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丕同意了東吳的修好,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外交失策。曹丕在孫劉第三次荊州之爭期間紋絲不動。曹魏沒有能夠乘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南下直搗吳國江東心髒地區。曹丕僅滿足於孫權稱臣納貢的表麵勝利,致使孫權安然渡過受蜀、魏夾攻的危機。後來曹丕兩次興兵伐吳,均徒勞而返1。
劉曄就反對新主公曹丕的決策:孫權無故求降,肯定內部有急事。他先前襲殺關羽,奪取荊州四郡,劉備現在興師伐罪了。東吳現在是外有強寇,內部人心不安。孫權怕我們承釁討伐他,所以委屈求降。其目的有二:一是退卻中原大軍,防止我們進攻;二是假借中國的援手,給自己壯膽並疑惑蜀漢軍隊。現在天下三分,我們擁有十分之八。吳、蜀各保有一州,阻山依水。對他們這兩個小國來說,必須有急相救,相互支援。現在他們倆相互攻伐,正是天亡孫、劉。劉曄的建議是:我們應該興師伐吳,直接渡江襲擊東吳內部。蜀漢攻其外,我們襲其內,東吳的滅亡指日可待。東吳滅亡後,蜀漢就孤立無援了,就不會久存了。
正文 第23節:三、尋找平衡的聯盟(12)
曹丕書生意氣,說:人家稱臣歸降,我們卻興師討伐,這樣會傷害天下有心歸降人的心,就不會再有人來了。這個方法絕對不行!我們何不先暫且接受東吳歸降,再襲擊蜀國後方呢?
劉曄回答說:蜀遠吳近,一聽到我們出兵巴蜀,劉備就會馬上還軍,我們是占不到便宜的。現在劉備已經發怒了,所以興兵伐吳。如果劉備知道我們也一起討伐東吳,就會明白東吳必亡,肯定會與我們一起爭割吳地,肯定不會改變主意抑製憤怒搭救東吳的。這是必然之勢。劉曄的建議極有道理,如果按照他的建議執行,中國再次統一的曙光就若隱若現了。
曹丕不聽,還是接受了孫權的投降,拜孫權為吳王。曹丕興致勃勃地看著孫、劉混戰,不斷地向東吳要求進貢玳瑁、大象、孔雀、珍珠、瑪瑙等奇珍寶物,滿足於孫權的恭順態度和進獻的供品。但曹丕也不是傻子,一再要求孫權把他的兒子送到洛陽來作為人質。孫權拖延派遣質子。先是說自己的兒子年紀都太小,怕服侍不了聖上;後來又以不斷滿足北方的要求來拖延。219年到222年(第二次和第三次荊州之爭)的三年間,孫權始終沒有讓兒子去做人質,曹丕也沒有用兵東吳。孫權假裝事魏,避免了兩線作戰,得以全力對付劉備。
劉備的攻勢在夷陵就被遏止了。陸遜見蜀軍勢盛、求勝心切,決定主動撤退,相機尋找戰機。吳軍退至夷陵、亭一帶,屯守有利地形。222年二月,劉備大軍在夷陵、夷道的山區連營數百裏。馬良受命聯結武陵蠻等土著部落,參加對東吳的作戰。盡管蜀軍頻繁挑戰,陸遜就是嚴令堅守不出,兩軍一直相持到盛夏。這時蜀軍疲憊、鬥誌鬆懈,為了避暑蜀漢大軍移入密林結營。陸遜迅速利用火攻,火燒連營,並封鎖江麵,扼守夷陵道,全線出擊,克營四十餘個。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敗得一塌糊塗。
劉備狼狽逃至白帝城,並死在那裏,劉備為第三次荊州之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蜀漢的代價是正規軍全軍覆沒,文臣武將或死或降,人才凋敝。內部的漢嘉太守黃元趁亂發起叛亂,南中各郡民族矛盾也遭到激化,整個益州政局開始動盪。
孫、劉三次荊州之爭的結果是鮮血盈於江水,造成了惡劣的後果。孫、劉雙方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物資和軍事代價。在219年之前,孫劉同盟比較良好的互動遏製了曹操的優勢,確立了南北對峙的局麵,形勢甚至一度朝著有利於南方的方向發展。夷陵血戰後,力量的天平不僅恢復了平衡,而且歷史老人似乎又開始重新青睞北方了。
為了追求成功的同盟,同盟者必須平衡好三大關係。孫劉同盟從出現裂縫到瓦解到徹底崩潰,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三大關係,荊州問題隻是其中的矛盾爆發點。荊州地區攸關蜀、吳雙方的戰略利益和發展方向,這是與結盟利益不同的其他國家利益。同時,孫權勢力念念不忘自己在同盟早期對劉備勢力的幫助和對同盟的付出,並對劉備勢力的迅速崛起耿耿於懷。而劉備勢力粗糙、不講策略的外交舉措也導致了同盟朝向消極方向發展。我們不能批評雙方的自私,那是理想主義者的字眼;我們也不能批評孫權和劉備的幼稚,畢竟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最多隻能遇到一兩次參與外交同盟的機會,外交經驗本身就是在磕磕絆絆中積累的。我們可惜的是,孫、劉同盟接受了一堂學費高昂的課程學習。
經歷了鮮血的洗禮之後,蜀漢和東吳兩派都加深了對同盟的認識。更為重要的是,戰爭終究導致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那就是東吳憑實力占領了荊州,蜀漢無力再爭荊州了。孫劉恢復同盟的核心問題在戰火中得到了解決,這是同盟恢復的利好消息。
在一強兩弱的形勢下,兩弱聯盟共抗一強是必然的選擇。北方對南方的壓力依然存在。戰後不久,東吳和蜀漢都開始嚐試恢復同盟。
222年九月,曹丕遲遲見不到東吳的質子,孫權的態度不再謙恭。曹丕轉而希望趁東吳大戰後精疲力竭伐吳取得成功,就命令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徐晃圍南郡。孫權派遣呂範等督率水軍抗拒曹休等人,諸葛瑾等救南郡,朱桓駐守濡須抵抗曹仁。東吳的臨江拒守雖然成功,但經受了巨大的壓力。
劉曄就反對新主公曹丕的決策:孫權無故求降,肯定內部有急事。他先前襲殺關羽,奪取荊州四郡,劉備現在興師伐罪了。東吳現在是外有強寇,內部人心不安。孫權怕我們承釁討伐他,所以委屈求降。其目的有二:一是退卻中原大軍,防止我們進攻;二是假借中國的援手,給自己壯膽並疑惑蜀漢軍隊。現在天下三分,我們擁有十分之八。吳、蜀各保有一州,阻山依水。對他們這兩個小國來說,必須有急相救,相互支援。現在他們倆相互攻伐,正是天亡孫、劉。劉曄的建議是:我們應該興師伐吳,直接渡江襲擊東吳內部。蜀漢攻其外,我們襲其內,東吳的滅亡指日可待。東吳滅亡後,蜀漢就孤立無援了,就不會久存了。
正文 第23節:三、尋找平衡的聯盟(12)
曹丕書生意氣,說:人家稱臣歸降,我們卻興師討伐,這樣會傷害天下有心歸降人的心,就不會再有人來了。這個方法絕對不行!我們何不先暫且接受東吳歸降,再襲擊蜀國後方呢?
劉曄回答說:蜀遠吳近,一聽到我們出兵巴蜀,劉備就會馬上還軍,我們是占不到便宜的。現在劉備已經發怒了,所以興兵伐吳。如果劉備知道我們也一起討伐東吳,就會明白東吳必亡,肯定會與我們一起爭割吳地,肯定不會改變主意抑製憤怒搭救東吳的。這是必然之勢。劉曄的建議極有道理,如果按照他的建議執行,中國再次統一的曙光就若隱若現了。
曹丕不聽,還是接受了孫權的投降,拜孫權為吳王。曹丕興致勃勃地看著孫、劉混戰,不斷地向東吳要求進貢玳瑁、大象、孔雀、珍珠、瑪瑙等奇珍寶物,滿足於孫權的恭順態度和進獻的供品。但曹丕也不是傻子,一再要求孫權把他的兒子送到洛陽來作為人質。孫權拖延派遣質子。先是說自己的兒子年紀都太小,怕服侍不了聖上;後來又以不斷滿足北方的要求來拖延。219年到222年(第二次和第三次荊州之爭)的三年間,孫權始終沒有讓兒子去做人質,曹丕也沒有用兵東吳。孫權假裝事魏,避免了兩線作戰,得以全力對付劉備。
劉備的攻勢在夷陵就被遏止了。陸遜見蜀軍勢盛、求勝心切,決定主動撤退,相機尋找戰機。吳軍退至夷陵、亭一帶,屯守有利地形。222年二月,劉備大軍在夷陵、夷道的山區連營數百裏。馬良受命聯結武陵蠻等土著部落,參加對東吳的作戰。盡管蜀軍頻繁挑戰,陸遜就是嚴令堅守不出,兩軍一直相持到盛夏。這時蜀軍疲憊、鬥誌鬆懈,為了避暑蜀漢大軍移入密林結營。陸遜迅速利用火攻,火燒連營,並封鎖江麵,扼守夷陵道,全線出擊,克營四十餘個。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敗得一塌糊塗。
劉備狼狽逃至白帝城,並死在那裏,劉備為第三次荊州之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蜀漢的代價是正規軍全軍覆沒,文臣武將或死或降,人才凋敝。內部的漢嘉太守黃元趁亂發起叛亂,南中各郡民族矛盾也遭到激化,整個益州政局開始動盪。
孫、劉三次荊州之爭的結果是鮮血盈於江水,造成了惡劣的後果。孫、劉雙方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物資和軍事代價。在219年之前,孫劉同盟比較良好的互動遏製了曹操的優勢,確立了南北對峙的局麵,形勢甚至一度朝著有利於南方的方向發展。夷陵血戰後,力量的天平不僅恢復了平衡,而且歷史老人似乎又開始重新青睞北方了。
為了追求成功的同盟,同盟者必須平衡好三大關係。孫劉同盟從出現裂縫到瓦解到徹底崩潰,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三大關係,荊州問題隻是其中的矛盾爆發點。荊州地區攸關蜀、吳雙方的戰略利益和發展方向,這是與結盟利益不同的其他國家利益。同時,孫權勢力念念不忘自己在同盟早期對劉備勢力的幫助和對同盟的付出,並對劉備勢力的迅速崛起耿耿於懷。而劉備勢力粗糙、不講策略的外交舉措也導致了同盟朝向消極方向發展。我們不能批評雙方的自私,那是理想主義者的字眼;我們也不能批評孫權和劉備的幼稚,畢竟每一個人的一生中最多隻能遇到一兩次參與外交同盟的機會,外交經驗本身就是在磕磕絆絆中積累的。我們可惜的是,孫、劉同盟接受了一堂學費高昂的課程學習。
經歷了鮮血的洗禮之後,蜀漢和東吳兩派都加深了對同盟的認識。更為重要的是,戰爭終究導致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果,那就是東吳憑實力占領了荊州,蜀漢無力再爭荊州了。孫劉恢復同盟的核心問題在戰火中得到了解決,這是同盟恢復的利好消息。
在一強兩弱的形勢下,兩弱聯盟共抗一強是必然的選擇。北方對南方的壓力依然存在。戰後不久,東吳和蜀漢都開始嚐試恢復同盟。
222年九月,曹丕遲遲見不到東吳的質子,孫權的態度不再謙恭。曹丕轉而希望趁東吳大戰後精疲力竭伐吳取得成功,就命令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徐晃圍南郡。孫權派遣呂範等督率水軍抗拒曹休等人,諸葛瑾等救南郡,朱桓駐守濡須抵抗曹仁。東吳的臨江拒守雖然成功,但經受了巨大的壓力。