點帶麵,發展全省,就是要在解決好長沙問題的基礎上,大造聲勢,加強工作,把中央有關政令、規定,通過解放軍宣傳隊廣為宣傳,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執行,進而把全省的形勢穩定下來。我的這個工作思路和想法,首先得到了四十七軍黨委一班人的積極支持;接著又得到了新成立的“省革籌”小組成員的支持。這樣,在軍地雙方的領導層達成共識後,也就更加有利於實際工作的開展了。
1967年9月初,“省革籌”小組的公告發表後,使一年來處於無政府主義的湖南民眾有了新的政府,也看到了全麵治理湖南混亂局麵的希望。穩定中心區。自四十七軍移駐長沙後,首要任務是製止武鬥搶奪武器彈藥,維護鐵路交通和社會秩序。而核心問題是製止武鬥。當時,在長沙各群眾組織之間的矛盾和鬥爭,集中體現在武鬥上。例如8月中旬,發生在長沙郊區易家灣的武鬥,連坦克都動用了,雙方都有死傷。四十七軍當即派代表找雙方的頭頭做了許多工作,才達成了停火協議。8月21、22日發生在長沙的另一起武鬥中,部隊也有4人負傷,一名救護車司機不幸中彈身亡。在此同時,全省各地的武鬥也是此起彼伏,頻頻告急。搞得支左部隊如消防隊員救火一樣緊張,疲於應付。
我們抓住這些武鬥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嚴重損失和後果,發出了《給全市無產階級革命派的一封公開信》,號召長沙市的人民起來製止武鬥,促進革命大聯合,再不要幹“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這封信在社會上宣傳後,對於教育廣大群眾,製止武鬥起到了一定作用。
為了治理交通秩序,9月1日,“省革籌”小組又與四十七軍聯合發出《關於恢復交通運輸的聯合通告》,要求全省革命造反派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協助交通部門盡快恢復交通運輸,以保證生產和生活物資的供應。公告提出對破壞交通運輸的少數壞人和情節嚴重的肇事者,“必須受到法律製裁”。9月2日,“省革籌”小組與四十七軍又在長沙東風廣場召開有20萬人參加的“擁軍愛民”大會。我在會上講話時號召全省和全長沙市的軍民要增強團結,特別是要加強各革命群眾組織之間的團結,把大好形勢繼續推向前進。通過這些活動,全省特別是長沙的社會秩序和交通運輸秩序都有了明顯好轉。
9月12日、13日,“省革籌”小組又召開會議,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於9月5日發出的《關於不準搶奪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和各種軍用物資的命令》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會議認為,毛主席、黨中央關於增強黨性、克服派性的指示,對我們長沙針對性很強,教育意義很大。因此,我們要從根本上製止武鬥,搞好社會秩序,必須先抓好整風學習和收槍。會議決定,各革命造反派組織總部的常委,都要集中學習三天,促進團結。要認真貫徹“九·五命令”精神,大搞宣傳,把收槍工作抓到底。迅速把長沙市的“革籌”小組建立起來。為進一步落實“九·五”命令,四十七軍於9月22日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收槍問題,會議分析了收槍形勢。認為在長沙市失散到社會上的槍枝共二萬餘支,而收回的僅有五千多支,任務還相當艱巨。因此決定必須把收槍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部隊派往各基層單位的宣傳隊伍也要旗幟鮮明地大膽抓好這項工作。隨著我們工作的不斷深入,長沙的社會秩序和各群眾組織的大聯合形勢也在不斷發展。很快,市革籌小組成立。看到形勢趨於穩定,我那緊繃的神經和懸著的心才得以緩和下來。雖然我的工作壓力很大,工作、生活都處於非正常狀態,辦公、開會地點、甚至連吃飯都不能讓造反派知道,否則受衝擊,開不成會,吃不了飯,隻好“打遊擊”……所有的困難都被我們一個一個地戰勝了。
1968年2月28日,長沙市革命委員會宣告成立。從此,長沙作為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始逐漸趨於穩定了。在穩定中心區的同時,我們還狠抓各重點區的穩定工作。
湘潭問題的有力解決。湘潭緊靠長沙,所屬韶山是毛主席的家鄉。“文革”中湘潭的兩派,由於受長沙兩派的影響,鬥爭很激烈,武鬥不斷,嚴重地影響和威脅到來自全國各地人民群眾和國際友人前往韶山參觀的安全。周總理對湘潭的“文化大革命”特別重視。因此,我們在抓穩定中心區的同時也狠抓湘潭的治亂工作。先後發出通告,不準在韶山地區設置聯絡站,派出部隊製止武鬥,做兩派大聯合工作,組織部隊收繳武器等。但仍有少數不聽勸告的人,盤踞在湘潭錳礦等主要據點,拒不交槍,對立情緒很大。為了穩妥解決湘潭問題,我們擬定了以政治攻勢為主,同時派武裝部隊進駐的解決方案。方案得到中央的批準後,在派出飛機散發傳單,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解釋的基礎上,派武裝部隊從三個方向進駐湘潭市。部隊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踞守據點的武裝人員被迫交出了武器。部隊立即組織兩派群眾坐下來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展革命大批判。湘潭地區一年多的動亂局麵也好轉起來。此後,赴韶山的人和車輛也暢通無阻了。
湖南地處華中,位於長江中下遊的洞庭湖畔,北接湖北,南鄰兩廣,東靠江西,西臨川黔,地理條件十分優越,號稱三湘大地,魚米之鄉。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各個方麵,在全國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又是毛澤東主席的家鄉。因此,穩定湖南,對於全國來說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從周總理宣布中央《決定》,以四十七軍為首來解決湖南問題後,我就反覆思考如何開展工作。麵對一片混亂的湖南局勢我理出了一條“穩定中心區,狠抓重點區,以點帶麵,發展全省”的工作思路。所謂穩定中心區就是穩定省會長沙。穩定了長沙,各地區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所以,首先把長沙的問題解決好這是戰略要點。所謂以點帶麵,發展全省,就是要在解決好長沙問題的基礎上,大造聲勢,加強工作,把中央有關政令、規定,通過解放軍宣傳隊廣為宣傳,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執行,進而把全省的形勢穩定下來。我的這個工作思路和想法,首先得到了四十七軍黨委一班人的積極支持;接著又得到了新成立的“省革籌”小組成員的支持。這樣,在軍地雙方的領導層達成共識後,也就更加有利於實際工作的開展了。
1967年9月初,“省革籌”小組的公告發表後,使一年來處於無政府主義的湖南民眾有了新的政府,也看到了全麵治理湖南混亂局麵的希望。穩定中心區。自四十七軍移駐長沙後,首要任務是製止武鬥搶奪武器彈藥,維護鐵路交通和社會秩序。而核心問題是製止武鬥。當時,在長沙各群眾組織之間的矛盾和鬥爭,集中體現在武鬥上。例如8月中旬,發生在長沙郊區易家灣的武鬥,連坦克都動用了,雙方都有死傷。四十七軍當即派代表找雙方的頭頭做了許多工作,才達成了停火協議。8月21、22日發生在長沙的另一起武鬥中,部隊也有4人負傷,一名救護車司機不幸中彈身亡。在此同時,全省各地的武鬥也是此起彼伏,頻頻告急。搞得支左部隊如消防隊員救火一樣緊張,疲於應付。
我們抓住這些武鬥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嚴重損失和後果,發出了《給全市無產階級革命派的一封公開信》,號召長沙市的人民起來製止武鬥,促進革命大聯合,再不要幹“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這封信在社會上宣傳後,對於教育廣大群眾,製止武鬥起到了一定作用。
為了治理交通秩序,9月1日,“省革籌”小組又與四十七軍聯合發出《關於恢復交通運輸的聯合通告》,要求全省革命造反派和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協助交通部門盡快恢復交通運輸,以保證生產和生活物資的供應。公告提出對破壞交通運輸的少數壞人和情節嚴重的肇事者,“必須受到法律製裁”。9月2日,“省革籌”小組與四十七軍又在長沙東風廣場召開有20萬人參加的“擁軍愛民”大會。我在會上講話時號召全省和全長沙市的軍民要增強團結,特別是要加強各革命群眾組織之間的團結,把大好形勢繼續推向前進。通過這些活動,全省特別是長沙的社會秩序和交通運輸秩序都有了明顯好轉。
9月12日、13日,“省革籌”小組又召開會議,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於9月5日發出的《關於不準搶奪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和各種軍用物資的命令》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會議認為,毛主席、黨中央關於增強黨性、克服派性的指示,對我們長沙針對性很強,教育意義很大。因此,我們要從根本上製止武鬥,搞好社會秩序,必須先抓好整風學習和收槍。會議決定,各革命造反派組織總部的常委,都要集中學習三天,促進團結。要認真貫徹“九·五命令”精神,大搞宣傳,把收槍工作抓到底。迅速把長沙市的“革籌”小組建立起來。為進一步落實“九·五”命令,四十七軍於9月22日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收槍問題,會議分析了收槍形勢。認為在長沙市失散到社會上的槍枝共二萬餘支,而收回的僅有五千多支,任務還相當艱巨。因此決定必須把收槍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部隊派往各基層單位的宣傳隊伍也要旗幟鮮明地大膽抓好這項工作。隨著我們工作的不斷深入,長沙的社會秩序和各群眾組織的大聯合形勢也在不斷發展。很快,市革籌小組成立。看到形勢趨於穩定,我那緊繃的神經和懸著的心才得以緩和下來。雖然我的工作壓力很大,工作、生活都處於非正常狀態,辦公、開會地點、甚至連吃飯都不能讓造反派知道,否則受衝擊,開不成會,吃不了飯,隻好“打遊擊”……所有的困難都被我們一個一個地戰勝了。
1968年2月28日,長沙市革命委員會宣告成立。從此,長沙作為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始逐漸趨於穩定了。在穩定中心區的同時,我們還狠抓各重點區的穩定工作。
湘潭問題的有力解決。湘潭緊靠長沙,所屬韶山是毛主席的家鄉。“文革”中湘潭的兩派,由於受長沙兩派的影響,鬥爭很激烈,武鬥不斷,嚴重地影響和威脅到來自全國各地人民群眾和國際友人前往韶山參觀的安全。周總理對湘潭的“文化大革命”特別重視。因此,我們在抓穩定中心區的同時也狠抓湘潭的治亂工作。先後發出通告,不準在韶山地區設置聯絡站,派出部隊製止武鬥,做兩派大聯合工作,組織部隊收繳武器等。但仍有少數不聽勸告的人,盤踞在湘潭錳礦等主要據點,拒不交槍,對立情緒很大。為了穩妥解決湘潭問題,我們擬定了以政治攻勢為主,同時派武裝部隊進駐的解決方案。方案得到中央的批準後,在派出飛機散發傳單,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宣傳解釋的基礎上,派武裝部隊從三個方向進駐湘潭市。部隊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踞守據點的武裝人員被迫交出了武器。部隊立即組織兩派群眾坐下來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開展革命大批判。湘潭地區一年多的動亂局麵也好轉起來。此後,赴韶山的人和車輛也暢通無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