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彩夫婦被敵人突然殺害。縣委馬林書記、張英華、蘇子安等人分析認為,夫妻倆是被人出賣的,說明我們內部有內奸,但這個內奸是誰,必須把這個內奸盡快找出來,不然黨組織還將遭受損失。馬林書記密令蘇子安偵查此人。
運東縣委的任務相當繁重。這不馬林書記又接到上級指示,要求縣委從地方武裝中抽調二百名軍政素質好的幹部戰士補充到主力作戰部隊。活動在蘇北宿遷等數縣地區的新四軍主力部隊,由於頻繁與日偽頑軍作戰,部隊減員很大,尤其是作為主力部隊中基層骨幹的幹部戰士在對敵作戰中,即便是主力部隊,因武器火力都不如敵人,特別是子彈,極端缺乏,主力部隊戰士每次與敵作戰,同誌們為了節省子彈,往往和敵人貼身肉搏,因此傷亡較大,急需地方武裝升級補充。馬林書記接到上級指示,找來張英華商量,張英華對馬林書記說:“我們縣的抗日遊擊總隊總共隻有三四百人,這上級指示還要緊決完成,我們的任務也相當繁重。既要保護縣委機關,又要保護根據地鄉親們少遭敵人禍害。又得不斷地與敵人作戰。這確實是個矛盾,我們也需要一支戰鬥力較強的部隊來保護群眾打擊敵人。”馬林書記想了想說:“各區小隊現在決不能抽,全縣各區敵我鬥爭相當殘酷,各區必須留點武裝以支撐局麵。”他來回踱著步又說:“英華同誌,我們還有一對較大的武裝,就是你師哥邵殿堂生前留下的隊伍,現在由於我黨的教育和帶動,已經成為活動在宿遷西北地區令敵人不可小覷的抗日武裝力量。”張英華用手拍著腦袋說:“光想著咱們眼皮底下的事了。”他對馬林書記說:“馬書記,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上級交給的輸送任務,我看先從我們抗日遊擊總隊抽出二百人,配備戰鬥作風強的連排班幹部,輸送給咱們主力,另外把咱們的好武器也盡量配備給這二百人,我們抗日遊擊總隊的不足,就從縣西北的隊伍中抽調。”馬林書記擔心地說:“好是好,可這樣一來,我們縣西、縣西北的力量就顯得空虛了,敵人就會趁虛而入,又要猖狂了。”
從縣裏抗日遊擊總隊挑選出來的這二百名幹部戰士,個個都是總隊裏的骨幹。他們為了祖國,為了黨和人民,在家鄉的大地上與敵頑浴血奮戰,所不同的是他們這些人就要遠離家鄉,加入新四軍主力,在更加廣闊的國土上去打擊敵人了。有些人思想轉不過彎,必竟是要離開家鄉了嘛,從此一生生死難料,有的恐怕要犧牲在異地了。即將離開家鄉的幹部戰士們的思想出現了波動。縣委馬林書記、張英華等領導同誌多次到這些幹部戰士中作動員,宣傳科長費瑞芳更是結合自己勸同誌們:“我就不是你們當地人,我的家鄉遠在山東,可是為了把日寇趕出中國,為了中華民族得解放,我來到了宿遷這個第二故鄉,戰鬥生活。我們要拋棄的狹隘的地域觀念,聽從我們的黨和人民的招喚,到黨需要的地方去殺敵立功。更好地報效家鄉的父老鄉親。”為了更好地做好宣傳,費瑞芳連夜編好了幾首順口溜,教少年兒童廣泛傳唱。一時間遊擊區老少很快傳唱開了。少年兒童唱著《長大要當新四軍》:“小弟弟騎竹馬,鞭子一抽嘩啦啦,長大要當新四軍,跨上戰馬把敵殺。”還編有適合大人唱的順口溜《支援“四哥”(新四軍)打東洋》:“一打鐵,二打鋼,多打鋤頭好開荒,多收棉花多打糧,支援四哥打東洋。”和《豐衣足食喜洋洋》:“解放區好風光,男耕女織生產忙,土機紡織千匹布,開荒增產萬擔糧。鬼子城裏做大夢,經濟封鎖是夢想,敵後軍民齊歌唱,豐衣足食喜洋洋。”這些順口溜朗朗上口,激勵了遊擊區軍民的抗日鬥誌。行將遠征的那些幹部戰士聽著自己的妻子兒女無事哼著這些歌詞,不願意遠離家鄉的幹部戰士們心裏慚愧:婦女兒童都知道聽黨的話,當新四軍打敵人,何況我們這些大老爺們呢。一時間,兒子勸爸爸,妻子勸丈夫,老子勸兒子的動人場麵出現在即將出征的廣大將士們的家中。運東縣委為了解除這些將士們的後顧之憂,發動基層組織起各種互助組、合作組,以幫助這些有困難的將士家庭搞好農業生產。
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是巨大的;運東縣委出台的照顧政策的落實是具體和實實在在的。即將出征的將士們的思想出現了由波動到穩定的轉變。出征的那天,縣裏組織隆重的歡送大會,熱烈歡送這些家鄉的子弟兵出征。
縣裏的武裝抗日遊擊總隊的精兵強將和一部份好武器被抽走,直接影響了縣裏一些作戰行動。張英華手中還有不到原先一半的兵力。他深感憂慮。運東遊擊區兵力空虛,敵人會不會乘虛而入,這是張英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加上敵特活動猖獗,遊擊區形成了外緊內鬆的局麵。張英華和馬林書記研究,馬書記以zg運東縣委的名義給宿新路西抗日遊擊大隊隊長彭清源同誌寫了一封信,命令該部抽調部份武裝編入縣抗日遊擊總隊。信寫好後,交給一名秘密通信員,叮囑他:“此信非常重要,要想盡一切辦法把此信親自交給彭清源同誌。”那名交通員莊重地接過信,對馬林書記和張英華保證:“請首長放心,就是犧牲生命也決不將信件落到敵人手中。”交通員裝扮成扒盆、扒鍋(“扒”子,當地土話修理的意思)的匠人。他把一條舊扁擔折斷,斷的一頭掏一小洞,把信件塞入其中,然後再用藤條把斷的兩頭死死纏緊,一條斷扁擔又變成一根整扁擔了。交通員用那條短扁擔,挑著兩個木箱子:“扒盆扒鍋”一路喊著,離開保安圩。
運東縣委的任務相當繁重。這不馬林書記又接到上級指示,要求縣委從地方武裝中抽調二百名軍政素質好的幹部戰士補充到主力作戰部隊。活動在蘇北宿遷等數縣地區的新四軍主力部隊,由於頻繁與日偽頑軍作戰,部隊減員很大,尤其是作為主力部隊中基層骨幹的幹部戰士在對敵作戰中,即便是主力部隊,因武器火力都不如敵人,特別是子彈,極端缺乏,主力部隊戰士每次與敵作戰,同誌們為了節省子彈,往往和敵人貼身肉搏,因此傷亡較大,急需地方武裝升級補充。馬林書記接到上級指示,找來張英華商量,張英華對馬林書記說:“我們縣的抗日遊擊總隊總共隻有三四百人,這上級指示還要緊決完成,我們的任務也相當繁重。既要保護縣委機關,又要保護根據地鄉親們少遭敵人禍害。又得不斷地與敵人作戰。這確實是個矛盾,我們也需要一支戰鬥力較強的部隊來保護群眾打擊敵人。”馬林書記想了想說:“各區小隊現在決不能抽,全縣各區敵我鬥爭相當殘酷,各區必須留點武裝以支撐局麵。”他來回踱著步又說:“英華同誌,我們還有一對較大的武裝,就是你師哥邵殿堂生前留下的隊伍,現在由於我黨的教育和帶動,已經成為活動在宿遷西北地區令敵人不可小覷的抗日武裝力量。”張英華用手拍著腦袋說:“光想著咱們眼皮底下的事了。”他對馬林書記說:“馬書記,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上級交給的輸送任務,我看先從我們抗日遊擊總隊抽出二百人,配備戰鬥作風強的連排班幹部,輸送給咱們主力,另外把咱們的好武器也盡量配備給這二百人,我們抗日遊擊總隊的不足,就從縣西北的隊伍中抽調。”馬林書記擔心地說:“好是好,可這樣一來,我們縣西、縣西北的力量就顯得空虛了,敵人就會趁虛而入,又要猖狂了。”
從縣裏抗日遊擊總隊挑選出來的這二百名幹部戰士,個個都是總隊裏的骨幹。他們為了祖國,為了黨和人民,在家鄉的大地上與敵頑浴血奮戰,所不同的是他們這些人就要遠離家鄉,加入新四軍主力,在更加廣闊的國土上去打擊敵人了。有些人思想轉不過彎,必竟是要離開家鄉了嘛,從此一生生死難料,有的恐怕要犧牲在異地了。即將離開家鄉的幹部戰士們的思想出現了波動。縣委馬林書記、張英華等領導同誌多次到這些幹部戰士中作動員,宣傳科長費瑞芳更是結合自己勸同誌們:“我就不是你們當地人,我的家鄉遠在山東,可是為了把日寇趕出中國,為了中華民族得解放,我來到了宿遷這個第二故鄉,戰鬥生活。我們要拋棄的狹隘的地域觀念,聽從我們的黨和人民的招喚,到黨需要的地方去殺敵立功。更好地報效家鄉的父老鄉親。”為了更好地做好宣傳,費瑞芳連夜編好了幾首順口溜,教少年兒童廣泛傳唱。一時間遊擊區老少很快傳唱開了。少年兒童唱著《長大要當新四軍》:“小弟弟騎竹馬,鞭子一抽嘩啦啦,長大要當新四軍,跨上戰馬把敵殺。”還編有適合大人唱的順口溜《支援“四哥”(新四軍)打東洋》:“一打鐵,二打鋼,多打鋤頭好開荒,多收棉花多打糧,支援四哥打東洋。”和《豐衣足食喜洋洋》:“解放區好風光,男耕女織生產忙,土機紡織千匹布,開荒增產萬擔糧。鬼子城裏做大夢,經濟封鎖是夢想,敵後軍民齊歌唱,豐衣足食喜洋洋。”這些順口溜朗朗上口,激勵了遊擊區軍民的抗日鬥誌。行將遠征的那些幹部戰士聽著自己的妻子兒女無事哼著這些歌詞,不願意遠離家鄉的幹部戰士們心裏慚愧:婦女兒童都知道聽黨的話,當新四軍打敵人,何況我們這些大老爺們呢。一時間,兒子勸爸爸,妻子勸丈夫,老子勸兒子的動人場麵出現在即將出征的廣大將士們的家中。運東縣委為了解除這些將士們的後顧之憂,發動基層組織起各種互助組、合作組,以幫助這些有困難的將士家庭搞好農業生產。
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是巨大的;運東縣委出台的照顧政策的落實是具體和實實在在的。即將出征的將士們的思想出現了由波動到穩定的轉變。出征的那天,縣裏組織隆重的歡送大會,熱烈歡送這些家鄉的子弟兵出征。
縣裏的武裝抗日遊擊總隊的精兵強將和一部份好武器被抽走,直接影響了縣裏一些作戰行動。張英華手中還有不到原先一半的兵力。他深感憂慮。運東遊擊區兵力空虛,敵人會不會乘虛而入,這是張英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加上敵特活動猖獗,遊擊區形成了外緊內鬆的局麵。張英華和馬林書記研究,馬書記以zg運東縣委的名義給宿新路西抗日遊擊大隊隊長彭清源同誌寫了一封信,命令該部抽調部份武裝編入縣抗日遊擊總隊。信寫好後,交給一名秘密通信員,叮囑他:“此信非常重要,要想盡一切辦法把此信親自交給彭清源同誌。”那名交通員莊重地接過信,對馬林書記和張英華保證:“請首長放心,就是犧牲生命也決不將信件落到敵人手中。”交通員裝扮成扒盆、扒鍋(“扒”子,當地土話修理的意思)的匠人。他把一條舊扁擔折斷,斷的一頭掏一小洞,把信件塞入其中,然後再用藤條把斷的兩頭死死纏緊,一條斷扁擔又變成一根整扁擔了。交通員用那條短扁擔,挑著兩個木箱子:“扒盆扒鍋”一路喊著,離開保安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