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適應了各種警報聲此起彼伏。現在火滅了,火警剛停。低氧警報過會兒也該停了。高濕度警報還得再叫一會兒。水循環裝置今天算是物盡其用了。
有陣子還傳來過新的警報,水循環裝置的主罐滿了。噢耶!這才是我最想聽的警報嘛。
還記得我昨天蹂躪過的那件太空服嗎?我把它掛在架子上,用水桶從再生裝置往太空服裏灌水。它既然能承受一個大氣壓的空氣,就能裝好幾桶水。
夥計,我真累,整夜沒合眼,我得睡了。這肯定將是sol6以來我睡得最甜美的一覺。
事情總算上了正軌。沒說的,棒得很!我有機會活下去了!
日誌:sol37
完蛋了,我要死了!
好吧,冷靜。我得對自己有信心。
我現在正在2號漫遊車裏寫這篇日誌,親愛的未來的火星考古學家。你一定很奇怪我怎麽沒待在棲息艙裏。因為我嚇尿了,嚇尿了!我不僅嚇尿了,還完全不知道他媽下一步該怎麽辦。
我還是先把前因後果說說。如果這是我的最後一篇日誌,至少得讓你明白我是怎麽死的。
過去幾天我一直在歡樂地造水,一切都順水順舟得很。(瞧我怎麽說的?順水順舟?)
我還抽空加強了mav燃料站壓縮機。這可是高科技活兒(我提高了氣泵的電壓)。這樣造水就更快了。
在造出最初的50升水之後,我決定穩一穩,開始按照氧氣的生產率來造水。我不打算把備用氧氣量降到25升以下。一旦氧氣儲量下降過多,我就停止釋放聯氨,直到氧氣補回到25升以上。
重要註解:我剛才說造了50升水,這隻是個概數,我並沒有回收到50升水。在棲息艙裏堆著的那些幹土一直在貪婪地吸收空氣裏的水分。我造這些水本來就是用來灌溉的,這沒什麽大問題。水循環裝置收集到的水遠沒有50升,這個事實並沒有讓我驚訝。
自從給氣泵提速之後,我現在每15小時就能獲得10升的二氧化碳。我已經重複這個過程四次了。稍稍心算一下,就能得出結論,包括最初那50升水在內,現在整個係統裏應該已經多了130升水。
好吧,我的數學是個該死的騙子!
在水循環裝置和太空服儲水罐裏我一共存了70升水。艙壁和圓頂上還有不少冷凝的水珠,土壤也吸收了相當一部分水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還有那60升水哪兒去了。肯定有什麽問題。
這時,我注意到了另一個儲氧罐。棲息艙裏共有兩個備用氧氣罐。出於安全考慮,艙內兩端各有一個,棲息艙根據需要決定該使用哪一個。事實證明,它一直在用1號罐進行空氣循環。但是當我往係統裏添加氧氣(通過氧合機)時,棲息艙將它平均分配到兩個罐子。2號罐的氧儲備一直在緩慢增加。
這並不是問題所在,棲息艙隻是在執行任務。但這也意味著我的氧氣在持續增加,也就是說,整個係統的氧消耗速度比我推算的要慢。
起初,我的想法是:“耶!更多氧氣!現在我能更快地造水啦!”但很快,一個讓人心煩的事實攪亂了我的心思。
跟上我的邏輯:我的氧氣在正增長。別忘了,從艙外引進的氣體量是持續不斷的。因此,唯一導致氧氣“正”增長的原因就是它比我想像中的消耗得少。但是,聯氨卻實實在在地按照設想中的量用光了。
唯一的合理解釋:我並沒有將釋放的氫氣全部燒光。
回過頭想想,就會發現真相很明顯。但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些氫氣穿過火焰,歡樂地飄走了。我靠,吉姆,我是植物學家,不是化學家!
化學簡直是亂到家了。那麽,空氣中就有沒有燒掉的氫氣。到處都有,還混合著氧氣。接著……等一下,隻要一個電火花就能把棲息艙炸飛。
一旦想明白形勢,冷靜下來之後,我立即用一個密保諾自封袋在空中揮舞了幾下,然後封起來。
接下來就是一次快速eva,進入漫遊車,那兒有我們的大氣分析儀。氮氣:22%。氧氣:9%。氫氣:64%。
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待在漫遊車裏沒出去過。
棲息艙現在是個氫氣鎮。
它沒爆炸實在是走運。即便是一個很小的靜電放電,都會讓它成為我的興登堡號。
總之,我現在在2號漫遊車裏。我最多隻能待一兩天,車內和我太空服裏的二氧化碳過濾器遲早要報廢。在這之前得想出解決方案。
棲息艙現在就是個炸彈。
保鮮袋品牌,常用來放水果和三明治等食品,封裝方便。
垃圾袋品牌。
傳說中基督教聖物如十字架有傷害吸血鬼的能力。
1937年,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艇興登堡號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和易燃蒙皮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艇在34秒內被焚毀。
第五章
日誌:sol38
我還縮在漫遊車裏,一直在想辦法。終於,我想出對付氫氣的辦法了。
我想到了大氣調節器,其主要任務就是時刻關注空氣組分並加以平衡。這也是為什麽那些產出的氧氣最終能留在罐子裏。問題在於,它的設計初衷並沒有把排出氫氣這個功能考慮進去。
調節器利用冷凝分離技術對氣體加以分離。當它偵測到氧氣過多時,就會吸收氣體並降溫到90開爾文。這足以讓氧氣液化,但氮氣還能保持氣體狀態(氮氣凝點:77k)。它就是這麽把氧氣儲存下來的。
有陣子還傳來過新的警報,水循環裝置的主罐滿了。噢耶!這才是我最想聽的警報嘛。
還記得我昨天蹂躪過的那件太空服嗎?我把它掛在架子上,用水桶從再生裝置往太空服裏灌水。它既然能承受一個大氣壓的空氣,就能裝好幾桶水。
夥計,我真累,整夜沒合眼,我得睡了。這肯定將是sol6以來我睡得最甜美的一覺。
事情總算上了正軌。沒說的,棒得很!我有機會活下去了!
日誌:sol37
完蛋了,我要死了!
好吧,冷靜。我得對自己有信心。
我現在正在2號漫遊車裏寫這篇日誌,親愛的未來的火星考古學家。你一定很奇怪我怎麽沒待在棲息艙裏。因為我嚇尿了,嚇尿了!我不僅嚇尿了,還完全不知道他媽下一步該怎麽辦。
我還是先把前因後果說說。如果這是我的最後一篇日誌,至少得讓你明白我是怎麽死的。
過去幾天我一直在歡樂地造水,一切都順水順舟得很。(瞧我怎麽說的?順水順舟?)
我還抽空加強了mav燃料站壓縮機。這可是高科技活兒(我提高了氣泵的電壓)。這樣造水就更快了。
在造出最初的50升水之後,我決定穩一穩,開始按照氧氣的生產率來造水。我不打算把備用氧氣量降到25升以下。一旦氧氣儲量下降過多,我就停止釋放聯氨,直到氧氣補回到25升以上。
重要註解:我剛才說造了50升水,這隻是個概數,我並沒有回收到50升水。在棲息艙裏堆著的那些幹土一直在貪婪地吸收空氣裏的水分。我造這些水本來就是用來灌溉的,這沒什麽大問題。水循環裝置收集到的水遠沒有50升,這個事實並沒有讓我驚訝。
自從給氣泵提速之後,我現在每15小時就能獲得10升的二氧化碳。我已經重複這個過程四次了。稍稍心算一下,就能得出結論,包括最初那50升水在內,現在整個係統裏應該已經多了130升水。
好吧,我的數學是個該死的騙子!
在水循環裝置和太空服儲水罐裏我一共存了70升水。艙壁和圓頂上還有不少冷凝的水珠,土壤也吸收了相當一部分水分。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還有那60升水哪兒去了。肯定有什麽問題。
這時,我注意到了另一個儲氧罐。棲息艙裏共有兩個備用氧氣罐。出於安全考慮,艙內兩端各有一個,棲息艙根據需要決定該使用哪一個。事實證明,它一直在用1號罐進行空氣循環。但是當我往係統裏添加氧氣(通過氧合機)時,棲息艙將它平均分配到兩個罐子。2號罐的氧儲備一直在緩慢增加。
這並不是問題所在,棲息艙隻是在執行任務。但這也意味著我的氧氣在持續增加,也就是說,整個係統的氧消耗速度比我推算的要慢。
起初,我的想法是:“耶!更多氧氣!現在我能更快地造水啦!”但很快,一個讓人心煩的事實攪亂了我的心思。
跟上我的邏輯:我的氧氣在正增長。別忘了,從艙外引進的氣體量是持續不斷的。因此,唯一導致氧氣“正”增長的原因就是它比我想像中的消耗得少。但是,聯氨卻實實在在地按照設想中的量用光了。
唯一的合理解釋:我並沒有將釋放的氫氣全部燒光。
回過頭想想,就會發現真相很明顯。但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些氫氣穿過火焰,歡樂地飄走了。我靠,吉姆,我是植物學家,不是化學家!
化學簡直是亂到家了。那麽,空氣中就有沒有燒掉的氫氣。到處都有,還混合著氧氣。接著……等一下,隻要一個電火花就能把棲息艙炸飛。
一旦想明白形勢,冷靜下來之後,我立即用一個密保諾自封袋在空中揮舞了幾下,然後封起來。
接下來就是一次快速eva,進入漫遊車,那兒有我們的大氣分析儀。氮氣:22%。氧氣:9%。氫氣:64%。
從那之後,我就一直待在漫遊車裏沒出去過。
棲息艙現在是個氫氣鎮。
它沒爆炸實在是走運。即便是一個很小的靜電放電,都會讓它成為我的興登堡號。
總之,我現在在2號漫遊車裏。我最多隻能待一兩天,車內和我太空服裏的二氧化碳過濾器遲早要報廢。在這之前得想出解決方案。
棲息艙現在就是個炸彈。
保鮮袋品牌,常用來放水果和三明治等食品,封裝方便。
垃圾袋品牌。
傳說中基督教聖物如十字架有傷害吸血鬼的能力。
1937年,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艇興登堡號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和易燃蒙皮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艇在34秒內被焚毀。
第五章
日誌:sol38
我還縮在漫遊車裏,一直在想辦法。終於,我想出對付氫氣的辦法了。
我想到了大氣調節器,其主要任務就是時刻關注空氣組分並加以平衡。這也是為什麽那些產出的氧氣最終能留在罐子裏。問題在於,它的設計初衷並沒有把排出氫氣這個功能考慮進去。
調節器利用冷凝分離技術對氣體加以分離。當它偵測到氧氣過多時,就會吸收氣體並降溫到90開爾文。這足以讓氧氣液化,但氮氣還能保持氣體狀態(氮氣凝點:77k)。它就是這麽把氧氣儲存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