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係舟沒有想到英王突然提這樣的問題他第一反應當然是要隱瞞畢竟此事牽扯到他的真實身份所以他裝傻充愣道:“李溪學問淺薄軍政大事都不甚明了怎麽知道桐城之戰的真相?”


    英王看李係舟說話的時候眼神閃爍似乎有所隱瞞便當他是早有定論卻心有顧慮不便明言於是說道:“李侍讀不用擔心本王的車輦之中隻有你我二人周邊侍從也都是親信有什麽言論放膽直說。如果一再推辭就是對本王不敬。”


    李係舟心想就是借他十個八個膽子他也不敢對英王不敬如果英王很生氣後果會很嚴重不僅砸了飯碗他或許還會莫名其妙丟了性命。那個時候皇權至上要想李係舟這種平頭百姓人間蒸輕而易舉。


    權衡再三李係舟隻好苦笑道:“殿下既然非要讓李溪說李溪隻好妄論一二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殿下指點。”


    英王一聽李侍讀果然對此事早有看法他心中也迫切想聽一聽這位深藏不露的高人的高見喜道:“李侍讀盡管說說的精彩本王大大有賞。”話說出口英王就有些後悔他剛才那種語氣似乎是拿堂堂李侍讀當說書唱戲的一般對待有些折辱人才。可是話已經說出口後悔無用反觀李侍讀絲毫不以為意喜笑顏開。英王心道這位李侍讀胸襟當真廣闊不像世俗之輩斤斤計較。


    其實這“大大有賞”四個字最能觸動李係舟他恍然明白原來英王不過是想聽段評書他自認口才比不上著名的評書演員但是講個故事並不怵頭。於是清了清嗓子娓娓道來。


    李係舟為了掩蓋身份一開始就聲明他那些有關桐城的評論都是從南方上京途中沿路聽來的小道消息並無真憑實據他僅僅是主觀臆測稍加編排推導真相而已。隻不過李係舟從桐城出來親入夏**營所見所感頗為真實言語敘述繪聲繪色讓聽者恍若身臨其境。


    當李係舟說道桐城那艘載滿壽禮搭載頭牌的船隻逆風逆水上行去夏**營的時候英王笑道:“魏帥果然是用兵的人才將軍營駐紮在桐城上遊兵貴神一旦出襲船借風勢順流直下天時地利。”


    李係舟當時也想到過這一點與英王不謀而合自覺智慧過人不免得意忘形精神倍增繼續講道:“明眼人都能看出夏**隊占據有利攻擊位置桐城督衛耿鏡更是十分擔憂。所以他假借為魯元帥賀壽的名義召集了城內煙花之地的頭牌弄了那麽一船閑雜人等堂而皇之去了夏**營。風月中人出行演藝都會帶隨從樂器服裝道具更是必不可少。人員來路不明魚龍混雜夾帶刀劍利器易如反掌夏**兵根本無從盤查。李溪認為刺客定然是混在其中在賀壽宴席之上趁大家沉迷聲色之時出手行刺。”


    英王見李侍讀分析得頭頭是道邏輯嚴密一幕一幕場景仿佛親臨心中更是敬佩。這位李侍讀單憑道聽途說的信息就能還原當時場麵智慧才華無人能及。英王哪裏知道李係舟說的那些都是親曆當然有憑有據真實的沒有破綻。


    “這麽看來耿鏡早有一戰的打算?”


    李係舟點頭:“沒錯。但李溪認為耿鏡命人行刺實乃下策。”


    英王驚奇道:“此話怎講?古語有雲擒賊先擒王倘若耿鏡命人行刺成功遇刺的是魏副帥我夏國大軍群龍無誰來指揮攻城?”


    李係舟微微一笑:“我夏國大軍皆在楚江北岸如想南下必借舟船之力。但是為了掩飾進攻的意圖渡江船隻都藏在江北蘆葦叢中。耿鏡嚴陣以待對我軍船隻的位置數量不會一點也不知道。倘若他決心一戰搶占先機就該派人潛入江北站在上風之處放火燒船。火借風勢有蘆葦助燃一時半刻很難撲滅我軍損失船隻就算想渡江攻城行軍度也會受到影響。當然如果燒船與行刺同時進行又都能成功我軍必然陣腳大亂。”


    英王驚出一身冷汗感歎道:“放火燒船與行刺共舉此計高明啊幸好李侍讀不是桐城守將否則我軍此戰必敗。”


    李係舟能想到這些都是因為親眼所見信息真實完全再加上看過那麽多電視陰謀詭計沒少見識又思考了許多時日才能有這樣的結論分析得如此透徹。


    英王第一此聽到這些細節信息一時之間很難想得周全更別說做出什麽假設推理所以更加欽佩李係舟的謀略。


    英王忽然蹙眉道:“按道理來說耿鏡是昭國名臣兵法韜略當世聞名就連鄧將軍都說過昭國隻要有耿鏡鎮守桐城我軍南下難如登天。耿鏡為何用行刺的下策?”


    李係舟輕歎道:“所以李溪認為勝王殿下說的那番話不無道理行刺魯元帥的刺客很有可能是我夏國埋在耿鏡手下的暗樁。耿鏡或許計劃過燒船甚至還有別的奇襲辦法為求穩妥不會隻用行刺這一招。而結果顯然事與願違渡江船隻安然無恙刺客所作所為都對我軍有利耿鏡萬手準備死守桐城仍然城破兵敗這些都說明了什麽不言而喻。”李係舟頓了一下還是抑製不住興奮的心情賣弄起來他那半吊子的現代厚黑學理念“兵者詭道也。光明正大對陣沙場難分高下的事情往往隻能不擇手段才出奇效。倘若總是顧忌道德倫常講什麽天理正義不屑於用陰損毒計那隻是圖虛名的庸人畏畏尾少了成大事的魄力。”


    “兵者詭道也。”英王仔細品味著李侍讀說的每一句話茅塞頓開震撼非常“依你所見我父皇此番下令南討昭國蓄勢已久暗中布局為達目的已經不擇手段了?從調回魏克放任無能的魯元帥胡鬧那許多年迷惑昭國都是在為南征做準備?隻待時機成熟指使暗樁行刺不惜重傷魯元帥而獲得完美的出兵借口順利將軍權過度給魏克。這樣做不僅大大有利我軍南方戰局同時消弱了魯氏在朝的勢力一舉兩得可謂深謀遠慮。”


    李係舟對朝政時局根本不了解聽英王如此分析他就隻有乖乖點頭的份插不上嘴。


    <a href="http:///"></a>


    英王卻道李侍讀早已想明此中關節點頭對他讚許鼓勵尊重他表達自己的觀點。李侍讀不恃才傲物給別人留有揮的空間如此品性怎能不讓英王喜愛?


    英王的才華被旁人認同他欣喜之餘不免為父皇擔憂:“來日我夏國收複南方真相大白於天下恐怕那些自命君子的迂腐之輩會指責我父皇用卑鄙手段行不義之師平添殺戮。”


    李係舟不以為然道:“昭國原本就是我夏國領土的一部分夏國收複失地無可厚非。當今聖上英明賢能夏國百業興旺國富民強;反觀昭國皇帝年幼無知太後專權奸佞當道朝政混亂賢能離散民不聊生。如果南征滅昭就能讓昭國治下百姓過上與夏國人一樣的富足生活是為百姓謀福是民心所向又怎能稱為不義之師?再者開戰的真相尚未蓋棺定論輿論需要引導。倘若是那位魯元帥雖然領兵無能但忠勇仁義愛惜下屬在刺客行刺之時奮不顧身為旁人擋劍才受傷昏迷刺客又招認是受命昭國來行刺真相又作何解呢?”


    李係舟信口胡說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他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諸如此類的借口和粉飾手段比比皆是荒唐烏龍的情節在各種肥皂劇裏不斷重演他耳濡目染隨便閑扯兩句在他看來很正常。當然這番前的言論再次撼動了英王的神經。


    古時信息閉塞書本能記載的東西很少英王雖然有才女寧浮萍教導畢竟見識有限真正議論時政的機會不多。英王此時已經對博學多才不墨守成規的李侍讀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為自己身邊能有這樣的賢才而慶幸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到李侍讀真心輔佐。


    李係舟見英王麵露笑容看來是對他說的這段故事很滿意於是賊心不死地開口索要禮物:“英王殿下桐城的故事說得差不多了何時打賞呢?”


    英王看李侍讀一臉市儈模樣與剛才淡定從容高談闊論判若兩人暗道李侍讀這演戲的本事當真一流。正趕上他心情愉悅索性也扮作不學無術的主子態度戲謔道:“既然李侍讀討賞本王馬虎不得你想要什麽先說來聽聽。”


    李係舟心想要銀子最實際可是拿著人家工資陪主子解悶似乎再要錢說不過去倒不如要個值錢的東西就金銀飾吧容易脫手。李係舟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李溪家貧妻眷一直布衣荊釵殿下不如賞賜些衣物飾。”


    英王感歎看來李侍讀與妻子很恩愛討賞都為妻子著想。有情有義才是大丈夫英王朗聲道:“先不回府了打道蔡記珠寶行。”


    李係舟一聽要去珠寶行頓時心花怒放。小女人愛飾的天性怎麽也掩藏不住更何況不用自己掏錢付帳美得他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看樣子英王是蔡記的老主顧英王的車輦一到蔡記的老板就親自迎接出來言談話語親切。


    蔡老板年過半百須皆白身體有些福方頭大耳穿金戴銀一看就像個生意人。他把英王一行請到後堂雅間讓小廝端出上等茶點自己則垂手侍立喜笑顏開道:“王爺光顧小店蓬蓽生輝。不知這次是選購什麽物件?”


    英王笑道:“本王要給李侍讀買樣禮物你把上乘的貨色都拿出來給李侍讀過目由他挑選。”


    蔡老板是個精明人經常與權貴打交道做事細心。他先應了英王又恭敬地詢問道:“不知道李大人是自己用還是帶給女眷?”侍讀一般沒有品級算不上官員而生意人都要捧著主顧言語上當然會做足功夫。更何況李侍讀明顯是英王殿下身邊的人他哪裏敢得罪就稱呼為“李大人”。


    李係舟對於稱呼並不敏感他關心的是珠寶飾。他本想買了自己帶可是之前已經打了妻眷的名義出來不好再改口隻能說是買給內人。


    蔡老板立刻吩咐得力手下取了幾樣上乘的女用飾放在精巧的木盒中呈現上來。


    珠光寶氣頓時迷住了李係舟的雙眼他左挑右選還時不時地在自己身上比劃興致起來早已忘記自己現在的性別。隻見他頭上插了金釵項上戴了珠串腕間玉鐲叮當可惜沒有耳孔隻能用雙手持了一對耳環舉在耳畔對英王嫣然一笑溫柔問道:“殿下覺得哪件飾更好看一些呢?”


    李係舟本來就擁有絕世美貌如此魅惑的神態無論男女看了都會神魂顛倒難以自持。英王也不例外他癡癡地看著眼前的美人心跳加理智頃刻間崩潰喃喃道:“那些飾都很好卻沒有一件能配得上你的容顏。”


    李係舟已經習慣自己的模樣能夠克製不自戀臭美了一陣又把那些飾放了回去。他輕輕歎息哪一樣都舍不得有心想全買下來可是又怕英王嫌他貪婪不敢再帶他來隻能忍痛割愛。最後選中了一對玉鐲他客氣問道:“這玉鐲在下很喜歡不知道要多少錢?”


    蔡老板回答道:“李大人果然好眼力。這玉鐲是北疆特產暖玉溫潤如水堅韌如金最適合女子佩戴是駐顏養身饋贈親友的上品。王爺是我們蔡記的老主顧這對玉鐲李大人若看上老朽就報個實在價三百兩如何?”


    李係舟一聽要三百兩銀子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偷眼看了看英王隻見英王眼睛也沒眨一下爽快地說道:“蔡老板太客氣了這玉色上乘通體晶瑩剔透何止三百兩身價?”


    蔡老板笑道:“王爺真是行家。這對玉鐲老朽放在櫃麵上標價五百兩。但是佳品當屬懂得欣賞之人既然王爺和李大人慧眼識寶老朽怎敢漫天要價?三百兩成交還請王爺日後多多照顧小店生意。”


    對於這種明顯的賄賂大家心照不宣。雙方當場交錢收貨蔡老板親自用錦緞為盛放玉鐲的飾盒子包裝。


    李係舟接過盒子捧在胸前喜在眉間。心想好運來了怎麽也擋不住天上掉錢偏偏落在他懷裏他這回做夢都能笑出聲。


    英王並不急著回府蔡老板又領著他們參觀了一下珍品閣。原來蔡記珠寶行除了賣成品的金銀飾珠寶玉器還可以訂製特別的禮物。比如玉雕的佛像金鑄的小屏風珊瑚做的搖錢樹……各種物件應有盡有做工精湛構思巧妙這珍寶閣儼然是一個高檔工藝品展覽館。


    在這些珍寶之中一副玉做的棋盤引起了李係舟的注意。


    在夏國當時社會流行的常規益智玩具是圍棋。據蔡老板介紹這幅玉製棋盤其上的棋子和棋盤是一整塊玉石雕成而棋子天然分成兩色在棋盤上形成殘譜布局價值連城。


    李係舟忽然想起了象棋。這位蔡老板看上去家底殷實不知道願不願意參與新生意?他想到做到為了早日能賺大錢他不能放過良機。


    於是李係舟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蔡老板見識廣博不知是否聽說過象棋?”


    蔡老板主業是經營珠寶生意蔡記分號遍布夏國各大城市是祖傳商戶。他雖然附庸風雅飽讀詩書但隻聽過圍棋這象棋倒還是第一次聽說。


    英王一說起象棋也來了興致現學現賣把象棋簡明地向蔡老板描述了一遍。


    李係舟等英王說完補充道:“別看這象棋是件玩物但是其中隱藏了不少商機。”


    蔡老板眼神一亮問道:“李大人此話怎講?”


    李係舟一看英王並沒有阻止的意思反而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就放寬心解釋道:“象棋簡單易學容易上手在下相信玩法很容易推廣。象棋棋盤比圍棋小所需棋子也不多製作一套普通的棋具成本要比圍棋少。販賣象棋棋具必然能賺錢。當然光賣普通的棋具利潤很薄但是如果能將象棋推廣到富貴人家製作一些用料精良的上品棋具其中獲利空間就很大了。”


    蔡老板不愧是個職業生意人李係舟蜻蜓點水提了兩句他就能心領神會迅了解其中奧妙連連稱讚道:“這象棋確實是不錯的生意。但是一件新事物大家接受起來是需要時間的。”


    李係舟微微一笑隨便搬了一些現代社會的炒作手段講解道:“想要迅推廣象棋並非難事。先需要投入一定金錢製作少量的高檔棋具作為禮物免費贈送給有頭有臉的人家讓他們先熟悉這新鮮玩意兒。第二步是大張旗鼓舉辦象棋大賽邀請那些名人作評委設立大獎放低門檻隨便誰都可以報名隻要購買一套棋具就獲得參加比賽的資格這時候開始出售最廉價的棋具。象棋是個新事物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重獎之下必有人動心鑽研第三步就是分設幾輪淘汰賽選出類拔萃者進入決賽。決賽除了參賽者和評委還要設觀眾席並且特製幾幅巨型棋具用專人將比賽情況及時反映上去觀眾憑票入場能在第一時間關注賽況當然這票價要看那時的轟動效應再定。如果每一步都順利象棋風靡一時大賽如期舉行觀眾熱情響應光比賽當日的門票就能衝抵獎金和之前全部投入。而且操作得當比賽場地餐飲供應都用不著比賽主辦方掏錢會有人心甘情願資助因為這樣的盛況必會帶來難以估量的人流客源。”


    李係舟說到這裏蔡老板已經聽得目瞪口呆。蔡老板做了大半輩子生意憑經驗而論李係舟說的這些奇思妙想並非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倘若仔細推敲斟酌操作成功並不難最可貴之處是這一連串手段環環相扣都以利字為核心用一件簡單的玩具能激大家爭名逐利的**有限投入帶來無限商機和廣闊的利潤空間當真是穩賠不賺的一等生意。


    李係舟看蔡老板表情就猜出他多半已經動心了於是趁熱打鐵道:“這象棋很容易被仿製推廣的方式別人也一學就會誰能博得頭籌先打出市場樹立權威才是關鍵。”


    蔡老板不住點頭:“李大人說的沒錯。不知這象棋生意是誰想出來的?都有誰知道?”


    “這象棋是在下的一位朋友明的生意的門路也是他突奇想可惜他已經去世了。在下是一介書生對於經商沒有研究隻當象棋是件玩物。昨日才剛剛與英王殿下戲耍今日是第二次對旁人提起。蔡老板覺得這門生意可行麽?”


    “可行當然可行。”蔡老板急忙說道“李大人已經將訣竅如實講出老朽不能白聽如果王爺和李大人不嫌棄不如共同經營這門生意。”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英王是做大事的人需要用到錢財的地方很多他深知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道理。蔡記早年受過寧家的恩惠有寧浮萍牽線搭橋英王與蔡記的利益早已綁定在一起。蔡記忠於英王是英王暗中操控的頭號金庫但是所有關係都沒有公開明麵上英王隻是蔡記的老主顧而已。蔡記除了賺錢還憑借珠寶生意之便遊走在權貴之間為英王搜集情報。


    這層關係英王並沒有對李係舟點破也正因為他與蔡記這層關係他才不阻攔李係舟講出賺錢的法門。英王對於經商隻知皮毛但是蔡老板都認為可以一試的生意他當然不會拒絕。


    於是英王、李係舟和蔡老板三人一拍即合很快談好分成敲定了生意。所有的先期投入都由蔡老板操作承擔英王主要負責在權貴層麵推廣象棋而李係舟算是出創意的人負責全盤生意顧問基本上沒有具體工作屬於智慧入股。他們三人互相謙讓了一下最後決定生意的利潤蔡記占六成英王和李係舟各分兩成。


    李係舟當時並沒有預料到自己竊來的這套創意會讓他在不久的將來名利雙收。


    **************************************


    這章多寫點。周三出差一整天下次更新要等到周四或者周五了請大家原諒。謝謝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寸相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寸相思並收藏美人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