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沙紅海腥:從阿拉曼到羅馬 作者:程廣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主張遭到了艾森豪的堅決反對。艾森豪認為,如果在“貝鎮”計劃的基礎上,再實施“酒杯”計劃,結果將隻會把大部分兵力投放到義大利的最南端,那裏因缺乏大型海港,所有的登陸船隻勢必將全神貫注於保養,而敵人的阻滯戰鬥卻易於得手,如果我們不能在更遠的北方發動登陸作戰,那麽,我們要想在幾個星期內到達那不勒斯的希望就很渺茫了,既然我們已經奪取了西西裏島,因此,當我們準備進攻義大利本土時,僅僅追求一種“輕咬”的方針,就是不恰當的。艾森豪主張,為了配合蒙哥馬利的行動,最好的計劃應當是“雪崩”,即以美第5 集團軍為主在薩勒諾強行實施登陸。艾森豪堅定的說:“大家都知道敵人能迅速地集中起來對付進攻薩勒諾的兵力,但我堅持要在攻擊中有充分的信心,運用我們強大的空軍和我們海軍的炮火,一定能夠使我們登陸成功。”
艾森豪的主張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盟軍開始按照“貝鎮”和“雪崩”計劃著手進行準備。
但是,有情報說,德軍正在向義大利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為了確保兩項計劃得以順利執行,艾森豪向盟軍聯合參謀長本部請求增加四組重型轟炸機,並將當時正從地中海向印度轉移的一批登陸艇和坦克交給他們使用一個時期,結果這兩項請求都遭到了拒絕。當時在地中海戰區臨時部署了三個額外的b—24 轟炸機組,艾森豪請求當局允許他們使用這些機群直到“雪崩”行動完成為止,但這項請求也遭到了拒絕。對此,艾森豪十分惱火,他警告說:“我覺得僅僅依靠分配得來的少量登陸艇,尤其是登陸坦克,以及少量的空軍,這樣下去,結果可能是非常嚴重的!”
麵對這些拒絕,進攻薩勒諾是否明智又作為問題重新提了出來。盡管有大多的不盡人意,但是,艾森豪仍然不甘心放棄“雪崩”計劃,他認為,再沒有什麽計劃能夠比“雪崩”更直接了當地打擊德軍的要害。他說:“我仍執著幹我的觀點。雖然我們知道差不多每一個德軍獨立營的部署(當時,德軍在薩勒諾地區的防禦力量正穩定增長,艾森毫威爾已經知道了這一情況),我仍然堅信進攻薩勒諾能獲成功..至今還沒有什麽事情發生過能讓我改變這一觀點。”
在艾森豪的直接幹預和極力主張下,盟軍在如何進攻義大利的問題上,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盟軍的企圖是:首先實施“貝鎮”計劃,盡快促成巴多裏奧政府投降,同時,第8 集團軍渡過墨西拿海峽後,在亞平寧半島南端勒佐加拉勃利亞(也有將其翻譯為勒佐迪卡拉布裏亞)地域建立登陸場,並以積極的作戰行動吸引住南部德軍;稍後,實施“雪崩”計劃,美第5 集團軍在那不勒斯東南的薩勒諾附近奪占登陸場,得手後,如凱塞林部已被蒙哥馬利牽製住,則迅速切斷德軍的退路,與英第8 集團軍夾擊併力爭全殲南部德軍,如凱塞林部已經撤退,則與第8 集團軍並肩推進,實施相向攻擊,一舉占領包括那不勒斯在內的整個義大利南部。爾後,合力向義大利北部地區發動進攻。
一場近似於曠日持久的,旨在打敗駐意德軍以解放義大利的作戰行動開始了。
挺進亞平寧
對於蒙哥馬利來說,亞平寧這個大舞台似乎己不怎麽有吸引力了,盡管他知道攻打義大利是邱吉爾首相的本意,但是與他合演這台戲的已經不是已頓,而是克拉克將軍。蒙哥馬利為失去與巴頓再次較量的機會,或多或少地感到有些失望。
這一次,蒙哥馬利和巴頓之間的緊張氣氛似乎緩和了一些。因為,當蒙哥馬利提出從美第7 集團軍借80 門中型火炮和48 門重型火炮時,巴頓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與西西裏島進攻戰役不同的是,此番挺進亞平寧半島作戰,蒙哥馬利沒能搶到主攻任務,亞歷山大在發送給蒙哥馬利的一張半頁紙的便條上清清楚楚地寫著:“你的任務是在義大利半島的趾部地帶建立一個橋頭堡,以便我海軍部隊通過墨西拿海峽作戰。如果敵軍從義大利南部即趾部地帶撤退,你必須全力追擊。要記住,你在義大利南端拖住的敵人部隊越多,那你對‘雪崩’軍事行動的貢獻就越大。”
1943 年9 月3 日淩晨4 時30 分(這一天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周年紀念日),盟軍的航空兵和炮兵開始對勒佐加拉勃利亞地區進行猛烈轟擊。實際上那裏的德軍已經撤走了,但盟軍尚不得知,以為那裏肯定會有重兵防守。
盟軍轟炸機首先出場,它們伴著隆隆的轟鳴聲,準確無誤地把一顆顆重磅航空炸彈投向了勒佐加拉勃利亞地區。稍後,密集部署在墨西拿海岸的英軍第30 軍的炮兵部隊以及從美第7 集團軍借來的上百門火炮,連同海軍15艘戰艦的艦炮,便一起昂首朝著亞平寧方向怒吼,成千上萬發炮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長虹,呼嘯著飛向彼岸。“貝鎮”軍事行動在一片熱鬧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
羅納德·盧因不無幽默地說:“9 月3 日早晨,第30 軍的大炮向海峽對岸轟擊(能夠在戰爭爆發的周年紀念日返回歐陸,使蒙哥馬利十分高興)以及大約300 艘登陸艇和渡船在一種差不多是像節日一般歡樂的氣氛中把英國第13 軍的第5 師和加拿大第1 師送往對岸。”
艾森豪的主張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盟軍開始按照“貝鎮”和“雪崩”計劃著手進行準備。
但是,有情報說,德軍正在向義大利源源不斷地輸送兵力。為了確保兩項計劃得以順利執行,艾森豪向盟軍聯合參謀長本部請求增加四組重型轟炸機,並將當時正從地中海向印度轉移的一批登陸艇和坦克交給他們使用一個時期,結果這兩項請求都遭到了拒絕。當時在地中海戰區臨時部署了三個額外的b—24 轟炸機組,艾森豪請求當局允許他們使用這些機群直到“雪崩”行動完成為止,但這項請求也遭到了拒絕。對此,艾森豪十分惱火,他警告說:“我覺得僅僅依靠分配得來的少量登陸艇,尤其是登陸坦克,以及少量的空軍,這樣下去,結果可能是非常嚴重的!”
麵對這些拒絕,進攻薩勒諾是否明智又作為問題重新提了出來。盡管有大多的不盡人意,但是,艾森豪仍然不甘心放棄“雪崩”計劃,他認為,再沒有什麽計劃能夠比“雪崩”更直接了當地打擊德軍的要害。他說:“我仍執著幹我的觀點。雖然我們知道差不多每一個德軍獨立營的部署(當時,德軍在薩勒諾地區的防禦力量正穩定增長,艾森毫威爾已經知道了這一情況),我仍然堅信進攻薩勒諾能獲成功..至今還沒有什麽事情發生過能讓我改變這一觀點。”
在艾森豪的直接幹預和極力主張下,盟軍在如何進攻義大利的問題上,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盟軍的企圖是:首先實施“貝鎮”計劃,盡快促成巴多裏奧政府投降,同時,第8 集團軍渡過墨西拿海峽後,在亞平寧半島南端勒佐加拉勃利亞(也有將其翻譯為勒佐迪卡拉布裏亞)地域建立登陸場,並以積極的作戰行動吸引住南部德軍;稍後,實施“雪崩”計劃,美第5 集團軍在那不勒斯東南的薩勒諾附近奪占登陸場,得手後,如凱塞林部已被蒙哥馬利牽製住,則迅速切斷德軍的退路,與英第8 集團軍夾擊併力爭全殲南部德軍,如凱塞林部已經撤退,則與第8 集團軍並肩推進,實施相向攻擊,一舉占領包括那不勒斯在內的整個義大利南部。爾後,合力向義大利北部地區發動進攻。
一場近似於曠日持久的,旨在打敗駐意德軍以解放義大利的作戰行動開始了。
挺進亞平寧
對於蒙哥馬利來說,亞平寧這個大舞台似乎己不怎麽有吸引力了,盡管他知道攻打義大利是邱吉爾首相的本意,但是與他合演這台戲的已經不是已頓,而是克拉克將軍。蒙哥馬利為失去與巴頓再次較量的機會,或多或少地感到有些失望。
這一次,蒙哥馬利和巴頓之間的緊張氣氛似乎緩和了一些。因為,當蒙哥馬利提出從美第7 集團軍借80 門中型火炮和48 門重型火炮時,巴頓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與西西裏島進攻戰役不同的是,此番挺進亞平寧半島作戰,蒙哥馬利沒能搶到主攻任務,亞歷山大在發送給蒙哥馬利的一張半頁紙的便條上清清楚楚地寫著:“你的任務是在義大利半島的趾部地帶建立一個橋頭堡,以便我海軍部隊通過墨西拿海峽作戰。如果敵軍從義大利南部即趾部地帶撤退,你必須全力追擊。要記住,你在義大利南端拖住的敵人部隊越多,那你對‘雪崩’軍事行動的貢獻就越大。”
1943 年9 月3 日淩晨4 時30 分(這一天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周年紀念日),盟軍的航空兵和炮兵開始對勒佐加拉勃利亞地區進行猛烈轟擊。實際上那裏的德軍已經撤走了,但盟軍尚不得知,以為那裏肯定會有重兵防守。
盟軍轟炸機首先出場,它們伴著隆隆的轟鳴聲,準確無誤地把一顆顆重磅航空炸彈投向了勒佐加拉勃利亞地區。稍後,密集部署在墨西拿海岸的英軍第30 軍的炮兵部隊以及從美第7 集團軍借來的上百門火炮,連同海軍15艘戰艦的艦炮,便一起昂首朝著亞平寧方向怒吼,成千上萬發炮彈在夜空中劃出一道道長虹,呼嘯著飛向彼岸。“貝鎮”軍事行動在一片熱鬧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
羅納德·盧因不無幽默地說:“9 月3 日早晨,第30 軍的大炮向海峽對岸轟擊(能夠在戰爭爆發的周年紀念日返回歐陸,使蒙哥馬利十分高興)以及大約300 艘登陸艇和渡船在一種差不多是像節日一般歡樂的氣氛中把英國第13 軍的第5 師和加拿大第1 師送往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