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駐守福建的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發動兵變,公開宣布在福州成立政府與蔣介石決裂。蔣介石急調十五個嫡係師分兵三路合圍福建。兩個月後兵變平息,蔣介石遂令其嫡係部隊李玉堂部等自此陳兵閩西南。 閩西南與廣東交界,國民黨中央軍得以直接威懾陳濟棠的廣東了。在這種局勢下,當蔣介石再次催促粵軍向共產黨蘇區出兵時,陳濟棠的生存危機感就更加強烈了。於是,他一方麵派出部隊向蘇區進犯,對扼守蘇區南大門的筠門嶺做出進攻的態勢;另一方麵,卻派出心腹參謀秘密去筠門嶺,試圖私下與紅軍達成“和平共處”的協定。
陳濟棠本沒指望這種臨陣談判能有多大的效果,但是他發現,當粵軍部隊開始進攻的時候,筠門嶺一線的紅軍主動放棄了陣地。占領了筠門嶺的粵軍對自己的“戰果”狠狠吹噓了一陣,蔣介石在“通令嘉獎”的同時賞給粵軍官兵五萬大洋。但是,當陳濟棠站在筠門嶺上向北看去的時候,“南天王”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不是時刻擔心蔣介石的中央軍會開進廣東嗎?而中央軍要想進入廣東隻能從北麵來,那麽,在自己與蔣介石之間存在著的共產黨紅軍,正好是蔣介石部署在江西的大軍進入廣東的屏障。筠門嶺一戰,紅軍並非沒有戰鬥能力卻主動放棄了陣地,這表明紅軍並不想和自己的粵軍過不去。陳濟棠仔細一一想來,這麽多年,蔣介石頻繁調兵前來“圍剿”共產黨蘇區,兵力部署永遠採取大軍自北向南齊進的戰術,這難道沒有一點想把紅軍趕入廣東的意思嗎?一旦真成這樣,自己與紅軍不想拚也得拚,而蔣介石的中央軍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進入自己的地盤。到那個時候,自己苦心經營了八年的廣東算是完了。陳濟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紅軍不能垮,最好永遠在。如果紅軍承諾不侵占自己的地盤,自己就和紅軍一直和平共處,為此在物資上接濟紅軍都可以——不就是鹽巴和彈藥嗎?
中央紅軍大規模軍事轉移前夕,陳濟棠派來的代表秘密進入了蘇區,帶走了一封朱德的親筆信。朱德在給陳濟棠的信中除了陳述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道理外,更重要的是用毫不掩飾的措辭指出了紅軍與粵軍應該協同作戰以消滅蔣介石的軍隊,朱德在信的最後特別強調:“為順暢通訊聯絡,務望約定專門密碼、無線電呼號波長,且可接通會昌、門嶺之電話。”——處於被國民黨大軍“圍剿”中的紅軍總司令與實施“圍剿”的敵軍南路軍總司令就要互通“密碼”與“波長”了,這是發誓要徹底“剿滅赤匪”否則就“捨命疆場”的蔣介石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朱德寫這封信的時候,中央蘇區所麵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軍事決策中心已作出了大規模軍事轉移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朱德宣稱全國的紅軍正準備向蔣介石全麵開戰,必求與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決戰而殲滅之”;同時建議粵軍兵分兩路傾巢出動,一路“直下福州”而另一路“直搗衡陽”,襲擊蔣介石在福建與長沙的嫡係部隊——這樣的協同作戰計劃無論如何是不切實際的,最合理的解釋是:中央紅軍試圖利用這些說辭將粵軍調開從而乘機衝出重圍。
陳濟棠見多識廣,老謀深算。對於朱德的這封信,他看進去的隻是“談判”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其餘的,他和了解蔣介石一樣也了解共產黨人。此刻,關於陳濟棠是否預感到中央紅軍即將突圍,並且已經選擇了他的防線為突破口,不得而知。但是年初,當蔣介石的中央軍正向蘇區北部大舉進攻的時候,陳濟棠曾邀請他的老盟友白崇禧來廣東“共商防共防蔣軍事大事”。廣西軍閥白崇禧到達廣東後,專門去陳濟棠布防的“圍剿”前線走了一趟,而且一直走到了筠門嶺。從筠門嶺回來的白崇禧關起門來告訴陳濟棠:一、共產黨紅軍必要突圍。二、突圍的方向很可能是廣東。三、突圍的時間應在秋冬之間,因為紅軍要等收穫季節解決糧食問題——白崇禧說這番話的時間是一九三四年春,距離中央紅軍開始大規模軍事轉移還有半年的時間。無法得知陳濟棠聽了這個驚人的判斷之後的表情,但從歷史檔案的記載中可以發現,白崇禧剛一離開廣東陳濟棠就向粵北方向增派了兵力。但是,半年之後,陳濟棠卻主動要與紅軍談判了,並且不惜工夫不惜誠懇。
一九三四年十月五日,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何長工和贛南省委宣傳部部長潘漢年化裝成江西老表到達了筠門嶺附近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紅軍與粵軍的秘密談判正式開始了。雙方態度都很誠懇,因此一直氣氛融洽。經過三天的密談,紅軍與粵軍達成以下五項協議:一、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麵;二、互通情報,用有線電通報;三、解除封鎖;四、互相通商,必要時紅軍可在粵軍的防區後方建立醫院;五、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紅軍有行動事先告訴粵軍,粵軍撤離二十公裏。紅軍人員進入粵軍防區用陳部護照。
可以肯定地說,雙方商量第五項協議的時候,粵軍代表並不知道紅軍方麵的真實用意。談判期間,何長工曾接到周恩來用密語發來的電報:“長工,你餵的鴿子飛了。”何長工和潘漢年心裏明白,周恩來的意思是:中央紅軍要出發了。因此,協議的其他條款對於紅軍來講已經沒有意義,紅軍此時不惜一切與粵軍談判的唯一目的是:借道。即在紅軍“有行動”時“事先告訴粵軍”以便粵軍撤出一條二十公裏的通道。周恩來的電報顯然是在提醒和催促。
陳濟棠本沒指望這種臨陣談判能有多大的效果,但是他發現,當粵軍部隊開始進攻的時候,筠門嶺一線的紅軍主動放棄了陣地。占領了筠門嶺的粵軍對自己的“戰果”狠狠吹噓了一陣,蔣介石在“通令嘉獎”的同時賞給粵軍官兵五萬大洋。但是,當陳濟棠站在筠門嶺上向北看去的時候,“南天王”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不是時刻擔心蔣介石的中央軍會開進廣東嗎?而中央軍要想進入廣東隻能從北麵來,那麽,在自己與蔣介石之間存在著的共產黨紅軍,正好是蔣介石部署在江西的大軍進入廣東的屏障。筠門嶺一戰,紅軍並非沒有戰鬥能力卻主動放棄了陣地,這表明紅軍並不想和自己的粵軍過不去。陳濟棠仔細一一想來,這麽多年,蔣介石頻繁調兵前來“圍剿”共產黨蘇區,兵力部署永遠採取大軍自北向南齊進的戰術,這難道沒有一點想把紅軍趕入廣東的意思嗎?一旦真成這樣,自己與紅軍不想拚也得拚,而蔣介石的中央軍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進入自己的地盤。到那個時候,自己苦心經營了八年的廣東算是完了。陳濟棠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紅軍不能垮,最好永遠在。如果紅軍承諾不侵占自己的地盤,自己就和紅軍一直和平共處,為此在物資上接濟紅軍都可以——不就是鹽巴和彈藥嗎?
中央紅軍大規模軍事轉移前夕,陳濟棠派來的代表秘密進入了蘇區,帶走了一封朱德的親筆信。朱德在給陳濟棠的信中除了陳述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的道理外,更重要的是用毫不掩飾的措辭指出了紅軍與粵軍應該協同作戰以消滅蔣介石的軍隊,朱德在信的最後特別強調:“為順暢通訊聯絡,務望約定專門密碼、無線電呼號波長,且可接通會昌、門嶺之電話。”——處於被國民黨大軍“圍剿”中的紅軍總司令與實施“圍剿”的敵軍南路軍總司令就要互通“密碼”與“波長”了,這是發誓要徹底“剿滅赤匪”否則就“捨命疆場”的蔣介石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朱德寫這封信的時候,中央蘇區所麵臨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軍事決策中心已作出了大規模軍事轉移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朱德宣稱全國的紅軍正準備向蔣介石全麵開戰,必求與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決戰而殲滅之”;同時建議粵軍兵分兩路傾巢出動,一路“直下福州”而另一路“直搗衡陽”,襲擊蔣介石在福建與長沙的嫡係部隊——這樣的協同作戰計劃無論如何是不切實際的,最合理的解釋是:中央紅軍試圖利用這些說辭將粵軍調開從而乘機衝出重圍。
陳濟棠見多識廣,老謀深算。對於朱德的這封信,他看進去的隻是“談判”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其餘的,他和了解蔣介石一樣也了解共產黨人。此刻,關於陳濟棠是否預感到中央紅軍即將突圍,並且已經選擇了他的防線為突破口,不得而知。但是年初,當蔣介石的中央軍正向蘇區北部大舉進攻的時候,陳濟棠曾邀請他的老盟友白崇禧來廣東“共商防共防蔣軍事大事”。廣西軍閥白崇禧到達廣東後,專門去陳濟棠布防的“圍剿”前線走了一趟,而且一直走到了筠門嶺。從筠門嶺回來的白崇禧關起門來告訴陳濟棠:一、共產黨紅軍必要突圍。二、突圍的方向很可能是廣東。三、突圍的時間應在秋冬之間,因為紅軍要等收穫季節解決糧食問題——白崇禧說這番話的時間是一九三四年春,距離中央紅軍開始大規模軍事轉移還有半年的時間。無法得知陳濟棠聽了這個驚人的判斷之後的表情,但從歷史檔案的記載中可以發現,白崇禧剛一離開廣東陳濟棠就向粵北方向增派了兵力。但是,半年之後,陳濟棠卻主動要與紅軍談判了,並且不惜工夫不惜誠懇。
一九三四年十月五日,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何長工和贛南省委宣傳部部長潘漢年化裝成江西老表到達了筠門嶺附近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紅軍與粵軍的秘密談判正式開始了。雙方態度都很誠懇,因此一直氣氛融洽。經過三天的密談,紅軍與粵軍達成以下五項協議:一、就地停戰,取消敵對局麵;二、互通情報,用有線電通報;三、解除封鎖;四、互相通商,必要時紅軍可在粵軍的防區後方建立醫院;五、必要時可以互相借道,紅軍有行動事先告訴粵軍,粵軍撤離二十公裏。紅軍人員進入粵軍防區用陳部護照。
可以肯定地說,雙方商量第五項協議的時候,粵軍代表並不知道紅軍方麵的真實用意。談判期間,何長工曾接到周恩來用密語發來的電報:“長工,你餵的鴿子飛了。”何長工和潘漢年心裏明白,周恩來的意思是:中央紅軍要出發了。因此,協議的其他條款對於紅軍來講已經沒有意義,紅軍此時不惜一切與粵軍談判的唯一目的是:借道。即在紅軍“有行動”時“事先告訴粵軍”以便粵軍撤出一條二十公裏的通道。周恩來的電報顯然是在提醒和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